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爾消費金融和海爾有什麼關系呢
海爾金融算是海爾旗下的子公司吧,但是是和其他公司聯合出品的一個項目,是中國銀監會批準的首家全國性消費金融公司。
Ⅱ 十萬火急::海爾集團與國內同行業的國際化經營競爭對比
2004年,我對海爾創業20周年時評價:海爾是中國改革開放時代的民族英雄;今天,是海爾創業21周年,我再加上一個新的評價:海爾是全球化競爭條件下中國企業的傑出代表。 為什麼說海爾是全球化競爭條件下中國企業的傑出代表?有幾個重要的數據支撐這個結論。我今年10月份到海爾集團又做了一次調研。海爾正在從高速度增長類型向高質量增長類型轉變,由如下特點:
第一個數據,海爾今年的全球營業收入是1039億元,相當於128億美元,這相當於今年全國GDP的0.6%,相當於今年山東省GDP的6%。海爾是一個創造經濟財富的中國大企業,不久就會進入世界500強企業之列,這可能是中國非國有企業第一家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因為2004年世界500強企業最後的企業全球營業收入是124億美元。我把海爾稱為「市場創新驅動」,不僅開拓國內市場,還不斷開拓國際市場,2005年海爾品牌出口與海外生產銷售額達到28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了40%;
第二個數據,2001—2005年5年期間,海爾研發的投入占銷售額總量比重在3%—5%,研發投入累計數超過100多億元,海爾正在成為以技術高投入,技術驅動型的企業;
第三個的數據,到2005年,海爾累計申請專利6180項,最重要的是發明專利達到819項,已經成為在這個行業內國內申請發明專利最多的家電企業。另外海爾也成為英國《金融時報》(2005年8月31日)評選「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的第一品牌,海爾自主品牌價值已經達到702 億元,此外海爾還擁有軟體著作權589項。這是很重要的數據,它說明海爾屬於「技術發明驅動類型」的中國最優秀的企業。
第四個數據,海爾的全球工業園佔地面積7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創造的銷售額都達到了148億元。這對中國的企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屬於土地節約型,特別是土地生產率是相當高的。我把海爾稱為「資源高效率類型」的中國企業。如果中國的所有工業企業能夠達到平均每平方公里創造的銷售額都達到1.5億元,也就是海爾土地生產率的百分之一的話,那麼在中國只需要百分之一的國土面積(9.6萬平方公里)就可以創造14.4萬億元的工業銷售額(2003年全國國有和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產品銷售額為14.3萬億元)。
今後我們衡量一個企業不僅要看它的勞動生產率,更要看它資源生產率,如土地生產率,能源生產率,水資源生產率。
最後一個重要的數據,就是海爾員工5萬人,但是創造17萬人的間接就業,如果包括在全球的幾十個國家的直接或間接就業,達到22萬人。我把海爾稱為「就業密集型或創造就業型」的企業。這對中國非常重要,因為中國現在是7.5億勞動力,大體佔了全世界的25%。如何解決世界上四分之一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是我們中國政府始終必須要實行的一個基本任務。
以上數據都表明,海爾確實是全球化競爭條件下的中國企業的傑出代表。從中國的發展角度看,中國不僅需要一個最優秀的企業,還需要千千萬萬的像海爾那樣的中國企業。他們是中國經濟崛起的民族英雄,也是中國創造財富的國家脊樑。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制定了《「十一五」規劃》的七大發展目標,其中提出了一個重大的戰略目標,我們把它概括為「創建創新型國家」目標。它的提法是「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很顯然,海爾就是這樣的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
中央提出創建創新國家目標,它的含義是什麼呢?如果從理論上來看,就是邁克提出的四種驅動類型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我們稱之為要素驅動階段,例如山西有煤就可以發展起來;
第二個階段是資本驅動階段,即從要素驅動轉為資本驅動,要素積累變成工業化的資本積累,目前中國整體上處於這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技術驅動階段,主要靠技術來驅動,包括引進技術、輸出技術,產品的技術含量越來越大,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中國沿海地區處於這個階段;
第四個階段就是所謂創新階段,包括觀念創新、制度創新、市場創新和技術創新等等。因為中國幅員太大,各地區差異顯著,具有「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大國特點。有些地方可能是不同發展階段的混合,但是我們更鼓勵從低的階段向中的階段發展,再向高的階段發展。因為各地區每一個階段的轉化都使得發展模式有一個從量變到部分質變的過程,進而由部分質變到質變的過程。
中央《建議》中提出「創新型國家」的目標構想,是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的,或者說戰略性的重大決策。日本、四小龍等,花了40年、50年的發展過程,才能夠從要素(主要是勞動要素密集)驅動型國家走到技術驅動型和創新驅動型國家。相比之下,中國發展速度要快得多,從現在起就開始朝著創新型國家這個方向發展。世界銀行在總結了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明確地建議東亞國家要走創新之路。由此形成國家之間的相互競爭,東亞在中國競爭壓力下必須創新,與此同時東亞創新也逼著中國不斷創新。它意味著從中國製造、中國生產到中國製造、中國生產加上中國創造,就是這樣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的過程。
海爾冰箱也走過了從進口組裝,到本地化,再到出口,現在到創立名牌出口這個從模仿到創新的變化過程。中國產品和出口要向從低的附加價值向中的附加價值、進而向高的附加價值轉變,從價格競爭優勢向著技術競爭優勢轉變,從成本競爭優勢向品牌競爭優勢轉變,從中國品牌競爭優勢向世界品牌競爭優勢轉變。
中央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來「創建創新性國家」,是由現實和長遠意義的,或者說具有戰略性的重大意義。因為從創新性國家來看,本質上要建立創新型企業,因為只有創新型企業才能開拓創新型的市場。從企業角度來看,提倡和鼓勵不斷增加對技術知識和人力資本的投資比重是一個基本趨勢,也是向創新型企業轉型的根本途徑。
三星集團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主要是引進技術,作為其他外國公司的夥伴;第二階段是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主要是獲得製造技術和技能,創立自己的名牌;第三階段是21世紀初期開始,主要是創新重大的基本的新技術。像三星這樣的集團大體要花四十多年或者更長時間走到這一步。
最近我去海爾集團參觀,感到中國的企業是大有希望的,海爾已經開始進入這個階段,但是它花了20年的時間就從國內的品牌到全球化品牌,這個過程是一個新的追趕模式,追趕模式的核心是全面創新。海爾的產品有重大的創新,我稱之為四類友好型產品,或者說「一石擊四鳥」。首先它的產品是顧客友好型;第二是節能友好型;第三是環保友好型;第四是健康友好型。所以海爾不光是創了名牌,關鍵是創新了一種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在中國無氟冰箱是海爾第一個大批量生產,現在海爾又大批量生產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機。
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家,在不久的將來,還可能成為第二大或者第一大貿易國家。就中國企業而言,能不能成為國際競爭強的優勢企業,進到世界500強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在今年剛剛公布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的名單中,中國已經有16家企業進入,在全世界排位上升為第六位,而1995年只有2家,2000年有9家;到2010年應該有20-30家企業進入,進入前4名。當然我們現在進入500強的企業大部分還是國有企業和國有銀行,我們希望將來民營企業和其他的企業也能進入500強,不僅是銷售額進入500強,關鍵是品牌,這是重要的標志。
總之,海爾在中國企業中是傑出的代表,是經濟全球化的先行者,又是探索者。因此我們認為海爾是中國改革開放時代的民族英雄,不僅創造了財富、創造了稅收、就業,更重要的是創造了一種中國式的企業文化,我把它稱之為中國特色的創新文化,這就是海爾精神。我們知道,海爾曾經提出過「敬業報國、追求卓越」,現在他們又提出來「創造資源,美譽全球」,就是說它不僅追求中國第一,現在正在追求世界第一。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誰最有能力充分創造全球資源,誰就能最有機會成為全球競爭的「贏家」。
盡管,實現這一目標對手林立、競爭激烈,也許困難重重、風險叢生,但是我仍然相信,經過21年歷練的海爾人,仍然能夠像他們創業之初、10年前、20年前實現他們的夢想一樣——如願以償!
人們期待著,國家期待著海爾能實現這個夢想,這一夢想就是——海爾一定要為中國在未來時期成為世界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並為這一宏大夢想做出重要的貢獻。謝謝大家
Ⅲ 全國合法的金融有沒有海爾金融
海爾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是我國擴大消費金融公司試點范圍後第一家經銀保監會批准開業的全國性消費金融公司,也是我國首家由產業發起設立的產融結合消費金融公司。
Ⅳ 跟海爾合作的三個字獵頭公司叫什麼
海爾板塊比較多,白電、地產、金融等等,您是指集團層面的合作呢還是子版塊公司的合作?
我們公司是四個字的,也在跟海爾合作~
Ⅳ 海爾金融跟海爾消費金融有什麼關系呢
這兩個好像是屬於同一家公司的吧
Ⅵ 海爾金融是做什麼的
1、海爾金融是一個海爾集團下的一個金融公司,公司的任務是將金融業務覆蓋到產業投資公司(基金)、財務公司、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形成較完整的金融產業鏈,進一步開發融資租賃、消費信貸等業務,豐富金融產品,同時運用產業投資基金、上市公司等平台,開發直接投資、並購重組、上市安排等業務,促進海爾集團其他產業的發展。
2、海爾金融集團簡稱CAP(英文全稱:HAIER CAPITAL),根據海爾集團全球化、多元化發展戰略,金融業務將是海爾集團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因此海爾集團2007年將旗下金融資產及業務整合,正式組建海爾金融集團。 海爾金融集團旗下擁有海爾財務公司及海爾房地產,控參股青島銀行、長江證券、海爾紐約人壽等多家金融企業。同時,海爾集團在上海和香港資本市場擁有青島海爾(600690)和海爾電器(01169)兩個上市公司資本運作平台。
Ⅶ 海爾集團的全資和控股的企業有哪些謝了!
海爾集團簡介
創立於1984年崛起於改革大潮之中的海爾集團,是在引進德國利勃海爾電冰箱生產技術成立的青島電冰箱總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名牌戰略」思想的引領下,海爾經過十八年的艱苦奮斗和卓越創新,從一個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壯大成為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美譽的跨國企業。
海爾集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國內到海外的發展業績,可以濃縮在下面這組數字中:
2002年海爾實現全球營業額711億元,是84年的20000多倍;2002年,海爾躍居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之首。
18年前,工廠職工不足800人;2002年,海爾不僅職工發展到了3萬人,而且拉動就業人數30多萬人。
1984年只有一個型號的冰箱產品,目前已擁有包括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米色家電、家居集成在內的96大門類15100多個規格品種的產品群。在全球,很多家庭都是海爾產品的用戶。
用戶的忠誠度是與海爾產品的美譽度緊緊聯系在一起的,19年間,海爾的無形資產從無到有,2003年海爾品牌價值評估為530億元,再次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首。
海爾產品依靠高質量和個性化設計贏得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2003年,海爾獲准主持制定四項國家標准,標志著海爾已經將企業間競爭由技術水平競爭、專利競爭轉向標准上的競爭。在國內市場,海爾冰箱、冷櫃、空調、洗衣機四大主導產品均擁有30%左右的市場份額。在海外市場,據全球權威消費市場調查與分析機構EUROMONITOR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海爾集團目前在全球白色電器製造商中排名第五,海爾冰箱在全球冰箱品牌市場佔有率排序中躍居第一。海爾集團堅持走出國門創名牌,目前,已建立起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設計網路、製造網路、營銷與服務網路。現有設計中心18個,工業園10個(其中國外2個,分別位於美國和巴基斯坦;國內8個,其中5個在青島,合肥、大連、武漢各有一個,海外工廠13個)。營銷網點58800個,服務網點11976個。海爾產品已進入歐洲15家大連鎖店的12家、美國10家大連鎖店的9家。在美國、歐洲初步實現了設計、製造、營銷三位一體的本土化布局。其中國外最大的工業園在美國南卡州,2000年3月,美國本土生產的海爾冰箱已經進入美國消費者的家庭。2002年,海爾海外十三個工廠全線運營。
隨著海爾國際化戰略的推進,海爾與國際著名大公司之間也從競爭向多邊競合關系發展。2002年1月8日和2月20日分別與日本三洋公司和台灣聲寶集團建立競合關系,實現優勢互補、互換市場、資源共享、雙贏發展。
2002年3月4日,海爾買下紐約中城格林尼治銀行大廈這座標志性建築作為海爾在北美的總部,表明海爾品牌已初步得到了美國消費者的認可,海爾要在美國紮下根去。2003年8月20日,海爾燈箱廣告在日本東京銀座四丁目這一黃金地段點亮,這是中國企業第一個在東京銀座豎起的廣告牌,也成為中國企業在海外影響力上升的標志。
2002年海爾實現海外營業額10億美元,是中國家電業出口創匯最多的企業。
海爾十八年來的高速發展,最主要的就是靠創新。海爾的創新三原則即創新的目標、本質和途徑分別是:創新的目標就是創造有價值的定單,創新的本質就是創造性的破壞,創新的途徑就是創造性的借鑒和模仿。
在海爾的創新體系中,戰略創新起著關鍵作用。
在1984年到1991年名牌戰略期間,別的企業上產量,而海爾撲下身子抓質量,7年時間只做一個冰箱產品,磨出了一套海爾管理之劍:「OEC管理法」,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管理基礎。
在1992年到1998年的多元化戰略期間,別的企業搞「獨生子」,海爾走低成本擴張之路,吃「休克魚」,建海爾園,「東方亮了再亮西方」,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成功地實現了規模的擴張。
在1998年至今的國際化戰略階段,別的企業認為海爾走出去是「不在國內吃肉偏要到國外喝湯」;而海爾堅持「先難後易」、「出口創牌」的戰略,搭建起了一個國際化企業的框架。
2002年,海爾通過在產業領域創出的品牌信譽進入金融業,在金融領域迅速啟動,發展順利:海爾控股的青島商業銀行進入良性發展,2002年成立的保險代理公司、海爾紐約人壽保險合資公司、財務公司為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奠定基礎,為集團日後的發展搭建更為廣闊的舞台。
18年前,海爾名不見經傳;18年後,海爾美譽飄香:美國《家電》雜志統計顯示海爾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家電企業;英國《金融時報》評選「亞太地區聲望最佳企業」,海爾名列第七;美國科爾尼管理顧問公司也將海爾評為「全球最佳運營企業」。同時,張瑞敏也獲得了中國企業家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的最高美譽,1999年12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評出「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業家」,張瑞敏榮居第26位。2002年12月26日出版的美國《遠東經濟評論》公布亞太最佳企業排名,海爾位居中國最佳企業第一名。2003年1月,著名的英國《金融時報》發布了2002年全球最受尊敬企業名單,海爾雄居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第一名。2003年8月美國《財富》雜志分別選出「美國及美國以外全球25位最傑出商界領袖」,在「美國以外全球25位最傑出商界領袖」中,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排在第19位。
近年來,海爾已經有十幾個成功的案例進入哈佛大學、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日本神戶大學等著名高等學府的案例庫,成為全球商學院的通用教材,這在中國企業界是唯一的。這標志著海爾已經從18年前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管理方法發展到以自己的創新管理進入國際管理界的前沿。
海爾的近期目標是進入世界白色家電前三強,並在此基礎上向該領域的頂峰沖擊。
Ⅷ 愛財集團與海爾消費金融是什麼關系
2017年
7
月
25
日,愛財集團與海爾消費金融宣布已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協議由愛財集團董事長兼CEO錢志龍、海爾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應華共同簽署,見證了雙方啟動戰略合作的重要歷史時刻。
Ⅸ 海爾屬於什麼企業類型
海爾公司是股份制公司。
海爾集團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服務商。在互聯網和物聯網時代,海爾從傳統製造企業轉型為共創共贏的物聯網社群生態,率先在全球創立物聯網生態品牌。公司創始人張瑞敏先生任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
海爾集團擁有海爾、卡薩帝、GEA、斐雪派克、AQUA、統帥等智能家電品牌;日日順、海爾消費金融、COSMOPlat、順逛等物聯網服務品牌;海爾兄弟等文化創意品牌。
物聯網時代,海爾將圍繞「智家定製」(智慧家庭定製美好生活)的戰略原點,構建食聯生態、衣聯生態、住居生態、互娛生態等物聯網生態圈,滿足全球用戶不斷迭代的個性化家居服務方案的需求。目前,海爾在全球擁有10大研發中心、24個工業園、108個製造工廠、66個營銷中心。
(9)與海爾金融相似的公司擴展閱讀:
海爾公司的發展歷程:
1、1984--1991年,七年的時間,通過專心致志乾冰箱的過程實施了名牌戰略,建立了全面質量管理體系。
2、1992--1998年,通過企業文化的延伸及「東方亮了再亮西方」的理念,成功的實施了多元化的擴張。
3、1997年,美國《家電》雜志公布全世界范圍內增長速度最快的家電企業,海爾超過GE、西門子等世界名牌,名列榜首。
4、1999年,美國《財富》雜志以《中國海爾的威力》為題對海爾集團所取得的業績進行大篇幅報道。
5、1999年12月7日,英國《金融時報》公布「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業家」排名,海爾總裁張瑞敏榮居第26位,這是中國企業家在世界范圍內獲得的最高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