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摩爾金融網撰稿人沒有從業資格證卻薦股,國家卻不管,怎麼回事
這應該是自律的問題,如果選用不夠資格的人員從事專業的行業,出了問題夠,他們公司會承擔相應的責任。當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時候,才可以去向公檢法等部門反應問題,國家不回去什麼事情夠管的,呵呵不就是這樣么
⑵ 摩爾星靈(北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摩爾金融系界面(上海)網路科技公司旗下的互聯網創新金融資訊及服務平台,由上海報業集團控股,弘毅投資、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小米、360、卓爾等聯合投資,為追求效率的投資者提供動態市場消息、私人化投資分析及後續的投資產品與服務,廣泛涵蓋股票、基金、信託、債券、不動產等各類投資工具。
法定代表人:華威
成立時間:2015-12-28
注冊資本:625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6020458218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十里堡乙2號院5號樓3層503內F305
⑶ 自媒體有哪些盈利模式
網路搜索新成博客,一個關注草根站長的自媒體博客
一、自媒體+廣告
互聯網最基礎的盈利模式是先積累大量的流量,然後進行流量分發,分發的方式可以是類似於網路的競價排名,也可以是CPC、CPM、CPA等付費形式的廣
告,也可以通過用戶的社交分享進行分發。移動互聯網崛起之後,類似於網路這樣的流量集中分發平台逐步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無數個「小中心」。自媒體便是其
中一種類型。
如果要問十個做自媒體的人如何盈利,9個會告訴你先積累海量粉絲,然後幫廣告主寫軟文或者直接上硬廣上banner。這種盈利方式在2015年得到了極大的釋放。據社會化媒體廣告投放平台微博易給出的數據,微博易
去年一年為自媒體提供了高達7億元的意向訂單金額,有的單個自媒體在微博易最高收益達548萬元,其中近50個破百萬,單個廣告主總計最高投入1948萬
元做社媒傳播,最多選用了7000個自媒體為品牌發聲。另外據傳,某汽車廠商宣布明年將把60%的廣告預算投放到新媒體。
相比於上千億的網路廣告市場,自媒體廣告仍然是滄海一粟,但目前的數據仍足以讓許多自媒體人興奮不已。不過通過跟許多廣告主聊天發現,除了那些牛逼哄哄的
大號以外(頭條6位數,不準甲方改文案),大部分的自媒體號在廣告市場當中仍處在弱勢地位,收費方式甚至已經苛刻到了按銷售轉換付費。通過帶參數的鏈接分
發,自媒體甚至變成了某種意義上的返利網。簡單來說,廣告主真正的意圖仍然是導流,品牌層面的推廣似乎還未輪到自媒體。
除了那些牛逼大號,自媒體廣告的次級贏家應當是那些手裡握著幾十上百個號,號稱有「矩陣」的人。舉一個例子,有個心靈雞湯號叫「悅讀」,粉絲數190萬,
單個來看,並不算什麼,但是這個號背後的公司手裡同時擁有20多個類似的賬號,粉絲數加起來近1千萬,靠著這個數據做背書,「悅讀」的頭條價格也達到了6
位數。
不過芷妹比較擔心的是,在微信朋友圈廣告門檻不斷降低,各類智能化移動廣告平台不斷推出、新的移動流量巨頭不斷形成的時候,自媒體廣告這種原始、手工、粗
糙的廣告形式將面臨巨大的挑戰。更為艱難的是,在面對這一挑戰的時候,自媒體並沒有多少招數去應對,因為所有的技術開發都掌握在騰訊手中,自媒體很難通過
自主的技術開發實現高級的智能廣告投放,更別說數字營銷了。更為嚴重的是,手工作坊式的軟文也將不斷削弱自媒體本身的價值,目前微信文章不斷低走的打開率
即是明證。
二、自媒體+付費閱讀
有人說世界上最值錢的東西是知識,但是同時知識又最不值錢,互聯網的誕生和「免費」精神
更是將知識的價值沖淡到了最低。在版權意識尤為薄弱的中國,願意為知識付費的人少之又少。自媒體的崛起在為民眾爭取到更多話語空間的同時卻又製造了巨量的
垃圾,這更加劇了知識或者說內容的貶值。
內容的貶值帶來的最大後果就是自媒體人創作積極性的銳減,各大自媒體平台也意識到了這個
問題,於是在原創保護的基礎上增加了各種激勵機制。比如,微博在做長文打賞、視頻打賞、微任務廣告分成,今日頭條在做「千人萬元」計劃,目前已簽約179
個作者,今日頭條給這些作者保底1萬元收入。不過說到底,這些設置幾乎都可歸約為「打賞」,打賞的核心是「賞」,不是購買或者交易行為,打賞的動機當然可
能是覺得你寫的真好,但也有可能是覺得你辛苦了,賞你點飯錢。總之,這種機制可以讓自媒體人開心一陣,但無法持續地提高其積極性,因為當新鮮勁兒過了之
後,願意打賞的人自然會銳減,免費意識仍然占據上風。
一個比較高級的形態是做付費閱讀,這種模式比較挑領域,像財經這樣專業性強,內容生產門
檻高且信息難以獲取的領域比較容易推行。摩爾金融是一個典型的案例。摩爾金融上曾經有一篇名為《兩會催生股票「風口」分析》的文章,定價188元,短短半
天,就有超過500人購買,收入超過10萬元。也正是這樣的機制,讓很多雪球上的作者跑到了摩爾金融。
另外一個比較容易實現付費閱讀的是深度報道或者非虛構寫作,這類作品以其詳實的調查、獨到的分析能夠吸引一部分高質量的讀者群,讀者付費的意願也高於一般的內容。但是這樣的內容一般的自媒體人幾乎不可能寫出來,往往是傳統資深媒體人轉型之後在做。
總體來看,自媒體要實現打賞不難,但難以為繼,大部分都無法糊口,而付費閱讀的模式對於大部分自媒體而言也不現實。歸根到底,自媒體的內容仍不夠專業、不夠有深度。也許只有當垃圾信息已經煩得大家實在受不了的時候,真正有價值的知識才會被明碼標價進行售賣。
三、自媒體+電商
媒體驅動型電商、社會化電商、社區化電商等等名詞對於愛玩概念的國人而言並不新鮮。無論是《悅食中國》、《日食記》、《一條》這樣小而美項目的崛起,還是阿里投資微博,自建來往這樣的大手筆舉措,將媒體、社交與電商結合似乎成了解決傳統B2C獲客成本不斷高昂的有效途徑
這種模式的基本邏輯是,通過高質量的內容吸引粉絲,然後再通過軟文的方式出售自身產品。
與傳統的B2C不同,媒體驅動型的電商並不直接賣東西或赤裸裸地玩促銷,而是先洗腦讓你形成黏性然後在不知不覺當中銷售商品給你。傳統電商很大程度上看到
的只是商品,背後的品牌、人、故事是隱性的,而媒體驅動型電商正好補上了這個短板,將人物和品牌放在了產品前面。以茶葉類的自媒體「茶人王心」為例。通過
持續不斷地分享茶知識、茶道、生活方式,線下舉辦各類茶會吸引了眾多愛茶、對生活有追求的粉絲,然後再輸出有意思的軟文推廣自己的茶葉品牌——小茶婆婆,
茶人王心在死氣沉沉的茶葉市場開辟了一條清新的道路。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媒體驅動型的電商並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❶
適合該模式的往往是那些低頻高客單同時又非標准化的產品(藝術品、工藝品、需要品鑒的商品),比如大家趨之若鶩的《一條》,它賣的東西雖說算不上奢侈品,
但是也夠得上輕奢了,主要消費人群還是那些吃喝不愁的貴婦或者硬撐小資的文藝青年。一般自媒體人很難承受這種長時間不出單的品類。相反,一般的高頻快消品
如果用媒體思維來做,往往會死得很慘,因為做媒體、做內容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有這閑工夫還不如多跑跑渠道,多找人刷刷單。
❷媒體驅動型電商對內容的要求非常高。能夠帶來銷售轉化,甚至具有洗腦功能的內容絕不是單純的心靈雞湯或者搞搞笑、賣賣萌就能夠了的(當然,不排除各種
low逼網紅也能俘獲大批15線小年青的心)。舉個例子,《悅食中國》是一個標準的媒體驅動型電商,由美食家殳俏創辦,他們最早開始做的內容是視頻,單集
不超過10分鍾,主講一種地方性美食或者土特產,風格像高級版的《舌尖上的中國》。據其內部人士透露,這樣的片子單集成本超過了50W,顯然不是一般屌絲
玩得起的。但反過來看,這樣的巨額投入帶來的收益也是明顯的,2014年,光是粽子一個品類的銷售額就超過了千萬。
總體來說,自媒體要想玩電商,首先得想想自己腰包里的錢夠不夠,因為在媒體階段要耗費的資金並不是小數目,要知道《一人食》的創始人是富家千金,《日食
記》的姜老刀則自個兒就有影視工作室,如果沒錢,能像《悅食中國》那樣拿到花樣年的投資也成。其次,自媒體還得想自己要做的品類是什麼,這在很大程度上就
超出了自媒體的能力范疇。畢竟不管是媒體型電商還是情懷型電商,最終你都得賣東西,光是做代理呢你無法彰顯你的高大上和文藝范兒,但是要自己開發呢又會碰
到各種瑣碎的問題,復雜程度遠遠超過做媒體。
不過,媒體驅動型電商有一條思路仍值得嘗試,就是做平台,通過內容攢夠流量,然後分發給平台上的各種小而美的商家。目前來看,國外有Etsy、Bottica等巨頭採用這種模式,銷售各種手工作品、獨立設計師作品,但國內仍然鮮見,有一兩家也是死氣沉沉。
一句話,自媒體要往媒體驅動型電商轉,時機仍未成熟,或者說能做也只是小打小鬧,很難成氣候。畢竟國人的消費水平和購物習慣還停留在淘寶,低頻高客單的商品還未成為主流。個性化的需求的確存在,但還極其分散,召集成本對於一個自媒體而言很難負荷。
四、自媒體+IP
自媒體的最高級盈利形態是IP化的運營。所謂IP,一定具有多平台、多內容、多媒體等特點,但同時又緊緊地圍繞在一個核心品牌上,紛繁復雜的內容由一個統一的精神勾連起來。
從目前比較成功的IP型自媒體來看,主要有兩類,一類叫做拯救不開心型,比如《萬萬沒想到》、《屌絲男士》等,主要通過娛樂、惡搞給人帶來快樂,技術含量
低,黏性不高,粉絲說不買賬就不買賬,比如最近萬萬大電影的折戟;一類叫精神鴉片型,羅輯思維、吳曉波讀書會都是這樣的代表,他們往往打著智力輸出的旗
號,迎合的是那部分對成功學極其渴望的人。很大程度上,這種類型的自媒體是劉一秒等成功學大師的高級版。要知道,成功才是國人最大的需求,販賣成功當然是
市場容量最大的一門生意。
這其中,羅輯思維無疑將自媒體做到了極致,也不斷地拓寬了IP的范疇,從最早的脫口秀視頻節目到後來社群打造、電商運營,羅輯思維以「有種、有趣、有料」
為核心思想,俘獲了大量渴望成功者的心。自媒體要轉換成為IP,創始人一定要具備某種魅力人格(卡里斯馬型人格),能戳中粉絲的心。芷妹曾與羅振宇有過3
天的接觸,發現他會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極端的自由主義者,喜歡用肯定語氣講話、喜歡把道理推到極端、喜歡挑戰傳統的思維、喜歡用極其形象化的語言來表述,當
然也喜歡與人爭論。這樣的結果是,許多判斷力不強的人很容易上鉤,很容易成為一個追隨者。在這個意義上,羅輯思維這樣的IP具有了某種類宗教的意味。社群
成員們把羅振宇當做神一般的人物,口中時常掛著「羅胖說過」這樣的詞彙。
如果你也具有這種潛力,你當然也有機會朝著IP的方向去努力,不過大部分人都會死在半路,因為對於受眾而言,你不夠有種、有趣、有料。所以,IP型的自媒體真的不是屌絲能玩的,屌絲頂多扮演「粉頭」(粉絲的頭)的角色。
⑷ 界面的介紹
「界面」是中國第一大報業集團上海報業,聯手弘毅投資、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小米科技、奇虎360、卓爾傳媒1、藍色游標、霍爾果斯、825基金等推出,是高素質人群聚集的新聞及商業社交平台,僅用10個月時間,估值即上升至9億元人民幣。2界面以新聞為核心,布局26個內容頻道,提供專業有趣、以商業為主的全品類新聞資訊,極短時間內成長為中國中產階級喜愛的新聞平台。界面隨後以此為基點拓展推進創新業務,目前以精品新聞、摩爾金融、尤物、前輩、圓桌、開放平台為主的六大業務形態初步形成,下一階段,界面將發揮其品牌影響力,成為一家圍繞中產階級用戶,提供新聞、投資、購物、招聘及社交服務的互聯網平台公司。界面擁有網站、App客戶端、Wap端、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全規格互聯網產品矩陣,滿足用戶多樣使用習慣。
⑸ 北京摩爾金融是騙子做股票的皮包公司
大家要小心被騙
⑹ 【新股票池】《新版三劍客:與馬雲有染 與互聯網相關》已經發布在摩爾金融,鏈
當下,「北影三劍客」的名號屬於黃曉明、趙薇與陳坤,因為他們都是當今影壇一線明星,而且是北影的大學同學。除了演戲,黃曉明玩創投、趙薇搞股權投資的事情已經被大家熟知,如今陳坤也加入到資本游戲之中。
6月7日,橡膠領域企業龍星化工(002442 公告, 行情, 資訊, 財報)公布定增預案,計劃以10.34元/股的價格,募集資金約8.93億元,用於償還貸款。
在公告披露的認購對象中,就有大家熟知陳坤:出生於197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是中國知名演員、歌手,2010年成立東申童畫(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東申童畫」)。
陳坤這次投資不算多:將認購97萬股,金額為1000萬元。另外,一家名為億藝(北京)投資有限公司將認購155萬股,金額為1600萬元,陳坤通過東申童畫持有了億藝投資30%的股權。
很長一段時間,「北影三劍客」之間的關系如何是一個話題,當下關注點應該轉移到他們的投資上來了。
去年7 月11日,黃曉明與李冰冰、任泉宣布,將涉足互聯網創投圈創辦「Star VC」,尋找非影視公司的投資標的進行投資,嘗試在金融領域掘金。具體來看,Star VC的玩法為,先設立創投資金,篩選創業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所投資創業企業發育成熟或相對成熟後,通過股權退出獲得資本增值收益。
黃曉明此前也在A股市場上露過面。他是華誼兄弟(300027 公告, 行情, 資訊, 財報)最早的一批明星股東。
動靜最大的還是趙薇:A股、港股都有身影,而且收益頗豐。
A股市場上:唐德影視(300426在今年2月份上市,股價已經由發行時的22.83元漲到現在約160元,趙薇的持股數117萬股,浮盈超過1.8億元;再者,1月20日,省廣股份(002400 公告, 行情, 資訊, 財報)宣布,與合智文化、趙薇等共同出資5000萬元,合資設立合寶娛樂,趙薇出資250萬元,擁有5%股權。
賺的更多的是港股。
2014年12月20日的時候,趙薇與其丈夫黃有龍斥資31億港元,成為阿里影業(01060.HK)第二大股東,在4月份已經套現10億港元的情況下,他們還持有60億港元的市值; 而黃有龍在香港證券公司瑞東集團(00376.HK)的投資,也因為有趙薇好友馬雲的身影,已經有一日賺得74億港元的戰績。
不過,與其他兩大「劍客」都有投資影視相比,陳坤涉足的行業有點冷門。
龍星化工主要產品為炭黑,炭黑是橡膠工業中僅次於生膠的第二原材料,主要作為橡膠製品的重要補強劑和填充劑,但是該行業產能過剩,所以公司先後投資了白炭黑、氟化工等項目,由此帶來債務負擔。
⑺ 華為4X怎麼取消直接顯示密碼鎖屏界面
直接顯示密碼鎖屏界面
界面」是中國第一大報業集團上海報業,聯手弘毅投資、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小米科技、奇虎360、卓爾傳媒[1] 、藍色游標、霍爾果斯、825基金等推出,是高素質人群聚集的新聞及商業社交平台,僅用10個月時間,估值即上升至9億元人民幣。[2]
界面以新聞為核心,布局26個內容頻道,提供專業有趣、以商業為主的全品類新聞資訊,極短時間內成長為中國中產階級喜愛的新聞平台。界面隨後以此為基點拓展推進創新業務,目前以精品新聞、摩爾金融、尤物、前輩、圓桌、開放平台為主的六大業務形態初步形成,下一階段,界面將發揮其品牌影響力,成為一家圍繞中產階級用戶,提供新聞、投資、購物、招聘及社交服務的互聯網平台公司。
界面擁有網站、App客戶端、Wap端、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全規格互聯網產品矩陣,滿足用戶多樣使用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