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匯率低估國家有哪些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匯率低估國家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6-15 14:08:04

㈠ 若一國貨幣匯率高估,往往會出現什麼

一國貨幣匯率高估對國家來說,會有三個影響:外匯供給減少,外匯需求增加,國際收支逆差。

匯率高估實際上可以表示為本國貨幣升值的幅度高於其國內通貨膨脹與國外通貨膨脹差額,也就是本國貨幣匯率高於相對購買力平價。

按照相對購買力定理,由於各國不同程度的通貨膨脹會相應降低各國的實際購買力,因此,匯率也要相應地按各國通貨膨脹的比例偏離舊的平價。

(1)匯率低估國家有哪些擴展閱讀

在自由外匯市場上,匯率由外匯供求關系決定,一般不存在高估現象。而在由官方外匯機構制定匯率時,則會出現為了某種目的而故意過高地估計本國貨幣的價值,提高本國貨幣匯率的現象。

例如,美、日兩國發生通貨膨脹,美國的通貨膨脹使物價指數由原來的1OO%上升為200%,而日本的通貨膨脹使物價指數由原來的100%上升為140%,假設原來的美元對日元的匯價為:1美元=1 80日元,那麼,出現通貨膨脹後的匯率應為:1美元=180×70%=120日元。

假如美國以低於其通貨膨脹的物價指數(如為175%)計算匯率,匯率為:1美元=180×80%=144日元。

㈡ 匯率低估對經濟發展有什麼影響

利弊:在一國的進口需求彈性較大而國外的出口供給彈性較小的情況下,匯價低估對一國外匯收支的平衡是有利的,也起到保護本國民族工業發展的作用。但是,匯價低估對進口的限制是隱蔽的和無選擇性的,它在限制了本國需要限制的產品(如高檔消費品等最終產品)進口的同時,也限制了本國急需進口的技術設備和原材料,妨礙本國經濟的發展。 匯價低估還會形成對民族工業的過度保護,使本國產品失去降低成本和提高質量的國際競爭刺激。如果本國某些產品(如技術設備、原材料等)的進口具有剛性,那就更會提高企業的生產成本,推動價格上升,這不僅將導致本國企業及其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下降,還會誘發本國的通貨膨脹。為了保證必要的進口,在採取匯價低估政策的同時,可以有選擇地對某些產品實施進口補貼,以保證本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必需的重要產品的進口。 影響: 在開放的經濟格局中,匯率水平對一國產業結構有巨大的影響,顯然,在匯率低估狀態下,長期採取盯住匯率制度,必然導致對貿易出口的刺激,使中國大量的優質資源向外向型經濟部門聚集,而需要進行資源整合與改造的第一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行業,則處於相對的資源缺乏狀態,使部門間、城鄉間和地區間的差距拉大。 導致後果 : 中國進出口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20世紀90年代表現得尤其突出。20世紀80年代外貿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平均只有0.5%,到90年代則達到7.5%。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出口產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中國出口到美國、歐盟和日本的產品中70.3%為勞動密集型產品,包括服裝、玩具、體育用品等。受資本追逐利潤最大化特性的驅使,那些從事外貿活動的企業開始擴大生產規模,而那些非出口企業也開始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向外貿產品的投資和生產過渡。 具體情況: 由於國內的儲蓄率較高、在勞動力供給上又具有天然優勢,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選擇中國作為其加工和出口基地,使得出口保持了年均增長15%的高速度,對外貿易成為推動90年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然而從全社會的角度來說,作為一個人均資源非常稀缺的國家,過度鼓勵低水平的外貿出口,則導致了資源的過度消耗和輸出。中國生產出口產品的企業中,大部分都集中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而只有極少部分分布在中西部地區。眾所周知,東部沿海地區是中國集中最多優質資源的地區(包括人力資源、資金資源和政策資源),而優質資源大量集中於勞動密集型產業,不能不說是一種對於資源的浪費,這是造成中國目前有的地區人才和資金過剩,而另外一些地區則出現人才和資金極度缺乏狀況的一個根本原因,也是中國開放程度較高的沿海地區與中西部、可貿易品生產部門和貿易部門與非貿易部門之間經濟發展差距拉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從長期看,優質資源被佔用,不利於高新技術行業吸收資源以獲得長足發展,使中國本來就存在的二元經濟結構更加固化。 專家分析 : 有專家指出,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可以借鑒90年代日本在亞洲推行的產業結構調整的「雁行模式」,即將夕陽行業轉移到亞洲其他處於產業鏈條低端的國家,使產品的生命周期在另外一個國家繼續延續,從而使亞洲出現大雁排列的模式。而幅員遼闊,產業結構多樣化的中國,可以在自己國內形成這樣的發展模式,即東部地區作為領頭雁,需要將已經成熟的產業轉移到中西部地區進行生產,而集中東部資源進行高端產業的開發。進行這樣的產業結構調整,需要同時調整中國的匯率政策和經濟政策,使優質經濟資源集中到高新技術產業上來,同時將出口製造行業轉移到中西部地區。 不利因素 : 匯率低估雖然能刺激貿易出口的增長,但也使中國經濟形成了對外部經濟較強的依賴性,這種依賴性在中國加入WTO並逐步開放金融市場之後將更加明顯。有關資料表明,2001年中國進出口總額達5097.7億美元, 外貿依存度達44%,分別是1990年的4.4倍和1.47倍,甚至高於美國、日本等開放程度較高的發達國家。根據國家海關總署所發布的2004年全年中國外貿進出口情況,2004年中國進出口高達11547.4億美元,這相當於2001年全年貿易規模的2-3倍。中國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一般較低,為了爭奪外部市場,出口企業通常在國外市場上進行價格戰。過度打壓價格,不但是對國家資源和利益的一種浪費,而且還帶來了出口競爭性國家和逆差國家的指責。 統計數據 : 據統計,僅2003年的一年內,中國出口企業的71%、出口產品的39%遭國外技術壁壘的限制,損失約l70億美元,其中食品和土畜產品出口有90%的企業受損,造成損失約90億美元,輕工、機電類產品在「入世」後受技術壁壘限制加大,損失分別約40億美元和20億美元。在對我進行技術壁壘限制的國家中,歐、日、美三大經濟體總共佔到95%,分別是41%、30%和24%。近20年來,中國商品受到一些國際組織和國家的近400起傾銷指控,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件已給中國造成的損失累計約近100億美元。然而在這樣的國際經濟環境下,人們為了獲得出口對GDP的支持,仍然不得不堅持以低估的匯率政策以及出口補貼等優惠政策來鼓勵貿易出口,這對中國的整體利益而言得不償失。 匯率政策的適當調整 匯率政策的適當調整,不僅能夠為競爭日益激烈的出口企業尋找更大的市場,還能使經濟發展的動力轉向國內市場自身的需求,將對於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經濟持續發展產生一定影響。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離不開內部需求的擴張。中國從1997年「軟著陸」之後就進入了長達六年的經濟緊縮時期,內需增長不足已成為中國當前所要解決的一大經濟難題。中國外向型經濟部門所生產製造的產品多數集中在輕工、機電、電器、紡織、服裝、玩具等行業,這些行業目前在中國東部地區的需求基本已經達到飽和,國外市場也同樣趨於飽和,進一步的生產不利於增加行業利潤,拉動需求;與之相反,中西部地區則對這些行業的商品存在有效需求,如果能順利地實現產業的跨地區轉移,一方面可以增加當地收入,另一方面也開發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產業結構升級 : 不能完全解決就業難題實物期權模型理論認為在需求達到一定限度之後,需求水平的少量變動不會帶來勞動力市場的改善。盡管傳統的出口部門在一定時期一定程度上部分解決了中國的就業難題,然而出口製造企業發展到今天,已經很難進一步解決中國勞動力市場的就業問題了。由於原有的出口部門的市場需求已經趨向飽和,因此對勞動力僱傭的需求增加將非常有限。原有的外向型出口加工產業已經不能再解決更多的就業量;然而另一方面高學歷人才卻存在缺乏和浪費兩種現象,這非常需要正確的產業政策進行引導調整。加快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改革傳統的生產製造型企業,才是解決中國就業難題的根本方法。 值得說明的是,如果國家能夠使需要得到快速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走外向型發展的道路,將會帶來資源的重新合理配置,傾向性政策將會作用於這些行業,從而帶動它們的迅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外向型發展是以優質產品和服務取勝於市場,並不需要匯率過度偏離均衡水平來為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獲得價格優勢。 匯率低估影響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 對一個實行外向型經濟政策的國家來說,匯率制度安排的變動或多或少會改變社會利益分配格局。近些年來,在強勁的外貿出口態勢下,中國一直處於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的狀態。這種情況使人們面臨更大的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為了穩定幣值,要投放大量貨幣到外匯市場,使得央行不得不緊縮銀根,壓縮商業銀行的貸款進行沖銷操作。其結果是將由外向型經濟部門帶來的損失轉嫁給了內向型經濟部門。很顯然,這種單一盯住美元制度的「分配效應」所產生的利益格局造成經濟資源的再分配,使外經貿企業、外向型經濟發達地區經濟表現相對內向型企業和地區處於優勢地位。

㈢ 國家穩定人民幣匯率有什麼意義

國家穩定人民幣匯率具有重大意義:
盡管從長期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升值是必然趨勢。但是,當前,在全球金融危機陰霾未散,我國出口大幅下滑,經濟復甦形勢並未明朗的情況下(數據顯示:2010年3月我國外貿出現72.4億美元逆差,一季度貿易順差同比減少76.7%),面對匯率升值壓力,中國必須根據自身宏觀經濟發展的需要,堅持獨立的貨幣政策以及匯率改革的「三性」原則不動搖,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否則,中國將步日本等國的後塵,因迫於壓力升值本國貨幣而將自己大好的經濟前景毀於一旦,陷於長久的經濟衰退之中。

人民幣升值將給我國帶來諸多不利
第一:人民幣升值會加大資本投入的成本,提高中國產品的價格,出口行業將會受到嚴重影響。我國目前以出口加工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技術含量低,如果人民幣驟然升值,出口產品將失去低成本的優勢,大量中小外貿企業將面臨倒閉,大量勞動力將無法安置。
第二:人民幣升值,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將會放緩或倒退。在這個問題上,日本有血的歷史教訓:1985年,為了遏制廉價日貨出口狂潮,美、法、德、英迫使日本簽署「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升值30%;此後,自1985至1996年的10年間,日元兌美元比率由250:1升至87:1,升值近3倍,從而引發嚴重的通脹和泡沫,日本經濟從此一蹶不振,「廣場協議」被公認是引發日本經濟衰退的罪魁禍首。可見,我國堅決不能重蹈日本的覆轍。
第三:如果迫於壓力,接受匯率低估的判斷,就會產生人民幣升值預期,國際投機性資本會大量流入我國,造成我國外匯進一步攀升,進而引發國內金融投機泛濫、通貨膨脹及升值預期的強化。這是一個惡性循環。2008年以來,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熱錢湧入,物價上漲,特別是資產價格節節攀升,通脹及泡沫經濟問題突出,嚴重影響我國經濟健康發展。
第四:雖然有觀點認為人民幣升值將有助於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然而這種觀點存在很大缺陷。首先,結構的調整和改善是緩慢漸進的過程,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相應地匯率的調整也應該是緩慢、有序、漸進的;其次,如果人民幣匯率變動頻繁,企業在利潤很低的情況下更可能傾向於從事加工貿易以賺取加工費、規避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使加工貿易比重提高;第三,升值後進口成本降低,企業對加工貿易中的高端電子器件進口需求增強,這對我國自主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十分不利。所以,人民幣無序過快升值不僅無法優化結構,反而會導致結構問題加重。
人民幣長期升值的方向無可置疑。但是,目前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並未消除,我國經濟正處於企穩復甦的關鍵時期,諸多刺激經濟的政策尚不能輕言退出,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是不二的正確選擇,它將不僅有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將有利於世界經濟的復甦。參考資料:http://www.kekegold.com/waihui/hszx/2015-09-07/378470.html

㈣ 判斷人民幣是否被高估、被低估的依據和理論有哪些

判斷人民幣匯率是否高估或低估,有許多判斷維度。比較理論化的是購買力平價,在不同的國家,按當前的匯率指定等值貨幣,各自的購買力比較可以成為匯率高估低估的一個理論上的評判標准。
判斷人民幣是否存在高估和低估,則相對方便。目前境內人民幣還是在一個封閉的市場中交易形成的匯率,買賣以實需原則為主,因此理論上市場供需決定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但人民幣匯率有時受到央行的干預,扭曲了匯率的市場化形成機制。因此,目前的市場匯率和單純由市場供需決定的匯率是不一致的。只要當外匯儲備出現大幅增長的時候,表明央行通過市場大量買入美元打壓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存在低估;相反,當某一時期央行外匯儲備出現大幅下降的時候,則人民幣匯率出現高估趨勢。

㈤ 人民幣匯率低估世界主要貨幣百分之三十是什麼意思

世界主要貨幣是美元、歐元和日元。一般是作為國際貿易或儲備貨幣(國家的或個人的)用的。人民幣的匯率低估30%是說明我國的人民幣還有很大的升值空間,這主要是西方歐美國家的論調。逼迫人民幣升值,以利於它們的出口以及刺激它們的經濟。因為中國現在的經濟在世界上可以說是一枝獨秀,而歐美國家普遍疲軟。 中國的人民幣如果按照他們的說法升值,會對國內的經濟造成嚴懲的不良影響。現在還不具備大幅升值或一步到位升值的環境。升值只會對歐美國家有利。

採納哦

㈥ 實行金融抑制的國家,往往採取高於通貨膨脹的實際利率和低估本幣的匯率,這句話對么不對該怎麼說謝謝

個人認為,這里所說的金融抑制應該指外匯金融抑制導致外匯市場的非自由狀態,
原本自由狀態下,出於資本逐利的特性,應該往實際利率高的國家流動,在不考慮因為國家的貨物貿易等造成的順差或者逆差而對金融資本的借貸等情況下,所以國家可以通過調節利率來吸引外資或者排斥,
通貨膨脹率大致等於名義利率減去實際利率,因此,就前半句而言,高於通貨膨脹率的實際利率沒有意義,應該是高於名義利率,
低估本幣的匯率的意義主要在通過減低商品的外幣價格以刺激出口,
綜上,可以看出,如果該國家出於吸引外資又需要加大出口(或者說刺激出口) ,又本國的外匯金融控制比較有力,可以採取高於通貨膨脹率的名義利率和低估本幣匯率的政策.
望高手指正.

㈦ 人民幣升值和貶值有什麼影響啊

人民幣升值和貶值的影響有弊有利:

一、從利的方面看升值和貶值:

升值:

1、一國貨幣能夠升值,一般說明該國經濟狀況良好。因為在正常情況下,只有經濟健康穩定地增長,貨幣才有可能升值。這種由經濟狀況良好帶來的幣值的穩中有升,對外資的吸引力是極大的。

2、中國仍然有居高不下的外貿順差和巨額的外匯儲備,中國的經濟增長仍然是世界范圍內最有看點的風景,因此貨幣升值的長期趨勢不會改變。

3、有利於減輕外債還本付息壓力,人民幣匯率的上升,未償還外債還本付息所需本幣的數量相應減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外債負擔。

4、人民幣升值可以減輕通貨膨脹壓力,有效地冷卻過熱的宏觀經濟。由於人民幣匯率低估,國際上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引起經濟過熱、房地產泡沫擴大。而人民幣升值正可以比較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

5、人民幣升值也有利於產業升級和促進中國經濟結構的改革,有利於產業向中西部貧困地區轉移,有利於服務業與非貿易產業的發展。

貶值:

1、本幣貶值,那麼外幣的購買力就強,這樣一定量的外幣就可以購買更多本國產品,意味著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相對便宜,從而可以增加出口。

2、本幣貶值,外國商品價格就昂貴,這樣本國進口必然減少。所以,人民幣貶值的結果是擴大了出口,抑制了進口,增加了貿易順差,促進了經濟發展。

二、從弊的方面看升值和貶值:

升值:

1、人民幣升值的經濟效應就相當於全面提高了出口商品的價格。其後果當然是抑制了出口,這顯然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

2、人民幣快速升值會削減外國直接投資。如果人民幣升值,那就意味著外國投資者就得多支付相應額度的美元,其後果就是外資減少。

3、將導致失業增加。在中國,出口約佔GDP的30%。如果本幣升值,出口企業必然虧損甚至倒閉,從而導致失業,進而增加社會不安定的隱患。

4、將導致外債規模進一步擴大。隨著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將吸引大量資本流入中國資本市場,使中國的外債規模相應擴大。

5、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資本市場上活躍的多為國際游資,這部分資金規模大、流動快、趨利性強,是造成金融市場動盪的潛在因素。在中國金融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後的情況下,大量短期資本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資本市場的逐利行為、易引發貨幣和金融危機,將對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貶值:

1、本幣貶值對外會引起貿易摩擦,極不利於國家經濟的穩定。

2、貶值不會解決外部需求放緩問題,貶值雖然會幫助出口企業因降低成本而存活下來,但卻很難以持久。特別是中國已經失去競爭力的產業,貶值只會延遲產業退出時間。

(7)匯率低估國家有哪些擴展閱讀:

總體相對穩定的匯率除了人民幣匯率單方向升值和貶值的選擇以外, 保持相對穩定,也是匯率變動的一種選擇,很可能也是在當前動盪的國際經濟形勢下,人民幣匯率最可取的改革思路。

2008年12月8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進一步改善國際收支狀況」。這種觀點其實在本質上和匯改以來一直所強調的並無二致。但無論站在升值或貶值哪一方,還是高舉維穩旗幟,各方都有著各自的理由和邏輯。

㈧ 如何看待人民幣匯率低估導致了國際社會的強烈不滿

匯率低,出口競爭力越強。至於匯率低估只是國際社會對中國商品的強大競爭力不滿(因為商場如戰場)而提出匯率市場的題材概念。想以這題材概念達到影響匯率市場向利己的方向發展。

㈨ 匯率低估的影響

匯率低估,也就是外幣能兌換更多的本幣,這樣的話,本國生產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就相對是低的,就利於出口,就比其他國家的同等商品有替代性,消費者總是會選擇更便宜的東西,所以外部需求就提高了

如果僅僅為了出口而導致本幣貶值,匯率低估,那麼升值的壓力就存在,但這不一定就是趨勢,當匯率被壓低以後,不代表就一定要升值的,只是會存在貿易摩擦,有升值壓力

匯率貶值並不會直接影響國內的購買力,因為在國內商品依然是以本幣計價的,這個只是對外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