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貨幣互換對匯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貨幣互換對匯率

發布時間: 2021-06-11 19:09:12

⑴ 什麼是貨幣互換

貨幣互換(又稱貨幣掉期)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也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簡單來說,利率互換是相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而貨幣互換則是不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

貨幣互換雙方互換的是貨幣,它們之間各自的債權債務關系並沒有改變。初次互換的匯率以協定的即期匯率計算。貨幣互換的目的在於降低籌資成本及防止匯率變動風險造成的損失。 貨幣互換的條件與利率互換一樣,包括存在品質加碼差異與相反的籌資意願,此外,還包括對匯率風險的防範。

(1)貨幣互換對匯率擴展閱讀:

使用貨幣互換涉及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識別現存的現金流量。互換交易的宗旨是轉換風險,因此首要的是准確界定已存在的風險。

第二步是匹配現有頭寸。只有明了現有頭寸地位,才可能進行第二步來匹配現有頭寸。基本上所有保值者都遵循相同的原則,即保值創造與現有頭寸相同但方向相反的風險,這就是互換

交易中所發生的。現有頭寸被另一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頭寸相抵消。因而通過配對或保值消除了現有風險。

互換交易的第三步是創造所需的現金流量。保值者要想通過互換交易轉換風險,在互換的前兩步中先抵消後創造就可以達到目的。與現有頭寸配對並創造所需的現金流量是互換交易本身,識別現有頭寸不屬於互換交易,而是保值過程的一部分。

互換權是帶有一個期權結構的利率互換或貨幣互換交易。具體地說,期權交易雙方就一筆利率互換或貨幣互換交易的各項有關內容達成協議,但期權購買一方有權在未來某一日期(歐式期權)或未來一段時間之內(美式期權),決定上述互換交易是否生效。作為獲得這一權利的代價,期權購買方需要向期權出售方支付一定量的手續費。

利用這一產品,債務人可以在支付一定費用的前提下,獲得一個比較靈活的保護,即當市場向不利方向發展時,可以按照事先約定的水平令互換交易生效,從而鎖定風險;而當市場條件向有利方向發展時,又可以選擇不執行期權,以便在更有利的時機鎖定風險。

⑵ 為什麼貨幣互換對互換雙方有好處

貨幣互換(又稱貨幣掉期)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計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也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簡單來說,利率互換是相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而貨幣互換則是不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貨幣互換雙方互換的是貨幣,它們之間各自的債權債務關系並沒有改變。初次互換的匯率以協定的即期匯率計算。貨幣互換的目的在於降低籌資成本及防止匯率變動風險造成的損失。
貨幣互換的條件與利率互換一樣,包括存在品質加碼差異與相反的籌資意願,此外,還包括對匯率風險的防範。
主要優點
①可降低籌資成本
②滿足雙方意願
③避免匯率風險,這是因為互換通過遠期合同,使匯率固定下來。這個互換的缺點與利率互換一樣,也存在違約或不履行合同的風險,如果是這樣,另一方必然因利率、匯率變動而遭受損失
這里須注意的是,貨幣互換與利率互換可以分別進行,同時也可結合同時進行。但操作原理與上述單個互換一樣。
主要功能
貨幣互換是一項常用的債務保值工具,主要用來控制中長期匯率風險,把以一種外匯計價的債務或資產轉換為以另一種外匯計價的債務或資產,達到規避匯率風險、降低成本的目的。早期的「平行貸款」、「背對背貸款」就具有類似的功能。但是無論是「平行貸款」還是「背對背貸款」仍然屬於貸款行為,在資產負債表上將產生新的資產和負債。而貨幣互換作為一項資產負債表外業務,能夠在不對資產負債表造成影響的情況下,達到同樣的目的。

⑶ 什麼是貨幣互換協議

貨幣互換交易是指協議雙方同意在一系列未來日期根據不同幣種的本金向對方支付利息,兩種利息的幣種不同,計息方式也可以不同,期末雙方交換兩種不同貨幣的本金。貨幣互換交易主要的作用是可以讓客戶根據各種貨幣的匯率和利率變化情況,調整資產和負債的貨幣結構和利率結構,使其更加合理,避免外匯匯率和利率變化帶來的風險。例如某客戶借有十年期的日元浮動利率債務,但其經常性收入只有美元,每季度需將美元兌換成日元來償付利息,到期還需將美元兌換成日元來償付本金,這樣他就面對日元升值和利率上升的風險。為了規避風險,客戶可以在合適的匯率水平與銀行敘做一筆期限為十年的日元對美元的貨幣互換交易,將其日元浮動利率債務換為美元固定利率債務,這樣使得其所借債務與其收入的幣種達到一致,避免了匯率變化帶來的風險,同時將所借債務的利率固定下來,也避免了利率變動的風險。

⑷ 貨幣互換上的問題

按當時的匯率1英鎊=1.5000美元,A和B 借的款都是一樣的,但是要知道匯率是不斷變動的,在5年的時間里,匯率有可能從1英鎊=1.5000美元,變成到1英鎊=1.6000美元,這樣一算A手裡的英鎊相對美元來說就是值錢了,B手裡的美元就算是貶值了;或者有可能變成1英鎊=1.4000美元,A手裡的英鎊貶值了,B的美元升值了。所以,他們都是以不同的投資方式 為自己手裡的錢來保值的,當然當時他們誰也不會預估到未來的情況。不知道樓主明白了沒有。

⑸ 怎麼進行貨幣互換舉個例子好嗎

貨幣互換
貨幣互換的特點

又稱「貨幣掉期」,是指交易雙方在一定期限內將一定數量的貨幣與另一種一定數量的貨幣進行交換。

功能

貨幣互換是一項常用的債務保值工具,主要用來控制中長期匯率風險,把以一種外匯計價的債務或資產轉換為以另一種外匯計價的債務或資產,達到規避匯率風險、降低成本的目的。早期的「平行貸款」、「背對背貸款」就具有類似的功能。但是無論是「平行貸款」還是「背對背貸款」仍然屬於貸款行為,在資產負債表上將產生新的資產和負債。而貨幣互換作為一項資產負債表外業務,能夠在不對資產負債表造成影響的情況下,達到同樣的目的。

例如,公司有一筆日元貸款,金額為10億日元,期限7年,利率為固定利率3.25%,付息日為每年6月20日和12月20日。96年12月20日提款,2003年12月20日到期歸還。

公司提款後,將日元買成美元,用於采購生產設備。產品出口得到的收入是美元收入,而沒有日元收入。

從以上的情況可以看出,公司的日元貸款存在著匯率風險。具體來看,公司借的是日元,用的是美元,2003年12月20日時,公司需要將美元收入換成日元還款。那麼到時如果日元升值,美元貶值(相對於期初匯率),則公司要用更多的美元來買日元還款。這樣,由於公司的日元貸款在借、用、還上存在著貨幣不統一,就存在著匯率風險。

公司為控制匯率風險,決定與中行敘做一筆貨幣互換交易。雙方規定,交易於96年12月20日生效,2003年12月20日到期,使用匯率為USD1=JPY113。這一貨幣互換,表示為:

1、在提款日(96年12月20日)公司與中行互換本金:

公司從貸款行提取貸款本金,同時支付給中國銀行,中國銀行按約定的匯率水平向公司支付相應的美元。

2、在付息日(每年6月20日和12月20日)公司與中行互換利息:

中國銀行按日元利率水平向公司支付日元利息,公司將日元利息支付給貸款行,同時按約定的美元利率水平向中國銀行支付美元利息。

3、在到期日(2003年12月20日)公司與中行再次互換本金:

中國銀行向公司支付日元本金,公司將日元本金歸還給貸款行,同時按約定的匯率水平向中國銀行支付相應的美元。

從以上可以看出,由於在期初與期末,公司與中行均按預先規定的同一匯率(USD1=JPY113)互換本金,且在貸款期間公司只支付美元利息,而收入的日元利息正好用於歸還原日元貸款利息,從而使公司完全避免了未來的匯率變動風險。

關於貨幣互換,有幾點需加以說明:

貨幣互換的利率形式,可以是固定換浮動,也可以浮動換浮動,還可以是固定換固定。期限上主要外幣一般可以做到10年。

貨幣互換中所規定的匯率,可以用即期匯率(Spot Rate),也可以用遠期匯率(Forward Rate),還可以由雙方協定取其他任意水平,但對應於不同匯率水平的利率水平會有所不同。

在貨幣互換中,期初的本金互換可以省略,即上例中的a)步驟可以沒有,但對應的美元利率水平可能會有所不同。這樣,對於那些已經提款使用的貸款,仍然可以使用貨幣互換業務來管理匯率風險。

辦理程序

憑經公司法人代表或有權簽字人簽字、加蓋了公章並有原貸款銀行簽字同意的辦理利率互換申請書,簽訂貨幣互換協議書,並由原貸款人提供互換交易項下的延續性擔保,到銀行詢價交易。(中外合資、合作以及股份制公司還要提交董事會決議書)

互換權

互換權是帶有一個期權結構的利率互換或貨幣互換交易。具體地說,期權交易雙方就一筆利率互換或貨幣互換交易的各項有關內容達成協議,但期權購買一方有權在未來某一日期(歐式期權)或未來一段時間之內(美式期權),決定上述互換交易是否生效。作為獲得這一權利的代價,期權購買方需要向期權出售方支付一定量的手續費。

利用這一產品,債務人可以在支付一定費用的前提下,獲得一個比較靈活的保護,即當市場向不利方向發展時,可以按照事先約定的水平令互換交易生效,從而鎖定風險;而當市場條件向有利方向發展時,又可以選擇不執行期權,以便在更有利的時機鎖定風險。

⑹ 關於「貨幣互換定價」的計算,懵了,求助!

是不一樣的啊。另外提醒下樓主,那本書里邊有些地方有錯誤,看的時候注意哈。

⑺ 什麼是貨幣互換

利率互換是相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而貨幣互換則是不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貨幣互換雙方互換的是貨幣,它們之間各自的債權債務關系並沒有改變。初次互換的匯率以協定的即期匯率計算。貨幣互換的目的在於降低籌資成本及防止匯率變動風險造成的損失。貨幣互換的條件與利率互換一樣,包括存在品質加碼差異與相反的籌資意願,此外,還包括對匯率風險的防範。

⑻ 利率互換與貨幣互換的聯系與區別

1、概念不同


利率互換是交易雙方在一筆名義本金數額的基礎上相互交換具有不同性質的利率支付,即同種通貨不同利率的利息交換。通過這種互換行為,交易一方可將某種固定利率資產或負債換成浮動利率資產或負債,另一方則取得相反結果。利率互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雙方的資金成本,並使之各自得到自己需要的利息支付方式 。

貨幣互換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也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


2、特點不同

利率互換的優點是風險較小。因為利率互換不涉及本金,雙方僅是互換利率,風險也只限於應付利息這一部分,所以風險相對較小;影響性微。這是因為利率互換對雙方財務報表沒有什麼影響,現行的會計規則也未要求把利率互換列在報表的附註中,故可對外保密;

成本較低。雙方通過互換,都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同時也降低了籌資成本;手續較簡,交易迅速達成。利率互換的缺點就是該互換不像期貨交易那樣有標准化的合約,有時也可能找不到互換的另一方。

貨幣互換的優點是可降低籌資成本、滿足雙方意願、避免匯率風險,這是因為互換通過遠期合同,使匯率固定下來。這個互換的缺點與利率互換一樣,也存在違約或不履行合同的風險,如果是這樣,另一方必然因利率、匯率變動而遭受損失。

3、功能不同

利率互換的功能有降低融資成本。出於各種原因,對於同種貨幣,不同的投資者在不同的金融市場的資信等級不同,因此融資的利率也不同,存在著相對的比較優勢。利率互換可以利用這種相對比較優勢進行互換套利以降低融資成本。

資產負債管理。利率互換可將固定利率債權換成浮動利率債權。對利率風險保值。對於一種貨幣來說,無論是固定利率還是浮動利率的持有者,都面臨著利率變化的影響。對固定利率的債務人來說,如果利率的走勢上升,其債務負擔相對較高;對於浮動利率的債務人來說,如果利率的走勢上升,則成本會增大。

貨幣互換是一項常用的債務保值工具,主要用來控制中長期匯率風險,把以一種外匯計價的債務或資產轉換為以另一種外匯計價的債務或資產,達到規避匯率風險、降低成本的目的。而貨幣互換作為一項資產負債表外業務,能夠在不對資產負債表造成影響的情況下,達到同樣的目的。

網路-貨幣互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