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增外匯占款是如何計算的
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數據---金融機構信貸收支統計---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
運用方項目中第五欄即外匯占款。
❷ 在結售匯制度下,外匯占款增加為什麼會給通貨膨脹帶來壓力呢
首先,我對基礎貨幣再重新說明一下,基礎貨幣MB=流通中的現金C+銀行體系的准備金總額R。那麼在我國由於人民幣還不能自由的兌換,當外匯流入時,需要靠央行來進行操作。
下面我從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來說明這個問題,最簡單的說,央行的資產包括國外資產和國內資產,負債包括流通中的貨幣和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准備金存款。由於人民幣的不可兌換,所以當外匯流入時,央行資產負債表中的外國資產增加(也就構成了外匯儲備的一部分),同時央行資產負債表的
負債主要是通貨也會相應地增加(形成了外匯占款),那麼就相當於是提供了基礎貨幣。基礎貨幣凈經乘數放大後,自然形成更多地貨幣供給,那麼就為帶來了通脹的壓力。所以央行經常會進行逆回購操作,來回收這部分流動性。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❸ 請問是不是增加多少外匯占款就相應增加這么多的外匯儲備
外匯占款主要指的是央行通過外匯市場買入或賣出外匯,對應的投放或回收人民幣。外匯占款增加,表面央行買入外幣,增加外匯儲備。
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是由央行近幾年大量買入外匯形成的,但外匯儲備的增減還有其他因素,如外匯儲備的投資損益,外匯儲備不同結構貨幣對美元幣值的變化導致這美元金額的變化,正是由於有著一些因素的影響,外匯儲備的增加量不一定完全等同與外匯占款額變化,但在很多時候,兩者之間的差異會比較小。
另外,我國的外匯儲備是經過多年累積下來的,而自05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一直是單邊升值的,之前央行通過市場買入外匯投放的外匯占款,是按當時的匯率來計算的,如果按目前的外匯儲備去和累計的外匯占款比,由於美元兌人民幣的兌換匯率下降,折算成的人民幣金額當然要比之前累計的外匯占款要小很多。
❹ 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 哪位高人告訴我外匯央行公布的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兩個統計口徑方面的信息
外匯儲備是3.2萬億,不過實際不會這么多。外匯占款這個無法調查清楚,因為很多外資進來是通過地下錢庄的。
❺ 急求外匯占款數據,或者求外匯占款數據計算方法,最好能查得到
外匯占款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網站,-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收支表中的「五、外匯占款 」
❻ 外匯占款,比如說是20萬億,這個算作是 m1 ,還是m2
M0、M1、M2、M3都是用來反映貨幣供應量的重要指標。 國際上大致的劃分是: 狹義貨幣(M1)=流通中的現金+支票存款(以及轉賬信用卡存款) ; 廣義貨幣(M2)=M1+儲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儲蓄存款); 另外還有M3=M2+其他短期流動資產(如國庫券、銀行承兌匯票、商業票據等)。 我國對貨幣層次的劃分是: M0=流通中現金; 狹義貨幣(M1)=M0+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類存款; 廣義貨幣(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信託類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還有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 其中,M2減M1是准貨幣,M3是根據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而設置的。 M1反映著經濟中的現實購買力;M2不僅反映現實的購買力,還反映潛在的購買力。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中央銀行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貨幣政策。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有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有漲價風險。
外匯占款,比如說是20萬億,這個算作是 m1 ,還是m2?應該算是M2或M3,是潛在購買力,但外匯款項目前為止越多越好,千萬不能花掉,否則國家有危險。
❼ 外匯占款,外匯儲備
外匯占款是本國投放的貨幣,外匯占款余額是具有累積性的。而外匯儲備是以美元進行結算的。
清楚了這些 我們就可以來計算一下了 237,035.96÷30447≈7.7852 3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5564元人民幣 而之所以不一樣,是因為匯率的波動形成的。歷已得史上購入的美元匯率高一些,而現在所購入的美元匯率較低。 但是他們所花的人民幣和換得的美元,都是已經固定的。- - 我也是照葫蘆畫瓢。大概就這個意思了。
❽ 央行每季度公布的基礎貨幣數據怎麼計算
我國央行基礎貨幣的投放方式主要有三種:財政赤字、信貸投放和外匯占款。一般來講,商業銀行信貸投放不增加基礎貨幣投放,增加基礎貨幣的方式只有央行再貸款,不過歷史上曾發生過因央行體制漏洞造成的貨幣創造和擴張。1980年以前解決財政赤字問題的途徑是央行發行貨幣;1984年以後,通過信貸擴張投放基礎貨幣;2000年以後,外匯占款巨額增長導致基礎貨幣的被動增加。今年前7個月儲備貨幣增量僅為887億元,外匯占款增量僅為2988億元。基礎貨幣增長緩慢致使銀行間資金偏高,這也許是近期股債雙熊的原因。QE3出台後,外匯占款增量將會好轉,但在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結構發生改變、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等背景下,未來外匯占款的增量不宜過度樂觀。
❾ 如果外匯占款不對沖會如何有何後果
1. 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外匯占款。外匯占款是指受資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由於人民幣是非自由兌換貨幣,外資引入後需兌換成人民幣才能進人流通使用,國家為了外資換匯要投人大量的資金增加了貨幣的需求量,形成了外匯占款。
2. 外匯占款的效果是增加了貨幣供應量,所以容易引起通貨膨脹。尤其是我國現在的外匯儲備已經達到了3萬多億美元,以匯率6.4計算,就是向社會投入了將近20萬億人民幣。而我國目前總的貨幣供應量是75.7萬億,可以理解外匯占款對央行貨幣投放量的影響有多大。
3. 對沖外匯占款主要是發行央票,提高存款准備金也可以有效限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發行國債也是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但目前國家財政收入很大,赤字很小,政府沒有必要也不願意發行國債。
4. 對沖外匯占款與否不會直接影響匯率。央行限制匯率上升的手段是通過投放人民幣收購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