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危機對企業環境的影響
金融危機是什麼?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此次的金融危機是系統性金融危機,次貸也只是美國這棵金融大樹上的一個分枝,它的斷裂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導致整棵大樹幾乎全面倒塌,整棵大樹的倒塌又導致全球性的金融災難。
金融危機的根源?
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林「委身」美銀、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世界各國都為美國金融危機而震驚。加上之前垮下的貝爾斯登,曾經的華爾街五大投行已經去之有三。華爾街對金融衍生產品的「濫用」及美國的貨幣政策終於導致了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更為糟糕的是這場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正在向實體經濟蔓延,而且極有可能演變成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雖然我國參加全球化的時間較短、步伐也比較謹慎,但是金融危機還是對我國的出口經濟和金融系統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從而對整體經濟造成了影響。
金融危機對企業的影響?既然是影響,就肯定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此次的金融危機表面上險象叢生,實際上有利於行業洗牌、優勝劣汰,企業發展機會多。因此,我們必須辨證地看這個影響的問題。金融危機對國內企業及市場既有不利的影響,也創造了一些新的機會。
第一,市場疲軟,發展放緩——負面影響包括哪些?
基於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而帶來的製造業成本的不斷上升,加之當前全球金融形勢悲觀,包括調味品產業在內的各大產業都在削減成本應對壓力。
一、金融市場疲軟帶來的融資方面的影響。筆者個人認為金融風暴對中國的沖擊可能不會太大。因為中國的金融系統還沒有與世界接軌,貨幣還沒實現可自由兌換,中國的決策者對於購買外國資產一直持非常謹慎的態度。但是,沖擊不大,影響還是存在的,作為企業融資的集中陣營——銀行,在此次的危機影響下,呈現銀根緊縮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地影響了企業的融資。據悉,2008年6月以來廠商普遍感到融資環境逐漸惡化。銀行不僅提高了融資標准和成本,而且融資額度也隨之降低不少。
融資困難具體地對企業造成以下2個方面的影響:1、對外的影響,對產品的市場推廣、新產品開發、企業的品牌宣傳上帶來了影響。最近,五穀道場宣布破產了,雖然很大的原因上是由於該企業本身的擴張太快而導致了資不抵債,但是,據行業相關專業人士稱,該企業只是需要1億的資金周轉就能轉敗為勝,可見,融資對於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重要性。2、對內的影響,對員工的薪資級福利都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最近一段時間由於金融危機引發的企業裁員風潮很是旺盛。幾周之前,一份列舉了22家跨國企業、40家國內大中型企業、116家國內中小型企業的「大裁員第一波」企業名單,正通過各大公司的企業郵箱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白領中傳播。同時,一個標題為「金融危機十項注意」的帖子也在網上盛傳。雖然之後一些「榜上有名」的企業紛紛出來辟謠,網路調查也顯示文章中所列舉的事實有誇大的成分,然而目前我們不得不承認的就是,的確這一股裁員的風暴開始向著中國的一些企業席捲過來。總之,影響可能不大,但是,由於資金帶來的由表及裡的影響還是深深地刺痛者企業家們。
二、外國實體經濟帶來的外貿業務方面的影響。金融危機將使歐美發達國家增長大幅放緩,有些國家甚至出現負增長。在這種形勢下,對中國商品的進口需求會大幅度萎縮,這對於對外貿依存度很高的中國來說,貿易順差增幅放緩甚至負增長。但同時,由於中國產品價格較低,在國外大部分是低價產品,在金融危機的今天,歐美民眾在緊衣縮食的同時,必將更加青睞來自中國的低價產品。所以,金融危機對我國貿易影響將是一個逐步以及緩慢的過程。
面對這種情況,我國企業在穩定國際市場的同時,應逐步開拓國內市場,最大程度的降低金融危機對企業的不良影響。
近期國家施行了降低利率、減少稅收、實行農村土地改革以及醫療改革等政策。而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能夠增加居民的消費能力,這對於開拓國內市場的企業來說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
三、消費者的收入及心理帶來的產品銷量方面的影響。在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下,原材料成本上升,物價也隨之上升,收入降低的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也大大地下降了。金融危機還將會影響受眾心理,任何企業依靠的都是消費者,金融危機下,消費者會考慮縮減一些消費開支,並控制消費慾望,因此,消費者對於新產品的信息敏感度和關注度會下降,因而影響企業產品的銷售及企業新產品的開發速度,導致了企業生產力的下降,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四、全球市場發展速度的放緩帶來的影響。金融危機影響全球企業及市場發展速度的放緩,在總體上造成市場需求的下降,中國廠商同樣會受到這樣趨勢的影響,未來市場的增長潛力會有所下滑。
五、企業家信心方面帶來的投資規模的影響。目前中國政府和企業家們對中國未來經濟的穩定還是持較為樂觀的態度。不過,在國際經濟的低迷情勢下,企業家的信心會受到影響,因為小心花錢總是沒錯的。信心受到影響的他們是否還會增加投資?而這樣的猶豫也將影響到整個行業的現金流?這是一個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
總而言之,從近期來看,2個方面的影響我們還是不容忽視的。首先,金融危機使得中國調味品行業的投資減少,直接導致調味品行業的企業開發新產品的速度減緩;其次,金融危機延緩了調味品生產企業的設備廠商的技術研發和設備生產。而這兩個方面,是決定了我們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潛在商機帶來行業洗牌——正面影響包括哪些?
挑戰與機遇向來並存,這是不容置疑的。雖然目前全球經濟不景氣,資本市場低迷,但國內市場依然保持著旺盛的需求。從整個行業到個體商戶,調味品行業都是機遇和風險並存。下面,讓我們分析一下此次危機帶來的機遇。
一、國際市場帶來的潛在商機提升相對競爭力。1、金融危機使得歐美市場的運營商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在產品升級、終端定製等等一系列建設方面,都會更多的考慮壓縮成本,保持企業穩定的策略。而在這樣的狀態下,國內企業在產品、服務方面相對價格更低,且技術質量又差距不大的情況,使得中國更多的企業會成為國際運營商,尤其是尚未進入的美國市場運營商的潛在合作夥伴。2、海外企業在金融危機的影響,同樣會出現資金緊張、收入下滑等多種不利情況。而在國內社會經濟保持穩定的情況下,恆順、王致和、李錦記等國內廠商所面臨的壓力還是相對較小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國內製造廠商的相對競爭力。3、國際企業在後方不穩定的情況下,會在一定程度上放緩向中國市場的大舉進入,這也給國內廠商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尤其在運營商、市場競爭啟動的關鍵階段,也會給國內廠商帶來更多的機會。
二、行業並購會加劇。調味品行業將會出現分水嶺,強者會更強,弱者會消失。對於那些擁有壟斷資源優勢,以及有品牌和資源的調味品大公司將會更加受到青睞,而那些只掌握少數資源及市場份額較少的中小公司,以及正在謀劃融資來維持現狀的中小公司可能面臨倒閉,如果部分表現不好的調味品公司缺乏足夠的現金流無法度過寒冬,那麼行業將遵循市場優勝劣汰的基本規則,表現好的公司並購表現不好的公司將是不可阻擋的潮流,這將會提高調味品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和競爭門檻。
三、行業洗牌再度襲來。在投資需求放緩,企業增長面臨較大壓力時,企業或改變依賴資源投資擴張模式轉向利用新技術來提高生產效率,這在一定程度上或激發企業對產品技術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達到行業內洗牌的效果
四、國家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外力,外力部分政府應該承擔起責任,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中小企業發展往往需要政府的相應政策,否則中小企業跟大企業競爭起來非常被動。近期,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家出台的各種扶持政策,刺激消費者的消費,給中小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⑵ 金融危機公司理財的影響論文
您好,
中國資產管理公司的轉型已經迫在眉睫。如何給資產管理公司定位是個難題。如果說10年前,資產管理公司的成立主要是為了解決計劃經濟體系遺留的體制性和政策性的信用風險問題,如政府的隱形擔保、國有銀行和企業的預算軟約束等,那麼在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的今天,在全球金融危機日益深化的今天,我們是否可以給資產管理公司重新定位為:防範和化解市場經濟體系本身的信用風險呢?
金融危機展現的金融信用新特點
美國金融危機已經演化為一場信心危機和信用危機,我們對於美歐成熟市場經濟的金融體系,也經歷了從單純模仿到反思中借鑒的態度轉變。比如,眾多「技術先進」的信用評級公司,還有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以及政府監管部門,為什麼沒能預示出次貸危機的風險?在此背景之下,從宏觀視角重新審視中國的信用體系建設,防範和化解金融信用風險,就變得尤為重要。
此次的美國金融危機,表明了現代金融信用出現的幾個新特點:
1.准確判斷信用履約的能力比信用履約的意願更重要。對受信人信用歷史信息的調查和記錄,和對其未來的預期相比,後者更為重要。所以信用分析一方面是提高信用水平,另一方面是准確判斷履行信用的能力。對於分析信用履約意願的加強和有效區分,可能隨著技術的發展出現邊際遞減的效果。而信用能力是易變的,特別是在出現金融危機時變動幅度極大,因此對宏觀經濟和金融體系的影響更大。
2.信用從微觀上和宏觀上有不同的含義。對微觀上的單個企業和居民去評定信用等級,並不足以揭示宏觀信用體系的風險。對微觀企業和居民信用的評級,是以一系列的前提條件「既定」為基礎的,信用評級中往往要以同類企業的作為建立參照系,但是如果參照系改變了呢?依賴於其他個體的變化和宏觀形勢的變化,一旦後者出現重大變化,個體的信用度就不再存在。
3.存量交易中的信用風險更甚於流量交易。過去信用風險多發生於流量交易中,如商品銷售和購買中發生的風險。但金融危機表明,存量交易的風險更為巨大。傳統的流量交易中的風險,一般只對企業當年利潤有暫時的不利影響,或者只是影響單個的企業;但是存量交易中的風險,則會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所有者權益構成重大影響,可能是企業資本的大規模貶值。而通過企業之間、居民之間、銀行之間以及企業居民銀行之間相互持有資產和負債、權益的通道,會把這種單一個體引發的信用違約風險迅速傳遞到整個宏觀經濟體系。
4.抵押不能規避宏觀信用風險,多次抵押放大信用風險。通常抵押和信用被分開,如抵押貸款和信用貸款。抵押被認為是避免個體信用風險的一種手段,但這種避險手段可能並不適用於宏觀。原因是當信用風險發生時,抵押品的價值可能發生變動,單個個體的履約能力的弱化會通過資產負債表傳導到另一個個體,因此,有抵押並不意味著完全可靠。抵押物可以分為實物資產和金融資產,美國金融危機表明的正是通過金融資產的抵押不斷創造更大規模的金融資產存量,一旦發生問題,金融資產作為抵押品比實物資產變動更大。但是當金融危機影響到實體經濟後,作為抵押品的實物資產也會發生較大的貶值。這樣,抵押並不能規避宏觀信用風險。
此次金融危機的深度、廣度和復雜性已經遠超以往,信用風險的預警和防範、化解,是克服金融危機的關鍵。理論並不總是滯後於實踐的。近年來經濟學關於信用周期和信用鏈的研究,已經在分析金融信用創新過程和其中的風險。普林斯頓大學的清瀧信宏教授,從1997年就開始研究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由私人票據的借款約束所導致的信用周期和信用鏈波動,通過抵押和流動性約束導致的資產負債表的傳染效應,引起廣泛重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和格林沃爾德教授,始自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廣泛探討了信用周期與宏觀周期的關系,其中就包括了一般均衡的信貸鏈和信心危機及信貸危機。我們注意到,這些研究盡管出發點不同,但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試圖從信用的角度改寫經濟學特別是貨幣經濟學的範式,尤其集中在對信用周期和信用鏈的分析及其對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上。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轉型
筆者認為,從前述的理論上來說,資產管理公司通過試驗金融控股公司,參與信用體系的建設,有兩個獨特的優勢:
其一,從縱向來看,有熨平信用周期風險的長處。信用周期與經濟周期是相伴隨的,經濟衰退時期,往往是違約率最高的時期。而目前我國處在經濟結構調整、分化的過程中,金融市場可能面臨一個重新洗牌的過程,作為正在向金融控股模式轉型的資產管理公司,具有不良資產主業的經營策略反經濟周期而其他業務順經濟周期的特點,妥善調整各項業務之間的輕重緩急和各業務內部的結構配置,就能夠使信用周期的風險盡可能成為可控。
其二,從橫向來看,能更及時、准確地發現和克服信用鏈的風險。此次金融危機中各類金融機構之間的信貸鏈條的傳染,其危害已經遠遠超過此前經濟危機之中的各類企業如上下游之間和居民之間的信貸鏈條傳染。資產管理公司通過開展多種業務,可以探索這些金融服務業之間如何協調,形成一個完整的金融服務鏈條。而不良資產處置的主業又恰好處於這個鏈條的末端,所以由資產管理公司去做這個嘗試有樣本意義。目前各家資產管理公司已經拿到了一些金融牌照,如證券、保險、信用評級、金融租賃等,業務協同的效應已經初步顯現。一條信用鏈條,涉及了不同的微觀主體,而金融信用鏈,可以涉及到各種類型的金融機構,而他們與資產管理公司的省區機構結合,就形成一張「信用網路」。另外,資產管理公司本身從建立之初就受到財政部、銀監會和央行等各部委的監管,也可以有效防範監管風險。
就中國的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的具體情況而言,規模均比較小,所謂「船小好掉頭」。金融混業經營是金融業發展的趨勢,而金融危機發生後,對金融混業的監管也會更加審慎,由資產管理公司去做這個「嘗試」的成本和風險較小。而四家公司均積累了豐富的不良資產處置和風險金融機構託管、清算經驗,又都具有完善而精乾的網路體系,通過綜合經營,可以實現「網路化」加「專業化」的優勢,而網路化和專業化的結合也是信用體系建設、從微觀到宏觀信用風險防範的先決條件。
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在信用的兩個層面發揮作用,一是信用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完善,這是從信用的「意願」的角度,可以維護社會信用,積累處理不良信用的能力,利用自身關於大量企業和個人信用歷史資料推進信用資料庫的建設和分析,二是通過自身的轉型和金融實踐,探索在防範信用周期和信用鏈的風險中發揮作用,這是從信用的「能力」的角度。資產管理公司的轉型與我們整個國家的經濟轉型是不可分開的。從計劃到市場,是國家也是資產管理公司轉型的道路。而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來重新定位資產管理公司的戰略地位,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⑶ 現金轉換周期時間長對公司的影響
現金周轉周期天數為負,說明企業的銷售存貨和收回應收賬款的時間比支付應付賬款的時間短,這說明企業的流轉狀況好,經營管理效率高。
⑷ 全球金融危機對跨國公司的影響
美國金融危機在08年9月開始發爆發以來,引起了世界的金融動盪不安,也讓世界經濟走向極度的低迷之中。美國華爾街帶來的這場金融風波引發世界上的許多國家的金融走向破產邊緣。還有相當多的國家也在忙於自救當中,美國自身已經是因金融問題而焦頭爛額,窮於應付,採取多種措施還是解決不了這個巨大金融危機影響。美國向世界各大國請求共同行動來應對這次前所未有的美國金融動盪不安帶給世界的影響和經濟危機。為此,美國及西方國家,中國及亞太各國,歐洲經濟共同體等國,中東各國,南美各國,非洲各國,俄羅斯等國家都在盡全力組織應對。聯合國也沒有閑著,幫著為美國擦屁股,以共度這場全球經濟危機。中國在這場危機中也不能倖免,損失也不小,但中國好在發展勢頭強勁,外匯儲備充足,內需拉動經濟增長較大和啟動一系列利好政策來抵禦美國引爆的全球金融動盪和經濟危機。這里,且看宇內一刀來為網友們進行論述和分析,以示網友:
首先來回顧一下,由美國引發的這場全球金融動盪帶來的世界經濟危機!
08年3月,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
08年9月7日,有美國房貸市場半壁江山的美國五大銀銀行之二的「房利美」及「房地美」被美國政府接管,宣告這兩個銀行正式破產。
08年9月15日,處於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銀行」申請破產保護,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投資銀行」被美國銀行收購。等於是又關停了並掉一個銀行了。
08年9月21日,美國的第一大投資銀行「高盛銀行」和第二大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銀行」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
08年9月16日,美國的最大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宣布已到危急關頭,其也是世界最大的國際保險集團公司。
08年9月25日,美國最大儲蓄銀行「華盛頓互惠銀行」被美國聯邦監管機構接管,正式成為美國的國有資產。
08年9月29日,美國的「美聯銀行」被「花旗銀行」正式收購了。
從上面看,美國的五大投資銀行全部倒閉、關停或轉型。這正式向世界表明美國的投資銀行已無力進行世界投資了,美國政府已走向破產之路。
美國邁入金融動盪不安和走向有史以來的經濟危機後,為世界帶來的嚴重的金融動盪和經濟影響。這里我們再來看看世界各地和各主要大國的金融和經濟危機情況:
英國受到的影響狀況:美國次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和經濟海嘯風暴迅速抵達大洋彼岸的英國,和美國有著「相同語言」的英國成為這次風暴的首位「受害者」。是繼美國普通民眾消費者之後,英國民眾也在開始感受到這場由美國金融動盪帶來的全球性危機對其經濟和生活的影響。英國民眾的消費現在是入不付出了,人均每月要從儲蓄中拿出41英鎊(約合人民幣489元)彌補平時的生活不足 ,可見經濟也是拮據。據說英國現在的房地產市場也受到了巨大沖擊,英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連續11個月處於萎縮狀態,而這種下降趨勢還在繼續,看不到終點。
印度受到的影響狀況:印度股市已經是承受不住來自美國的沖擊壓力,在走入難以挽回的潰散之路上,以前眾多IPO案現在已經在撤銷。來自境外的外資對前景是嚴重悲觀和失望,孟買證交所敏感30指數跌破兩年來最低點,上周一,印度股市指標股指孟買證交所BSE敏感30指數即跌破12000點大關,以兩年來最低的11.801.70點收盤。印度的經濟前景不容樂觀,美國國會通過的8500億美元的救市計劃,在印度沒有引起任何利好的反應,相反,有很多投資者認定美國經濟已病入膏肓了,與美國經濟聯系緊密的印度將難逃厄運。印度政府指示某些地方的警方開始監視湖泊、運河等地,以免投資失利者自殺行為等現象。
日本受到的影響狀況:08年10月8日,日本東京股市,225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在當地時間下午1點半時跌至9502.48點,比上一個交易日下跌了653點多,比去年7月的18261.98點幾乎縮水一半。股價的持續下跌讓日本民眾不得不害怕,有的日本民眾居然後悔沒有在較高價位時拋出手中股票。受經濟的不景氣影響,日本各百貨商店經歷前所未有的景況,今年8月份日本全國百貨商店女性服裝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比減少5.3%,女式手提包等隨身用品的銷售額同比也減少3.6%。「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嶌峰義清稱:「此前,日元只對美元升值時,日本企業還可以從日元對歐元貶值中得到補償,現在美元、歐元同時貶值,這種情況嚴重打擊日本企業。」
俄羅斯受到的影響狀況:2008年下半年開始出現不良苗頭,俄羅斯金融上最先反應在證券市場上。開始時股指調頭向下,開始時以為只是正常調整,在短短5個月後,連破數個重要關口,跌幅超過60%,特別是在10月6日創有史來單日最大跌幅紀錄,指數收盤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9%,以866點報收。受經濟的嚴重影響,老百姓購房門檻也被抬高了,房價又居高不下,房市交易現委縮,銀行一度停止房貸。雖然說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但俄羅斯經濟總體運行還是比較正常的,宏觀經濟指標表現良好,2008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超過12%。俄羅斯政府還擁有雄厚的儲備資金,截至9月1日,黃金外匯儲備達5816.381億美元,與年初相比增長21.7%,這些都保障著俄羅斯經濟正常發展和經濟的平穩運行!
中東國家受到的影響狀況:在中東地區,各國股市在10月7日紛紛下跌,市值大大縮水。據估計在過去三天中,有6個海灣產油國的7個股市總共縮水了1500億美元,總市值跌至8000億美元左右。
非洲國家受到的影響狀況:肯亞股市,內羅畢證券交易所有20種股票指數已從去年底的5400多點跌到目前的約4100點。東非最大經濟體肯亞股市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二大股票市場奈及利亞股市,現在這兩大股市已經是持續數月的呈下跌態勢,市場交易少了許多。
巴西受到的影響狀況:根據巴西一家專業統計機構9月初公布的數字,今年5月,巴西股市總值14040億美元,但到9月8日總市值只有8720億美元,跌幅為30.8%。10月6日,聖保羅股市再度遭遇「黑色星期一」,下跌幅度一度超過15%。可見這次嚴重的經濟危機對巴西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中國受到的影響狀況:中國的股市也同樣受世界及美國的金融動盪不安的嚴重影響,下跌了不少。不過受政府一系列措施的推出,已止跌回穩。中國有關各大銀行對美國的投資和有關債券等確實損失不小,都有相當的損失。但隨著國家的調控等措施已是盡量減少損失。
歐洲各主要大國受到的影響狀況:歐洲經濟共同體國家對美國金融動盪帶來的嚴重影響也是相當大的。股市在不斷下跌,物價的高漲讓普通民眾買不起高檔品。失業加劇,經濟在不斷委縮,歐元也在變相貶值。美國向歐洲經濟共同體國家伸手要援助也得不到幫助。相反,歐洲聯盟國家及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都在批評美國的經濟政策和措施不力,給他們帶來經濟的嚴重不利影響。
由美國華爾街引爆的世界金融危機有如巨風海嘯,迅速波及全球。不管是同屬發達國家的歐洲聯盟國家,還是英國或是日本,還是經濟尚未開放的非洲,以及是坐享石油美元的中東,或者說是新興崛起的金磚四國等國家。都在感受著這場金融巨風帶來的狂掃與震撼。世界在不斷進行全球化的今天,已經是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成為美國金融危機之外的絕緣體了。因此世界團結起來應對這場全球危機也是必然。由於這場金融危機波及全球主要國家,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擔心發達國家或承諾捐助的國家受金融危機影響,欲減緩或放棄原先承諾,從而影響到聯合國持續推動改善的千禧年發展目標、氣候變遷與燃油危機等。為此,聯合全球主要國家領導人及各大組織領導人進行磋商應對這場危機。10月13日,全球各主要國家財長齊聚華府研商因應全球信用危機之道,聯合國計劃在二十四日邀集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相關機構首長召開理事會議,討論聯合國的因應策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將主持理事會議,聽取兩大金融機構負責人等首長與專家的建議。世界和國的聯合應對,希望能夠加快結速這場危機,為世界帶來金融穩定與經濟平穩及經濟發展。
中國在這場金融風暴與經濟危機中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中國的損失也是巨大的。但作為世界上負責任的國家,中國在不斷地推出自已的利好政策與措施來穩定中國市場和世界金融及經濟秩序,維護世界經濟穩定和發展。中國強勁的發展態勢和穩定的政策是世界經濟的「避風港」!
中國應對這次美國金融和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行動來穩定和促進發展:
一.降低了存貸款利率,促進經濟的平穩運行。
二.免除了存款利息稅等。
三.加快和加大對中小企業融資力度,保護中小企業的利益與生存發展。
四.打擊金融系統的腐敗分子和美國嬰鵡,為中國的金融穩定和平穩運行奠定重要的生存和發展基礎。
五.加強各銀行系統的監管力度,調整銀行運作能力。維護金融穩定。
六.啟動新一輪「新農村建設」和農業改革,推動中國的農村經濟發展,使我國的經濟由單一城市經濟,引向城鄉兩大經濟發展動力的車輪飛奔上來。加快中國城鄉一體化經濟的發展,從而使中國經濟邁入世界高速發展之路。推動和引領世界的經濟發展。
美國這場金融海嘯給世界帶來的影響是史無前例的。宇內一刀以為,美國將在這場經濟危機的打擊下,從世界經濟超級大國的地位上落下來,成為一個一般性大國。美國的「自由女神」將走下神壇邁向歷史的垃圾處理場。美國的軍事力量因為缺少經濟力的支撐在不久的將來也將來走向衰亡。在新興國家的發展及美國的跟隨國家的反目下,美國不久後將走向世界最危險國家的行列。美國經濟衰退導致美國政府和民眾破產,美國的資本主義帝國將走入世界末日。美國內部不和,人民種族分裂,國內人民內部矛盾激化,窮兵黷武在軍隊盛行,國家行將分裂。人們在不久的將來將向社會主義國家看齊,美國的政策也將以社會主義國的政策為範例來進行演變。美國高舉的「自由、民主、人權」在美國及西方走入死胡同,相反,社會主義國家的新的高度發展的「自由、民主、人權」得以成功。美國正式被社會主義制度代替和共產主義理想洗腦,一個既將崩潰而分裂的美國被中國和古巴等共產主義國家挽救了,成為世界共產式的民主國家。從此,美國在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影響下獲得新生!
⑸ 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特別是對中國的企業有什麼影響
認真分析金融危機對中國企業,筆者認為主要體現以下在四大方面:
一、出口增速下降,將面臨更多的貿易保護壁壘。全球經濟會對中國企業的出口產生較大負面影響。由於美國是中國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國,美國經濟減速不僅降低中國的出口增速,而且減少中國的貿易順差規模。此外,歐洲、日本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經濟增長也都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進口需求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上半年,珠三角等地有不少中小企業倒閉,而就行業來看,主要是玩具行業,接下來是紡織服裝出口行業。仔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限於倒閉困境中的主要是加工貿易企業。應該指出,出口增速的下滑和出口企業的倒閉不能完全歸咎於金融危機的沖擊,而是與人民幣升值、國內生產經營成本的上升、技術水平落後、經濟結構不合理等有很大關系。受到沖擊的出口企業往往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且多數是私營企業。在本輪經濟結構調整中,這些企業被列為調整的對象,只是金融危機的來臨使此類企業面臨的壓力增大,或者說是調整提前來臨了。對其他企業而言,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較小。
同時,面對危機,我國的出口企業需要對國際市場上的貿易保護措施提高警惕。依據經驗,中國主要出口目的國在經濟增長放慢的時候,其國內貿易保護主義勢力就會抬頭。未來一個時期,估計發達國家在立法層面和WTO層面會出台更多對華貿易保護主義措施。
二、境外投資企業的業績下滑,經營成本上升。受境外投資企業所在國經濟增長放緩影響,中國境外投資企業的業績不容樂觀。所在國的信貸緊縮,將導致企業的經營流動資金吃緊,對資金量的需求相應增加;如果所在國實施資本項目管制,那麼境外企業與境內企業間的資金流動鏈條將斷裂。美國、歐元區等地區向金融市場大量注入流動性,或將導致美元、歐元等貨幣貶值,從而使公司利潤遭受損失。而所在國在經濟低迷時期往往會放棄或抵制投資自由原則,在外資的審批或經營方面施加行政干預或消極施政措施,從而增加外資企業的風險。此外,與所在國的經濟增長放慢相伴生的更有合同違約率上升、國家風險增大等問題,都將使中國境外企業面臨的風險加大。
三、國際商品市場價格下跌,中國企業的原材料成本下降。前幾年,由於美元貶值、投機盛行、需求旺盛等因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金融危機爆發後,國際金融機構流動性短缺,逐步從大宗商品市場撤離資金,同時,投資者對世界經濟增長前景日益悲觀,從而預期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將下降,價格下跌。國際原油價格從140多美元的歷史高位下跌到目前的60多美元;鐵礦石價格也終止了上漲勢頭,開始回調。中國已經成為國際商品市場的主要買方,國際商品價格的下降將大大緩解中國企業的成本上漲壓力並增加中國企業在價格上的話語權。
四、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外匯衍生品風險上升。近期,中信泰富、中國中鐵(5.45,0.01,0.18%,吧)、中國鐵建(9.85,0.13,1.34%,吧)等企業投資外匯衍生品招致損失的現實提醒我們。全球性金融危機形成後,國際金融市場動盪,美元、歐元、英鎊、澳元等國際貨幣的波動幅度增大,從事外匯交易的風險大增。此前,有些中國企業在國際貿易或投資中為避免匯率損失,從事套期保值交易;另有一些企業從事外匯衍生品投機交易,這些交易中的風險因素不可忽視。當然,由於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程度不高,中國金融監管當局對境外投資的嚴格管制和中國企業對境外投資理財的審慎態度,所以,中國企業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的損失只是個案,並不具有普遍的意義,但應該引起警惕。
中國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舉措
此次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正在給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帶來沖擊,對中國企業的負面效應開始顯現。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分析金融危機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因素時,應當將外部沖擊與中國自身經濟周期的特點分離,以避免得出錯誤的結論。面對不利的經濟現實,中國企業的應對措施又有哪些呢?
首先,出口企業應積極實施市場多元化。雖然美國經濟的放慢會拖累其他經濟體的經濟增長,但是中國企業通過實施市場多元化,仍有可能擴大出口。中東、非洲、拉美地區以及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經濟快速增長,雖然也會受到金融危機影響,但是仍有增長,應該作為中國出口企業的目標市場。同時,中國出口的商品主要是低檔商品,收入減少時需求下降的首先是高檔商品,其次是低檔商品,因此在各國企業都受沖擊的情況下,金融危機對中國企業的沖擊相對來說並不大,中國企業應致力於市場多元化以保證出口量的增長。
其次,以內需市場為導向,主動調整結構。由於中國的金融體系與外部基本是隔離的,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與其他主要經濟體比較是良好的。隨著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國民收入不斷提高,內部需求也逐漸旺盛。因此,在外部市場深陷金融危機的時候,潛力巨大的內需市場應該成為中國企業的重要目標市場。為了彌補出口下降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宏觀政策將著力於擴大內需,投資和消費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政府將啟動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從而為企業創造需求。因此,出口企業除致力於擴大出口額外,還應該積極擴展內銷市場,以國內市場的增長彌補外部市場的下降。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應將危機作為升級轉型的良機,加大研發力度,提升產品質量,加強管理,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
第三,謹慎實施海外「抄底」。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眾多的國際金融機構陷入流動性危機,資產價值大幅下跌;原油、鐵礦石等資源性商品的價格回調。許多人認為目前是中國企業走出去實施「抄底」的良機,但我們應該牢記上世紀80年代日本企業赴美國「抄底」的教訓。一方面,陷入困境的一些企業資產狀況不透明,泡沫是否完全被擠出不得而知,「抄底」可能抄在「腰」上。另一方面,基於國家利益、股東利益的考慮,美國等國家也不會把優良資產賣給中國企業。一些國家政府很可能對中國大規模的對外投資實施限制。此外,由於企業文化及民族習慣上的差異,中國企業在成功並購後,是否能成功的經營也存在著極大的挑戰。所以面對「抄底」機會,中國企業必須要三思而後行。
⑹ 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說明一下金融危機對企業的影響
企業管理的基本目的是為了讓公司的負開銷減少,最大機能的讓公司盈利
而目前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公司的盈利受到了一定的阻礙,這樣企業管理就是最好幫公司節省錢的了
如果通過精簡人員的話效果沒有
公司培訓,還有減低公司的宣傳額度
也可作員工的工作讓他們和公司共度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