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收外匯的結算方式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收外匯的結算方式

發布時間: 2021-06-13 21:22:07

Ⅰ 銀行外匯結算方式有哪些

電匯
信匯
票匯

Ⅱ 外匯管理局對外匯結算的方式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啊

外匯的結算方式是買賣雙方自由商定的,沒人管。外匯管理局或者稅務局只是要求貨物自出口日期起180天內必須收齊貨款和出口單據進行核銷和退稅申報。只是有個時間上的要求。核銷很快,在網上做完核銷,半個小時之後外管局系統里就有信息了,帶上報表、水單就可以核銷了,立等可取。

Ⅲ 外匯的支付方式有哪些 具體是什麼意思

傳統的外貿公司在結算上通常使用銀行匯款(T/T)或信用證(L/C)的方式,現在的話幾種常用的跨國支付工具:
1)paypal:PayPal是在線付款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在全世界有超過7160萬個帳戶用戶。PayPal支持6種貨幣使用,是跨國交易的理想解決方案。不過由於PayPal 剛剛進入中國,對於保護賣家方面的政策還不像美國那樣完善。
2)信用卡(visa、master):是國際通用的,全球覆蓋面最廣的一種支付方式。
3)MoneyBooBers:是一種國際上流行的支付工具,其允許你通過電子郵件進行安全、即時的收匯款。
4)Western Union與MoneyGram :是全球最快的兩種匯款方式,均能在幾分鍾內取到現金。Western Union與MoneyGram在國內分別稱西聯和速匯金。
還需要更詳細的話可以直接自己再網路搜索,如果需要更多外匯理論知識的話也可以到FxBoost網站論壇查看。

Ⅳ 外匯結算程序是怎樣的

如果是炒外匯流程如下:
舉例說明下正規平台一級代理商開戶流程是這樣的。
打開在線申請真正賬戶,在線提交身份證正反面掃描件(或者戶口簿或者是護照,駕照)
一般是在線提交這些掃描件,同時提交你的姓名,郵箱,聯系方式,你名下的銀行卡(正規平台不支持第三方出入金),一般一個工作日後,查收郵箱你會收到出入金賬號開設下來的通知(中英文),同時會收到賬戶部發給你的出入金詳細的流程和圖解說明書(包括銀行櫃台,郵政國際匯款,網銀等方式),然後注入資金後,激活並收到交易賬號。然後登錄交易軟體就可以交易了。盈利後然後出金到你注冊的銀行卡里(你名下的銀行卡)

補充:
無論哪個行業,品牌還是非常重要的,品牌和非品牌還是很多地方不一樣的,建議選擇一個正規的品牌一些的平台,選擇國內知名度高的正規代理商,最好是一級代理商,因為不加傭金,這樣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如此成本低,資金安全,可以放心炒單了

Ⅳ 外匯收款方式CDA是什麼意思

外匯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電匯 diànhuì telegraphic money order;lightning stroke 通過電報辦理匯兌。電匯TT,貿易術語,英語名是:Telegraphic Transfer,電匯是匯款人將一定款項交存匯款銀行,匯款銀行通過電報或電傳給目的地的分行或代理行(匯入行),指示匯入行向收款人支付一定金額的一種匯款方式。電匯是匯兌結算方式的一種,匯兌結算方式除了適用於單位之間的款項劃撥外,也可用於單位對異地的個人支付有關款項,如退休工資、醫葯費、各種勞務費、稿酬等,還可適用個人對異地單位所支付的有關款項,如郵購商品、書刊,交大學學費等。

票匯(D/D)

手續費 匯款金額的1‰;最低50元,最高260元人民幣。

信用證,是目前國際貿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種結算(付款)方式。信用證(簡稱L/C,即letter of credit),是一種由銀行依照客戶的要求和指示開立的有條件的承諾付款的書面文件。信用證付款的方式是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銀行參與國際貿易結算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由於貨款的支付以取得符合信用證規定的貨運單據為條件,避免了預付貨款的風險,因此信用證支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進、出口雙方在付款和交貨問題上的矛盾。它已成為國際貿易中的一種主要付款方式。採用信用證付款的結算方式時,買家是根據買賣合同填寫開證申請書並向開證銀行交納信用證保證金(由銀行,即開證行根據各企業的經營情況確定其信用度,再根據信用度來確定企業須繳納保證金的比例,信用越好的企業繳的保證金比例越少)(一般等同於所要開的信用證金額)或提供其他保證後,請開證銀行開具信用證。信用證是開給賣方的,以賣方為受益人,信用證一經開出,就成為獨立於買賣合同以外的一項約定。賣家在付運期之前把按照合約要求的貨物付運出去,然後取得一套單證,其中包括最重要的已裝船提單(B/L),而且其中的數量、日期及表面狀況與買賣合約是一致的,即可前往信用證指定的銀行(議付行)申請結匯。議付行按信用證條款審核單據無誤後,即把貨款墊付給受益人,然後通知開證人付款贖單(實際上是從原來交納的保證金中扣除,多餘的款再還給買家)。

Ⅵ 外匯匯款結算的方式有哪些

從2016年12月1日起,銀行櫃面(僅對個人客戶),以及除自助櫃員機以外的非櫃面渠道,將提供實時到賬、普通到賬、次日到賬三種轉賬方式供客戶選擇。
1、「實時到賬」:將在受理存款人的轉賬申請後,即時處理扣款並匯出。
2、「普通到賬」:普通到賬即非實時到賬,將在受理存款人的轉賬申請後,延時2小時扣款並匯出。
3、「次日到賬」:將在受理存款人的轉賬申請後,延時到第二個自然日扣款並匯出。請注意次日到賬並不是24小時後到賬。
4、以上匯款時間均是指銀行扣款並發起匯款的時間,如為跨行交易,到賬時間還取決於人行跨行清算系統和收款行入賬時間。
銀行處理該筆業務時,若相關清算系統已經關閉,該筆業務將在約定時間扣款並延遲到清算系統正常服務時匯出。

Ⅶ 收外匯的賬務處理

1.主要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
(l)外幣兌換業務。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戶(發生時的交易匯率)
財務費用(永遠在借方)
貸:銀行存款——美元戶(發生時的市場匯率)
(2)外幣購銷業務。
借:資產類科目
貸:應付賬款(發生時的市場匯率)
借:應收賬款(發生時的市場匯率)
貸:主營業務收入等
(3)外幣借款業務。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發生時市場匯率)
貸:短期借款等(發生時市場匯率)
(4)接受外幣資本投資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發生時市場匯率)
借或貸:資本公積(差額)
貸:實收資本(合同約定匯率)
註:若公司沒有約定匯率,應按發生時市場匯率折算。
2.期末匯兌損益的處理
(1)匯兌損益產生的兩種情況。
1)外幣兌換。由於銀行總是低價購入、高價賣出,企業總是產生匯兌損失。
2)持有外幣貨幣性資產和負債期間匯率變動產生:在月末計算匯兌損益時,應對外幣賬戶的期末余額以期末匯率進行折算,折算金額與賬面金額之間的差額,即為匯兌損益。
外幣貨幣性資產。匯率上升時,產生匯兌收益;匯率下降時,產生匯兌損失。
外幣貨幣性負債。匯率上升時,產生匯兌損失;匯率下降時,產生匯兌收益。
(2)處理方法。
1)對於滿足資本化條件的,計入固定資產原值。
2)籌建期間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先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在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計入損益。
3)其他情況,均計入當期財務費用。
借:銀行存款(調整為期束外幣余額×匯率)
應收賬款
在建工程
貸:長期借款
應付賬款
財務費用
3.外幣會計報表折算的方法
(1)現行匯率法。
1)所有者權益項目中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採用歷史匯率,來分配利潤按利潤分配表數額列示。
2)其他項目採用現行匯率。
3)損益類項目也可採用平均匯率。
4)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或在所有者權益項目中單列。
(2)流動性與非流動性項目法。
1)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採用現行匯率。
2)長期資產,長期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中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採用歷史匯率,未分配利潤按利潤分配表數額列示。
3)損益表項目中,折舊費和攤銷費用採用歷史匯率,其餘採用當期平均匯率。
4)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在所有者權益中單列。
(3)貨幣性與非貨幣性項目法。
1)貨幣性資產項目(貨幣資金、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和貨幣性負債項目(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長期借款)採用現行匯率。
2)非貨幣性項日和所有者權益項目中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採用歷史匯率,未分配利潤採用平衡數。
3)損益類項目中,折舊費、攤銷費用採用歷史匯率,銷售成本項目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成本=期初存貨(歷史匯率)+本期購貨(平均匯率)一期末存貨(歷史匯率)
不同的匯率折算後計算,其餘採用平均匯率。
4)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在所有者權益中單列。
(4)時態法。
1)貨幣資金、應收項目和應付項日採用現行匯率。
2)現行成本反映的非貨幣性資產(市價計價的存貨、投資等)採用現行匯率,其餘非貨幣性資產和所有者權益項目中實收資本配利潤採用平衡數。
3)損益類項目採用現行匯率或平均匯率本項目計算公式如下:
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採用歷史匯率,未分折舊費和攤銷費用採用歷史匯率,銷售成銷售成本=期初存貨(歷史匯率)+本期購貨(平均匯率)一期末存貨(歷史匯率或現行匯率)
按不同的匯率折算後計算。
4)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在所有者權益中單列。
4.我國外幣會計報表折算
我國外幣報表的折算方法,基本上是採用單一匯率法,即現行匯率法。
(1)資產負債表的折算。
1)資產、負債類項目按決算日市場匯率折算(按現行匯率)。
2)所有者權益項月中除「未分配利潤」外,以歷史匯率折算。
3)「未分配利潤」抄利潤分配表中數據。
4)外幣報表折算差額遞延處理:在所有者權益類項目下單列「外幣會計報表折算差額」,並逐年累計下去。
5)年初數按上年折算後資產負債表有j∈項目金額列示。
(2)利潤表和利潤分配表的折算。
1)利潤表所有項目和利潤分配表有關反映發生額的項目按當期平均匯率折算,也可以採用決算日的市場匯率折算(按平均匯率或現行匯率)。
2)利潤分配表「凈利潤」按折算後利潤表該項目金額填列。
3)利潤分配表「年初未分配利潤」按上期折算後利潤分配表「未分配利潤」項日期末數填列。
4)利潤分配表「未分配利潤」根據折算後利潤分配表其他各項目金額計算填列。
5)上年實際數按上年折算後利潤表和利潤分配表有關數字填列。
今日小記
(1)外匯指的是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為各國普遍接受的,可用於國際間債權債務結算的各種支付手段。
(2)外匯必須具備三個特點:可支付性、可獲得性、可換性。
(3)匯率,又稱匯價,指一國貨幣以另一國貨幣表示的價格,幣間的比價。
(4)匯率的標價方式分為兩種: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5)為規范外正賬戶的開立和使用,加強外匯賬戶的監督管理或者說是兩國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和《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規定》,特製定《境內外匯賬戶管理規定》。
(6)匯款是指銀行接受客戶的委託,通過其自身建立的通匯網路,使用合適的支付憑證,將款項交付給收款人的一種結算方式。
(7)信用證是指開證銀行應中請人的要求並按其指示向第三方開立的栽有一定金額的、在一定的期限內憑符合規定的單據付款的書面保證文件。
(8)托收是出口人在貨物裝運後,開具以進口方為付款人的匯票(隨附或不隨付貨運單據),委託出口地銀行通過它在進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出口人收取貨款的一種結算方式。
(9)銀行保函是指銀行應委託人的申請而開立的有擔保性質的書面承諾文件,一旦委託人未按其與受益人簽訂的合同的約定償還債務或履行約定義務時,由銀行履行擔保責任。
(10)外匯業務核算原則:外幣賬戶採用雙幣記賬、外幣核算採用折算入賬、匯兌損益的賬務處理、外幣分賬制的賬務處理、外幣賬戶月末余額的賬務處理。

Ⅷ 企業外匯一共有幾種結算方式

一、結匯水單

結匯是外匯結算的簡稱,是指外匯收入者將其外匯收入出售給外匯指定銀行,銀行按照一定匯率付給等值人民幣的行為,分為三種基本的方式:

(1)強制結匯;

(2)意願結匯;

(3)限額結匯或部分結匯;

這三種結匯方式不論是對公司還是對銀行,結匯水單都是比較重要的憑證,投資者要注意結匯水單的查收,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二、折算入賬

折算交易是外幣折算交易,指企業將記賬本位幣以外的貨幣按照本位幣的價值結算的交易,期指折算入賬有兩個基本環節:一是在發生外幣交易時所進行的初始確認與結算時的差額確認;二是在核對資產負債表的時候要對外幣交易相關項目的折算;基本的折算流程如下:

投資者在進行交易的過程中,要助於銀行中的外幣折算交易,在交易的初始就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將外幣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而在外匯折算入賬的時候,匯率應該是上一年的即期匯率,但是在外幣折算中還是有操作技巧的:①選擇現行匯率作為折算匯率,將折算差額計入當期損益;②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或者是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

Ⅸ 什麼是國外匯款匯款結算方式是什麼

國外匯款是商業銀行通過其在國外的分支或代理行之間的資金劃撥為客戶辦理的匯款授受或了結債權債務關系的業務活動。根據結算工具傳遞方向與資金運動方向是否一致,分為順匯 (匯付法) 和逆匯 (出票法即托收) 兩種。順匯可採取電匯 (T/T)、信匯 (M/T) 和票匯 (D/D) 三種方式,電匯的成本、匯率較高,信匯、票匯的成本和費用較低,但占壓客戶款項的時間較長。匯款結算方式一般涉及匯款人、收款人、匯出行、匯人行 (或解付行) 四方當事人,如匯出行和匯入行之間沒有建立直接往來關系,還需其他銀行代理匯出、匯入款項。匯款結算中使用的貨幣,一般由匯款人確定。如匯款貨幣種類不同,需按當天的買入價和賣出價套算後匯出。當匯出行向匯款人收取本幣、匯出外幣時,按銀行外匯買入匯率計算; 當匯入行向收款人解付匯款時,如匯入的是外幣,可根據收款人的意見直接支付外幣或套算成本解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