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市場 » 第六屆公司與金融法制國際論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第六屆公司與金融法制國際論壇

發布時間: 2021-06-15 11:43:24

Ⅰ 國際金融論壇的2011年

國際金融論壇(IFF)2011年全球年會於11月8至10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為「全球金融新框架:變革與影響」。
國際金融論壇主席、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國際金融論壇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韓國前總理、第56屆聯合國大會主席韓升洙,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秘書長素帕猜,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副秘書長包潤石,北京市市長郭金龍出席論壇開幕式並分別致辭。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國際金融論壇共同主席、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保羅·沃爾克以及國際金融論壇主席團成員、紐西蘭前總理詹尼·希普莉發表了電視致辭。開幕式由國際金融論壇常務副理事長、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主持。
本次論壇共將舉行7場全體大會,議題包括:全球貨幣體系的未來和中國的作用、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中國金融全球化的道路、全球金融架構的改革、全球金融監管改革與新興市場的啟示、促進中小企業融資和民營資本發展、全球再平衡與可持續發展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國際金融協會(IFF)總裁查爾斯·達拉拉,中國銀監會副主席蔡鄂生等出席大會並就相關主題發表演講。來自國內外銀行業、保險業、汽車製造業、房地產業等行業的企業高管還就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企業的機遇與挑戰、中國房地產下一步走向、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國企業可利用的國際資源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Ⅱ 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集團大事記

4月博鰲「定製夜話」探索財富管理新模式中科創88財富引領互聯網金融2.0時代
4月中科創領導一行受邀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
4月 中科創領導一行受邀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歡迎晚宴
4月中科創董事長張偉先生受邀參加第13屆博鰲亞洲論壇
1月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榮獲「最佳金融創新產品獎」、「最佳組織獎」
1月中科創公益慈善基金助力北京中藝藝術基金會發展我國文化藝術事業 ·12月
中科創與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政府簽署總部大廈投資意向協議
·11月
中科創成功舉辦「創新金融與文化產業融合——藝術品的投資價值和潛力提升」專題論壇
·11月
中科創開啟創新金融新紀元「1+3」業務模式齊發力——中科創受邀參加第七屆金博會
·11月
中科創深圳機場T3航站樓貴賓廳於11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
10月
中科創旗下88財富網正式上線
·10月
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授予中科創專業服務機構會員資格
·10月
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偉受邀參加APEC會議
·9月
中科創贊助深圳市施惠零鉛工程慈善基金會「交警關愛工程」10萬元
·7月
中國財富大講堂之《產業升級與城市更新的投資機遇》專題論壇順利召開
·6月
中科創承諾每售出100萬基金捐出100元助慈善事業
·6月
中科創和摩根大通共探財富資本與文化藝術品結合全新商業模式
·6月
中科創受邀參加「深圳溫度」大型城市互助公益項目亮燈儀式活動
·6月
財富資本與文化藝術品結合全新商業模式的結晶——東方鼎盛文化投資集團宣布成立
·6月
中科創華東區財富管理中心——上海市中科創財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
·6月
深圳市中科創財富管理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成立
·6月
中科創贊助「中國好夢想」10萬元創業基金
·6月
東方鼎盛文化投資集團已在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四大城市建造中國財富藝術館
·4月
中科創公益慈善基金捐款20萬援助雅安地震後重建工作
·1月
「新財富新資本新經濟」——中國產業並購基金高峰論壇成功召開 ·12月
中科創精彩亮相2012年第六屆「中國(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
·10月
中科創張偉董事長榮任深圳國際商會副會長
·9月
中科創集團下屬子公司深圳市威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經前海管理局批准入駐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
·9月
中科創常虹總裁受邀參加2012年(第九屆)中國並購年會
·8月
中科創集團參加深圳市創新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第一屆理事會
·7月
中科創受邀參加「CSR」全球對話高層沙龍
·6月
中科創參加第八屆「新財富金牌董秘」評選頒獎典禮
·6月
中科創成立「深圳市慈善會中科創公益慈善基金」
·5月
中科創張偉董事長當選市工商聯、市總商會副會長
·4月
中科創承辦並出席第五屆中國高校材料院長論壇
2011
·12月
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偉先生榮獲第五屆「深商風雲人物」。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精彩亮相「第五屆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
·11月
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副董事長王平先生應邀隨胡錦濤主席參加「APEC」。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協辦「第五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
·10月
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和愛德蒙·羅斯柴爾德家族正式簽署合作協議
·9月
中國財富俱樂部北京分會所正式啟用
·8月
中科創財富管理成都分公司成立
·7月
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及中國財富俱樂部有限公司應法國駐香港總領事邀請參加「法國國慶日慶典」中科創財富管理重慶分公司成立
·6月
中科創財富管理廈門分公司成立
·5月
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主辦的「中國財富大講堂」開講,邀請龔方雄為主講嘉賓
·5月
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獲「深圳市福田創新資本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中科創宏易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南昌紅土創新資本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增資
·4月
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成功舉辦「深商名企財富沙龍」
·3月
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成功協辦「第五屆私募基金高峰論壇」中國財富俱樂部上海分會所在丁香別墅正式啟用
·2月
中科創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月
深圳市中科創投資有限公司更名為「深圳市中科創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10月
聯合資信評定中科創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信用級別為A級」
·10月
深圳市中科宏易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為中科創集團增資
·9月
台灣新黨主席郁慕明先生蒞臨中科創參觀指導
·8月
深圳市中科創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參加「2010年度深圳市金融創新獎」評選活動
·7月
中科創集團榮任深圳市中小企業家聯誼會會長單位
·5月
中科創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榮任深圳市小額貸款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
·2月
中科創集團參加2010年廣東金融界代表開年活動
·1月
中科創集團榮獲「深圳市第七屆知名品牌」 ·12月
中科創集團參加2009中國(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
·11月
中科創集團獲2009年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最佳展示獎」中科創投資集團成功協辦「2009年中國國際人才高峰論壇」
·10月
中科創集團與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建立合作聯盟
·8月
中科創集團參加福田區中小企業融資專題議事會
·7月
深圳市人大、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綜合開發研究院等領導到訪考察
·6月
深圳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單位
·6月
中科創財富管理廈門分公司成立
·5月
與龍柏資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4月
中科創集團被認定為「深圳市福田區總部企業」
·3月
參與深圳市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中心發起機構
·2月
福田區、南山區政府指定合作金融機構
·1月
「中科創號」公主68呎遊艇首航剪綵儀式隆重舉行」 ·12月
2008年度深港投資十大人物獎(集團董事長榮獲
·11月
協辦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國際人才高峰論壇創財富管理有限公司」
·10月
中國(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展位最佳創意設計獎
·8月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樊綱教授到訪交流指導
·7月
全國首創一站式金融服務交易平台「快易貸」正式營業
·4月
全國工商聯孫曉平副主席親臨中科創集團調研
·2月
深圳市總商會(工商聯)第五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單位 ·12月
外交部李肇星部長到訪中科創集團調研指導
·11月
國家工商總局核准更名為「中科創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9月
與新華信託、建設銀行深圳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7月
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制認證,獲英國BSI頒發證書 ·9月
深圳市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單位 ·5月
廣東高科技產業商會副會長單位 ·中科創榮獲深圳知名品牌獎
·中科創榮獲最佳金融創新產品獎
·中科創榮獲最佳組織獎 ·中科創榮獲深圳知名品牌獎
·中科創榮獲最佳金融創新產品獎
·中科創榮獲最佳組織獎 ·中科創榮獲深圳市金融服務總部企業
·中科創榮獲深圳市政府聘首批深圳市中小企業金融顧問企業 ·中科創榮獲中國國際金融博覽會最佳創意設計獎
·中科創快易貸產品榮獲中國深圳財富金鵬獎十佳金融創新獎 ·中科創榮獲深圳市福田區總部企業

Ⅲ 第六屆影響力中國ceo論壇的舉辦意義是

10月20日,第六屆影響力•中國CEO高峰論壇即將隆重拉開帷幕,以「成長與責任」為主題,關注中國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對自身責任的探索,同時針對中國目前企業管理創新與變革進行全面探討、剖析。影響力•中國CEO高峰論壇是由北京影響力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舉辦的每年一度的企業界高端盛會,至今已經成功舉辦過五屆,歷年規模均在千人以上,國家相關部門領導、企業家、管理學專家等出席盛會,為參會的中小民營企業主傳遞最新的管理資訊、分析經濟走勢、交流企業經營思想、尋求合作機會。
在經濟決定國力的今天,歷史浪潮帶領傳統市場模式進入了終結時期,在高成長和低碳行的外在表現形式背後,金融危機帶來了「失業潮」、國美爆發了史上最大的股權爭奪戰、富士康引發一連串員工「跳樓門」、舟曲自然災害面前各地企業的全力援助……企業管理者們不得不反思,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同時,是否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的責任。
「成長和責任,是兩個永遠不能孤立存在的命題。」影響力•中國CEO高峰論壇組委會總顧問、北京影響力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永忠表示。
中國企業已經走了10年、20年,甚至更久,顯然,亞當•斯密斯的「無形的手」在推動企業家地位和形象徹底轉變的同時功不可沒,但是今天,還有大部分的中國企業家需要重新審視前方的道路。
有專家指出,企業的社會責任管理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優質競爭資源,並且將最終轉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010年,在全球化責任浪潮深入下,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必將帶來管理理念全新的變革,面向未來的管理趨勢和市場變化,組織的發展與資源的「和諧相處」,中國企業家該如何思考成長與責任,讓競爭力在順勢中鞏固提升?這將成為第六屆影響力•中國CEO高峰論壇的核心主題。
屆時,將有眾多嘉賓出席論壇並作精彩演講,他們分別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曉華、中國企業報社長馮並、國家工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副局長黃建華、工信部節能司副司長高東升、央視《對話》主編、CCTV年度僱主調查策劃人劉戈、原花旗銀行副總裁、原通用汽車亞洲公司總經理lan J.STONES等等。
中國企業要想在日趨激烈的國際化競爭中崛起,就必須與時俱進,源源不斷地吸取新的知識,補充新的能量。劉永忠道出了論壇舉辦的初衷:「中國企業起步晚,成長環境也遠比國外企業復雜,資本的約束、市場的變幻、競爭的加劇,面對外資品牌的強勢介入,本土企業在約束和困惑中前行,經營戰略、品牌傳播、營銷機制、文化建設、人員素質等都接受著行業大考驗,大部分企業在摸著石頭過河,沒有明確的航向,作為中國培訓行業的先行者,北京影響力有責任更有義務來給中國企業家們搭建一個平台,共同探尋中國企業健康成長的坐標和方向。」
公益事業需要的不僅僅是熱情,更多的是責任和堅持。北京影響力抱著「為中國企業普及必修課程」的責任,堅持不懈地投身公益事業,六年來,將影響力•中國CEO高峰論壇作為回報社會的一個重大契機,整合最強大的師資陣容,從實戰出發,堅持為中國企業傳道、授業、解惑。並以富有邏輯性的精彩內容,六年來分別從健康的經營心態、科學的運營體系、合理的商業模式、適合的外部環境、職業的管理團隊等方面,為中國企業的基業長青添磚加瓦。

Ⅳ 上海財經大學關於銀行與國際金融。公司金融。國際經濟與貿易。新聞學。的疑問

首先 我是財大金融學院的 去年銀行與國際金融、公司金融我都填了,分數沒到,所以進了保險專業……

銀行與國際金融 公司金融的出路都非常好
國際經濟與貿易 這個專業基本上每個學校都有 沒有什麼特色
新聞學基本上是冷門專業

數學要求的話 銀行與國際金融最高 公司金融和國際經濟與貿易一樣 新聞學最低

所以我建議你選擇公司金融 當然按照去年考分來說理科公司金融超過銀行與國際金融 文科兩者也就差一分 所以難度還是有的

Ⅳ 金融學(銀行與國際金融)和金融學(公司金融)是不是一個專業

在國內一般認為是一個專業,但是這兩個是不同的研究方向。
金融學(銀行與國際金融):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為銀行和證券投資等金融經濟領域,培養符合國際規范化要求的金融管理人才,以適應我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發展。培養掌握現代金融學基本理論和金融管理技術與方法,熟練掌握國際金融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政策法規,熟悉國內外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及貿易結算業務,具有較高英語水平及計算機操作能力的,能在銀行業、證券業、信託業、保險業、基金業、上市公司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單位從事金融、理財及其他經濟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外向型」高素質專門人才。
主要專業課:貨幣金融學、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國際金融與管理、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銀行信貸管理學、證券投資學、保險理論與營銷、匯率理論與外匯交易、國際結算、期貨投資分析、信用管理、個人理財、金融模擬與實驗等。
就業方向:在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託和租賃公司、期貨經紀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管理部門及上市公司從事金融、理財及其他經濟管理工作。
公司金融學(Corporate finance),又稱公司財務管理,公司理財等。它是金融學的分支學科,用於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種融資渠道,獲得最低成本的資金來源,並形成合適的資本結構(capital structure);還包括企業投資、利潤分配、運營資金管理及財務分析等方面。它會涉及到現代公司制度中的一些諸如委託-代理結構的金融安排等深層次的問題。一般來說,公司金融學會利用各種分析工具來管理公司的財務,例如使用貼現法(DCF)來為投資計劃總值作出評估,使用決策樹分析來了解投資及營運的彈性。
公司金融學主要研究企業的融資、投資、收益分配以及與之相關的問題。對於英文CorporateFinance中國有不同的譯法,或譯為「公司財務」,或譯為「公司理財」,或譯為「公司金融」。顯然,就中文的字面來看,「財務」、「理財」和「金融」這些概念是有顯著區別的。一般而言,企業的「財務」或「理財」是以現金收支為主的企業資金收支活動的總稱,是建立在企業的會計信息基礎上加以管理的。而公司金融所研究的內容要比此龐大得多。一是它不再局限於企業內部,因為現代公司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金融系統,所以,必須注重研究企業與金融系統之間的關系,以綜合運用各種形式的金融工具與方法,進行風險管理和價值創造。這是現代公司金融學的一個突出特點。二是就企業內部而言,公司金融所研究的內容也比「財務」或「理財」要廣,它還涉及與公司融資、投資以及收益分配有關的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的非財務性內容。

Ⅵ mmm國際金融社區網站要關閉了,我們的錢是不是就沒了

理論上是這樣的,盡快提現啊。
馬夫羅季在金融領域的履歷並不光鮮。1994年,馬夫羅季曾一手製造了轟動世界的MMM公司運用金字塔騙局進行投資欺詐事件。時至今日,當年MMM公司案件仍被認為是金字塔騙局的一個典型案例在學術界討論。
眼下,披上互聯網馬甲的MMM金融互助社區與當年MMM公司股票案手法如出一轍。但截至目前,尚無確實證據證明兩者存在直接聯系。
有業內人士認為,該模式採用借新還舊的金融模式類似於金字塔騙局,不但沒有實際的投資標的,還以「互相幫助」的名義加以掩飾。
北京知名律師事務所一位高級律師稱,如果以上述模式牟取非法利益則涉嫌傳銷。同時,如果投資人的投資款不能回款、兌付時,要保留證據證明向有管轄權的經偵大隊報案。

Ⅶ 芝德與中國有哪些來往

芝德與中國的來往非常頻繁。他於1995年參觀訪問了中國人民大學;於2000年12月參觀訪問了南京大學;於2001年10月參加了在中國深圳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交易會「高新技術論壇」,發表了題為「資本市場國際化」的演講,並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參觀訪問。2002年3月訪問了位於北京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芝德還是世界經理人咨詢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該公司原在紐約世貿中心設有辦公室,但不幸於「9·11事件」中被毀。鑒於中國的快速發展,芝德於2003年3月將該公司總部遷至北京。芝德還於2003年9月在中國參加了第六屆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高成長企業與金融市場國際論壇。在論壇上,他發表了題為「全球化時代的中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的演講。他表示,中國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是十分正確和有效的,應當繼續保持下去。隨後他訪問了中國台灣,並以「人民幣對東亞貨幣穩定的影響」為題作了演講。他繼續了他的觀點。他認為,人民幣的突然升值對中國經濟所造成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芝德還於2003年10月參加了第五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交易會並出席深圳高科技交易會;隨後出席了於2003年10月28—30日在北京召開的「2003國際金融論壇」研討會。在會上他再次指出,人民幣不應該升值,中國也不宜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如果讓人民幣升值,將可能造成通貨緊縮,外商投資的積極性也會降低,甚至會造成社會的不穩定,整個東亞都將因此受到不良影響。另外,人民幣升值也並不能解決美國的貿易赤字問題。芝德還於2003年11月初出席了在中國海南省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會議,緊接著又出席了於11月6—7日在珠海召開的世界經濟發展宣言大會。

Ⅷ 第六屆企業與人才管理論壇有何影響

「互聯網+」、「物聯網」、共享經濟、VR、社交等掀起一波波創新與資本浪潮,如何預測下一波創新趨勢走向何方?新興企業如何渡過「初創死」的險灘?成熟企業又將如何在勇於打破墨守成規的局面之後,解除「轉型難」的魔咒?在「無創新無未來」的背景下,人力資源配置如何實現升級?創新時代,領導力應如何才能激發創新與效率?企業應如何打破壁壘以建構創新、高效的協作方式?2017年8月16日,《商業周刊/中文版》邀請到包括IBM、惠普、聯想、騰訊、京東、網易、拉勾網等眾多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知名民營企業、科技企業及互聯網企業的行業精英共聚一堂,針對創新時代的企業與人才管理戰略變革做出了深度探討。

創新離不開人才,如何在人才中形成有力的僱主品牌以輔助創新,是眾多與會人士的關注點。在論壇的最後,卓越職場研究所大中華區咨詢業務總監辛濟雲先生、Splunk上海研發中心總經理、全球研發副總裁何寧先生以及拉勾網商業副總裁付海豐先生對作為創新催化劑的新僱主品牌素有深度思考,他們對此展開熱烈討論,提出各自的洞見。辛濟雲先生指出,過往10年主流觀念和概念都是IT和創新企業帶來的,究其根本為這些企業在員工與管理者、員工與工作者以及員工協作方面的優勢。而何寧先生更是以身說法,分享了Splunk在多樣化、企業文化以及僱主品牌方面作出的努力及取得的不凡成績。

Ⅸ 國際金融論壇的使命目標

我們的使命:
秉承「構建全球金融—新資本·新價值·新世界」的精神使命,致力於成為具備戰略遠見的多邊對話通道。
我們的目標:
通過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運行機制,確保IFF的獨立、客觀、權威和全球金融領域信息的充分披露,達到:
(一)推動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建立國際金融新秩序;
(二)推動多邊對話,促進國際金融合作與交流;
(三)推動金融監管體系的完善,推動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推動金融風險控制機制的完善;
(四)促進金融穩定、金融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五)促進並開展廣泛的研究、咨詢和教育項目。
長期以來,國際金融論壇(IFF)始終堅持前瞻性、權威性和較高學術水準,日益受到國際金融界和社會各方的關注,產生了巨大影響,已經成為了推動全球金融界進一步交流、合作與發展的溝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