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匯率的問題
不對,中國的經常項目已經完全開放了,資本項目還沒有完全開放。人民幣的匯率是中國人民銀行干預的,不是什麼政府自己定的,我們也不是完全的固定匯率制,是嚴格限制的浮動匯率制度。向美國他們是基本上政府不管的浮動匯率制度,在早些時候更是完全浮動匯率制度。(當然在早些時候他們是布雷頓森林體系。)我們的匯率在外匯市場上每個時刻都是作微小改變的,這是人民銀行每天都在進行外匯買賣來干預匯率的結果。當然,不止是人民銀行,各家商業銀行也再根據他們的業務需要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外匯買賣。當然還有各種金融機構,只要他們有資格。也有個人,只要你足夠有錢。正是因為人民銀行的干預,所以我們的匯率才比較固定,當然也是因為有許多規定限制了其他金融機構不允許他們休止的買賣。
再說具體就太復雜了,牽扯到國際經濟學的內容,你自己去學吧。
② 誰能系統解釋下匯率問題
你的理解是對的,外匯又叫高能貨幣,就相當於印鈔機。
對於人民幣低估,可以給你一個公式,實際匯率=通脹率-名義匯率,其中各個兩都表示兩種貨幣的差,比如,人民幣和美元名義匯率穩定,中國通脹率3%,美國6%,這樣中國的實際匯率被低估了。這個公式在判斷惡性通脹引發的匯率波動上很有用,有興趣可以用它驗證一下墨西哥金融危機。另外,「低估」一詞實際上是歐美國家對人民幣施壓,希望人民幣快速升值從而抑制我國順差的一個借口。到底人民幣有沒有低估,我覺得是有的,因為一國貨幣本質上體現的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實力,體現的是購買力。但是為了保護我們本就脆弱的本國工業,和維持強勁出口,我們只能讓人民幣穩定或緩慢升值。在長期來看,20年後人民幣和美元匯率應該在1:2左右。
③ 求論文:對人民幣匯率問題的看法
美國為什麼讓人民幣升值?
因為世界上所有的國家當中施加壓力最大就是美國,美國這一次參議院通過一個決議,當然現在是推遲表決。它的內容是什麼呢?非常簡單,如果中國人民幣到今年十月還不明顯升值,所有來自中國的產品統統加征27.5%關稅,美國眾議院多數已經通過了,這個事情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事情,好在美國參議院留了一些餘地,推遲表決,它的意思就是留一些時間來看看中國的態度,如果真的是表決的話估計也是通過!這個趨勢是非常的嚴峻,美國為什麼施加這么大壓力?人民幣外匯表面是一個貨幣、金融現象,但人民幣升值講到底還是貿易逆差的問題。什麼道理呢?美國從1982年開始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來,年年對外貿易都出現逆差。在八十年代幾百億美元,八十年代後期超過一千億,甚至是二千億美元,進入二十一世紀每年貿易高達到五千億美元。外匯就像一個人口袋裡面的現金,你一開始虧一些可以到外面去借一些,但一直虧誰敢借給你?為什麼美國貿易逆差這么多年而一直沒有垮台,是因為它在世界上的一些特殊地位!這么多好吃、好用、好穿的東西到美國,它就用印鈔票的機器多印一些就可以了,美鈔發行量的增加就抵消貿易逆差。二十多年來貿易逆差這么大,大家都喪失了對美元的信心,美國馬上就面臨像六十年代的情況,大家都把美元當成是燙手的山芋!所以最近幾年它覺得這個問題非解決不可,怎麼解決呢?沒有什麼其他辦法,就採取了一個手段,以前美國是搞強勢美元政策,就是在世界中想方設法讓人民樹立對美元的信心,美元外匯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它的走勢是比較堅挺!一看美元的外匯走勢非常堅挺,就說明美元可以,老百姓就有信心,有信心了,大家就拿著美元不放。這幾年沒有辦法,它就把「強勢美元政策」改為「弱勢美元政策」,美元外匯走低就產生一種外匯傾銷效應。改為弱勢美元政策的話,一開始美國是悄悄行動!當年歐元兌美元強的時候,1歐元可以換0.8美元,這是三、四年前;美國想辦法讓美元匯率走弱,就變成1歐元可以換到1.3美元,美元兌歐元就貶值了。美國的財務部長講了一句話,他說「為了解決美國貿易逆差的問題,可以採取弱勢美元政策」,但美國小布希從來沒有承認他是弱勢美元,他一直強調自己是強勢美元。這樣做有了效果,對日本、歐盟有效果,美元兌日元、歐元的匯率下跌了,和他們的貿易差額就縮小,甚至某些貿易商品可能出現順差!但它這樣做,對中國貨不起任何作用,因為人民幣宣布升值是這個月21日,在這之前中國人民幣外匯制度是什麼呢?用官員原來宣布的是「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外匯制度」,這個說法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實際上就是盯住了美元。在出現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人民幣就一直盯住美元,美元貨幣上漲我也上漲,你跌我也跌,它從強勢美元政策悄悄改變弱勢美元政策,為的就是改變貿易逆差,但這對中國不起作用,無論怎麼跌人民幣是不發生變動,所以說對是中國要達到它這個效果是沒有辦法的,這就是美國非常惱火的事情。因為現在美國最大的貿易差額恰恰是來自於中國,它是對華貿易逆差是美國所有貿易逆差中數額最高的國家。按照他們的統計,去年就虧中國1千六百億美元,按照今年預測至少是兩千億美元,單單是中國一家就要虧兩千億美元,那五千億的貿易逆差總額怎麼樣降下來!這就是美國之所以壓人民幣升值最重要的目的,所以它就拚命的壓你。講來講去就是抓住一個意思「人民幣外匯制度一定要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性」。講白了就是你不要盯住美元,你再這樣做,我美元怎麼變也沒有效果!美國一會壓人民幣升值,一會又不談人民幣升值,它又直接在貿易上做文章,讓中國多買他們的美國貨,它的貿易差額就會少一些!
對我國的利和弊
目前人民幣升值了2%對貿易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先從思路上來梳理一下,影響有正面和負面兩方面。第一個影響是外匯傾銷效應。什麼是「外匯傾銷效應」,它有一個定義:有意識把本國貨幣匯率降下來,出口商品用外幣來表現就比以前以前貴了。因為人民幣值錢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別人對你的需求量就會減少。進口商品中用人民幣表現的商品價格就便宜了,也就是說,對外貿發展來說要分兩頭來講,主要是出口企業的話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僅僅人民幣升值就會使你的出口量增加產生困難;那麼如果主要從事進口貿易,反而成本會下降,因為進口商品價格便宜。或者你出口商品主要是用進口商品作為原材料,你的成本可能有一些影響,但與純進口貿易的損失相比可能會少一點!但總的來說,這個效應是比較強調它的負面作用,因為中國出口數量非常巨大,人民幣升值對貿易出口帶來的困難就在這一個方面,你要花力氣能不能在價格中間來消化這部分內容。但這一個因素不能過分強調,因為關繫到中國出口貿易的一個缺陷,我們往往喜歡搞低價競銷,這是中國出口貿易一個致命傷。另外,我認為還要關注其他幾個方面的效應,而其他幾個方面總的來說對整個外貿發展來講是具有正面作用的。第二個效應是貿易結構效應。中國外貿創造了一個奇跡,但在創造外貿奇跡的同時,我們的貿易結構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1、外資出口比例顯得有一些高。去年六千多億出口額,大概有60%左右是外資企業的出口,真正國內企業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民辦企業總而言之中國人自己的企業不到50%。2、出口貿易額很大,但產品的附加值太低。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去年在北京開一個WTO會議聽了一個故事,2003年到東北去考察,沈陽有一個主管工業的市長講,2003年沈陽市出口貿易額13億美元,其中有6億美元是一家外資企業的出口,佔40%左右。而這六億的出口額中國佔多少呢?他雇了二、三千雇員,平均工資是1300元,原材料是國外進口。大家想想,中國就賺了兩個,一個是雇員的勞動收入,一個是繳納的一些稅收。我們也知道政府對外資企業優惠再優惠,就這雇員的工資在這六億美元當中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這種出口額看上去非常大,可是附加值非常低。這是外貿結構兩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現在人民幣升值在這方面是有好處,這個觀點我就不展開,可能這個觀點跟其他的觀點有些分歧。如果人民幣升值其他條件不變,僅僅是人民幣升值因素引進外資是困難的,為什麼?人民幣升值以後境外來中國投資都是用美元來表現,同樣一百萬美元以前折算成人民幣數額比較多,現在折算成人民幣比較少,所以就會有所減退。在外貿結構當中,外資企業的出口比重也會相應下降!但是有的時候,外資引進可能還會有一些增加,那可能是其他因素抵消了人民幣升值對他產生的影響,我現在是把其他因素撇開,僅僅是人民幣升值這個因素引進外資是比較困難!另外低附加值商品出口會慢慢的淘汰,原來搞低價競銷,低附加值出口也可以,可是現在就不可以!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的那種企業將面臨嚴重困難,甚至破產、倒閉是非常正常的。當然唯一有一個問題要先解決,轉移的勞動力怎麼樣增加就業,降低失業率。人民幣升值是大勢所趨,現在是2%,可能後面還要再升值,一直到差不多的比例才可能保持相對穩定的比例。從貿易結構來講是正面!原來政府拚命的宣傳推動外貿結構改善,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可是成效不是很理解,這次人民幣升值的話可能就會加快外貿結構的改善。第三,貿易規模。貿易規模並不是指貿易額,規模怎麼樣擴大,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是進口貿易,如果不是人為刻意要壓的話,總體上由於價格比較便宜可以進一步上升,但有一個因素要考慮,由於出口貿易受到阻礙,進口貿易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總的來說進口貿易可能會增加。學術界有一個公式,一個國家的出口貿易規模的擴大是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這幾個因素甚至於包括運輸成本,人民幣升值以後運輸成本下降,因為運輸成本都是支付美元,所以運輸成本不可能升,只可能跌。其他的因素就不用講了,總的來說也是跌,不可能升。進口貿易可以相應的擴大規模,另外出口貿易從理論角度來分析,也能證明它是可以擴大,所以貿易規模是不用擔心。就是貿易的額、外匯的量這個變化是比較復雜,但由於時間關系在這里就不展開的。第四貿易條件。貿易條件是什麼意思,這個概念大家聽的相對比較少,貿易條件講的復雜一點可以分成五個概念來講,我用不著講這么復雜,我講一個最簡單的,用貨幣表現出口商品價格比進口商品價格乘百分之百。出口一個襯衣,今天可以換五十斤大米,明天可以換五十五斤大米,這個就是貿易條件好轉;如果後天可以換四十五斤大米,這就是貿易條件轉壞了。這個術語可能會用得越來越多,中國原來是追求貿易出口的數量,不強調貿易的效益,所以貿易條件的概念原來在貿易界宣傳得很少,貿易條件總的來說有利於改善,也就是說中國出口的產品總的趨勢會換來越來越多的外匯產品。第五貿易政策效應。貿易政策效應是什麼意思?人民幣升值以後無論是對中央政府貿易政策,或者是對地方政府的行為都有一個觸動。對地方政府的公務員我們特別強調一個觀點,原來中國地方政府的行為是一種悖論,什麼是悖論呢?很多地方政府的行為是矛盾的,一方面地方政府有積極發展地方經濟和貿易增長的積極性,把地方經濟、貿易搞上去,動了很多腦筋、出台了很多政策來推動,應該充分肯定;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地方政府的行為、出台的一些政策與中央政府出台的政策起了反方向的抵消作用,這是中國的一種特殊現象,你不可以怪罪地方政府,不可以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可是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往往有意無意是在保護、鼓勵下面的企業是搞粗放型的工業。包括中國加入WTO和WTO對中國各種各樣的批評指責,很多是來自於地方政府行為。現在,有一些粗放型企業地方政府已經有意識的在轉變了。這里只有第一條是負面的,不要認為人民幣升值對貿易發展絕對是負面影響,不會是這樣。第六,人民幣匯率的趨勢。人民幣升2%,就很明白的告訴我們這2%相對還會穩定一段時間。但這個穩定並不是一成不變,既然定了2%這是典型的實驗性做法,要看看我們的銀行、企業受到的沖擊有多大,各方面能不能承受,要先貫徹一段時間。如果可以承受,可以消化,沒有大的波動,等到下一個出其不意的時機還會繼續升值。這是我個人觀點,為什麼?一個是人民幣升值有很多時機,前幾年影響比較大的是美國(g a o s h e n g )集團的董事,他對人民幣的分析在中國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他在兩年前分析覺得人民幣要升值15%!現在美國通過各種渠道透露出來對人民幣升值的要求是10—40%,也就是說10%是底線,至少是10%,當然40%也不可能。至少給我們提示了一個信息,中國必須至少升10%。從網上的兩個方案2%、5%,最後選擇2%,可是並不代表5%這個方案中央政府不接受?你想想,美國要求你至少是10%,你升2%美國會答應嗎?中國貿易出口額其中有40%是在美國實現!你真的把美國關系搞緊張了、徹底搞破裂了,對中國絕對沒有好處,這不是雙贏而是雙輸。對美國的要求中央政府採取的態度我是很理解的。另外,我也反復強調自己的觀點,一定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為中國這25年的崛起就是靠這一個路線,既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只要不涉及到重大原則問題,就要堅持這個為中心。第二,每年有30—40%的出口是在美國實現的,美國對中國來說是一個依賴程度非常高的市場!第三,要考慮一下美國貿易運作中的一些特點。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有時候是蠻橫不講理,可是這個世界是以實力說話,它就這樣做了你有什麼辦法。比如說它打伊拉克這在國際規則里是不可以的,可是它有實力,你奈何不了它。同樣,美國在經濟上如果是下了決心跟你搞到底的,你一定要考慮到這個嚴重成果。何況,人民幣升值有內在的需要,別人不壓你,人民幣也應該升值,只是別人壓你以後這個問題就變得迫切了。中國有個習慣「能拖就拖」。就好象以前可以改革的東西就是不改,可是一加入WTO馬上就改了。比如說銀行,如果不是加入WTO,銀行改革可能就沒有么快。改革的觀點一直在宣傳,一直在說,可是都沒有積極的動作;可是加入WTO以後,改革得比原來宣傳的更積極,四大銀行中有的還引進外資、上市了。同樣的道理,是因為國際壓力大了,這個問題就變得緊迫了。綜合這些原因,我們中央政府目前的態度我認為是比較恰當。先升2%看看情況,以後可能還要升,這一點大家要有足夠的思想准備,美國要求你10%,你至少要有6%,這樣大家才有討價還價的餘地,當然隨著趨勢所迫也不可能升到10%,升5%可能是兩年左右的時間,可是升10%需要的時間可能會長一點。
④ 買入匯率的理解問題
買入賣出都是從銀行的角度來講的,買入價就是銀行從你手中買入外匯的價格,賣出價就是銀行賣給你外匯的價格,兩者是有一定差異的,因為銀行是要從中賺取一定的差額利潤的。這兩個價都是銀行定出來的。
你想換多點人民幣的話,在目前美元不斷貶值的情況下,最好的方法就是找黑市換了,不過風險挺大的,你自己看著辦吧
⑤ 關於匯率的問題 請解釋一下
賣出即期歐元100萬,得145萬美元,同時簽訂買入遠期100萬歐元的合同,到期時執行合同,支付146.2萬美元.
即期與遠期同數量方向相反的交易,一般是外匯經營者的保值性對沖交易,假如在美國一家外匯銀行(花旗銀行),某美國進口商進口100萬歐元的商品,向花旗銀行用美元購買100萬歐元用以支付貨款,花旗銀行在歐洲的歐元賬戶上減少100萬歐元(歐元頭寸減少),為了防止歐元升值的風險,買入遠期同量歐元,以軋平頭寸;
如果預期三個月後的即期匯率大於1.4620 (如果為1.470),也可作盈利性交易,即賣出即期歐元100萬,得145萬美元進行投資(存款等),同時簽訂買入遠期100萬歐元的合同,三個月後,取出美元本利(本利和如果為146.2萬美元),執行合同,以1.4620 價,獲得100萬歐元,再將100萬歐元在市場出售,得到147萬美元,賺8000美元.
以上是對類似交易的說明,至於你的問題,應該說這是一種外匯市場上的操作,不能以有否收益與有否成本來判定,當然具體在交易中情況復雜,要考慮到交易費用,要考慮到對將實際匯率的預期,還有利率因素等.
⑥ 實際匯率怎樣理解
實際匯率是指對名義匯率進行調整後的匯率,不同的調整方法對應不同的實際匯率含義。指名義匯率用兩國價格水平調整後的匯率,即外國商品與本國商品的相對價格,它反映了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匯率計算是匯率乘以外國的物價指數,再除以本國的物價指數。將政府實行的貿易政策對有關主體的影響考慮進去之後的匯率,如政府對出口進行補貼。
則對本國的出口企業而言,其事實上面對的匯率(即實際匯率)為:S+以本幣表示的補貼額/以外幣表示的出口額,S的含義同上。
(6)怎樣理解匯率問題擴展閱讀:
計算公式
實際匯率和有效匯率是國際金融研究和決策中的兩個重要概念。實際匯率和有效匯率是相對於名義匯率而言的。
名義匯率是指公布的匯率。用公式表示:
實際匯率=名義匯率±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
實際匯率在研究匯率調整、傾銷調查與反傾銷措施、考察貨幣的實際購買力時,常常被用到。
實際匯率的另一種概念是指名義匯率減去通貨膨脹率。
實際匯率=名義匯率-通貨膨脹率
第二種概念的實際匯率旨在解答通貨膨脹對名義匯率的影響,同時,它在貨幣實際購買力的研究中也常被用到。
分類
實際匯率(real exchange rate)是相對於名義匯率而言的,根據不同的需要,實際匯率有多種不同的定義。
第一種定義是外部實際匯率;
第二種定義是內部實際匯率;
第三種定義的實際匯率是指名義匯率加上或減去財政補貼或稅收減免;
第四種定義的實際匯率是指名義匯率減去通貨膨脹率;
第五種實際匯率的定義包含了兩國的勞動生產率對比。
從實際匯率有關的上述定義可以看到,
第一,實際匯率的概念十分重要,但它的種類很多,代表了不同的理論和政策含義,且至少涉及兩個變數,政策上的可解釋性較復雜;
第二,所有實際匯率的定義所指明的政策含義最終都可以用名義匯率來表達。
⑦ 有關匯率的問題
(1)關於外匯匯率
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稱為間接標價法,這種表示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一般所說的匯率是指單位外幣兌換人民幣。
(2)匯率上升,本幣貶值,單位外幣兌換成本幣的數量增加,在國內物價不變的情況下,可以購買到更多的本國商品,有利於本國的出口。相對地,匯率上升,本幣貶值,進口同一價格的外國商品需要更多的本幣,增加了進口的成本不利進口,因此,匯率上升,有利於本國國際收支向順差方向發展。
⑧ 匯率問題
在金融市場上,匯率的表示有兩種形式,一是直接標價,就是以單位外幣摺合多少本幣表示,另一種是間接標價,就是以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表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採用直接標價法(包括中國),因此,沒有特別說明就是指直接標價法.
匯率兩字可理解為價格,在直接標價法下(如中國),1美元=7.5人民幣,變為1美元=8人民幣時,這是匯率(價格)上升,很顯然是人民幣貶值,換句話說是人民幣價格(匯率)下降.因此,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則為本幣匯率下降;外匯匯率下降 就是本幣匯率上升.
你說的這種情況是外匯匯率降低,外幣幣值下降,人民幣幣值上升
⑨ 誰能給我詳細解釋一下匯率的問題啊,比如匯率由什麼因素決定匯率在國際貿易中怎樣發揮作用
關於匯率的決定因素,有很多學說,比如購買力平價說認為匯率實際是由兩國物價水平之比決定。再比如國際借貸說認為如果把外匯視作一種商品,他的價值可能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外匯的供給大於需求,外匯匯率下跌,外匯的需求大於供給,則外匯匯率上升。
一般地說,本幣匯率下降,則本幣對外的幣值貶低,能起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若本幣匯率上升,則本幣對外的幣值上升,則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