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際匯率制度演變有哪幾個階段
搜索幾個詞:金本位,金匯兌本位,布雷頓森林體系,能夠解決你的問題。
2. 匯率根據不同的劃分標准可以區分為哪些種類
匯率的種類:
(1)按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劃分,有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①固定匯率。是指由政府制定和公布,並只能在一定幅度內波動的匯率。
②浮動匯率。是指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匯率。其漲落基本自由,一國貨幣市場原則上沒有維持匯率水平的義務,但必要時可進行干預。
(2)按制訂匯率的方法劃分,有基本匯率和套算匯率
①基本匯率。各國在制定匯率時必須選擇某一國貨幣作為主要對比對象,這種貨幣稱之為關鍵貨幣。根據本國貨幣與關鍵貨幣實際價值的對比,制訂出對它的匯率,這個匯率就是基本匯率。一般美元是國際支付中使用較多的貨幣,各國都把美元當作制定匯率的主要貨幣,常把對美元的匯率作為基本匯率。
②套算匯率。是指各國按照對美元的基本匯率套算出的直接反映其他貨幣之間價值比率的匯率。
(3)按銀行買賣外匯的角度劃分,有買入匯率、賣出匯率、中間匯率和現鈔匯率
①買入匯率。也稱買入價,即匯率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買入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採用直接標價法時,外幣摺合本幣數較少的那個匯率是買入價,採用間接標價法時則相反。
②賣出匯率。也稱賣出價,即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採用直接標價法時,外幣摺合本幣數較多的那個匯率是賣出價,採用間接標價法時則相反。
買入賣出之間有個差價,這個差價是銀行買賣外匯的收益,一般為1‰一5‰。銀行同業之間買賣外匯時使用的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也稱同業買賣匯率,實際上就是外匯市場買賣價。
③中間匯率。是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平均數。西方明刊報導匯率消息時常用中間匯率,套算匯率也用有關貨幣的中間匯率套算得出。
④現鈔匯率。一般國家都規定,不允許外國貨幣在本國流通,只有將外幣兌換成本國貨幣,才能夠購買本國的商品和勞務,因此產生了買賣外匯現鈔的兌換率,即現鈔匯率。按理現鈔匯率應與外匯匯率相同,但因需要把外幣現鈔運到各發行國去,由於運送外幣現鈔要花費一定的運費和保險費,因此,銀行在收兌外幣現鈔時的匯率通常要低於外匯買入匯率;
而銀行賣出外幣現鈔時使用的匯率則高於其他外匯賣出匯率。
(4)按銀行外匯付匯方式劃分有電匯匯率、信匯匯率和票匯匯率
①電匯匯率。電匯匯率是經營外匯業務的本國銀行在賣出外匯後,即以電報委託其國外分支機構或代理行付款給收款人所使用的一種匯率。由於電匯付款快,銀行無法佔用客戶資金頭寸,同時,國際間的電報費用較高,所以電匯匯率較一般匯率高。但是電匯調撥資金速度快,有利於加速國際資金周轉,因此電匯在外匯交易中佔有絕大的比重。
②信匯匯率。信匯匯率是銀行開具付款委託書,用信函方式通過郵局寄給付款地銀行轉付收款人所使用的一種匯率。由於付款委託書的郵遞需要一定的時間,銀行在這段時間內可以佔用客戶的資金,因此,信匯匯率比電匯匯率低。
③票匯匯率。票匯匯率是指銀行在賣出外匯時,開立一張由其國外分支機構或代理行付款的匯票交給匯款人,由其自帶或寄往國外取款所使用的匯率。由於票匯從賣出外匯到支付外匯有一段間隔時間,銀行可以在這段時間內佔用客戶的頭寸,所以票匯匯率一般比電匯匯率低。票匯有短期票匯和長期票匯之分,其匯率也不同。由於銀行能更長時間運用客戶資金,所以長期票匯匯率較短期票匯匯率低。
(5)按外匯交易交割期限劃分有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
①即期匯率。也叫現匯匯率,是指買賣外匯雙方成交當天或兩天以內進行交割的匯率。
②遠期匯率。遠期匯率是在未來一定時期進行交割,而事先由買賣雙方簽訂合同、達成協議的匯率。到了交割日期,由協議雙方按預訂的匯率、金額進行錢匯兩清。遠期外匯買賣是一種預約性交易,是由於外匯購買者對外匯資金需要的時間不同,以及為了避免外匯匯率變動風險而引起的。遠期外匯的匯率與即期匯率相比是有差額的。這種差額叫遠期差價,有升水、貼水、平價三種情況,升水是表示遠期匯率比即期匯率貴,貼水則表示遠期匯率比即期匯率便宜,平價表示兩者相等。
(6)按對外匯管理的寬嚴區分,有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
①官方匯率。是指國家機構(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當局)公布的匯率。官方匯率又可分為單一匯率和多重匯率。多重匯率是一國政府對本國貨幣規定的一種以上的對外匯率,是外匯管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目的在於獎勵出口限制進口,限制資本的流入或流出,以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②市場匯率。是指在自由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的實際匯率。在外匯管理較松的國家,官方宣布的匯率往往只起中心匯率作用,實際外匯交易則按市場匯率進行。
(7)按銀行營業時間劃分,有開盤匯率和收盤匯率
①開盤匯率。又叫開盤價,是外匯銀行在一個營業日剛開始營業時進行外匯買賣使用的匯率。
②收盤匯率。又稱收盤價,是外匯銀行在一個營業日的外匯交易終了時使用的匯率。
FX168財經網-專業的外匯黃金資訊網。
3. 世界匯率制度的類型比較,急急急急急!!!!!!!!!
中間匯率制度與金融危機關系的實證研究
朱孟楠 林瑩 喻海燕
摘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領域的危機呈現出一個新的特點,即危機越來越多地爆發在實行中間匯率制度的國家,而且投機攻擊也越來越多地發生在實行中間匯率制度的國家.是否中間匯率制度與金融危機之間存在某種必然聯系,本文嘗試通過一些實證分析和理論探討,來研究這一問題,以期為我國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深度改革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經濟,金融全球化的發生和發展,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領域的危機(包括綜合性金融危機,銀行危機,貨幣危機,匯率制度危機等各種類型和程度的危機)呈現出一個新的發展特點,即危機越來越多地爆發在實行中間匯率制度的國家,而且投機攻擊也越來越多地發生在實行中間匯率制度的國家.所謂的中間匯率制度(Intermediate exchange rate regime)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999年對其成員國的匯率制度分類體系進行重新調整後產生的概念范疇,是指處於完全固定匯率制度和完全自由浮動匯率之間的各種層次的匯率制度,.統計數據顯示,20世紀90年代以來,實行中間匯率制度的國家數所佔比例也有縮小的趨勢,而實行角點匯率制度(除了中間匯率制度之外的匯率制度)國家比例則越來越高.
理論來自於實踐,相應地,理論界也產生一個全新的理論——"中間匯率制度消失論"(The hypothesis of the vanishing intermediate exchange rate regime).該理論認為在資本流動性日益增長的經濟中,一國實行的匯率制度將不得不在完全固定匯率制度和完全自由流動匯率制度之間做出選擇,任何形式的中間匯率制度都是不可持續的.雖然該理論的論點有偏激之嫌,也因此產生了很多反對觀點,但關於這方面的探討正在取代傳統的固定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的優劣之爭而成為匯率制度選擇理論爭論的焦點問題.
盡管國際學術界關於"中間匯率制度消失論"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方興未艾,但對"中間匯率制度消失論"的理論基礎問題仍未有定論,還處於探索階段.但是這一論斷的提出至少表明了中間匯率制度和金融危機之間存在著某種關系,由此導致中間匯率制度的可持續性發展遭到質疑,也才有"消失"之說.目前理論界關於"中間匯率制度消失論"的理論探討較少有對它與金融危機的關系做出較全面,系統論述的,而筆者則認為這方面的研究是有很大的現實和理論意義的.就我國而言,正在實行的匯率制度就是一種中間匯率制度.因此,在不斷開放的經濟,金融背景下,探討中間匯率制度及其與金融危機的關系,對我國匯率制度的選擇與轉換,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與完善以及任何採取策略防範於未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二,中間匯率制度與金融危機關系的實證分析
(一)樣本的選擇
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以及"中間匯率制度消失論"產生的年代,本研究的樣本期設定為1990—2001年.樣本國家僅限於已經或者正在融入資本流動日益加劇的國際金融市場的發達市場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具體有澳大利亞,玻利維亞,加拿大,哥倫比亞,埃及,印度尼西亞,義大利,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奈及利亞,菲律賓,西班牙,瑞典,瑞士,泰國,土耳其,英國,美國,烏拉圭這20個國家.
我們選取三類變數:宏觀經濟變數,金融變數和虛擬變數.宏觀經濟變數包括GDP增長率,實際利率,通貨膨脹率,中央政府赤字與GDP之比,金融變數包括M2與外匯儲備之比,私人部門信貸與GDP之比,銀行流動儲備與銀行資產之比,國內信貸的增長率,此外,我們引入虛擬變數——匯率制度的選擇,即當匯率制度是中間匯率制度時變數值為1,當它是角點匯率制度時變數值為0.樣本變數數據來源是IMF的國際金融統計.
(二)模型的選擇
本文借鑒Demirgüc和Detragiache(1998)在研究銀行危機時的方法,使用多變數logit模型研究匯率制度的選擇與金融危機的關系,具體而言,本研究將匯率制度的選擇以虛擬變數的形式作為解釋變數之一,通過模型得出其對金融危機的發生概率這一被解釋變數的解釋能力.
在樣本觀察期的每個時間段(每年)內,一個國家的危機狀態有兩種可能:存在金融危機或不存在金融危機.則危機這一被解釋變數為一個二元變數,設以代表國家在年份的危機狀態:當危機存在時,取值為1,其概率為;當危機不存在時,取值為0,其概率為.設為解釋變數,它是一個維向量,代表對某一特定國家或地區在某一特定時段的金融危機產生影響的一組變數.是對應解釋變數的系數向量,它的值由模型回歸確定.是概率分布函數.
根據logit函數的定義,可得的概率分布為
(1)
其似然函數為
(2) 設,則可以表示為
(3)
將其代入似然函數,得
(4)
對(3.4)式兩邊取對數,得
(5)
使用logit估計對上述模型進行回歸,得到系數向量的估計值.但是,並非是它所對應的解釋變數的彈性.只是的正負號說明被解釋變數的發生的概率變化的方向.既如果為正值,則解釋變數與危機發生概率呈同方向變動;如果為負值,則該解釋變數與危機發生的概率呈反方向變動.
由於危機發生期間各經濟變數並非是獨立的,當危機發生時,它們之間相互影響會增加,因此,這會影響到模型的回歸結果.考慮到這一點,本研究的樣本剔除了危機持續期間的樣本點,只保留了危機發生前的年份,危機爆發的年份和危機結束後的年份的樣本,以此削弱危機本身對模型回歸結果的干擾.
(三)研究過程及結果
先對所有的九個變數進行回歸,結果由EQ1表示,再對其中的幾個宏觀經濟變數和虛擬變數進行回歸,結果為EQ2,然後對金融變數和虛擬變數進行回歸,結果為EQ3.最後在此基礎上,選出統計檢驗顯著性較好的變數,對這些變數進行回歸,結果為EQ4.表1列出了對九個經濟變數的幾個回歸結果.
在幾個方程中,解釋變數"匯率制度"都以90%或95%通過了統計顯著性檢驗,這說明匯率制度的選擇對危機發生概率存在影響.
在比較logit模型的回歸結果時,通常使用的參數是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根據"最小AIC法則"——AIC值較小的模型回歸效果較好.表3.1所示的多個模型回歸結果中EQ4的效果最好,這是由於該模型的解釋變數選擇是建立在其他回歸模型結果基礎上的.使用EQ4對在其他條件均相同的情況下,中間匯率制度與角點匯率制度引發金融危機的概率做研究,結果顯示,中間匯率制度下誘發金融危機的概率為11.52%,遠遠大於角點匯率制度的1.17%.
表1 logit模型研究結果
EQ1
EQ2
EQ3
EQ4
宏觀經濟變數
GDP增長率
-0.184877**
-0.149640*
-0.159432*
(0.0242)
(0.0625)
(0.0656)
實際利率
-0.013369***
-0.010129***
-0.012098***
(0.0023)
(0.0001)
(0.0013)
通貨膨脹率
0.015943^
0.00375
(0.1816)
(0.6711)
中央政府赤字與GDP之比
0.145525*
0.026868**
0.032395**
(0.0548)
(0.022)
(0.0179)
金融變數
M2與外匯儲備之比
-0.0079887*
-0.045964
(0.0991)
(0.2489)
私人部門信貸與GDP之比
-0.112009^
0.01062
(0.1484)
(0.3967)
銀行流動儲備與銀行資產之比
-12.29622**
-5.050808
-4.514626^
(0.0379)
(0.2538)
(0.1756)
國內信貸的增長率
1.341618
0.054941
(0.2002)
(0.6017)
虛擬變數
匯率制度
2.340511*
2.096929*
1.980507*
2.379285**
(0.0527)
(0.0614)
(0.0781)
(0.0336)
AIC
0.598474
0.592889
0.631794
0.586634
注:單元格中的數字是回歸中各解釋變數所對應的系數,括弧中的數字代表它的概率度.
用^,*,**和***四種符號表示解釋變數通過了顯著性分別為0.80,0.90,0.95和0.99的統計檢驗.
三,中間匯率制度與金融危機關系的理論分析
實證的結果表明中間匯率制度的確比角點匯率制度更容易引發金融危機,其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是:
(一)中間匯率制度的隱含擔保(Implicit assurance)易誘發金融道德風險
經濟學中的道德風險(Moral hazard)一般是指在委託—代理關系中,代理人(泛指信息優勢方)受自利本能的驅使,利用制度漏洞和擁有的信息優勢,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損害委託人(泛指信息劣勢方)或其他代理人的效用所帶來的風險.金融道德風險就是指資金融通過程中,由於代理人的投機敗德行為,而使委託人金融資產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根據Eichengreen和Hausmann(1999),金融體系中的道德風險是一個具有以下性質的問題:銀行擁有有限債務,市場對於銀行承擔的風險具有不對稱信息,當銀行陷入困境時有一定的獲救概率.根據這一定義,在所有金融系統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道德風險問題.金融體系道德風險中,銀行是金融風險的最主要發生源.在當局監管不力或政府為銀行提供明確或隱含擔保的情況下,銀行就會缺少實行充足風險管理的激勵,在利益最大化的驅使下,將會為了追逐利潤而去冒極大的風險,比如銀行會在超過資本許可和自身經營能力的范圍之外過度借貸,以爭奪國內市場份額,並導致自身資產質量下降等問題.一旦資本流動方向逆轉,就可能發生嚴重的金融問題,甚至危機.
在實行中間匯率制度的國家,政府承諾維護匯率的一個特定價值或者把匯率穩定在一個小范圍之內.實際上政府就向市場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政府有決心,有能力維持中間匯率制度,維持匯率的相對穩定,即相當於為匯率穩定提供了一個隱含擔保.隱含擔保是孳生道德風險的源頭之一.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幾個國家的情況就是很好的例子,Krugman(1998)就說過,"雖然金融機構的債權人並沒有來自政府的顯性擔保.然而,媒體報道確實暗示了大多數對泰國財務公司,韓國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資金的那些人相信他們會受風險保護,這些機構所有人與政府很強的政治關系的也加深了這種印象." 銀行,公眾等金融市場借款人預期到政府將會維持匯率不變或沿著其公布的方式小幅變動,這就降低了他們對沖其外幣敞口頭寸(Foreign exposure)的激勵,相反卻增加了他們進行有風險投資的激勵,使得大量外匯頭寸暴露在匯率變動的風險中.同時,由於銀行借貸的是不對沖的外債,為了減小不確定性的發生,外國貸款人多是貸給其短期債務,一些原來的長期項目不得不靠短期貸款提供資金來源,使經濟,金融體系更加不穩定.
事實的情況正是如此. 在20世紀90年代的幾次金融危機中,銀行都沒有完全對沖其外匯風險,以至於在危機發生時許多銀行破產,導致了銀行—貨幣雙生危機(Twin crises).以東南亞金融危機為例,當時在東南亞幾國中與其他成熟市場國家相比的較低的匯率波動率(見表2)使投資者相信當局會對匯率風險進行擔保,結果是導致大量的短期外國資本通過銀行體系的中介流入國內,而銀行等借款人則沒有激勵去對沖外幣借貸(見表3).此時,一旦某個危機信號閃現(比如短期債務的激增等),投資者認為該國金融體系出現問題,匯率可能會下跌,就會用本幣兌換外匯儲備直至政府放棄中間匯率制度,結果是匯率貶值,銀行本幣收入無法償還其外幣債務,只能宣布破產,同時也激活了政府對外國債權人的義務,使政府陷入債務困境之中.
不僅銀行如此,企業和個人的也存在同樣的狀況,在中間匯率制度下,他們也沒有動機完全對沖其借貸外債的匯率風險.比如東南亞金融危機時,在印度尼西亞,許多公司直接從離岸市場貸款,他們的不對沖頭寸使得向其提供本幣貸款的國內銀行遭受了巨大的信貸風險.表4顯示了1996年一些亞洲國家的債務狀況,可見這些國家外國債務占總債務的比重相當高,其中短期外債的比例還普遍高於長期外債的比重.
4. 會計國際金融學多選題浮動匯率制可分為哪些答案是什麼
跟樓主一塊學習,答案看下圖
5. 國際貨幣體系從貨幣本位及匯率制度兩個角度分別是怎樣分類的
您好!按照本位機制劃分,國際貨幣體系大致經歷了國際金本位制的自發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黃金—美元」本位制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國際美元本位制的牙買加體系等幾個主要發展階段。一、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1、自發國際貨幣體系。真正意義上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從國際金本位制的自發國際貨幣體系開始的,大約形成於19世紀70年代,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結束,它並不是國際協議的結果,而是交易制度、交易習慣和國內法緩慢發展起來的結果,反映的是英國在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中的支配地位。(1)自發國際貨幣體系形成的歷史和經濟背景。一是英國世界第一強國地位的形成。17世紀發生的歐洲大陸戰爭引發對軍需物資的大量需求,同時引發大量難民逃往海峽對面的英國。英國人抓住機會利用這些勞動力和他們帶來的技術,打下了扎實的工業基礎,發展了軍事力量,贏得了其後100多年的征戰歐亞美的國際戰爭,最終於18世紀後期成為國際政治格局上無可比擬的世界強國,並且通過工業革命,於19世紀中葉成為全球第一個經濟霸權國家。二是由於認識到黃金比白銀更適於遠距離、大規模的國際貿易,英國率先通過法令規定英鎊的黃金含量,正是採用金本位制度。以倫敦和英鎊為中心的國際貿易和支付網路覆蓋全球,英鎊憑借英國在國際貿易和金融方面的霸權地位成為國際間最主要的結算手段,甚至成為某些國家的儲備貨幣。三是當時的各主要資本主義強國先後實行了金本位制。由於當時銀價暴跌引發大量的套利行為,造成銀本位、金銀復本位貨幣制度的混亂,影響了發達國家國際貿易和國際信貸的發展,德國、美國、法國、荷蘭、俄國、日本等國或是出於自願或是迫於形勢先後確立金本位機制,以法令規定本國貨幣的含金量。在這種背景下,各國的金本位制在各國經濟、政治力量對比的基礎上逐步國際化,通過各國貨幣的法定含金量確定了貨幣關系,自發形成了國際貨幣體系。(2)自發國際貨幣體系的運行機制。第一,本位機制。很明顯,第一個成型的國際貨幣體系是金本位制。基本規則是:黃金是國際貨幣,各國貨幣規定含金量並作為兌換基礎;國內貨幣供應量受黃金儲備制約;黃金自由鑄造、自由兌換、自由進出口。第二,匯率安排機制。金本位制下的匯率安排機制是典型的固定匯率制,自發安排,市場自動調節,匯率波動以法定平價為基礎,按照供求關繫上下波動,但是波動限度受黃金輸送點限制。第三,儲備機制。黃金是主要國際儲備貨幣,在運行中英鎊事實上發揮了同等作用,成為使用最廣泛的貿易結算工具,進而成為各國中央銀行國際貨幣儲備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第四,國際收支調節機制。國際收支按照物價鑄幣流動機制自動調節,逆差國貨幣供應下降,物價水平下降,提高了本國商品國際競爭力,進口減少而出口增加,直至國際收支達到均衡;反之亦然。(3)金本位制的內在矛盾及其瓦解。金本位制的內在矛盾主要有三點:一是黃金作為一種自然資源,生產和供應具有不穩定性,一方面使得其價格動盪動搖其作為穩健貨幣制度的基礎,另一方不能適應世界經濟和貿易快速增長的需要。二是對外平衡與國內經濟穩定的矛盾,一國國際收支不平衡時必須付出通貨膨脹或經濟緊縮的代價,影響國內的經濟福利。三是金本位制的運行缺乏國際監督和保障機制,僅僅依靠各國自發承認國內經濟服從對外平衡的運行規則。這些局限性註定了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根本矛盾爆發後金本位制的解體。第一次世界大戰是這種矛盾的總爆發,從而進一步嚴重破壞了金本位制的根基。1931和1933年英國、美國先後被迫廢除金本位制,最終宣告這一貨幣體系的結束。2、布雷頓森林體系。1944年7月,在美英的推動下,同盟國在美國布雷頓森林召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建立起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直至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停止兌換黃金而解體。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是一種國際協定安排,反映的是美國的政治經濟霸權。(1)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形成的背景。一是當時的國際經濟環境需要一個穩定的國際貨幣秩序。兩次世界大戰和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使得國際貨幣金融關系極度混亂和動盪,國際間的貿易、貨幣金融以及國際經濟合作發生了困難。戰後各國為了恢復和發展經濟,迫切需要一種統一的、穩定的、有效運行的國際貨幣秩序,為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提供基本條件。二是美國憑借綜合政治經濟實力取得國際金融領域的主導權。兩次世界大戰使得遠離戰爭中心的美國獲得發展契機,成為戰爭軍需和戰後恢復的唯一的商品、資金供應國,得以迅速崛起;與之相反,英國經濟在戰爭中遭到極大破壞而迅速衰落。實力對比的懸殊使得英國雖不情願但不得不把新的國際貨幣制度的創立權交給美國。這才有了「懷特方案」戰勝「凱恩斯計劃」並成為《國際或基金協定》的基礎。(2)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運行機制。第一,本位機制。規定美元黃金官價(1美元等於0.888671克黃金),參加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可按照官價將持有美元向美國政府兌換黃金;參加國貨幣與美元掛鉤,以美元的含金量為平價確定兌換率或者直接規定比價。第二,匯率安排機制。實行「可調節的釘住匯率安排機制」,各參加國貨幣按比價直接盯住美元,評價匯率一經確定不能隨意更改,匯率波動上下限各為1%,各國貨幣當局有義務維持波動界限;參加國匯率變動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一安排和監督,國際收支出現根本性不平衡時,可要求變更匯率,幅度在10%內的自行調整,幅度超過10%的需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准。第三,貨幣儲備機制。以黃金為基礎的美元成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美國保證提供用於國際儲備和國際支付的美元,保證各國按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設特別提款權補充黃金、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儲備。第四,國際支付調節機制。參加國發生暫時性支付危機時可按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份額以貸款方式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款,以平衡其國際收支;每年借款不得超過其份額的25%,累計借款不得超過125%。(3)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缺陷及其解體。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的缺陷主要有:一是美元對外負債增長快於美國黃金儲備增長,造成美元兌換黃金的金本規則無法執行。隨著世界經濟增長,美國要保證參加國不斷增加的對美元儲備的需求,但是要面臨黃金因為生產因素供應不足的困境,使得美國陷入兩難困境。二是固定匯率剛性和參加國國際收支調節的不對稱性。為了維持匯率波動幅度,參加國無論順差還是逆差都必須積累一定量的美元儲備,特別是逆差國要犧牲其國內經濟目標,然而美國卻例外,它還可以通過輸出美元彌補逆差,這種不對稱性造成了各國利益矛盾。這些缺陷伴隨著美國經濟相對衰落暴露出來,美元危機頻頻爆發,貨幣體系運行的前提和規則遭到破壞,在採取各種挽救措施無效後,最終於1971年停止了運行。3、牙買加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主要西方國家貨幣開始自由浮動。1973年,第一石油危機爆發,西方經濟陷入混亂,浮動匯率卻在衰退和混亂中表現良好。1975年西方六國在首次首腦會議上紛紛表示接受現實,放棄重建固定匯率的嘗試,形成決議要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修改章程,承認浮動匯率。197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通過《牙買加協定》,承認了既成事實,正式開始了牙買加體系時代。(1)牙買加體系形成的背景。當時雖然日本、聯邦德國、法國等主要工業化國家經濟實力快速增長,美國經濟相對衰落,但是美國仍然是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特別是美國在工業生產等領域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同時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實力的政治大國、最先進的軍事大國,綜合實力居世界首位。以雄厚實力為基礎的美元仍然享有很高的聲譽,仍然是國際儲備貨幣的主體、國際信貸和計價結算標准、國際清算支付手段,沒有任何一種貨幣能取代它的地位(2)牙買加體系的運行機制。第一,本位機制。牙買加體系的本位機制是國際美元制,美元與黃金脫鉤,黃金不再是平價基礎;美元是國際貨幣體系中心貨幣,同時國際貨幣多樣化;各主要工業化國家直接將貨幣釘住美元;各國不再就黃金問題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履行義務。第二,匯率安排機制。各國根據情況自由作出匯率安排,匯率體系容納單獨浮動、聯合浮動、釘住某一貨幣等混合安排。第三,國際儲備機制。美元是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日元、馬克(後來的歐元)、黃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作為補充,越來越呈現多樣化。第三,國際收支調節機制。參加國可以通過基金組織貸款、匯率機制、利率機制、國際間政策協調、國際金融市場融資等多種方式調解國際收支平衡。(3)牙買加體系的局限性及國際貨幣體系的未來趨勢。其局限性在於:第一,本位機制受美國經濟和美元信用影響,基礎不穩定、牢固。美國經濟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實力相對削弱,國際收支出現大量逆差,美元幣值發生變動,導致了各國特別是主要工業化國家的現實利益矛盾,不利於世界經濟健康發展。第二,匯率體系不穩定,多種匯率制度並存加劇了匯率體系運行的復雜性,匯率波動和匯率戰不斷爆發,助長了國際金融投機活動,金融危機風險大增,國際貿易的發展受到影響。第三,國際收支調節機制在多樣化的同時也暴露出不健全的一面,比如匯率調節機制受出口商品彈性限制、利率機制的副作用、商業銀行的逐利性競爭導致貸款約束放鬆並造成發展中國家的外債積累甚至危及。現有國際貨幣體系的不穩定必將呼喚一個新的體系誕生,無論這個新體系有沒有理想模式,未來現實的國際貨幣體系肯定是當時世界政治經實力和權力利益較量的結果。4、關於國際貨幣體系演變的小結。縱觀國際貨幣體系100多年來的演變歷史,實質上是國際貨幣形態和匯率制度的變化過程。國際貨幣形態更替反映了經濟霸權力量轉移和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匯率制度變化兩次從固定走向浮動甚至無序,既反映出世界各國對於穩定貨幣秩序的渴求,也反映出各國特別是大國之間利益矛盾的不可調和性。這樣的矛盾還將在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演變中持續下去。5.關於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未來前景,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觀點。BarryEichengreen認為,美國的雙赤字不可持續,美元地位將下降,現行貨幣體系將逐步朝著國際貨幣多元化的方向演進。美國的經常賬戶赤字將使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吸引力下降,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元和歐元很可能分享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20年後,人民幣說不定也會是主要國際貨幣之一。蒙代爾認為,從長期看,國際貨幣體系內國家有可能整合成若干貨幣區(如分別以美元、歐元和日元為核心的貨幣區),之後,只要有兩個貨幣區的匯率保持穩定,就能「誘使」第三個貨幣區的貨幣加入這一「匯率穩定機制」,從而實現全球匯率的穩定。可以看出,Eichengreen認為貨幣體系會朝著多元化貨幣體系演進,蒙代爾認為貨幣體系會朝著區域化貨幣體系演進。這兩種觀點代表著國際貨幣體系兩種不同的演進方向。一方面,從貨幣體系發展歷史來看,布雷頓森林體系解散以後,美元作為惟一的國際儲備貨幣已經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以美元佔主導、歐元、日元、英鎊並存的多元化國際儲備貨幣體系。胡錦濤在G20領導人峰會上也倡導建立多元化的國際貨幣體系。未來人民幣也有可能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另一方面,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區域合作方興未艾,區域貨幣一體化的進程加快。1999年成立的歐元區是區域貨幣合作的典範,東亞、海灣、北美等貨幣合作取得不同程度的進展。綜上所述,從中期和長期來看,國際貨幣體系朝著區域化、多元化方向發展,這也是由國際貨幣體系發展歷史的內在規律決定的。但從短期來看,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近景取決於全球經濟失衡能否得到平穩的調節。全球經濟失衡表現在以美國為代表的經常賬戶巨額逆差,和以中國為代表的經常賬戶巨額順差。產生這一失衡的根本原因在於美元本位制。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必須通過經常賬戶逆差向外輸出美元,提供國際流動性。美國逆差,就會相應的導致其他國家的順差。拿中國來說,中國經常賬戶巨額順差,擁有巨額外匯儲備,為了保值和增值,中國只能將這些外匯儲備投資美國的國債和財政部債券。巨大的資金供給又導致了美國國債利率和聯邦基準利率長期處於低利率水平。美國國內的低利率水平會促使美國國內資本流向經濟增長速度快的新興市場國家(如中國),這些資本同這些國家的廉價勞動力、資源等因素相結合的結果就是繼續生產大量的國際產出和供給,從而產生更大的美國經常賬戶逆差。所以,要調節全球經濟外部失衡首先需要美國抑制資本流出和增加出口。抑制資本流出需要提高利率,增加出口需要取消高科技產品出口的限制。只有當美國高利率能提高美國國內的儲蓄率又不抑制國內的產出時,世界經濟的失衡才能調整過來。而這一過程只能依靠消費的下降而投資不能下降。如果消費和投資同時下降,則會在長期內會導致美國產出能力和產出水平的下降,會對美國的經濟和世界的經濟構成較大的沖擊。那麼怎麼實現高利率條件下的消費下降和投資增加呢?關鍵是引導美國投資轉向外部需求彈性較小的生產部門(高科技部門)。要使這一過程得以順利進行,還需要美國取消高科技產品出口的限制。當這一限製取消後,由於發展中國家對科技技術的引進、高科技產品的購買的願望是十分強烈的,這樣高科技部門的投資回報率會比較高,進而會吸引美國國內的資本流入這些部門。這這樣,以大規模高科技產品出口的外需增長,勢必會糾正美國的經常賬戶逆差,從而改善全球經濟失衡。對於像中國這樣有大量經常賬戶盈餘的國家,則需要努力提高其國內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效率,以彌補外需下降造成的需求缺口。而國內儲蓄轉化為投資效率的提高依賴於國內金融發展水平的提高。所以,一方面,這些國家要努力培育金融市場,加強銀行業發展,培養金融人才,提高國內金融發展水平;另一方面,爭取發達工業化國家和國際組織(如IMF)提供切實基於國際合作的援助和指導,諸如在控制國際投機資本、提高銀行經營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幫助。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全球經濟失衡的調節取決於逆差國和順差國的通力合作。調節經濟失衡是穩定現行貨幣體系的基礎,也是進一步改革貨幣體系的基石。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6. 5.固定匯率制分為:( )、( )。
金本位制下的固定匯率 紙幣流通中的固定匯率
7. 根據國際匯率制度,匯率可以劃分為什麼
按照國際匯率制度來劃分,匯率可分成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
由於各國情況的不同,浮動匯率制度由可進一步分為:
自由浮動,管理浮動,聯合浮動,釘住浮動。
8.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世界各國所採用匯率制度的主要劃分有那些
交易家認為1、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
2、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
3、浮動匯率制度
下面是詳細的!
匯率制度是指各國普遍採用的確定本國貨幣與其它貨幣匯率的體系。匯率制度在匯率的確定,匯率的變動等方面都有具體規定,因此,匯率制度對各國匯率的決定有重大影響。回顧和了解匯率制度,可以使我們對國際金融市場上匯率的波動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國際金融史上,一共出現了三種匯率制度,即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
1、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
1880-1914年的35年間,主要西方國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國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幣作為貨幣,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及自由輸出入。在金本位體系下,兩國之間貨幣的匯率由它們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Gold Parity)來決定,例如一個英鎊的含金量為113.0015格林,而一個美元的含金量為23.22格林,則:
1英鎊=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兩國貨幣的含金量不變,兩國貨幣的匯率就保持穩定。當然,這種固定匯率也要受外匯供求、國際收支的影響,但是匯率的波動僅限於黃金輸送點(Gold Point)。黃金輸送點是指匯價波動而引起黃金從一國輸出或輸入的界限。匯率波動的最高界限是鑄幣平價加運金費用,即黃金輸出點(Gold Export Point);匯率波動的最低界限是鑄幣平價減運金費用,即黃金輸入點(Gold Import Point)。
當一國國際收支發生逆差,外匯匯率上漲超過黃金輸出點,將引起黃金外流,貨幣流通量減少,通貨緊縮,物價下降,從而提高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輸出增加,輸入減少,導致國際收支恢復平衡;反之,當國際收支發生順差時,外匯匯率下跌低於黃金輸入點,將引起黃金流入,貨幣流通量增加,物價上漲,輸出減少,輸入增加,最後導致國際收支恢復平衡。由於黃金輸送點和物價的機能作用,把匯率波動限制在有限的范圍內,對匯率起到自動調節的作用,從而保持匯率的相對穩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35年間,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匯率從未發生過升貶值波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停止黃金輸出入,金本位體系即告解體。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各國貨幣基本上沒有遵守一個普遍的匯率規則,處於混亂的各行其是的狀態。金本位體系的35年是自由資本主義繁榮昌盛的「黃金時代」,固定匯率制保障了國際貿易和信貸的安全,方便生產成本的核算,避免了國際投資的匯率風險,推動了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發展。但是,嚴格的固定匯率制使各國難以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執行有利的貨幣政策,經濟增長受到較大制約。
2、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也可以說是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勝利的前夕,二戰中的45個同盟國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頓森林(Bretton Woods)村召開了「聯合和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美國財長助理懷特提出的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從此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國際貨幣合作機構(1945年12月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又稱「世界銀行」),規定了各國必須遵守的匯率制度以及解決各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措施,從而確定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匯率制度,概括起來就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其它貨幣與美元掛鉤的「雙掛鉤」制度。具體內容是:美國公布美元的含金量,1美元的含金量為0.888671克,美元與黃金的兌換比例為1盎司黃金=35美元。其它貨幣按各自的含金量與美元掛鉤,確定其與美元的匯率。這就意味著其他國家貨幣都釘住美元,美元成了各國貨幣圍繞的中心。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只能在平價上下各1%的限度內波動,1971年12月後調整為平價上下2.25%波動,超過這個限度,各國中央銀行有義務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干預,以保持匯率的穩定。只有在一國的國際收支發生「根本性不平衡」時,才允許貶值或升值。各會員國如需變更平價,必須事先通知基金組織,如果變動的幅度在舊平價的10%以下,基金組織應無異議;若超過10%,須取得基金組織同意後才能變更。如果在基金組織反對的情況下,會員國擅自變更貨幣平價,基金組織有權停止該會員國向基金組織借款的權利。
綜上所述,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實質上是一種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它兼有固定匯率與彈性匯率的特點,即在短期內匯率要保持穩定,這類似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但它又允許在一國國際收支發生根本性不平衡時可以隨時調整,這類似彈性匯率。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貶值和美元停兌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崩潰,盡管1971年12月十國集團達成了《史密森協議》,宣布美元貶值,由1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調整到38美元,匯兌平價的幅度由1%擴大到2.5%,但到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貶值,歐洲國家及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退出固定匯率制,固定匯率制徹底瓦解。
固定匯率制解體的原因主要是美元供求與黃金儲備之間的矛盾造成的。貨幣間的匯兌平價只是戰後初期世界經濟形勢的反映,美國依靠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黃金儲備,高估美元,低估黃金,而隨著日本和西歐經濟復甦和迅速發展,美國的霸權地位不斷下降,美元災加劇了黃金供求狀況的惡化,特別是美國為發展國內經濟及對付越南戰爭造成的國際收支逆差,又不斷增加貨幣發行,這使美元遠遠低於金平價,使黃金官價越來越成為買方一相情願的價格。加之國際市場上投機者抓住固定匯率制的瓦解趨勢推波助瀾,大肆借美元對黃金下賭注,進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額供應和對黃金的超額需求,最終美國黃金儲備面臨枯竭的危機,不得不放棄美元金本位,導致固定匯率制徹底崩潰。
3、浮動匯率制度
一般講,全球金融體系自1973年3月以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就不復存在,而被浮動匯率制度所代替。
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業國,如、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其他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仍然實行釘住的匯率制度,其貨幣大都釘住美元、日元、法國法郎等。
在實行浮動匯率制後,各國原規定的貨幣法定含金量或與其他國家訂立紙幣的黃金平價,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此,國家匯率體系趨向復雜化、市場化。
在浮動匯率制下,各國不再規定匯率上下波動的幅度,中央銀行也不再承擔維持波動上下限的義務,各國匯率是根據外匯市場中的外匯供求狀況,自行浮動和調整的結果。同時,一國國際收支狀況所引起的外匯供求變化是影響匯率變化的主要因素--國際收支順差的國家,外匯供給增加,外國貨幣價格下跌、匯率下浮;國際收支逆差的國家,對外匯的需求增加,外國貨幣價格上漲、匯率上浮。匯率上下波動是外匯市場的正常現象,一國貨幣匯率上浮,就是貨幣升值,下浮就是貶值。
應該說,浮動匯率制是對固定匯率制的進步。隨著全球國際貨幣制度的不斷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78年4月1日修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條文並正式生效,實行所謂「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由於新的匯率協議使各國在匯率制度的選擇上具有很強的自由度,所以現在各國實行的匯率制度多種多樣,有單獨浮動、釘住浮動、彈性浮動、聯合浮動等待。
(1).單獨浮動(Single Float)。指一國貨幣不與其它任何貨幣固定匯率,其匯率根據市場外匯供求關系來決定,目前,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在內的三十多個國家實行單獨浮動。
(2).釘住浮動(Pegged Float)。指一國貨幣與另一種貨幣保持固定匯率,隨後者的浮動而浮動。一般地,通貨不穩定的國家可以通過釘住一種穩定的貨幣來約束本國的通貨膨脹,提高貨幣信譽。當然,採用釘住浮動方式,也會使本國的經濟發展受制於被釘住國的經濟狀況,從而蒙受損失。目前全世界約有一百多多個國家或地區採用釘住浮動方式。
(3).彈性浮動(Elastic Float)。指一國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對釘住匯率在一定彈性范圍內可自由浮動,或按一整套經濟指標對匯率進行調整,從而避免釘住浮動匯率的缺陷,獲得外匯管理、貨幣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權。目前,巴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林等十幾個國家採用彈性浮動方式。
(4).聯合浮動(Joint Float)。指國家集團對成員國內部貨幣實行固定匯率,對集團外貨幣則實行聯合的浮動匯率。歐盟(歐共體)11國1979年成立了歐洲貨幣體系,設立了歐洲貨幣單位(ECU),各國貨幣與之掛鉤建立匯兌平價,並構成平價網,各國貨幣的波動必須保持在規定的幅度之內,一旦超過匯率波動預警線,有關各國要共同干預外匯市場。1991年歐盟簽定了《馬斯赫特里特條約》,制定了歐洲貨幣一體化的進程表,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動,歐洲貨幣一體化得以實現,歐盟這樣的區域性的貨幣集團已經出現。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過去美元在國際金融的一統天下,正在向多極化發展,國際貨幣體系將向各國匯率自由浮動、國際儲備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趨勢發展
9. 世界各國匯率制度
匯率制度是指各國普遍採用的確定本國貨幣與其它貨幣匯率的體系。匯率制度在匯率的確定,匯率的變動等方面都有具體規定,因此,匯率制度對各國匯率的決定有重大影響。回顧和了解匯率制度,可以使我們對國際金融市場上匯率的波動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國際金融史上,一共出現了三種匯率制度,即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
1、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
1880-1914年的35年間,主要西方國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國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幣作為貨幣,金幣可以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及自由輸出入。在金本位體系下,兩國之間貨幣的匯率由它們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Gold Parity)來決定,例如一個英鎊的含金量為113.0015格林,而一個美元的含金量為23.22格林,則:
1英鎊=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兩國貨幣的含金量不變,兩國貨幣的匯率就保持穩定。當然,這種固定匯率也要受外匯供求、國際收支的影響,但是匯率的波動僅限於黃金輸送點(Gold Point)。黃金輸送點是指匯價波動而引起黃金從一國輸出或輸入的界限。匯率波動的最高界限是鑄幣平價加運金費用,即黃金輸出點(Gold Export Point);匯率波動的最低界限是鑄幣平價減運金費用,即黃金輸入點(Gold Import Point)。
當一國國際收支發生逆差,外匯匯率上漲超過黃金輸出點,將引起黃金外流,貨幣流通量減少,通貨緊縮,物價下降,從而提高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輸出增加,輸入減少,導致國際收支恢復平衡;反之,當國際收支發生順差時,外匯匯率下跌低於黃金輸入點,將引起黃金流入,貨幣流通量增加,物價上漲,輸出減少,輸入增加,最後導致國際收支恢復平衡。由於黃金輸送點和物價的機能作用,把匯率波動限制在有限的范圍內,對匯率起到自動調節的作用,從而保持匯率的相對穩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35年間,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匯率從未發生過升貶值波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停止黃金輸出入,金本位體系即告解體。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各國貨幣基本上沒有遵守一個普遍的匯率規則,處於混亂的各行其是的狀態。金本位體系的35年是自由資本主義繁榮昌盛的「黃金時代」,固定匯率制保障了國際貿易和信貸的安全,方便生產成本的核算,避免了國際投資的匯率風險,推動了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發展。但是,嚴格的固定匯率制使各國難以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執行有利的貨幣政策,經濟增長受到較大制約。
2、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也可以說是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勝利的前夕,二戰中的45個同盟國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頓森林(Bretton Woods)村召開了「聯合和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美國財長助理懷特提出的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從此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了國際貨幣合作機構(1945年12月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又稱「世界銀行」),規定了各國必須遵守的匯率制度以及解決各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措施,從而確定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匯率制度,概括起來就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其它貨幣與美元掛鉤的「雙掛鉤」制度。具體內容是:美國公布美元的含金量,1美元的含金量為0.888671克,美元與黃金的兌換比例為1盎司黃金=35美元。其它貨幣按各自的含金量與美元掛鉤,確定其與美元的匯率。這就意味著其他國家貨幣都釘住美元,美元成了各國貨幣圍繞的中心。各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只能在平價上下各1%的限度內波動,1971年12月後調整為平價上下2.25%波動,超過這個限度,各國中央銀行有義務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干預,以保持匯率的穩定。只有在一國的國際收支發生「根本性不平衡」時,才允許貶值或升值。各會員國如需變更平價,必須事先通知基金組織,如果變動的幅度在舊平價的10%以下,基金組織應無異議;若超過10%,須取得基金組織同意後才能變更。如果在基金組織反對的情況下,會員國擅自變更貨幣平價,基金組織有權停止該會員國向基金組織借款的權利。
綜上所述,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實質上是一種可調整的釘住匯率制,它兼有固定匯率與彈性匯率的特點,即在短期內匯率要保持穩定,這類似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匯率制;但它又允許在一國國際收支發生根本性不平衡時可以隨時調整,這類似彈性匯率。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貶值和美元停兌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崩潰,盡管1971年12月十國集團達成了《史密森協議》,宣布美元貶值,由1盎司黃金等於35美元調整到38美元,匯兌平價的幅度由1%擴大到2.5%,但到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貶值,歐洲國家及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退出固定匯率制,固定匯率制徹底瓦解。
固定匯率制解體的原因主要是美元供求與黃金儲備之間的矛盾造成的。貨幣間的匯兌平價只是戰後初期世界經濟形勢的反映,美國依靠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黃金儲備,高估美元,低估黃金,而隨著日本和西歐經濟復甦和迅速發展,美國的霸權地位不斷下降,美元災加劇了黃金供求狀況的惡化,特別是美國為發展國內經濟及對付越南戰爭造成的國際收支逆差,又不斷增加貨幣發行,這使美元遠遠低於金平價,使黃金官價越來越成為買方一相情願的價格。加之國際市場上投機者抓住固定匯率制的瓦解趨勢推波助瀾,大肆借美元對黃金下賭注,進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額供應和對黃金的超額需求,最終美國黃金儲備面臨枯竭的危機,不得不放棄美元金本位,導致固定匯率制徹底崩潰。
3、浮動匯率制度
一般講,全球金融體系自1973年3月以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就不復存在,而被浮動匯率制度所代替。
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的國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業國,如、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其他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仍然實行釘住的匯率制度,其貨幣大都釘住美元、日元、法國法郎等。
在實行浮動匯率制後,各國原規定的貨幣法定含金量或與其他國家訂立紙幣的黃金平價,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此,國家匯率體系趨向復雜化、市場化。
在浮動匯率制下,各國不再規定匯率上下波動的幅度,中央銀行也不再承擔維持波動上下限的義務,各國匯率是根據外匯市場中的外匯供求狀況,自行浮動和調整的結果。同時,一國國際收支狀況所引起的外匯供求變化是影響匯率變化的主要因素--國際收支順差的國家,外匯供給增加,外國貨幣價格下跌、匯率下浮;國際收支逆差的國家,對外匯的需求增加,外國貨幣價格上漲、匯率上浮。匯率上下波動是外匯市場的正常現象,一國貨幣匯率上浮,就是貨幣升值,下浮就是貶值。
應該說,浮動匯率制是對固定匯率制的進步。隨著全球國際貨幣制度的不斷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78年4月1日修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條文並正式生效,實行所謂「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由於新的匯率協議使各國在匯率制度的選擇上具有很強的自由度,所以現在各國實行的匯率制度多種多樣,有單獨浮動、釘住浮動、彈性浮動、聯合浮動等待。
(1).單獨浮動(Single Float)。指一國貨幣不與其它任何貨幣固定匯率,其匯率根據市場外匯供求關系來決定,目前,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在內的三十多個國家實行單獨浮動。
(2).釘住浮動(Pegged Float)。指一國貨幣與另一種貨幣保持固定匯率,隨後者的浮動而浮動。一般地,通貨不穩定的國家可以通過釘住一種穩定的貨幣來約束本國的通貨膨脹,提高貨幣信譽。當然,採用釘住浮動方式,也會使本國的經濟發展受制於被釘住國的經濟狀況,從而蒙受損失。目前全世界約有一百多多個國家或地區採用釘住浮動方式。
(3).彈性浮動(Elastic Float)。指一國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對釘住匯率在一定彈性范圍內可自由浮動,或按一整套經濟指標對匯率進行調整,從而避免釘住浮動匯率的缺陷,獲得外匯管理、貨幣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權。目前,巴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林等十幾個國家採用彈性浮動方式。
(4).聯合浮動(Joint Float)。指國家集團對成員國內部貨幣實行固定匯率,對集團外貨幣則實行聯合的浮動匯率。歐盟(歐共體)11國1979年成立了歐洲貨幣體系,設立了歐洲貨幣單位(ECU),各國貨幣與之掛鉤建立匯兌平價,並構成平價網,各國貨幣的波動必須保持在規定的幅度之內,一旦超過匯率波動預警線,有關各國要共同干預外匯市場。1991年歐盟簽定了《馬斯赫特里特條約》,制定了歐洲貨幣一體化的進程表,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動,歐洲貨幣一體化得以實現,歐盟這樣的區域性的貨幣集團已經出現。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過去美元在國際金融的一統天下,正在向多極化發展,國際貨幣體系將向各國匯率自由浮動、國際儲備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趨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