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什麼地方可以找到2000-2018年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本外幣貸款總額
中國人民銀行 呀,各地都有分支機構,只是藏得比較隱蔽,所有銀行的現金都歸中國人民銀行管理
2. 銀監會查處陝西河南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了嗎
2月2日消息,近日,經過立案、調查、審理、審議、告知、陳述申辯意見復核等一系列法定程序,陝西、河南銀監局依法查處了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質押貸款案件,對兩地涉及該案的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款5250萬元,並處罰104名責任人。
2016年5月,陝西潼關縣聯社發生一起2000萬元質押貸款案件。結合案件情況,陝西、河南銀監局迅速組織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全面排查,發現多名外部不法人員橫跨陝西、河南兩省,以純度不足的非標准黃金做質押物,騙取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190億元貸款。目前,公安機關已抓獲35名外部涉案人員。案發後,陝西、河南銀監局積極指導督促相關機構多措並舉化解風險,並啟動了立案調查和行政處罰工作。
銀監會稱,下一步,銀監會將繼續堅持依法監管、嚴格監管、公正監管、廉潔監管,堅決剎住亂象,堅決治癒沉痾,著力防範化解銀行業風險,引導銀行業回歸本源、專注主業,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
3. 請問:2000年中國銀行貸款利率是多少謝謝!
早咯!
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
目前最新貸款基準利率:
6個月以內(含6個月)
6.1%
6個月到1年(含1年)
6.56%
1年到3年(含3年)
6.65%
3年到5年(含5年)
6.9%
5年以上
7.05%
備註:基準利率由央行規定,銀行貸款利率可以此為基準上下浮動。
4. 我最近正在寫論文,想問一下哪能查到國有四大銀行在陝西省的歷年存貸款總額謝謝
不知道額,做任務
5. 19家銀行身陷190億押品騙貸案的原因是什麼
19家銀行身陷190億「押品騙貸案」 工行、郵儲等被罰
近日,經過立案、調查、審理、審議、告知、陳述申辯意見復核等一系列法定程序,陝西、河南銀監局依法查處了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質押貸款案件,對兩地涉及該案的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款5250萬元,並處罰104名責任人。
河南銀監局對涉及該案的工商銀行河南三門峽靈寶支行處以罰款250萬元,對該支行及工商銀行三門峽分行9名相關責任人予以處罰,其中取消5人3至8年高管任職資格,對4名高管分別給予警告。同時,責令工商銀行對省、市、縣三級分支機構48名責任人給予了紀律處分和經濟處罰。
該案暴露出上述銀行業金融機構內控管理存在諸多缺陷。一是貸款「三查」形同虛設。相關銀行業金融機構貸前調查不盡職、貸款審查不嚴格、貸後管理缺位,部分基層機構在業務辦理過程中有章不循、違規操作,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二是押品管理嚴重失效。相關銀行業金融機構對貸款質押物的檢測及價值評估存在重大紕漏,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三是業務開展盲目激進。相關銀行業金融機構過度追求業務發展規模和速度,不了解自己的客戶,不能穿透業務風險,部分機構違規開展業務審批,重要崗位未形成有效制約,內控審計作用缺失。
下一步,銀監會將繼續堅持依法監管、嚴格監管、公正監管、廉潔監管,堅決剎住亂象,堅決治癒沉痾,著力防範化解銀行業風險,引導銀行業回歸本源、專注主業,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
6. 2000年至2017年歷年存款利率表
歷年銀行儲蓄存款利率表單位:年息%調整日期 活期 整存整取三個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1999-6-10 0.99 1.98 2.16 2.25 2.43 2.70 2.88
2002-2-21 0.72 1.71 1.89 1.98 2.25 2.52 2.79
2004-10-29 0.72 1.71 2.07 2.25 2.70 3.24 3.60
2006-8-19 0.72 1.80 2.25 2.52 3.06 3.69 4.14
2007-3-18 0.72 1.98 2.43 2.79 3.33 3.96 4.41
2007-5-19 0.72 2.07 2.61 3.06 3.69 4.41 4.95
2007-7-21 0.81 2.34 2.88 3.33 3.96 4.68 5.22
2007-8-22 0.81 2.61 3.15 3.60 4.23 4.95 5.49
2007-9-15 0.81 2.88 3.42 3.87 4.50 5.22 5.76
2007-12-21 0.72 3.33 3.78 4.14 4,68 5.40 5.85
2008-10-9 0.72 3.15 3.51 3.87 4,41 5.13 5.58
2008-10-30 0.72 2.88 3.24 3.60 4.14 4.77 5.13
2008-11-27 0.36 1.98 2.25 2.52 3.06 3.60 3.87
2008-12-23 0.36 1.71 1.98 2.25 2.79 3.33 3.60
2010-10-20 0.36 1.91 2.20 2.50 3.25 3.85 4.20
2010-12-26 0.36 2.25 2.50 2.75 3.55 4.15 4.55
2011-2-9 0.40 2.60 2.80 3.00 3.90 4.50 5.00
2011-4-6 0.50 2.85 3.05 3.25 4.15 4.75 5.25
2011-7-7 0.50 3.10 3.30 3.50 4.45 5.50 3.10
2011-7-8 0.50 3.10 3.30 3.50 4.45 5.50 3.10
2011-7-9 0.50 3.10 3.30 3.50 4.45 5.50 3.10
2011-4-6 0.50 2.85 3.05 3.25 4.15 4.75 5.25
2011-7-7 0.50 3.10 3.30 3.50 4.45 5.50 3.10
2012-6-8 0.40 2.85 3.05 3.25 4.10 4.65 5.10
2012-7-6 0.35 2.60 2.80 3.00 3.75 4.25 4.75
2014-11-22 0.35 2.60 2.80 3.00 3.50 4.00
2020-3-1 0.35 2.10 2.30 2.50 3.10 3.75
2015-5-11 0.35 1.85 2.05 2.25 2.85 3.50
2015-6-28 0.35 1.60 1.80 2.00 2.60 3.25
2015-8-26 0.35 1.35 1.55 1.75 2.35 3.00
2015-10-24 0.35 1.10 1.30 1.50 2.10 2.75
(6)2000年陝西金融機構存貸款擴展閱讀:
存款利率是一定時期內利息的數額同存款金額的比率。亦稱存款利息率。是計算存款利息的標准。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亦稱年息率、月息率、日息率) 。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幾表示,月利率按本金的千分之幾表示; 日利率按本金的萬分之幾表示。
我國習慣稱利率為幾厘幾毫。存款利率是銀行吸收存款的一個經濟杠桿,也是影響銀行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的存款利率是國家根據客觀經濟條件、貨幣流通及市場物資供求等情況,並兼顧各方利益,有計劃地確定的。
銀行利息稅變化時間表:
利息稅始於1950年,當年頒布的《利息所得稅條例》規定,對存款利息徵收10%(後降為5%)的所得稅,1959年利息稅停徵,1999年11月1日再次恢復徵收。
儲蓄存款在1999年11月1日前孳生的利息所得,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儲蓄存款在1999年11月1日至2007年8月14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20%的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儲蓄存款在2007年8月15日至2008年10月8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5%的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儲蓄存款在2008年10月9日(含)後孳生的利息所得,暫停徵收個人所得稅。
個人活期存款在每個季度的最後一個月20日結息一次,涉及到的2008年10月9日之前孳生的利息所得,還要按照5%的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資料來源:網路:存款利率)
7. 陝西改革開放三十年
改革開放30年來,全市人民在歷屆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從本地實際出發,按照「依託資源、面向市場、擇優開發、重點突破」的發展思路,大力開發以石油產業為支柱的主導產業,徹底改變了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經濟結構。尤其是近年來實施的「能源化工強市、綠色產業富民、紅色旅遊興業」三大發展戰略,帶動全市總體經濟在「十五」時期高位運行的基礎上繼續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為延安市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0年來,全市改革開放逐步向縱深發展,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社會商品日益豐富,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國民經濟保持了又好又快發展的態勢。
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結構變化明顯。經濟實現快速增長,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從經濟總量看:改革開放初的1978年全市的經濟總量(GDP)只有3.44億元,在全省十市中僅高於銅川市位居第9位;2000年全市的經濟總量(GDP)突破100億元,達到130.63億元,在全省十市中位居第6位;2007年超越500億元,達到594.03億元,在全省十市中位居第4位,比1978年增長19倍,年均增長10.9%。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1.59億元,比1978年增長3.2倍,年均增長5.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79.93億元,比1978年增長41倍,年均增長13.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2.51億元,比1978年增長18倍,年均增長10.7%。人均生產總值1978年只有238元,比全省低53元;2007年達到27921元,比全省高出13571元,在全省十地市中位居第一位。1978年全市日均創造GDP僅為94萬元,2007年日均達到16275萬元,是1978年的173倍。人均地方財政收入3417元,人均財力連續五年在全省十地市中位居第一。從分時期看:生產總值1978年-1990年年平均增長9.1%;1990年-2000年年平均增長10.1%;2000年-2007年年平均增長15.2%,呈現出逐期走高的態勢。
經濟結構變化顯著。延安市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屬於乾旱半乾旱性氣候,在改革開放的前20年,基本上擺脫不了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全市的總體經濟結構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到全市經濟總量的50%以上。改革開放30年來,延安市在農村積極推行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在城市不斷深化企業內部改革,積極推行企業改制,全市經濟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在全市經濟總量中佔比重迅速提升,並於1991年首次超過農業,工業化城市的特徵明顯顯現。2000年以來,延安市堅持「兩帶動,一支撐」的經濟發展戰略,全市總體經濟實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工業特別是石油工業對全市總體經濟和財政的支撐、主導、帶動作用迅速增強,工業增加值佔到全市經濟總量的75%以上,其中石油工業就佔70%以上,產業結構明顯改善,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52.6%:27.4%:20.0%調整為2007年7.0%:80.8%:12.2%。
二、農業生產穩步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延安市通過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富民政策,改革農村經濟體制,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全面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特別是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出台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以蘋果、草蓄、棚栽為主的三大主導產業快速發展,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健康、穩步發展。2007年全市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達70.41億元,比1978年增長6.2倍,年均增長7.1%,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主要農產品顯著增加。30年來,全市糧食產量先後跨越50萬噸、60萬噸、70萬噸、80萬噸幾個台階,1998年產量97.7萬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近年來,由於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糧食產量一直穩定在70萬噸左右。2007年糧食產量76.07萬噸,比1978年增長92.2%,年均增長2.3%;由於果業「大改形、強拉支、巧施肥、無公害」四大技術的推廣應用,全市蘋果的產量、質量、優果率和效益大幅提升。2007年蘋果產量達到138.09萬噸,比1978年增長1.58倍,年均增長19.1%;以大棚為主的設施農業迅速發展,已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2007年末全市擁有蔬菜大棚7.77萬座,蔬菜產量達到55.15萬噸。品種結構繼續優化,蔬菜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油料產量穩步增長,2007年產量達到1.67萬噸,比1978年增長4.1倍,年均增長5.8%;依靠科技進步,大力引進優良畜草品種,推廣擴大示範面積,草畜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2007年末全市人工種草保留面積390萬畝,其中舍施存欄牛20萬頭,羊子67萬只,生豬58萬頭,家禽330萬只,肉類總產量達到6.51萬噸,比1980年增長6.1倍,年均增長7.5%,奶類產量達到6290噸,比1980年增長24.6倍,年均增長12.8%,禽蛋產量達到1.84萬噸,比1980年增長10.97倍,年均增長9.6%。同時形成了以延川的紅棗、黃龍的核桃等區域性主導產業。30年的改革開放給全市的農業、農村帶來了很大的變化,給農民帶來了很多的實惠,大大提高了延安市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質量。
三、工業生產快速增長,規模和效益迅速提高。改革開放30年以來,延安市從實際出發,逐步摸索出一條適合延安經濟發展的路子,確立了「以資源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的」工業發展指導思想,以石油、電力、煤炭、卷煙四大主導產業為依託的工業經濟格局逐步形成。特別是1989年以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國有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得以確立,加上工業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力度的加大,工業結構發生了明顯改善,工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緊緊抓住國內外能源市場持續走好的重大機遇,全力加強石油產能建設,以石油為主的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石油工業支撐經濟增長的骨幹作用明顯顯現。截止2007年底,全市擁有年末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69個,全年完成產值(含長慶)892.58億元,較1978年1.31億元增加了891.27億元。其中:石油工業完成產值819.84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91.85%,而1978年所佔比重僅為7.6%,到1990年所佔比重上升為53.3%,2000年上升為89.8%。全年實現增加值463.84億元,其中石油工業實現增加值428.02億元,佔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92.3%,佔到總體經濟的72.1%。四大主導產業產品產量成倍增長。1978年全市生產原油(不含長慶油田)只有3.6萬噸,1992年突破100萬噸大關,達到101.35萬噸,2007年達到887.53萬噸,較1978年增長245.5倍,年均增長20.9%;原油加工量1980年僅為7.87萬噸,1995年突破100萬噸大關,達到118.95萬噸,2007年達到934.6萬噸,較1980年增長117.8倍,年均增長19.4%;煤炭1034.83萬噸,較1978年增長7.8倍,年均增長7.8%;卷煙31.5萬箱,較1978年增長14.3倍,年均增長9.9%;發電量2.94億千瓦時,較1978年增長1.97倍,年均增長3.8%。
四、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2007年全市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5.33億元(含跨市區項目完成投資),較1978年增長509倍,年均增長24.0%。從三次產業看,全市城鎮投資用於第一、二、三產業投資分別為1.96億元、190.91億元和72.85億元,分別較1978年增長18倍、1900倍和437倍。在第二產業中,工業完成投資190.68億元,較1978年增長1481.7倍,年均增長28.6%,其中:石油開采加工業完成投資166.21億元。在第三產業投資中,交通運輸、郵電及倉儲業完成投資21.81億元,較1978年增長3160倍,年均增長32.0%。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經濟發展後勁持續增強。從1978年---2007年,全市全社會累計完成投資1275.88億元。相繼完成了一批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完成了黃延、安靖高速公路全線貫通,新建了城市橋梁,拓寬了市區街道。集商業、住宿和餐飲、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麗融大廈、旅遊大廈等相繼建成。建成了一批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23.01平方米。二室一廳、三室一廳、小高層、復式住宅、別墅,處處折射出居民住房條件的極大改善。同時用於能源、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等基礎產業、公共設施的投資成倍增長,建成了一大批骨幹建設項目。為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五、伴隨著紅色旅遊的升溫,輻射帶動第三產業全面發展。
1、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1990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加大投資用於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大改善了全市的生產、生活和投資環境。2007年,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19933公里,相當於1978年3.98倍,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的良好局面。擁有各種車輛12.13萬輛,相當於1978年的15.5倍,其中:小型汽車4.5萬輛,相當於1978年的178倍。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1779萬人次,較1978年增長7.0倍,旅客周轉量15.52億人/公里,較1978年增長101.8倍;公路貨運量1507萬噸,較1978年增長16.3倍,貨物周轉量14.98億噸/公里,較1978年增長14.6倍。西延鐵路於1992年8月全線開通運營,神木--延安、榆林--安康、延安--上海、延安--北京鐵路干線全線貫通。同時開通了延安―西安、延安―北京、延安―上海的航線,成為延安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橋梁。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全市國民經濟和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活躍了城鄉市場,帶動了全市十三個縣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延安人民的生活面貌煥然一新。
2、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2007年全市擁有郵電局所206個,是1978年的1.3倍,職工人數達2943人,是1978年的1.8倍。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2.04億元,是1978年的549倍,年均增長24.3%。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45.96萬戶,是1978年的98倍。其中:城市用戶16.95萬戶,是1978年的77倍;農村用戶18.22萬戶,是1978年132倍;小靈通用戶10.79萬戶,是2002年的10倍;電話普及率為 21.5部/百人;行動電話用戶達到150.96萬戶,1999年僅有2.6萬戶;國際互聯網用戶達5.3萬戶。
3、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帶動全市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改革開放30年來,全市消費品市場規模逐年擴大,市場商品琳琅滿目,呈現出興旺的景象。居民消費方式進一步轉變,消費結構升級加快,私人汽車、體育用品類、旅遊、與住房相關的消費高位增長,消費需求明顯擴張,增長速度迅速提升。2007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04億元,較1978年增長41倍,年均增長13.8%。從城鄉看:城鄉市場持續升溫,差距逐步縮小。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6.28億元,較1978年增長60.2倍,年均增長15.2%,農村消費品零售額33.76億元,較1978年增長32.7倍,年均增長12.9%。從行業看:住宿和餐飲業增勢強勁。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8.33億元,比上年增長23.4%;其他行業零售額0.82億元,增長19.1%,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50.89億元,增長15.7%。批發和零售、和住宿餐飲業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的消費水平,市場上名、優、特、新商品層出不窮,消費者地位逐步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4、旅遊業發展勢頭強勁,遊客結構呈現多元化趨勢。隨著紅色旅遊的不斷深入,全市來延旅遊人數和旅遊綜合收入實現「雙豐收」,對全市第三產業的快速增長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2007年全市共接待旅遊人數650.12萬人次,比2000年增長2.5倍,其中:海外旅遊者達2.2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5.01億元,比2000年增長7.4倍,其中:實現外匯收入219.63萬美元,旅遊人數和旅遊綜合收入創歷史新高。旅遊綜合收入佔全市第三產業的比重由2000年的12.7上升到2007年的48.3%,上升了35.6個百分點;佔全市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3.2%上升到2007年的5.9%,上升了2.7個百分點。
六、財政收入快速增長,金融機構存貸款顯著增加。改革開放30年來,財政收支快速增長,有力地支持了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維護了改革穩定發展的大局。1978年全市財政收入只有2509萬元。2005年財政總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到2007年全市財政總收入達175.4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2.69億元,較1978年增長288.7倍,年均增長21.6%。2001年―2005年財政收支完成情況是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也是延安市財政發展最好的時期,收入持續高速增長,支出總量不斷增加,為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01年至2005年在主導產業石油工業的強力拉動下,全市累計完成財政總收入269.4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0.4億元,年均遞增高達42.9%和38.4%。2007年全年地方財政支出101.07億元,較1978年增長92.6倍,年均增長16.9%,其中用於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3.14億元,1978年僅為1264萬元;用於文化、教育、衛生支出25.6億元,1978年僅為2060萬元;用於農林水利事務支出14.27億元,1978年僅為2766萬元。
2007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42.05億元,較1978年增長516.6倍,年均增長24.0%,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200.22億元,較1978年增長752.8倍,年均增長25.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19.82億元,較1978年增長115.9倍,年均增長17.8%。金融機構現金收入1052.39億元,較1978年增長682.4倍,年均增長25.2%;金融機構現金支出1086.72億元,較1978年增長622.1倍,年均增長24.8%。有力地支持了延安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七、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2007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801元,較2000年增長92.8%,年均增長9.8%;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845元,較1978年增長52.7倍,年均增長14.7 %。2003年―2007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五年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3140元,較1978年增長39.9倍,年均增長13.7 %。隨著收入的增加,城鄉居民儲蓄迅速增加,人均儲蓄由1978年的18元,增加到2007年的9411元,增長了522倍。
居民消費結構逐步優化,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改革開放30年來,全市人民用於食品、衣著、居住、醫療保健、交通和通訊、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家庭設備及用品等方面支出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除了食品和居住人們必須的消費支出外,文化教育、娛樂消費支出比重提高迅速。2007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8713元,其中用於文化教育、娛樂消費支出為1286元;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2763元,其中用於文化教育、娛樂消費支出為321元。伴隨家庭收入增長提速,居民消費理念出現可喜變化,消費質量明顯提高,消費結構漸趨合理,吃飯注重營養,穿衣講究個性,出行講究方便快捷。足以證明人們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同時,越來越注重對精神生活的追求。
居民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不斷增加,並逐漸向高檔化發展。2007年末,每百戶城鎮居民擁有彩電達122.5台,比2000年增長1.5倍;擁有冰箱87.5台,比2000年增長1.7倍;擁有普通電話85部,比2000年增長6.7倍;每百戶城鎮居民擁有行動電話188.75部。與此同時,家用電腦、轎車等高檔消費品也逐漸進入全市城鄉居民家庭,且擁有量不斷上升。2007年末,每百戶城鎮居民擁有電腦達36台。
八、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1、科技事業迅速發展,科技項目爭取和科技成果轉化成效顯著,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2007年全市共有科技活動的單位43個,從事科技活動的人員2318人。其中:科技系統從事科技活動的單位有17個,從事科技活動人員257人;大中型工業企業從事科技活動的單位有5個,從事科技活動人員1743人。科技隊伍進一步壯大,科技事業快速發展。全市共徵集各類科技計劃項目278項,其中:爭取國家科技部、省科技廳批准立項的科技項目19項,共爭取經費910萬元,爭取經費額較上年增長5.6倍,其中:國家級項目2項,爭取經費234萬元,省級項目17項,爭取經費676萬元。全年申請專利112件,比上年增加40件,增長55.6%,其中 2007年授權專利29件。實施各類科技研究與發展計劃91項,其中國家級3項;省級22項;市級66項。
2、教育事業改革穩步推進。30年來全市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教育四制」改革穩步推進,「普九」任務全面完成。2007年末全市擁有各類學校數1804所,擁有教職工3.25萬人,在校學生46.8萬人。其中:職業技術學院1所,擁有教職工844人,在校學生5663人;中等專業學校2所,擁有教職工227人,在校學生2281人;普通中學173所,擁有教職工1.39萬人,在校學生20.78萬人;職業中學13所,擁有教職工818人,在校學生2.3萬人;普通小學1614所,擁有教職工1.53萬人,在校學生21.33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9.76%。特殊教育學校4所,在校學生248人。幼兒園233所,在園幼兒達4.31萬人。延安唯一的一所大學¬¬―延安大學,是由毛澤東同志親自命名,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大學,成立於1941年,其辦學歷史可上溯到1937年。經過60多年的辦學歷程,延安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文、理、工、管、醫、教、經、法等學科門類較為齊全教育部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學、陝西省省屬重點大學。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各類在校學生1.6萬人,擁有教職工1438人。學校下設15個普通學院和一個獨立學院47個本科專業和24個碩士點,擁有40多個研究機構。 政府用於教育事業的投入持續增加,2007年地方財政用於教育方面的支出達16.94億元,較1978年增長81.2倍,年均增長16.4%。職業技術教育、民辦教育已成為新時期教育事業發展的亮點。
3、文化、廣播電視事業健康快速發展。30年來,文化事業健康發展。2007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5個,從業人員661人;文化館(站)171個,比1978年增加148個,從業人員421人,比1978年增加了291人;公共圖書館13個,從業人員168人,藏書48.35萬冊;劇場、電影院14個,從業人員169人。全市擁有綜合檔案館14個,館藏檔案42.05萬卷(件)。各級文化部門挖掘整理了一批具有濃郁黃土氣息的民間文化藝術,安塞的腰鼓、陝北大秧歌、農民的剪紙、陝北民歌等享譽海內外。廣播電視事業快速發展。2007年全市擁有衛星電視地面收轉站150615座;電視覆蓋率由1978年的7%上升到2007年的96.87%。多頻道、高清晰的數字電視正在全市逐步推廣;廣播覆蓋率由1978年的24%上升到2007年的94.71%。《延安日報》全年發行315期,共計3.2萬份。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對促進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發揮了積極的輿論宣傳和導向作用。
4、醫療衛生事業有序發展。隨著國家醫療制度的改革,從建立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再到遍及城鄉的衛生服務體系,公共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得到較好的詮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成為可能。截止2007年全市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衛生所、醫務室)418個,較1978年增長16.1%;床位7190張,較1978年增長1.4倍;衛生技術人員8605人,較1978年增長1.6倍。農村村級衛生服務網進一步完善,村衛生室達到1217個,擁有鄉村醫生1179人,衛生員223人。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0人。6個縣區實施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完成36個鄉鎮衛生院標准化改造和縣區傳染病區(科)建設,市傳染病醫院主體建設完工。
5、體育設施得以改善,體育事業再上新台階。近年來,全市體育事業堅持以貫徹實施中、省、市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和《全民健身計劃》、《奧運爭光計劃》為重點,以創建陝西體育強市為目標,狠抓群眾體育活動的開展和競技體育水平的提高,全市體育事業取得新成績。2007年,全市在參加省以上比賽中共獲得金杯8樽,銀杯3樽,銅杯1樽。金牌125枚;銀牌112枚;銅牌80枚。全市共有體育場所14個,在校學生體育達標率為86.8%。以居民自發組織的集跳舞、扭秧歌、太極拳、扇子舞等不拘形式的體育活動場所隨處可見。新建成的、能容納萬人就坐的體育場館,標志著延安市體育事業邁上了新台階。
6、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上年基本持平,低生育水平進一步穩定。根據1%人口抽樣調查推算,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3.49萬人。出生率為10.37‰,死亡率5.7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62‰。
7、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成效顯著。2007年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按照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相關標准和全省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目標責任書的要求,以努力營造「平面整潔、立面規范,空間協調、動靜有序,安全舒適、文明和諧」的城市環境為目標,以提高城市凈化、美化、綠化、亮化水平為著力點開展工作,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成效顯著。全市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分別達到33%、30.39%和7.95平方米;全年共清運和處理生活垃圾8.13萬噸,垃圾清運及時率達到98%以上,進場垃圾處理率100%、無害化處理率81%;污水收集率達到75%,污水處理綜合合格率達95%以上。城市供應能力進一步加大。全年共完成供水1343.72萬噸,水質綜合合格率達99.92%;銷售天然氣3089.8萬方,銷售液化氣5418.28噸,燃氣普及率達93%;全年新增供熱面積32萬平方米,總供熱面積達268萬平方米。特別是1999年國家實施退耕還林政策以來,延安到處是青山環繞,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8、社會保障覆蓋面繼續擴大。2007年末全市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為17.1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13.4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達19.2萬人。2007年末全市擁有社會福利院 26個,床位941張。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濟的城鄉居民為20.35萬人,其中城市6.45萬人,農村13.9萬人。城鎮和農村社會保障覆蓋率分別達到52.99%和23.8%。
希望了以幫幫你了。
8. 2000年至今出台和金融相關的政策 都有哪些
(九)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政策措施:2014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實施方案的匯報》,擬建立存款保險制度,覆蓋我國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實行最高50萬元的有限賠付,以低費率起步,將保費建立存款保險基金。目前,方案正在公開徵求意見。
意義與效果:存款保險制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保護存款人利益和完善金融安全網的重要制度安排,對於完善我國金融安全網,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深化金融改革、維護金融穩定和提升我國金融業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50萬元的保護限額,能夠為全部金融機構99.6%和城市商業銀行99.5%、農村金融機構99.7%的存款人提供全額保護,能夠確保絕大多數存款人的信心和穩定。
(十)建立開發銀行住宅金融事業部
政策措施:2013年6月26日,國務院第14次常務會議明確,發揮好開發銀行對棚戶區改造的信貸支持作用問題。有關部門抓緊制定開發性金融支持棚戶區改造的方案,推動設立開發銀行住宅金融事業部。
意義與效果:設立開發銀行住宅金融事業部,有利於將政府政策支持與市場機制有效結合,為大規模棚改開辟成本更低、來源穩定的融資渠道。人民銀行通過抵押補充貸款(PSL)工具為開發性金融支持棚戶區改造提供了1萬億元長期穩定、成本適當的資金額度,資金利率較市場利率低約1個百分點。截至10月末,使用PSL資金發放的棚戶區改造貸款3127億元。
(十一)深化農業發展銀行改革
政策措施:國務院第63次常務會議原則同意農業發展銀行改革方案,明確了農業發展銀行改革的總體目標和主要政策措施。
意義與效果:深化農業發展銀行改革,界定業務范圍,妥善解決政策性財務掛賬等歷史遺留問題,進一步明確資本補充計劃,建立科學的資本充足率約束機制,有利於其逐步建設成為定位明確、功能突出、業務清晰、資本充足、治理規范、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良好、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農業政策性銀行,在農村金融體系中真正發揮主體和骨幹作用。
(十二)開展民營銀行試點
政策措施:發起自擔風險民營銀行試點工作,已批准首批5家試點民營銀行籌建。
意義與效果:開展民營銀行試點的一小步,是打破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玻璃門」的一大步,有利於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進一步優化銀行業結構,激發金融市場活力,提升微觀金融效率,加大對薄弱領域和環節的金融支持,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十三)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規模
政策措施:2013年8月28日,國務院第22次常務會議部署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工作。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了方案,新增3000億試點規模。
意義與效果: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是盤活存量資源的有效措施,有利於騰挪信貸空間,優化資源配置,加大對「三農」、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2014年8-10月,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24單、914.5億元,比2014年上半年多121.3億元。
(十四)推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政策措施:出台《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增加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試點范圍。穩妥推進優先股試點工作。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試點有序擴大至全國,並推出做市商交易機制。截至12月9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1434家,總市值3994.47億元,累計實現融資151.16億元。規范非上市公眾公司收購及重大資產重組等行為。進一步鼓勵證券投資基金創新,規范私募基金發展。
意義與效果:推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完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有利於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融資結構,減輕企業債務負擔,降低杠桿率,促進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14年第三季度,新股首發家數為35家,募集資金136.3億元,分別較二季度多增26家、86.7億元。1月至9月,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3033億元,占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為2.4%,較上年全年提升1.1個百分點。
(十五)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
政策措施:2014年7月14日,國務院第54次常務會議聽取了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匯報。出台《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化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意義與效果: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有利於完善現代金融體系、帶動擴大社會就業,有利於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創新社會治理方式,保障社會穩定運行。一是2014年1-10月,我國保險業保費收入17301.5億元,同比增長18.25%。二是保險公司加大了保單質押貸款的服務力度。9月末,保單質押貸款1692億元,比年初增加357億元。三是逐步擴大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市場的范圍,放開創業板股票投資,支持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截至10月末累計投資金額約6660億元。
(十六)拓寬外匯儲備運用渠道
政策措施:不斷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體制機制,積極拓展多元化投資,為企業提供委託貸款,創新服務方式,充實國家戰略物資儲備。成立總規模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首期資本金100億美元中,外匯儲備出資65億美元。支持中俄管道供油250億美元。中俄原油增供673億美元。向政策性銀行、大型商業銀行和中小銀行提供外匯資金3848億美元。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促進亞洲基礎建設互聯互通、加強地區貿易投資合作創建平台。
意義與效果:完善外匯儲備運用和管理,有利於支持我企業「走出去」,帶動消化過剩產能和勞務輸出,擴大對有關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服務實體經濟和「一帶一路」等國家政治外交戰略。
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十七)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
政策措施:2013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人民銀行牽頭的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加強金融管理部門溝通,形成監管合力,防範金融風險。
意義與效果:目前,我國實現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金融體制。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加強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政策之間,金融監管政策、法律法規之間,以及交叉性金融產品、跨市場金融創新等方面的協調,對於維護金融穩定,防範化解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具有積極意義。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成立以來,加強金融領域重大問題研究,已就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防範化解金融領域重大風險隱患、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規范同業業務等達成共識,並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為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發揮了積極作用。
(十八)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職責
政策措施:2014年,印發《國務院關於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職責和風險處置責任的意見》(國發〔2014〕30號),明確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職責和風險處置責任。
意義與效果: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職責,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分級監管體系,明確金融監管職責和風險處置責任,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促進金融健康發展。
(十九)防範重點領域金融風險
政策措施:2014年11月3日,國務院第67次常務會議聽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情況匯報,並提請11月2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
意義與效果:防範風險是金融業永恆的主題。當前,我國金融體系總體穩健,金融風險總體可控,但穩中有險、穩中有憂,潛在風險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包括貨幣總量不小、企業杠桿率過高、地方政府進入償債高峰、部分影子銀行擴張過快等。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積極做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工作。一是動態排查風險隱患,把握趨勢,前瞻性掌握金融風險的「導火索」和「引爆點」,做到心中有數。二是妥善應對和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有關部門發布進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調整房貸政策,支持居民家庭合理住房貸款需求尤其是自住需求。三是積極穩妥化解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風險,規范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機制。加強總量風險控制,優化貸款結構,逐步化解存量風險。截至2014年9月末,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不良貸款率為0.06%,比2011年末下降0.23個百分點。四是妥善處置信託、理財等金融產品可能引發的兌付風險。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影子銀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有關單位落實責任分工,完善監管制度,做好風險防控。五是妥善應對退保風險。六是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三次啟動應對大規模跨境資金流出和流入的政策預案。
五、擴大金融對外開放
(二十)啟動滬港通交易試點
政策措施:2014年11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滬港通交易試點正式啟動。
意義與效果:啟動滬港通交易試點,使內地與香港投資者能夠互相買賣股票,有利於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提高跨境資本流動和金融交易的可兌換程度,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和人民幣國際化,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滬港通交易試點啟動以來,總體運行平穩,交易結算、額度控制等各個環節運行正常,為境外長期資金投資A股市場提供了便利。截至12月9日,滬股通總額度使用594.42億元人民幣,余額2405.58億元人民幣,總額度使用效率19.81%。截至12月8日,通過港股通從內地流向香港的人民幣資金累計65.88億元。
(二十一)金融支持上海自貿區建設
政策措施:有關部門先後出台支持自貿區建設的指導意見,共計54條,構成了金融支持自貿區實體經濟發展的總體政策框架,明確了自貿區金融改革的總體方向。
意義與效果:在上海自貿區試點有關金融政策,推動資金正常流動、市場化定價及其相關管理機制,支持金融機構在上海自由貿易區經營,鼓勵開展特色業務、針對性建立相對獨立的銀行業監管體系,深化資本市場、保險市場改革,提升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建立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將為金融改革開放探索出可復制的經驗。
(二十二)推動雙邊本幣互換
政策措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的目的主要是維護金融穩定,便利我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雙邊貿易和投資。2013年3月以來,人民銀行與巴西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涉及資金人民幣12970億元。
9. 銀監會查處陝西河南質押貸款案發生什麼事情了
從銀監會獲悉:陝西、河南銀監局近日依法查處了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質押貸款案件,對兩地涉及該案的1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款5250萬元,並處罰104名責任人。目前,公安機關已抓獲35名外部涉案人員。
必須要嚴厲懲罰!
10. 請告訴我從2000年至今的銀行個人存/貸款利率變動情況
1999年-2015年 行儲蓄存款利率表
單位:年息%
調整日期 活期 整存整取
三個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1999-6-10 0.99 1.98 2.16 2.25 2.43 2.70 2.88
2002-2-21 0.72 1.71 1.89 1.98 2.25 2.52 2.79
2004-10-29 0.72 1.71 2.07 2.25 2.70 3.24 3.60
2006-8-19 0.72 1.80 2.25 2.52 3.06 3.69 4.14
2007-3-18 0.72 1.98 2.43 2.79 3.33 3.96 4.41
2007-5-19 0.72 2.07 2.61 3.06 3.69 4.41 4.95
2007-7-21 0.81 2.34 2.88 3.33 3.96 4.68 5.22
2007-8-22 0.81 2.61 3.15 3.60 4.23 4.95 5.49
2007-9-15 0.81 2.88 3.42 3.87 4.50 5.22 5.76
2007-12-21 0.72 3.33 3.78 4.14 4,68 5.40 5.85
2008-10-9 0.72 3.15 3.51 3.87 4,41 5.13 5.58
2008-10-30 0.72 2.88 3.24 3.60 4.14 4.77 5.13
2008-11-27 0.36 1.98 2.25 2.52 3.06 3.60 3.87
2008-12-23 0.36 1.71 1.98 2.25 2.79 3.33 3.60
2010-10-20 0.36 1.91 2.20 2.50 3.25 3.85 4.20
2010-12-26 0.36 2.25 2.50 2.75 3.55 4.15 4.55
2011-2-9 0.40 2.60 2.80 3.00 3.90 4.50 5.00
2011-4-6 0.50 2.85 3.05 3.25 4.15 4.75 5.25
2011-7-7 0.50 3.10 3.30 3.50 4.45 5.50 3.10
2011-7-8 0.50 3.10 3.30 3.50 4.45 5.50 3.10
2011-7-9 0.50 3.10 3.30 3.50 4.45 5.50 3.10
2011-4-6 0.50 2.85 3.05 3.25 4.15 4.75 5.25
2011-7-7 0.50 3.10 3.30 3.50 4.45 5.50 3.10
2012-6-8 0.40 2.85 3.05 3.25 4.10 4.65 5.10
2012-7-6 0.35 2.60 2.80 3.00 3.75 4.25 4.75
2014-11-22 0.35 2.60 2.80 3.00 3.50 4.00
2020-3-1 0.35 2.10 2.30 2.50 3.10 3.75
2015-5-11 0.35 1.85 2.05 2.25 2.85 3.50
2015-6-28 0.35 1.60 1.80 2.00 2.60 3.25
2015-8-26 0.35 1.35 1.55 1.75 2.35 3.00
1999-2013貸款基準利率表
1999年-2015年 行儲蓄存款利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