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央行增加對金融機構的負債是實施緊縮性的貨幣政策
舉個例子,央行對金融機構的負債就是存款准備金,超額准備金等等之類的,這是商業銀行存放在央行的,央行對金融機構的資產就是央行提供的基礎貨幣,按你題目說法,應該是提高存款准備金了,流動性必然減少,無疑是緊縮貨幣政策
Ⅱ 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受什麼影響
所有能夠增加和減少資產和負債的業務,比如收到投資、接受捐贈等,都會影響資產負債表。
公允價值變動、資產減值損失、銷售收入、營業外收支、投資收益等,都會影響利潤。
Ⅲ 金融機構如何進行負債管理
資產負債管理是以資產負債表各科目之間的「對稱原則」為基礎,來緩解流動性、盈利性和安全性之間的矛盾,達到三性的協調平衡。所謂對稱原則,主要是指資產與負債科目之間期限和利率要對稱,以期限對稱和利率對稱的要求來不斷調整其資產結構和負債結構,以實現經營上風險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其基本原則主要有:
一、規模對稱原則
這是指資產規模與負債規模相互對稱,統一S 平衡,這里的對稱不是一種簡單的對等,而是建立在合理經濟增長基礎上的動態平衡。
二、結構對稱原則
又稱償還期對稱原則。銀行資金的分配應該依據資金來源的流通速度來決定,即銀行資產和負債的償還期應該保持一定程度的對稱關系,其相應的計算方法是平均流動率法,也就是說,用資產的平均到期日和負債的平均到期日相比,得出平均流動率。如果平均流動率大於1,則說明資產運用過度,相反,如果平均流動率小於1,則說明資產運用不足。
三、目標互補原則
這一原則認為三性的均衡不是絕對的,可以相互補充。比如說,在一定的經濟條件和經營環境中,流動性和安全性的降低,可通過盈利性的提高來補償。所以在實際工作中,不能固守某一目標,單純根據某一個目標來決定資產分配。而應該將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綜合起來考慮以全面保證銀行目標的實現,達到總效用的最大化。
四、資產分散化原則
銀行資產運用要注意在種類和客戶兩個方面適當分散,避免風險,減少壞帳損失。
Ⅳ 中央銀行負債業務總量變化說明了什麼
(1)中央銀行負債。主要包括流通中的貨幣、各項存款和其他負債。①流通中的貨幣。發行貨幣是中央銀行的基本職能。也形成中央銀行的主要資金來源。一般來說,中央銀行的貨幣發行是通過再貼現、再貸款、購買有價證券以及收購黃金外匯等途徑投入市場,從而形成流通中的貨幣,形成中央 銀行對社會公眾的債務。②各項存款。包括政府和公共機構存款、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存款兩部分。中央銀行作為國家的銀行,通常由政府賦予其代理國庫的職責,政府和公共機構存款在其支出之前存在中央銀行,就形成中央銀行的重要資金來源。 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包括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上繳的存款准備金和商業銀行存人中央銀行用於票據清算的活期存款兩部分,也都構成了中央銀行的重要資金來源。③其他負債。指中央銀行除以上負債項目以外的負債,如對國際金融機構的負債或中央銀行發行債券(融資券)等。
(2)中央銀行的資產。主要包括貼現與放款、各種證券、黃金外匯儲備和其他資產。①貼現及放款。主要包括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再貼現和再貸款、財政部門的借款和在國外金融機構的資產等,尤其是再貼現和再貸款,是中央銀行資產中所佔比重最大的項目。②各種證券。主要指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購買的國家公債和國庫券。中央銀行持有證券並進行買賣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通過買賣投放或回籠基礎貨幣,對貨幣供求總量進行調節。③黃金外匯儲備。黃金和外匯是穩定幣值的重要手段,也是用於國際間支付的重要儲備。中央銀行擔負著為國家管理外匯和黃金儲備的責任,而黃金和外匯儲備要佔用銀行資金,因而屬於中央銀行的資金運用。④其他資產。主要包括待收款項和固定資產等未列入以上三項的資產項目。由於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是按照復式記帳的會計原理編制的,因此在任何時點上,中央銀行未清償負債總額與資本總額之和,必然等於其資產的價值。即資產=未清償負債+資本項目。中央銀行可以通過調整自身的資產負債結構,來進行宏觀金融調控。例如,中央銀行減少資產負債表上的政府債券(通過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售出政府債券來實現),將會使商業銀行為購進政府債券而壓縮其他金融資產,如壓縮貸款等,這樣就縮小了社會的信用規模。所以,對資產負債表內容的掌握及變動分析對於我們了解中央銀行的職能執行情況、政策動向等大有幫助。
Ⅳ 怎麼來看當前銀行負債端和資產端的變化
從2013年開始,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出現一系列的變化,從業務看體現在三個方面:負債業務主動化、資產業務委外化、表內業務表外化。從經營的角度來看,明顯體現在以追求盈利增速和規避資本金佔用為出發點,通過加大經營杠桿,傾向性發展表外理財業務,和表內資金類、投資類業務。
資產端同業資產持續收縮,證券投資迅速擴張。這在一定程度上與直觀印象不符,主要是由於銀行資產端業務計入科目的變化較大,如2013年以來逐步發展起來的非標、信託產品、資管產品、基金投資等從同業投資科目下調整至證券投資科目下。
Ⅵ 資產證券化對金融機構資產負債結構的影響 跪求!1
1、資產證券化對我國資本市場的推動作用
(1)資產證券化有利於分流儲蓄資金,壯大資本市場規模。2005年1月,我國全部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為25.84萬億元。與此相對應,證監會公布的資料顯示,在2005年4月7日股市暴跌之前,滬深兩市股票市價總值為52080億元,股票市場只起到了部分分流資金的作用。數萬億信貸資產的證券化及其在二級市場的放大效應,將是分流儲蓄的重要手段。
(2)資產證券化能提供新的金融市場產品,豐富資本市場結構。資產證券化將流動性較差的資產轉變為信用風險較低、收益較穩定的可流通證券,豐富了證券市場中的證券品種,特別是豐富了固定收益證券的品種,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儲蓄替代型投資工具。這無疑會豐富市場的金融工具結構,對優化我國的金融市場結構能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3)資產證券化降低融資成本,豐富了融資方式。資產證券化為籌資主體提供了一種融資成本相對較低的新型籌資工具,可以使籌資主體利用銀行信用以外的證券信用籌集資金。
(4)資產證券化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選擇。資產證券化產品具有風險低、標准化和流動性高的特點,其市場前景廣闊。資產證券化還可以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的投資品種,可以通過對現金流的分割組合而設計出一系列證券投資組合,以滿足投資者不同的投資偏好。
(5)資產證券化能促進貿易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協調發展。資產證券化通過巧妙的結構設計和獨特的運作方式,猶如一道橋梁,在多個層面上將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有機聯系起來。資產證券化一方面為銀行信貸風險「減壓」,另一方面,在為資本市場增添交易品種的同時,也為市場輸送源源不斷的資金「血液」,進而促進資本市場和銀行體系的協調發展。
2、資產證券化對商業銀行的意義
(1)資產證券化有利於商業銀行的資本管理,提高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是資本凈額除以總的風險資產之後得出的,即:資本充足率=(資本-扣除項)/(風險加權資產+12.5倍的市場風險與操作風險所需資本)。其中,風險加權資產是由銀行的各項資產乘以它們各自的風險權重而得。根據銀監會對銀行資產的風險權重的規定,住房貸款的風險權重為50%,而證券化之後回收的現金的風險權重為0,這樣計算出來的分母變小,資本充足率自然會提高。銀行可以將信貸資產進行證券化而非持有到期,主動靈活地調整風險資產規模,以最小的成本增強資產流動性,提高資本充足率。
(2)資產證券化有助於商業銀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高資產流動性。資產證券化為資產負債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過證券化的真實出售和破產隔離功能,商業銀行可以將不具有流動性的中長期貸款剝離於資產負債表之外,及時獲取高流動性的現金資產,從而有效緩解流動性風險壓力。
(3)資產證券化有利於化解不良資產,降低不良貸款率。通過資產證券化將不良資產成批量、快速地轉換為可轉讓的資本市場產品,重新盤活部分資產的流動性,將銀行資產潛在的風險轉移、分散,是化解不良資產的有效途徑。
(4)資產證券化有利於商業銀行增強贏利能力,改善收入結構。資產證券化的推出將為給商業銀行擴大收益、調整收入結構提供機會。在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原貸款銀行在出售基礎資產的同時可以獲得手續費、管理費等收入,還可以為其他銀行資產證券化提供擔保及發行服務賺取收益。
(5)資產證券化有助於國內銀行適應金融對外開放,提高整體競爭力。實施資產證券化,可以使國內銀行通過具體的證券化實踐來發展機構,積累經驗,培養人才,縮小同發達國家金融機構在資產證券化業務方面的差距。這樣,國內銀行就會在證券化業務方面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從而提高同外資金融機構競爭的能力,不至於在外資金融機構進入後處於被動狀態。
3、資產證券化對其他方面的意義
(1)資產證券化有利於推進我國住房按揭市場的發展。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領域中的一項重要創新,其運作方式已經十分成熟。在中國開展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業務,不僅能有效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促進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而且對於豐富中國的債券產品,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2)資產證券化有利於優化國企資本結構。我國的國有企業受間接融資方式的限制,其資本結構以大量負債為主,企業在銀行的貸款占企業外源融資的比重很高。通過資產證券化融資,國有企業不會增加資產負債表上的負債,從而可以改善自身的資本結構。同時資產證券化還有利於國有企業盤活資產,提高資產周轉率。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使作為國有企業的單一債權人的銀行能夠出售債權,從而緩解國有企業的過度負債問題,大大改善國有企業的資本結構。
(3)資產證券化有助於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資產轉化為債券後,可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市,這種債券就可能成為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工具。證券化資產的比重越高,規模越大,貨幣市場的流動性和交易性就越強,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影響就越顯著,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就越高。
Ⅶ 金融機構的負債余額指什麼
金融機構的負債主要有:
①收到個人和企業客戶的存款。
②發行的債券。如銀行通過發債籌集資金吸收存款。
③簽發的各種承諾兌付票據。
④中央銀行作為最後貸款人向商業銀行提供的貸款也是金融負債。
⑤其他需要支付利息的非權益性資金。
簡單的說,就是金融機構從其他方吸收的資金,將來需要償還的金額。
Ⅷ 國內金融機構總資產負債逐年增加有什麼意義
你好!我對這方面不理解,你的問題可以穩專業人士給你解決或到金融機構去可解清楚再做一步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