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貴金屬礦黃金
貴重金屬采選業以岩金、砂金開發為主。主要側重於黑龍江省北部和東部的黑河、伊春、林口、樺南、嘉蔭等地區。2002~2004年,全省黃金產量穩步增長,實現銷售收入及利稅均在增長。2005年,由於全省砂金資源已開采殆盡及政策性停采,導致全省黃金產量和效益大幅度下降。2006年,中直黃金礦山除烏拉嘎金礦外,其餘4個砂金礦均被國家批准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產。地方岩金礦山能夠維持正常生產的主要有鑫城金礦、老柞山金礦、東風山金礦、四平山金礦、腰樓金礦,而且規模都比較小,屬中小規模的礦山,保有服務年限5~8年。2008年全省金礦現有生產礦山17家,佔全省金礦產地的11.18%。以小型生產礦山企業為主,年產礦石量72.92萬噸。當年,礦產品銷售收入68100.30萬元,完成利潤總額24474.29萬元,創工業產值可達69357.30萬元。全省黃金產銷情況如表4-24所示。
表4-24 黃金產量一覽表
(據黑龍江省統計局,2003-2007)
2. 貴金屬礦產
1)金
世界各國十分重視金礦的勘查和開發。世界黃金資源分布廣泛,但不平衡。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到1998年底黃金儲量45000t和儲量基礎72000t(不包括中國和其他一些沒有公開數據的國家),儲量較大的國家有南非、原蘇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等資源大國。其中南非約佔世界黃金資源量的一半,佔世界黃金儲量基礎的48%,巴西、原蘇聯和美國各約占資源總量的12%。
金礦可形成於各個地質時期和各種地質構造環境及岩石類型中。原生金礦類型多,勘查和開采原生金礦的主要類型有:①前寒武紀地盾、地台區綠岩帶金礦,包括加拿大赫姆洛金礦、美國霍姆斯塔克金礦;②元古宙原始地槽坳陷區含金-鈾礫岩型金礦,包括南非維特瓦特斯蘭德金礦;③古生代褶皺區的美國卡林型金礦和烏茲別克穆龍套型金礦;④中、新生代與火山岩和次火山岩、小侵入體有關的金礦,包括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波爾蓋拉和利希爾島金礦、菲律賓阿庫潘-安塔莫凱金礦、日本菱刈金礦等;⑤現代砂金礦床和⑥伴生金礦。其中1和2類集中在前寒武紀,佔世界金儲量的70%;4類集中在中、新生代,約佔世界金儲量的25%;3類在古生代地層中的金礦約佔5%。可見,世界金儲量集中在「一老一新」是明顯的。
80年代以來全球性找金活動達到前所未有的熱度,發現了一大批大型和特大型金礦。尤其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日本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在金礦的找礦和勘查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進展。如:①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麥克勞林金礦床發現於1981年,金儲量100t,平均品位4.98g/t。礦床為產於火山岩和沉積岩中的網脈浸染型金礦床,礦體產於硅化凝灰岩中。②美國卡林金礦帶在72km范圍內有21個金礦床,截至1988年底總可采儲量達1026t,以金坑(319t)和波斯特-貝茨礦床(551t)為最大。卡林金礦帶原勘探深度在100~300m以內,均屬低品位沉積岩容礦的微細浸染型金礦。卡林金礦帶自1987年執行深鑽計劃以來找礦成果卓著,先後在礦區深部發現一系列高品位大型金礦床。近年來,又在深度450m以下發現了「高沙漠」金礦(60t,品位10.3~20.6g/t)和「綠松石」金礦(155t,品位12g/t)。可見,卡林金礦帶深部找礦仍有巨大的潛力。③加拿大安大略省赫姆洛金礦床於1982年發現,儲量597t,品位7.78g/t,屬太古宙綠岩帶中層控浸染型礦床。④加拿大西北地區通德拉金礦床位於耶洛奈夫東北240Km處,1982年發現,儲量150t,品位6.20g/t。礦床產於太古宙火山岩帶的陡傾長英質火山碎屑岩中,受剪切構造控制。⑤日本九州菱刈金礦床於1980年發現,儲量120t,品位80g/t,加上在其旁側發現的山田和山神金礦床,總儲量約260t,平均品位接近70g/t,屬第三紀淺成熱液石英脈型或熱泉型。近年在該礦區又發現一條舉世罕見的特大型含金礦脈,儲量40~50t,品位20~25g/t。⑥巴布亞紐幾內亞恩加省波爾蓋拉金礦床由70年代以前的一個小型金礦床(儲量僅幾噸)至90年代劇增為特大礦,儲量420t,品位3.7g/t,其礦化與中新世閃長岩成分的淺成斑岩侵入體有關。⑦巴布亞紐幾內亞火山岩型亞利希爾金礦床(573t,品位3.4g/t)。⑧前捷克斯洛伐克綠岩型塞利納-莫克爾金礦區。⑨巴西巴拉州砂金礦下部風化岩石中的佩達拉金礦床。80年代以來新發現的特大型金礦床還有:智利馬里昆加淺成熱液金礦-斑岩金礦帶的雷富希奧(可采儲量103t)、拉科伊帕(126t)等金礦床,整個礦帶金的地質儲量已超過四五百噸;美國阿拉斯加州諾克斯堡斑岩型銅金礦床(Au>124t);環太平洋火山岩區斑岩型銅金礦和火山岩型金礦的找礦也有巨大進展,如印度尼西亞的格拉斯貝格夕卡岩-斑岩型銅金礦床(1200t,品位1.8g/t)、巴圖希賈烏斑岩型金礦;菲律賓發現迪比迪奧斑岩型金礦;澳大利亞發現卡迪亞斑岩型金礦;智利發現塞羅卡塞爾和帕斯誇斑岩型金礦;秘魯和厄瓜多各發現了波里納和加比斑岩型金礦;美國發現了朱諾和諾克斯堡斑岩型金礦,還有麥克唐納火山岩型金礦等。目前,環太平洋火山岩區還在繼續工作和發展中。原蘇聯雅庫特的涅日達寧(475t,品位5g/t);馬丹加的邁斯科耶金礦(277t,品位12g/t);吉爾吉斯斯坦的庫姆托爾金礦(316t,品位4.4g/t),堪察加的阿梅季斯特金礦(96t,品位16g/t)等。另外,近年來有些著名老金礦區金儲量有明顯擴大,如南非蘭德金礦區新查明幾個儲量為幾百噸的金礦床,在該盆地深部發現了大型含金古礫岩型金礦床;多米尼加「老村莊」金礦儲量已擴大到600t以上。90年代以來,老地層中的金礦以及紅土型金礦也有大的發現,坦尚尼亞和委內瑞拉等在太古宙綠岩帶,馬里、尼日等在早元古代綠岩帶中均發現了大型金礦床;俄羅斯發現了特大型前寒武紀黑色頁岩型金(鉑)礦床;委內瑞拉1991年在綠岩帶地層分布區發現一大型紅土型金礦床(390t,品位1.25g/t)(古方,1994和何金祥,1998)。
此期間中國的金礦勘查工作發展迅速,取得了建國以來最輝煌的成就。發現和探明了一批大型金礦。值得注意的是,在黔西南的二疊系、三疊系中發現了很有前景的微細浸染型金礦,形成「黔西南金礦成礦遠景區」,被譽為滇黔桂「金三角」,成為中國新的黃金基地。此後,在四川、甘肅、陝西、寧夏等省(區)都相繼發現了該類型金礦,又找到一個陝甘川新的「金三角」區,進一步拓寬了找金領域。此外,膠東和小秦嶺地區老金礦區、帶,又發現一批新的礦床,如膠東台上超大型金礦,在廣東省雲開地區找到了焦家式破碎帶蝕變岩型金礦——河台金礦,在海南省找到抱板等一系列金礦,近來又找到石英脈型富金礦——抱倫金礦。還發現了一些新類型金礦,如:山東省發現花崗岩型(斑岩型?)金礦;內蒙古發現鉀長花崗岩脈型金礦;安徽省新橋發現鐵帽型金礦。近十多年的重大進展,在礦床類型上主要是繼續發現綠岩帶型金礦新礦床和擴大儲量;找到了一批剪切帶型大型金礦;微細浸染型(卡林型)金礦的找礦取得了重大突破。
從中國金礦類型看,應著重抓淺成低溫熱液型(火山-次火山岩型)、微細浸染型(卡林型)、蝕變岩型和綠岩型金礦的找礦。在強調尋找獨立金礦的同時,還需要重視尋找含金多金屬礦床,此外應特別重視構造的研究和分析。
世界黃金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其儲量和儲量基礎分別占總資源量的58%和80%,而儲量占儲量基礎的73%,說明金礦勘查程度較高。但儲量和儲量基礎靜態保證年限分別為21年和29年,只能保證21世紀頭20年的生產。不過70年代以來的找金熱還在繼續,80年代以來發現不少大金礦,全球金礦的資源潛力仍較大,尤其是西南太平洋地區和拉美各國,黃金勘查前景可觀,儲量將不斷增多,保證程度也會進一步提高。
2)銀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1998年世界銀儲量和儲量基礎分別為28×104t和42×104t。銀礦分布廣泛,儲量主要集中在墨西哥、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秘魯等國,它們佔世界總儲量的57%。世界銀資源約有2/3來自銅、鉛-鋅、金等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床中,1/3以產銀為主的脈型礦床。雖然最新發現是原生金、銀礦床,但巨大的未來儲量和資源預計仍來自副產銀的賤金屬礦床的發現。世界銀資源主要分布在3個巨型含銀構造帶中,即環太平洋帶、地中海帶和蒙古-鄂霍次克帶。銀成礦區的分布具規律性,它們都產於大洋—大陸過渡型成礦系統中;中—新生代褶皺帶的主要銀成礦區也都與大洋和大陸含礦構造的結合部位有關。最大的過渡型成礦系統的銀礦化時代為漸新世—中新世。第二個過渡型成礦系統為在大西洋和北冰洋中脊裂谷帶及相鄰褶皺帶的白堊紀—老第三紀的銀多金屬成礦區。銀的主要礦床類型有:①與中—新生代火山岩、次火山岩有關的淺成熱液礦床;②中溫熱液銀-有色金屬礦床;③中溫熱液銀-鈷-鎳礦床;④碳酸鹽中的交代型銀礦床等。
根據容礦岩石和主要有用元素組合劃分的主要銀礦床類型有:①陸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容礦的銀礦床;②海相鈣-鹼性火山岩和火山沉積岩容礦的含銀硫化物礦床;③碳酸鹽岩、夕卡岩容礦的銀鉛鋅交代礦床;④變質岩、碎屑沉積岩容礦的銀鉛鋅礦床;⑤前寒武紀變質火山岩、沉積岩、輝綠岩容礦的銀鈷鎳鉍砷脈狀礦床;⑥砂頁岩容礦的同生沉積礦床。由於銀礦多與其他金屬礦床共生,所以各種金礦、鉛鋅礦、銅礦勘查的成礦理論、礦床模式以及地質和物化探方法均可用於相應類型的銀礦勘查。找礦應根據各地區的地質構造環境、容礦岩石、礦化類型特點綜合考慮,合理選擇相應的勘查方法。
按賦礦岩石不同及金屬組合的差異,白鴿等(1994)提出中國銀礦床可分為8大類29個亞類,以產於火山岩系接觸蝕變岩系和構造破碎蝕變岩系最為重要。主要分布在地台邊緣、褶皺系,特別是濱太平洋構造岩漿活化區。成礦時代以中生代和元古宙為主。獨立銀礦床和銀金共生礦床以陸相火山岩和構造破碎蝕變岩型居多。與成礦有關的海相火山岩系多屬細碧角斑岩系,陸相火山岩和侵入岩主要是中酸性鈣鹼性岩石。銀的礦源層及賦礦地層以元古宙和古生界為主。銀礦的遷移、就位多受構造控制,合理運用綜合找礦方法是多快好省找銀的有效手段。
中國近十多年來加速了銀礦的找礦、勘查和開發,已成為世界主要銀資源國,銀礦成礦地質條件良好,資源遠景可觀。世界銀資源雖然豐富,但以伴生礦床為主,其開采利用受限。現有儲量和儲量基礎靜態保證年限分別為20年和30年,可見,儲量的保證程度不高,因此必須加強勘查,尤其是加強尋找以銀為主產品的獨立銀礦床。
3)鉑族金屬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1998年鉑族金屬儲量和儲量基礎為70600t和77500t,其分布高度集中在南非、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佔世界總儲量的98%。在鉑族金屬中,鉑和鈀的產量約佔90%,其餘金屬約佔10%。佔世界總儲量絕大部分的鉑族金屬勘探和開採的主要礦床類型有:
(1)與基性-超基性岩有關的硫化銅鎳礦型鉑族金屬礦床。這類礦床是世界鉑族金屬儲量和產量的最主要來源。當前世界三大產鉑國家的鉑族金屬主要來源於此類礦床,其代表性的礦床有:南非布希維爾德雜岩體銅鎳硫化物-鉑族金屬礦床(鉑族金屬是主產品,銅、鎳、鈷和其他金屬為副產品);原蘇聯諾里爾斯克含鉑族金屬銅-鎳硫化物礦床和加拿大薩德伯里含鉑族金屬銅鎳硫化物礦床。
(2)與基性-超基性岩有關的鉻鐵礦型鉑族金屬礦床。這類礦床的重要性日益增大,80年代初在南非布希維爾德雜岩體中查明了與UG-2鉻鐵礦層有關的鉑族金屬礦床,使南非鉑族金屬儲量幾乎增加了一倍。該含鉑層主產鉑族金屬,鉻鐵礦作為副產品回收。此外,原蘇聯烏拉爾、衣索比亞和美國阿拉斯加等地的鉑礦床亦屬此類型。
(3)砂鉑礦床。砂鉑礦床與其他礦產的砂礦床區別不大。有殘積、坡積和沖積砂鉑礦床。分布在哥倫比亞、美國、加拿大和原蘇聯。此類礦床屬次要類型,其儲量只佔世界總儲量的百分之幾,其作用逐漸減少。
(4)其他類型。除上述類型外,還發現下述6種類型含鉑族金屬的礦床:①含鉑黑色頁岩銅礦床(如波蘭蔡希斯坦銅礦床);②產於各種銅、金礦脈中的鉑礦床(如美國內華達州波斯礦床);③含鉑族金屬斑岩型(浸染型)銅鉬礦床(如美國的克萊梅克斯);④含鉑黃銅礦型銅礦床(如原蘇聯烏拉爾);⑤含鉑錫石-硫化物礦床(如原蘇聯遠東的一些礦床);⑥含鉑鈾-硫化物礦床(如加拿大安大略省)。
對鉑族金屬的勘查和研究重點是基性-超基性層狀侵入體,在侵入的岩漿岩體中前寒武紀層狀侵入體中的鉑族金屬具有極大的工業潛力。如南非布希維爾德、辛巴威大岩牆的大型層狀岩體、美國蒙大拿州的斯提爾沃特等。除了層狀岩體,鉑族金屬礦化還可能與屬於其他建造的基性-超基性侵入體有關,其特點是具有多種成礦專屬性(銅鎳硫化物、鉻鐵礦、鈦磁鐵礦等)。近年來積極研究蛇綠岩帶,特別是地中海的蛇綠岩帶。無論在侵入岩還是火山岩中都發現了鉑族元素的富集。在侵入的超基性岩石的硅酸鹽相中發現了鉑族金屬。與前寒武紀綠岩帶火山岩系中分異的超基性熔岩有關的科馬提岩型富銥硫化鎳礦床很有遠景。在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的元古宙沉積物中,發現了可作為鉑族金屬資源新來源地的鈾金鉑族金屬礦石,硒銻鉍是鉑族元素異常的指示標志,有大量的鉑族金屬硒化物。某些熱液型鈾礦脈也富有鉑族元素,故必須認真研究鈾礦石成分中的鉑族金屬;鉑族金屬砂礦普查也是一項極為迫切的任務;將來尤其應注意鉑族金屬的新類型,即古代和現代海盆中的沉積物(鎂質沉積物、鐵錳結殼、高碳質頁岩)和噴出岩(大陸區的橄欖粗玄岩和大洋區的玻質安山岩),例如要研究太平洋的鐵鎂沉積物,這種沉積物所含的鉑族金屬比類似的大陸沉積物高出100倍,鈷結殼普遍含有鉑。
值得強調的是,近幾年發現的含重要的鉑族金屬礦化,其分布大部分與金礦化重合,如俄羅斯西伯利亞產在新元古代與黑色頁岩有關的沉積岩系中的中溫熱液型特大型「干谷」金礦等,這種非傳統金鉑礦床在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巴西等國均有出現。對於中國來說,也應注意與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黑色頁岩有關的多種金屬礦床,在原蘇聯東部地區發現了一些重要的甚至是世界級的大金礦床以及金鉑礦床,在中國應注意研究成礦環境和控礦條件,創造性地推進此類礦床的找礦工作。
總之,世界鉑族金屬資源豐富,儲量充足,保證程度高,按年產量平均283t計,鉑族金屬儲量和儲量基礎靜態保證年限分別為191年和223年。但由於鉑族金屬已有儲量高度集中,所以各國為保證供應,仍需進行不斷的勘查。
3. 貴金屬精礦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央所屬黃金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大型國有企業,由中央管理,經國務院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其前身是中國黃金總公司,總部設在北京。中國黃金集團公司下屬的企事業單位包括:原中央所屬黃金企事業單位,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投資的企業,以及黃金行業有關基金轉為中國黃金集團公司資本金後形成的權益涉及的企業。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內蒙古礦業公司「烏山」項目將於今年12月建成投產。屆時,日處理礦石量將達3萬噸,年產銅精礦含銅2.59萬噸,鉬精礦含鉬2958噸。在二、三期工程建成後,日處理礦石量將達12萬噸,「烏山」項目將成為國內處理能力最大的銅鉬礦山。「烏山」項目位於新巴爾虎右旗境內,礦區面積9.8平方公里,銅金屬儲量267萬噸,鉬金屬儲量54萬噸。項目建設分為三期:一期工程總投資28.4億元,建設工期一年半。該項目是中金集團「以金為主、多金屬開發並舉」的頭號工程,是呼倫貝爾市與中央企業推進戰略合作、統籌資源整合、加快產業升級的重點項目。
4. 貴金屬礦物的種類
大量的測試表明,小秦嶺-熊耳山地區的金礦床中,貴金屬礦物主要為自然金、銀金礦和少量的碲金礦、針碲金銀礦等金的碲化物,三類貴金屬礦物在區內絕大部分金礦中均見發育,但不同種類的貴金屬礦物在不同的礦床,特別是在不同類型礦床間的發育程度有著一定差異,呈現有規律的變化(表3-17)。
表3-17 小秦嶺-熊耳山地區金礦中貴金屬礦物組成表
在石英脈型金礦中和爆破角礫岩型金礦中貴金屬礦物主要為自然金,少量銀金礦,而蝕變岩型金礦中,大部分礦床中出現較多的是銀金礦,部分礦床(如前河金礦)的貴金屬礦物甚至主要為銀金礦。屬於例外的是上宮和北嶺金礦,在兩礦床中貴金屬礦物仍以自然金為主,並有較多的碲金礦。研究表明碲的存在,可使礦床中金趨於呈自然金狀態出現。
同一礦床中,隨著成礦作用的由早到晚演化,貴金屬礦物的出現也呈有規律的變化,成礦早期以自然金為主,而成礦中晚期開始出現銀金礦、金的碲化物。
自然金在同一類型金礦中不同成礦階段的產出強度也不一樣。小秦嶺地區,成礦早期少量出現自然金,在石英-黃鐵礦階段自然金開始大量出現(部分礦床中有少量銀金礦出現),到了多金屬硫化物階段,雖然仍以自然金為主,銀金礦屬少量,但與本階段早期相比卻明顯增多。到了成礦晚期,大多數金均已沉澱,僅見少量自然金。熊耳山地區也有相同的變化趨勢,只是由於蝕變岩型金礦成礦溫度相對較低,貴金屬礦物中銀金礦的比例很大,出現的時間也較早,成礦早期,部分礦床中可見自然金,在石英-黃鐵礦(黃鐵絹英岩化)階段雖然主要為自然金,但也見相當多的銀金礦出現,到多金屬硫化物階段,銀金礦成為主要礦物。金的碲化物在第Ⅱ階段即已開始出現,並延續到成礦晚期。
5. eve行星上獲得的物資有什麼用
是pos(即母星建築,可以理解為玩家立的小型空間站)的燃料
霸權之後所有的pos消耗都有行星開發獲得,npc不再出售相關貿易貨物,對於新手來說如果有軍團的話行星開發是個不錯的賺錢方法
6. 除了地球,太陽系中哪顆行星擁有最寶貴的礦物/資源可以開采
地球是一個特例。由於與火星大小的物體發生碰撞,地球擁有比平常更多的重元素。地球也是岩石行星中質量最大的。木星的引力很可能讓獅子們分享了周圍的好東西。
地球的火山活動也很活躍,除了極薄的地殼外幾乎完全融化。因此,有價值的重元素不斷被帶到地表或接近地表。豐富的液態水會侵蝕覆蓋層使開采變得容易。
其他星球到底有什麼礦物質還是個謎。當然,這些氣態巨行星已經出局了。金星,很自然地,也出局了。水星和冥王星都是位於極端地區的微型行星,也不太可能。
但是有一些金屬小行星離地球很近,最有希望的是(6178)1986 DA。主要是鐵(約1000億噸),但也含有大約10億噸金、鉑、銥和其他貴金屬和稀土。
當我們准備開始在太空采礦時,近地金屬小行星是最明智的開始。
7. NASA拍某顆神秘星球,遍布都是黃金,是哪個星球
在偌大的太陽系中,每顆行星、衛星都擁有固定的運行軌道。它們大多分布於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中,歷經數年的研究,人類對它們或多或少有了些了解,基本掌握它們的運行規律。別看小行星的體積不大,威力卻不容小覷。還記得2013年俄羅斯發生的一起隕石事件嗎?那時的街道如往常一樣繁忙,殊不知有一顆小行星正悄無聲息的接近地球。沒過多久,它解體爆炸了,雖然最後的損失沒那麼慘重,再一次印證小行星對地球的威脅。
美國宇航局將這一計劃放在工作中的重點,試圖抵達這顆小行星,發財致富,諸多的難題都沒有抵擋的住美國的步伐。有科學家預測在2026年,多個探測器會順利抵達這顆小行星,對它的成分細致剖析。
8. 稀有、稀土、貴金屬礦產研究室
1.業務定位
以稀有稀土和貴金屬為重點,以南嶺、阿爾泰、西南三江等重要成礦區帶為基地,以成礦系列成礦體系理論的創新為科學目標,通過創建特色團隊,服務國家,服務社會。
2.發展方向
以實驗室為平台,以項目為依託,立足科研基地,培養新一代的礦種專家和區帶專家為目標,開展地質科學研究。
3.研究內容
面向全國,以典型礦床研究為切入點,主攻稀有、稀土和貴金屬礦產的成礦規律及其成礦預測研究,兼顧鎢、錫、銅、錳、鎳、菱鎂礦等礦產,以開展稀土金屬礦產的開發環境研究為輔助,探索、總結符合中國國情的礦產資源的地質科學研究、勘查與開發的模式。
9. EVE 哪種行星的基礎金屬最多
EVE 霸權
行星開發資料(不是教程)
礦石小蟲 整理 2010/12/09
一、基礎原料(B)
共15種:
由8種行星出產,每種行星出產5種原料,統計如下:
1、溫和行星:復雜有機生命體 微生物 水基液體 碳化合物
自養生物
2、海洋行星:復雜有機生命體 微生物 水基液體 碳化合物 浮游生物群
3、水體行星:微生物 水基液體 浮游生物群 稀有氣體
重金屬
4、等離子行星:基礎金屬 懸浮等離子 貴金屬 重金屬 非立方晶體
5、風暴行星:基礎金屬 懸浮等離子 水基液體 離子液體
稀有氣體
6、熔岩行星:基礎金屬 懸浮等離子 重金屬 長英礦物岩漿 非立方晶體
7、氣體行星:基礎金屬 水基液體 活性氣體 離子液體
稀有氣體
8、貧瘠行星:基礎金屬 碳化合物 微生物 貴金屬
水基液體
據說,行星所在的星系安等越低行星的原料含量越高。
統計這個的前提是每種行星出產的原料是固定的,否則沒有意義,我曾拜訪多個貧瘠行星和溫和行星,掃描出來的原料是一樣的,所以推斷每種行星出產的原料是固定的。
10. 小孩子問我為什麼小行星裡面貴金屬非常多,怎麼解釋清楚
那是大自然天體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