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逆周期因子操縱匯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逆周期因子操縱匯率

發布時間: 2021-06-12 09:40:13

A. 什麼因素導致人民幣匯率連升六日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7年6月7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7858元,人民幣中間價較前一交易日調升76個基點,為連續6日走高,也創下了去年11月10日以來的新高。截至7日16:30,人民幣日盤收盤價報6.7940。

展望未來,謝亞軒認為,人民幣匯率是否能持續走強仍受多重因素的影響。一是下半年美元指數的走勢;二是經濟主體對外匯的需求會出現什麼變化以及外匯供應是否會出現新的增量資金;三是逆周期因子的引入能否持續改變外匯市場主體的順周期行為,能否通過提升匯率的波動性來弱化單邊貶值預期。「預計下半年,部分月份美元指數會出現回落,外匯供應將大於需求,逆周期因子將持續發揮作用,以上這些將共同推動人民幣匯率出現階段性回升。」

B. 如何評價納入「逆周期因子

在繁榮階段,企業往往增加投資並且成本較高,在隨後的衰退期中很可能會遭遇損失。
如果能夠把握這種經濟周期規律,合理運用,就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繁榮階段,應避免大幅增加固定資產投資、股權投資、大幅擴張經營規模等;
在蕭條期,固定資產及股權的價格均大幅下跌,此時可以逆勢增加固定資產投資、購入股權、擴張經營規模等。
這就是「逆周期」戰略。

C. 965的介紹

965是Intel的一款晶元組.其主板主要是針對酷睿系列的CPU。

D. 外匯交易人民幣中間價引入逆周期因子逆周期因子咋回事

逆周期因子是當匯率分離過大時,增加的調控手段,減少誤差。

逆周期因子根據宏觀經濟等基本面變化動態調整,有利於引導市場在匯率形成中更多關注宏觀經濟等基本面情況,使中間價報價更加充分地反映我國經濟運行等基本面因素,更真實地體現外匯供求和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模型參數由各報價行根據對宏觀經濟和外匯市場形勢的判斷自行設定。

增加逆周期因子,主要目的是適度對沖市場情緒的順周期波動,緩解外匯市場可能存在的「羊群效應」。

(4)逆周期因子操縱匯率擴展閱讀

引入逆周期因子的原因

匯率根本上應由經濟基本面決定,但在美元指數出現較大幅度回落的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市場匯率多數時間都在按照「收盤價+一籃子」機制確定的中間價的貶值方向運行。

分析顯示,當前我國外匯市場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順周期性,容易受到非理性預期的慣性驅使,放大單邊市場預期,進而導致市場供求出現一定程度的「失真」,增大市場匯率超調的風險。

E. 過去幾個月中人民幣悄悄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實際上今年5月以來,人民幣匯率一直在默默升值,無論是離岸、在岸價,還是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均從6.9附近一路上漲,目前已漲至近一年來的新高,累計升值幅度逾3%。

據說,不少在上半年換美元的人「腸子都悔青了」,做空人民幣的更是哭暈在廁所……

人民幣升值不是「保出來的」

對於今年以來人民幣的快速升值,中國人民銀行參事、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盛松成認為,人民幣升值並非「保出來的」,而是經濟增長的結果,主要是市場因素在起作用。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的平穩性在不斷增強。盡管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月度數據有所波動,但按照經濟運行的內在規律和慣性,下半年中國經濟大概率能夠延續總體平穩的態勢。


04 大宗商品進口更便宜

人民幣對美元的持續升值下,燃油進口變得更加便宜,國民出境游需求上升等使得航空運輸業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收益。大宗商品的進口因為人民幣升值而變的更加便宜,因此,對於高度依賴於原材料進口的石油、化工等行業是一個好消息。

根據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前7個月我國進口原油2.47億噸,同比增加13.6%。國內市場上成品油過剩已導致油價調降,成本下滑對於下游消費企業來說,是一個利好。

F. 什麼是「逆周期因子」

逆周期因子本身是一個公式,包含一些因子,但是因子具體指哪些指標並沒有向市場明確,只有報價行知道。因此逆周期因子是無法直接計算的。

2015年5月,交易商協會宣布將在中間價公式中加入逆周期因子,這背後主要體現央行的逆周期調節意願,央行將公式給到報價行。

舊中間價公式:中間價變動=收盤變動貢獻+外盤變動貢獻

新中間價公式:中間價變動=收盤變動貢獻+外盤變動貢獻+逆周期因子(逆周期因子公式未知,不能直接計算)

G. 逆周期因子對人民幣匯率有何影響

從當前情況來看,引入逆周期因子,短期內的確可增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彈性,但相應犧牲的是人民幣中間價設定的透明度。人民幣匯率彈性的切實增強,需要更為開放的市場交易主體,需要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穩步向前,而單純調整中間價定價機制,其實際效果與深層影響均不值得期待。

H. 逆周期因子是什麼

逆周期因子是一個因子公式。

逆周期因子是央行推出的,由國內各報價行在報出人民幣當日中間價時所考慮的參數之一;主要作用在減少市場順周期作用對於匯率的影響。

(8)逆周期因子操縱匯率擴展閱讀:

逆周期因子第一次出現是2017年5月。彼時,人民幣收到大量貶值的壓力,已經無限逼近了7的關卡。因為已經連續貶值了兩年,貶值幅度達11%。市場上預期人民幣要破7的聲音十分多。

這些隨著預期做空人民幣的人,也變成了推動人民幣貶值的推手。為了稀釋這些根據市場預期做空力量的影響,讓人民幣匯率反映出真實經濟成分,央行推出了逆周期因子。

參考資料:人民網-逆周期因子

I. 段文理解

學習

J. 什麼叫「逆周期因子」這個衡量的標准有什麼作用嗎

“逆周期因子”本身是一個公式,包含“逆周期系數”等一些因子,但因子的具體指標並沒有對外明確,因此不能直接計算。

值得關注的是,無論是引入還是調整“逆周期因子”,並沒有也不會改變外匯供求的趨勢和方向,人民幣匯率最終走勢仍然取決於我國經濟的基本面。隨著匯率改革不斷深化,人民幣匯率已逐步走入新時期,單邊的升值或貶值走勢很難重現,預計未來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區間雙向波動將是常態。

因此,對企業和投資者而言,尤其是對外貿型企業來說,及時樹立匯率風險防範的理念和意識,更好地規避匯率風險是必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