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司與銀行開展人民幣按期開放T+0交易,這類業務應該從會計角度怎麼來處理多出來的這部分收益應該處
應該從墓地來說,公司持有的目的是短期獲利的話,應該按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要是持有至到期的話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資,都不是的話就按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不同的核算方法計入的科目也不一樣。。。。
『貳』 外幣會計的應付賬款的會計處理怎麼做
如果,應付賬款設外幣核算的話,你只要付外幣就可以。
應付時
借:成本費用
貸:應付賬款--單位(外幣戶)
支付時
借:應付賬款--單位(外幣戶)
貸:銀行存款
(2)企業金融會計課件人民幣存款業務核算提前支取瑞林公司擴展閱讀:
為了總括地反映和監督企業應付賬款的發生及償還情況,應設置「應付賬款」科目。該科目的貸方登記企業購買材料、物資及接受勞務供應的應付但尚未付的款項。
借方登記償還的應付賬款、以商業匯票抵付的應付賬款;期末貸方余額表示尚未支付的應付款項。該科目應按照供應單位設置明細賬,以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一)企業購入材料、商品等驗收入庫,但貨款尚未支付,根據有關憑證(發票賬單、隨貨同行發票上記載的實際價款或暫估價值), 借記「材料采購」、「在途物資」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等科目,按應付的價款,貸記本科目。
企業購物資時,因供貨方發貨時少付貨物而出現的損失,由供貨方補足少付的貨物時,應借方記「應付賬款」,貸方轉出「待處理財產損益」中相應金額
(二)接受供應單位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應付未付款項,根據供應單位的發票賬單,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支付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叄』 稅務會計業務題
(1)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出口貨物征稅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100×(17%-13%)=4(萬元)
(2)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200×(17%-13%)-4=8-4=4(萬元)
(3)當期應納稅額=100×17%-(34-4)-6=17-30-6=-19(萬元)
(4)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材料出口貨物退稅率=100×13%=13(萬元)
(5)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200×13%-13=13(萬元)
(6)按規定,如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時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即該企業應退稅額=13(萬元)
(7)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當期該企業免抵稅額=13-13=0(萬元)
(8)8月期末留抵結轉下期繼續抵扣稅額為6(19-13)萬元。
借:以前年度損益 1000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100000
借:應交稅金——應繳所得稅 250000
貸:銀行存款 250000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00000
貸:盈餘公積-提取的盈餘公積 100000
(3)企業金融會計課件人民幣存款業務核算提前支取瑞林公司擴展閱讀:
若申報數與實際支付數有差額的,在下次申報退稅時調整(或年終清算時並調整)。若出口發票不能如實反映離岸價,企業應按實際離岸價申報「免、抵、退」稅,稅務機關有權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等有關規定予以核定。
剔稅:對進項稅的修正(其中退還的增值稅進項稅總額中免稅部分應該扣除,此處離岸價與采購價無法直接對應)
A 應納稅額: 免、剔、抵
B 尺度: 計算當期因出口原因而應退的總額(即尋找出應納稅為負的真實原因)
比較: A>B 說明A-B的部分不是因為出口而出現的,而是其他原因如當期大量購進而使進項稅劇增,相應的就應留待下期抵扣的部分,當期應退B
A<B 說明︱A-B︱部分是免抵的部分,應退為A
註:對於免抵部分,因其免抵的是內銷應納的銷項稅故而這一部分應補交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肆』 根據金融企業事務發展的需要,結合金融企業會計准則的制定和實施,談一下目前商業銀行會計科目
會計科目是會計核算的一種基本方法,是按照會計要素的具體構成進行科學分類而確立的會計核算項目。會計科目設置的科學與否,直接影響到經濟活動側重點的反映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准確性。
建設銀行會計科目設置是建設銀行會計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和規范建設銀行會計核算的必要前提,是進行財務、會計分析的基礎。科學地設置會計科目直接影響到建設銀行會計核算和財務分析的質量和效果。
一、建設銀行會計科目設置現狀
建設銀行現行的會計科目是1993年根據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明確專業銀行要轉換經營機制,實現企業化經營,逐步做到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完善,自我約束方針的管理要求而設置的。此後,伴隨著建設銀行業務的不斷開拓,會計科目的設置進行了多次修改。建設銀行現有會計科目分設為兩大類:
(一)表內科目:反映建設銀行會計要素實際增減變化的會計科目。按科目性質分為4種,分別為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損益類科目;按業務內容分為13種,主要為財政性存款、企業存款、儲蓄存款、證券及投資、信貸資金貸款、債券及貸款、政府投資基金及貸款、委託基金及貸款、現金及金融機構往來、代理業務、其他資金、所有者權益、損益等。
(二)表外科目:不反映建設銀行會計要素實際增減變化,而僅用於反映各項登記備查事項以及或有資產、或有負債的會計科目,如國庫券收款單、代理開行貸款、銀行承兌匯票等科目。
以上兩大類會計科目由總行統一規定設置一級科目。各省、市、自治區分行根據實際情況,在不違背總行統一原則下增設二級會計科目,但在上報總行時,須並入統一規定的科目內。到目前為止,共設有一級會計科目246個。其中表內科目219個,表外科目27個。
二、現行建設銀行會計科目存在的問題
(一)適應不了向商業銀行轉軌的需要
建設銀行原有的會計科目基本上是在計劃經濟模式下,按自身業務特點,即代理財政撥、貸款資金,負責國家基本建設資金的管理等特色而設置的。1993年以後隨著金融體制改革,專業銀行逐步向商業銀行轉軌,四大專業銀行傳統業務界限被打破,業務互相滲透,建行代理財政資金業務也逐漸失去優勢。為適應從財政職能向存款貨幣銀行職能轉換的變革,建設銀行會計科目也作了相應的修改。而且隨著向商業銀行轉軌的深入,新業務不斷開拓和發展,建設銀行會計科目增減變化次數也隨之增多。但就目前的執行情況來看,仍無法全面反映市場經濟形勢下建設銀行經濟行為的深刻變化。主要表現為不同業務會計科目自成體系,缺乏統一性、系統性,有的甚至存在漏洞,如「內部往來」科目等,利用其在途時間差,搞繞規模貸款,無形中增加不少會計核算上的風險。
(二)適應不了中央銀行實施銀行監管的需要
中央銀行為更好地實現職能轉換,對銀行業務實施有效監管,近期已制定了新的統一銀行會計科目,使各商業銀行共同性質的業務,在不同銀行中會計科目代號、名稱、核算內容等做到一致,以統一評價尺度;同時也有利於規范銀行業會計核算,避免違規經營和便於中央銀行監管信息的歸集和分析。建設銀行現行的會計科目帶有很濃的計劃經濟色彩,提供原始的核算信息可利用率低,其主要表現在現行科目核算內容與人民銀行新的統一銀行會計科目的口徑不一致,如統一銀行會計科目的貸款類業務按長、中、短期劃分。而建設銀行貸款類會計科目則不分長、中、短,而按貸款類別或部門劃分。每季向人民銀行提供相關統計報表時,櫃台一線會計人員則要按原始憑證和賬簿另行加工整理後方可上報。造成原始信息資源的巨大浪費,也給違規經營、調賬調表的行為以可乘之機,難以適應中央銀行現行監管的需要。
(三)適應不了金融國際化發展趨勢的需要
我國加入WTO在即,建設銀行海外業務不斷發展,海外分行紛紛設立。截止1999年底,建設銀行在香港、新加坡、德國已有三家海外分行,在漢城、紐約、東京開設了代表處,代理行含分行已有1000多個。建設銀行與外資企業、國外商業銀行以及國際金融組織業務往來與合作日益頻繁,會計核算國際化已成為建設銀行會計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而會計科目是會計核算的總括反映,是會計語言的基本詞彙,會計核算國際化首先要求會計科目要適應國際化的要求。建設銀行現行的會計科目和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會計報表在國際金融交往中不易為人所理解和接受,有礙於國際間的信息交流。如建設銀行現行會計科目設置中,不論是否為本行資產負債業務,全部納入表內核算,具體表現為「委託類」業務。對於此類業務,從根本上說不屬於建設銀行本身的資產負債業務,僅屬於表外業務或備忘性質業務的核算。由於科目設置上的不合理,降低了由此產生的資產、負債信息的可信度,造成外行難於看懂的情況,削弱了資產負債表信息的可用性。因此,有必要借鑒國際慣例和通用原則,結合我國及建設銀行的實情,制定出一套科學、規范、完整、統一的,分類合理又很適用的會計科目,以促進建設銀行業務全面發展,加速其業務發展的國際化進程。
(四)適應不了經營管理的需要
隨著建設銀行向商業銀行轉軌的不斷深化,新業務的不斷拓展,相應的會計制度、會計科目相伴產生。由於政出多門,使得會計科目核算的內容顯得雜亂。同一性質的業務在不同會計制度中,所使用的科目名稱不同,科目代號不同。如同為下級行存上級行款項,人民幣科目為×××系統內存放」,而外匯科目為「××××轄內行活期外匯存放」。而有的是同一種會計科目名稱,在不同行核算內容不一致。如「其他應收款」,A行除按制度核算正常內容外,還任意擴大其核算內容,如基建款掛賬、繞規模貸款等。最終全行合並的會計報表則很難真實反映經營業務的全貌,更談不上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因此,亟待科學設置全行統一的會計科目,並嚴格界定其核算范圍。
(五)適應不了統一電算化管理的需要
建設銀行會計電算化從內部管理角度出發,在橫向上要求本、外幣會計,對公、對私、房貸、信用卡等實施統一的電算化軟體。會計櫃台實施綜合櫃員制,資金清算、會計統計報表等一條龍的大會計管理形式;在縱向上要求統一機型、統一會計核算應用軟體,實現建設銀行系統全國或全區大聯網。目前,建設銀行內部會計核算應用軟體分別有:對公會計、對私儲蓄會計、外匯會計、房貸會計、信用卡會計等。由於每套應用軟體所依據的會計制度不同、會計科目代號不同、電算化范圍不同、數據集中的程度也就不同,為實施統一的電算化管理帶來極大不便。
(六)適應不了現代化信息系統的要求
現代化的信息系統,必須能夠有效地監測經濟組織各項管理規定和控制措施的執行情況,是防範和化解風險的重要基礎和手段。而建設銀行現行會計科目設置所構成的信息系統,由於其會計核算無法准確、詳細地提供信貸資產分行業的資料;不能及時提供各項資產、負債期限的分布和配比情況;不能全面提供某客戶在本行的整體交易情況。風險管理信息的可加工性能差,就無法滿足管理上復雜多變的需要,適應不了現代化信息系統的要求。
三、建設銀行會計科目改革的思路
改革建設銀行會計科目設置,應遵循《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會計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會計准則。從建設銀行業務發展目標出發,充分體現一級法人的原則,同時要充分借鑒國際慣例和國外商業銀行通用做法,充分考慮我國中央銀行設置的「統一銀行會計科目」的要求,制定建設銀行會計科目。具體思路應該是:
(一)調整會計科目的結構和分類
會計科目可由原來分設兩大類改為分設三大類,即表內科目、表外科目和備忘科目。
表內科目:可按會計要素劃分為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損益類科目。主要根據資金流向,核算建設銀行的主營業務和其他相關業務,同時也核算與建設銀行自身資產、負債有關的各種經濟活動。
表外科目:主要核算建設銀行日益發展的各種或有資產、或有負債業務。這些業務是以銀行自身的信譽對外承諾,在資金流動前並不構成建設銀行真正的資產或負債,但卻具有一定的風險,例如建設銀行開出的各種擔保書,不可撤銷信用證等。
備忘科目:核算的內容主要是那些不構成建設銀行自身的資產或負債的各類代理業務,以及僅用於登記備忘事項的科目。如:代理開行貸款利息、代理政府投資等委託業務,可從原表內核算轉入備忘科目核算。又如「國庫券收款單」、「重要空白憑證」等一些登記事項,原來在表外核算的,也可一並轉入備忘科目核算。這樣可簡化表內科目核算,使表內科目能真實反映建設銀行資產負債的真實情況。
(二)本外幣兼容
建設銀行要發展成為現代化商業銀行,其會計科目不僅要全面反映人民幣業務,如對公、對私、房貸、信用卡等業務,而且要反映外幣業務。應將本外幣業務納入同一套會計科目中,以體現建設銀行所經營金融業務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本、外幣業務按幣別不同,採用分賬制核算原則,不同幣種業務通過「外匯買賣」科目來調整各幣種間的賬務平衡關系。
(三)遵循流動性原則,將現有存款類科目名稱重新定義
根據管理和統計的需要,存款類科目應體現不同所有制主體形式,不同的存款期限,按流動性強弱對會計科目進行排列,以准確反映各項資金來龍去脈及流動情況。
(四)根據資產、負債結構對應和風險控制原則,對現有貸款科目名稱進行重新定義
(1)貸款應根據資金流向,分為短、中、長期貸款,與負債結構對應。對短期貸款可按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標准行業設置會計科目,以反映短期貸款行業投向,滿足統計需要;對中、長期貸款,因風險性大應按貸款用途劃分,體現會計的重要性原則。
(2)貸款類會計科目要較多地考慮風險性的要求,在深入考察各項貸款風險度的情況下,正確區分正常貸款和不良貸款。對不良貸款除設置「逾期貸款」外,還應增設「呆滯貸款」、「呆賬貸款」,以重點關注此類資產風險狀況,充分反映建設銀行資產的風險程度。
(3)對其他具有貸款屬性且交易量大的業務,要專門設置相應貸款科目。如:建設銀行信用卡業務發展迅速,通過信用卡進行消費、提現結算已深入人心,而由此引起信用卡透支金額、筆數也日益增加。為具體、真實地反映這一業務開展情況,應將信用卡透支貸款從「其他貸款」科目中分離出來,增設相應的科目進行核算、管理,增強對該業務管理的透明度。
(五)增設資產負債共同類科目
為適應電算化業務發展,以利於通存通兌等相關業務的開展,便於上下級行、兄弟行之間,銀行內部資金往來的清算,有必要增設資產、負債共同類科目。如:「資金清算往賬」、「資金清算來賬」、「內部往賬」、「內部來賬」、「本行代他行通存通兌款項」、「他行代本行通存通兌款項」、「結售匯平盤資金清算往來」、「外匯買賣」等科目。這樣可加強對這些業務的管理和細化,及時清算往來資金,減少亂用會計科目進行違規經營的可能性。同時也可減少「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的壓力。對規范、限制該科目使用,及時清理應收應付款項、防止會計核算風險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適用中間業務發展需要,增設相應會計科目
資產業務、負債業務、中間業務是現代商業銀行的三大支柱業務。建設銀行在向商業銀行轉軌的十幾年間,業務發展的重點主要在傳統的資產、負債業務領域,這從原來的會計科目設置中就可看出。隨著存、貸款利差的一再縮小,我國商業銀行已真正進入微利經營時期。僅靠傳統的存、貸款業務來實現商業銀行的效益目標的空間較為有限,而業務多元化是當前商業銀行發展的趨勢,中間業務作為新利潤增長點,必將成為建設銀行業務重點發展的方向。而建設銀行會計科目設置也必須順應這種發展趨勢,在損益類科目設置中將中間業務收入與支出從原「手續費收入」、「手續費支出」科目中分離出來。按業務種類設置「中間業務收入」、「中間業務支出」等會計科目,嚴格各種中間業務收支的會計核算,以精確反映各項中間業務發展狀況,准確評價和指導中間業務發展。
(七)會計科目要適度超前建設銀行會計科目設置要相對穩定,不能朝令夕改。不僅要反映當前業務內容,還要考慮對一些當前尚未開辦,但客戶需求且在可預見的將來有開辦可能的新業務,適當超前設置會計科目,如「協定存款」等。避免以往每開辦一項新業務,為滿足核算需要,新臨時加一塊「補丁」,或臨時找一相關會計科目一並核算,造成部分會計科目核算內容臃腫的局面。總之,會計改革是銀行改革的基礎。會計科目設置的科學、合理與否,不僅關繫到會計核算的科學化、規范化問題,而且關繫到建設銀行向商業銀行轉軌能否深化和順利實現的關健。因此,盡快改革建設銀行會計科目已勢在必行。
『伍』 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
一、外幣賬戶的設置
外幣統賬制方法下,對外幣交易的核算不單獨設置科目,對外幣交易金額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差額可在「財務費用」科目下設置二級科目「匯兌差額」反映。該科目借方反映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損失,貸方反映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收益。期末余額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後,一般無余額。
二、會計核算基本程序
發生外幣交易時,其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為:
第一,將外幣金額按照交易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按照折算後的記賬本位幣金額登記有關賬戶;在登記有關記賬本位幣賬戶的同時,按照外幣金額登記相應的外幣賬戶。
第二,期末,將所有外幣貨幣性項目的外幣金額,按照期末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並原記賬本位幣金額相比較,其差額記入「財務費用——匯兌差額」科目。
第三,結算外幣貨幣性項目時,將其外幣結算金額按照當日即期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並與原記賬本位幣相比較,其差額記入「財務費用——匯兌差額」科目。
三、主要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
(一)兌換業務的會計處理
外幣兌換業務是指企業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購入外幣(對於銀行來說,則是賣出外幣)或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售出外幣(對於銀行來說,則是買入外幣)。企業賣外幣時,一方面將實際收取的記賬本位幣(按照外幣買入價折算的記賬本位幣金額)登記入賬;另一方面將賣出的外幣實際收到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付出的外幣按當日市場匯率(或當日平均匯率,又稱當日市場匯率,下同。不包括外幣資本折算)折算為記賬本位幣之間的差額,作為匯兌損益。
【例14-1】乙股份有限公司外幣業務採用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本期將50 000美元到銀行兌換為人民幣,銀行當日的美元買入價為1美元=6.25人民幣,當日市場匯率為1美元=6.35元人民幣。
本例中,企業應當在銀行存款美元賬戶記錄美元的減少,同時按照當日的市場匯率將售出的美元折算為人民幣,在銀行存款美元賬戶記錄人民幣賬戶記錄美元的減少;按實際收到的人民幣金額,對銀行存款人民幣賬戶記錄人民幣的增加,兩者之間的差額作為當期的財務費用。有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人民幣戶)(50 000×6.25) 312 500
財務費用——匯兌差額 5 000
貸:銀行存款—美元戶(50 000美元)(50 000×6.35)317 500
企業買入外幣時,要按外幣賣出價折算應向銀行支付的記賬本位幣,並記錄所支付的金額;另一方面按照當日的市場匯率將買入的外幣折算為記賬本位幣,並登記入賬;同時按照買入的外幣金額登記相應的外幣賬戶。實際付出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收取的外幣按照當日市場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之間的差額,作為當期匯兌損益。
【例14-2】甲股份有限公司外幣業務採用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本期因外幣支付需要,從銀行購入10 000美元,銀行當日的美元賣價為1美元=6.40元人民幣,當日市場匯率為1美元=6.30元人民幣。
本例中,應對銀行存款美元賬戶做增加記錄,按照當日的市場匯率折算為人民幣,對該銀行存款相對應的人民幣賬戶做增加記錄;按照實際付出的人民幣金額對銀行存款賬戶做減少的記錄。兩者之間的差額作為當期財務費用。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10 000美元)(10 000×6.30) 63 000
財務費用——匯兌差額 1 000
貸:銀行存款(人民幣)(10 000×6.40) 64 000
(二)外幣購銷業務的會計處理
企業從國外或境外購進原材料、商品或引進設備,按照當日的市場匯率將支付的外幣或應支付的外幣折算為人民幣記賬,以確定購入原材料等貨物及債務的入賬價值,同時按照外幣的金額登記有關外幣賬戶,如外幣銀行存款和外幣應付賬款賬戶等。
【例14-3】乙股份有限公司外幣業務採用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本期從境外購入不需要安裝的設備一台,設備價款為250 000美元,購入該設備時市場匯率為1美元=6.35元人民幣,款項尚未支付。會計分錄如下:
借:固定資產——機器設備(250 000美元)(250 000×6.35)1 587 500
貸:應付賬款——美元戶(250 000美元) 1 587 500
【例14-4】甲股份有限公司屬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其外幣業務採用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本期從美國購入某種工業原料500噸,每噸價格為4 000美元,當日的市場匯率為1美元=6.3元人民幣,進口關稅為1 660 000元人民幣,支付進口增值稅3 104 200元人民幣,貨款尚未支付,進口關稅及增值稅由銀行存款支付。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500 噸×4 000美元×6.3+1 660 000)14 26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 104 200
貸:應付賬款——美元戶(2 000 000美元) 12 600 000
銀行存款 4 764 200
企業出口商品或產品時,按照當日的市場匯率將外幣銷售收入折算為人民幣入賬;對於出口銷售取得的款項或發生的債權,按照折算為人民幣的金額入賬,同時按照外幣金額登記有關外幣賬戶,如外幣銀行存款賬戶和外幣應付賬款賬戶等。
(三)外幣借款業務的會計處理
企業借入外幣時,按照借入外幣時的市場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入賬,同時按照借入外幣的金額登記相關的外幣賬戶。
【例14-5】乙股份有限公司外幣業務採用業務發生時的市場匯率折算。本期從中國銀行借入港幣1 500 000元,期限為6個月,借入的外幣暫存銀行。借入時的市場匯率為1港幣=0.9元人民幣。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港幣戶(1 500 000 港元)(1 500 000×0.90)1 350 000
貸:短期借款——港幣戶(1 500 000港元) 1 350 000
6個月後,乙股份有限公司按期向中國銀行歸還借入的港幣 1 500 000元。歸還借款時的市場匯率為1港幣=0.88人民幣。會計分錄如下:
借:短期借款——港幣戶(1 500 000 港元)(1 500 000×0.88)1 320 000
貸:銀行存款——港幣戶(1 500 000港元) 1 320 000
發生的匯兌損失,會計分錄如下:
借:財務費用——匯兌差額 30 000
貸:銀行存款 30 000
四、外幣賬戶的期末調整
各外幣賬戶的外幣金額,期末時應當按照期末匯率摺合為記賬本位幣,按照期末匯率摺合的記賬本位幣與賬面記賬本位幣之間的差額,作為匯兌損益,計入當期財務費用;屬於籌建期間的,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屬於與構建固定資產有關的借款發生的匯兌損益,按照借款費用資本化的原則進行處理。
【例14-6】丙股份有限公司外幣業務月初的余額為:
銀行存款——美元戶外幣余額60 000美元,人民幣余額376 500元;
應收賬款——外商外幣余額36 000美元,人民幣余額225 900元;
應付賬款——外商外幣余額28 000美元,人民幣余額175 700元。
本月月初的美元匯率為6.2750,月末的美元匯率為6.2950。本月發生以下涉及外幣的業務:
(1)3日,償還以前所欠某外商的應付賬款 16 000美元,當日美元匯率為6.3250。
16 000×6.3250=101 200(元)
借:應付賬款——某外商(16 000美元) 101 200
貸:銀行存款——美元戶(16 000美元) 101 200
(2)15日,收到某外商償還欠款一筆,金額為20 000美元,當日美元匯率為6.2850。
20 000×6.2850=125 700(元)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20 000美元) 125 700
貸:應收賬款——某外商(20 000美元) 125 700
(3)21日,以10 000美元支付專項工程設計費用,當日的美元匯率為6.3000。
10 000×6.3000=63 000(元)
借:在建工程(10 000美元) 63 000
貸:銀行存款(10 000美元) 63 000
(4)月末,各有關科目的美元、人民幣余額分別為:
「銀行存款——美元戶」科目:
美元余額=60 000-16 000+20 000-10 000=54 000(美元)
人民幣余額=376 500-101 200+125 700-63 000=338 000(元)
按月末匯率計算的人民幣余額=54 000×6.2950=339 930(元)
差額部分=339 930-338 000=1 930(元)
「應收賬款——外商」科目:
美元余額=36 000-20 000=16 000(美元)
人民幣余額=225 900-125 700=100 200(元)
按月末匯率計算的人民幣余額=16 000×6.2950=100 720(元)
差額部分=100 720-100 200=520(元)
「應付賬款——外商」科目:
美元余額=28 000-16 000=12 000(美元)
人民幣余額=175 700-101 200=74 500(元)
按月末匯率計算的人民幣余額=12 000×6.2950=75 540(元)
差額部分=75 540-74 500=1 040(元)
產生的匯兌損益為:
1 930+520-1 040=1 410(元)(匯兌凈收益)
月末調整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美元戶 1 930
應收賬款——外商 520
貸:應付賬款——外商 1 040
財務費用——匯兌差額 1 410
『陸』 公司購買了法人理財產品怎麼做會計分錄
這個好辦,讓「中國典當聯盟」來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吧,有很多金融界的權威人士常在論壇里活躍的,可以問下他們。
『柒』 請問公司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要怎麼做賬務處理產生一部分利息收入,怎麼做賬務處理
就公司理財產品的歸類不能簡單的歸於交易性金融資產,首先七天通知存款和三個月定存或者半年期定存,有什麼區別?都是屬於公司賬面余額的理財,也都會到期產生利息收入,這類理財不存在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問題,因為在初期跟銀行簽訂理財協議的時候,收益的固定可見的。
就我一家之言,理財首先要將其分類:一類是有合同業務根據的;一類是純粹的銀行賬面資產理財。如題所問,公司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應該屬於第二類,所產生的利息收入應該沖減財務費用下的利息支出(或計入利息收入);另一種,向匯利達等銀行產品支出,因要支付外匯,考慮到了匯率的變動產生的公司損失,人民幣定存銀行做質押,由銀行先付出外匯,到期後購匯支付給銀行,釋放質押人民幣(如果人民幣到期貶值,則此項業務虧損),這種人民幣質押產生的利息因附屬於境內外合同收入,應該計入營業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