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廣東GDP超過台灣了嗎
2008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GDP總量( 億元) 人均GDP 人均排名
1廣東29863 32142 6
台灣是4089.99億美元,1美元對人民幣6.8591元,故換算成人民幣就是28053.719億人民幣,樓主可以看出來了吧,廣東略勝一籌
台灣的數據是中情局版的,我查了好半天了,匯率也是最新的,應該不會有問題
⑵ PEST是誰提出的
在企業做重大戰略決策時會用到PEST模型,由美國學者 Johnson·G與Scholes·K提出,P、E、S、T四個字母分別代表,政治(Politics )、經濟(Economy)、社會(Society)、技術(Technology)。
PEST模型主要圍繞政治(P)、經濟(E)、社會(S)和技術(T)這四大類影響企業的外部環境因素進行系統分析,是企業決策者或戰略咨詢顧問用來幫助企業檢閱其外部宏觀環境的一種方法。
對宏觀環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業和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和經營需要,分析的具體內容會有差異,但一般都應對政治(Political)、經濟(Economic)、社會(social)和技術(Technological)這四大類影響企業的主要外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
(2)18322匯率擴展閱讀
用教育行業來舉例:
1) Political Factors政治法律環境
-中國政府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
-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台推動和保障了教育行業的發展:《民辦教育促進法》、《認證培訓機構管理辦法》、《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剛要(2010-2020年)》、《國務院關於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就業的意見》。
-財政支出逐年增加,推動教育行業發展。
2) Economic Factors經濟環境
-中國2017年GDP為82.71萬億元,名列世界第二。人均GDP超過8500美金。經濟正處於轉型的重要關口,急需要創新作為經濟的推動力,對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
-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長8.3%。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322元。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086元,增長8.9%。教育消費逐年增加。
-我國的教育體制長期偏向應試教育,素質教育落後,並不能滿足企業對人才多層次的需要。
3) Social Factors社會文化環境
-教育是立國之本,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重視教育的傳統。
-我國教育體制本身的缺陷,學生進入社會後進行再培訓的比率較大。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自我意識的覺醒,學習向著多元化和年輕化發展。
-商業環境和創新環境的瞬息萬變和不斷迭代,導致幾乎每個職場中的個人都有技能和知識的焦慮症。提升自我價值和競爭力變成一種「職場剛需」。
4) Technological Factors技術環境
-互聯網、通訊技術的發展使教育方式發生重大轉變,在線教育蓬勃發展。以前線下授課為主的教育方式轉變為線下、線上相融合。
-高科技(互聯網、視頻、直播、VR/AR等)正在全方面滲透到教育的各個環節,改變教育機構的咨詢、教學、輔導、通知、宣傳等各個環節。
- AI技術的發展和進化,成為教育機構競爭的新高地。
⑶ 18322日元,按0.63換算成人民幣是多少
現在是1日元=0.0617人民幣,18322日元換算成人民幣是18322*0.0617=1130.8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