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東金中心定向融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東金中心定向融資

發布時間: 2021-06-12 15:55:40

❶ 請問哪裡有一些關於定向增發的比較經典的案例

比較經典的例子是海南航空定向增發的例子。
海航換骨——「大新華」組建內幕獨家調查
海航集團正在操作的「大新華」集團一波三折,掛牌計劃一推再推,這裡面到底有什麼不為外人所知的故事?索羅斯是否還會大筆注資?海南航空集團的第一大股東是否即將易主?海南省政府為何在關鍵時刻拿出來15億?「大新華」集團上市後,以陳峰為代表的海航集團的「老闆」們,是否會上演一夜暴富的神話?《新財經》記者兩赴海南,通過與陳峰、王健、陳文理、李先華等海航高管的深入交流,得到了大量第一手資料。 「我們大廈樓上的『HNA(海南航空)』標識有些臟了,是不是應該清洗一下?」不久前,海航發展大廈的清潔工通過海航集團特有的網路辦公系統,將意見直接提給了集團董事局領導。 「不用了,我們的牌子馬上就換了。」海航的決策者回答。 文/陸 建 羅 威 眾所周知,海航人正在實施一個很大的戰略規劃——籌建「大新華」集團。可是,這個「大新華」同現在正在私募的新華航空控股有限公司有什麼關系?同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有什麼關系?同海航集團有什麼關系?「大新華」未來將扮演什麼角色?這些問題,就是在海航內部,很多人也說不清楚。 「海航現在處於再次脫胎換骨的准備期。」面對《新財經》的采訪,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說,「未來5~7年,海航有兩個目標:一是創造中華民族的世界級航空運輸品牌,二是為中華民族創造一個世界級企業。這有三個標志,一是機隊規模;二是旅客認同度;第三是海航品牌的國際知名度。目前我們正在組建中國新華航空集團,這是中國航空界一次重大的私募,為我們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陳峰口中的「中國新華航空集團」,正是業內所說的「大新華」概念。在目前,因為還未完成注資計劃,沒達到《公司法》對於一家集團最低掌控五家子公司的要求,集團還不能掛牌,所以只能通過「新華控股」吸納資金。 對此,海航已經謀劃了很久很久。 海南航空從一個地方性航空運輸單體企業,能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截至2005年6月,擁有107架飛機,集團總資產430多億元,員工19000多人——同他們一系列成功的資本運作密不可分。如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海航發展戰略研究組所說的:海航快速發展的十年,也是成功進行資本運作的十年。 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海航得到了速度,但卻帶來了高負債的問題。而且,受到資本制約,海航業內老四的地位一時間難以再向前提升。 海航需要資金支持並且為數不小,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每一次融資,都帶來海航資產負債率的下降,而後來都毫無例外地回到警戒線之上。海航為籌措資金不遺餘力。 「大新華」恰是海航人把發展目標和解決資金難題巧妙結合起來的戰略。 陳峰在10月15日索羅斯基金入資新華控股的新聞情況通報會上明確表示,新華航空集團的成立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私募籌備期,私募總額約30多億元,其中索羅斯的本次投資約佔10%。到今年底,根據私募的具體情況,募集約50億元左右資金,並舉行創立大會,這是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大新華航空集團計劃在香港H股上市。 被逼出來的「上策」 2003年以前,海航一直具有再融資的資格,但是,緩解資金瓶頸,單純滿足「連續三年盈利」還不夠,在中國低迷的市場環境和特殊的管理體制下,海航的直接融資必須得到主管部門的批准。 「我們每年都報材料,但每年都排隊。」在海航高層中,直接負責資本運作的高管無奈地說。 據他介紹,由於2001年、2002年這兩年中國資本市場整體低迷,所以,證監會控制了上市再融資的節奏,無論首發還是增發,都嚴格限制,排隊解決。海南航空幾乎每年都排在150名以外,2002年的時候,排位剛稍微靠前一點,大概是130名,結果2003年「非典」來了。 「在中國的各個行業中,『非典』影響最大的就是航空運輸業。『非典』期間我到廣州看了一下,當時白雲機場有20多架飛機排在停機坪上,其中有五六架777,從這邊往那邊看過去, 20多架飛機整齊排列,那場面倒真是壯觀,但我卻感到很悲哀。那時,民航業真的特別慘。」這位高管說。 海南航空在2003年年報中表示,由於受「非典」疫情影響等原因,公司2003年實現利潤總額為-14.74億元,比上年下降了1145.39%。其中:主營業務利潤比上年減少11.50億元,為0.45 億元,下降96.23%;而毛利率從上年的23.78%下降為8.43%,降低了15.35%,致使凈利潤為-12.69億元,比上年下降了1332%;每股收益-1.74元,每股凈資產1.53元,調整後的每股凈資產0.80元,凈資產收益率-113.7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6.45億元,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0.88元。 「2003年的巨額虧損,意味著我們三年的營業業績沒有了,也就失去了再融資的資格。那時我們感到很冤,『非典』完全是外來的非人力可控的原因,並不是我們企業的核心能力或者經營發展戰略出現問題,也不是企業的決策失誤,我們的企業是好好的,但是因為不可抗拒的原因,導致企業無法保持連續三年盈利,造成海航股份公司未來三年都不能融資;而且,三年以後繼續排隊,批下來至少需要五年以後。你說這合理嗎?」海航一位高管如此說。 「這樣的制度,意味著人為的限制,導致了中國很多民族企業在未來的五年失去了直接融資的資格,失去利用資本市場來促進發展的機遇,這是不公平的。」這位海航高層領導至今無法釋懷。 當時,對於資金極度渴望的海南航空,一直努力向證監會陳述自己的理由,期望恢復直接融資的資格。但證監會說這是《公司法》規定的,必須要找全國人大。海航馬上找了全國人大的法律委員會,法律委員會也表示了對海航的同情,認為這種現象不正常,但是按照中國的法律規定,只有全國人大常委會才有權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當時想,全國人大能給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至少是為100多家因為『非典』導致虧損的旅遊、航空、酒店餐飲這三個行業的上市公司呼籲,這個事情要是破冰,意味著100多家相關企業都具備了融資資格。我們當時是抱著這樣的理念來做這個事。但是從2003年『非典』的下半年開始,我們的工作一直沒有進展。」談及往事,海航的一位直接參與者還是一臉的無奈。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雖然策劃突破政策限制沒有成功,但海航定向增發的工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突破。 定向增發的時間差 在當前的資本市場上,股權分置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很多資本大鱷意識到,如若持有上市公司非流通法人股,只要鼓搗出一個說得過去的「對價」方案,就能取得上市流通的資格。到那時,無論是持有還是拉高出貨,主動權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更何況,中國資本市場的高層監管者還放出話來,股權分置改革成功的企業,將優先安排融資和高層管理者持股。 一時間,非流通股成了香餑餑。法人股交易十分踴躍,價格水漲船高。 就是在這個敏感的時間段里,國家有關部門批復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定向增發法人股。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公司意欲效仿,卻再也沒有一家取得成功。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了唯一一家在今年取得定向增發資格的上市公司。 海航的定向增發,初步打算是28億元,這遠遠大於在A股市場上增發獲得的幾億資金。 海航人如何做到這一點?這裡面,自然充滿故事。但卻沒有人給出答案,這也許是市場永遠無法破解的謎局。對於坊間的各種傳言,海航的高級管理者不置可否。他們只是強調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海航股份的定向增發能夠成功,是因為證監會的批文是在中國管理層決定解決股權分置之前。「如果是在此之後,可能這個事情又會有變數。」海航集團的一位負責人如實相告。其二,這個決定表明,黨和政府對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對企業的發展是支持的。創新能力、改革意識都是非常強的。 得到了好處的海航人對決策者毫不吝嗇溢美之詞。 增發後的海航股份,是否會通過資本市場變現,從而獲得溢價?對此,海航的高層表示,新華控股即使成為海航股份的第一大股東,即使獲得流通權,也不意味著海航集團的法人股有出讓的打算。 「大新華」水落石出 那麼,海航股份的定向增發與海航集團正在操作的「大新華」究竟是什麼關系? 「這是一個事情的兩個層面。」一位海航高層告訴《新財經》,目前正在籌建的大新華航空集團,是2004年1月5日中國民航總局批准設立的新華航空控股有限公司的升級版本。(民航政法函[2004]5號文件《關於組建中國新華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問題的批復》)。當前,海航的舵手們利用新華航空控股有限公司的名義進行私募活動,今年年底,這筆資金的一部分將直接注入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定向增發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資金將用來收購海南航空集團其他的航空公司,包括中國新華航空有限公司、長安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山西航空公司,組建世人矚目的「大新華集團」。據知,這四家航空公司早在2002年就已實現合並運行,效果非常好。 按照海航的計劃,這次資本運作完成後,海航集團航空運輸主業的核心資產和品牌概念都將被「大新華」所取代。一個擺脫了地域概念的新航空集團形象將浮出水面,這便是陳峰口中「脫胎換骨」的真正內涵。 對於「大新華」的組建細節,海航的一位高層領導解釋說,海航三年連續盈利的業績沒有了,資本市場上直接再融資的路走不通了,可是,很多投資資金打算入股海航,「僅僅因為我們是上市公司,就無法吸納這些資金;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就可以隨時入錢,這是一個明顯的悖論。」 當時,證監會的相關部門告訴海航,我們這種限制主要針對公開發行股票,因為公開發行股票必須保障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但私募是願打願挨,作為戰略投資者,他自己就會對這個項目進行審慎評估後再作決定。 監管者的態度讓海航人看到了事情的轉機。經過艱苦的爭取工作,國家有關部門終於同意海航私募非流通的法人股。 為什麼只批了一家?海航的一位高級管理者認為,這實際上是國家有關部門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創新所作的實驗。「但是沒有想到,我們海航剛剛拿了批文以後,有關部門決定,要首先解決股權分置這個困擾中國股市最大的問題,而不是僅僅考慮這100多家因為『非典』導致虧損的企業有沒有再融資的問題。只有股權分置這個問題解決好了,國家才可以發展。所以,在兩利相較的時候,就取了大利。」 海航的解釋,是否符合邏輯,自然見仁見智。但海航的定向增發資格,讓海航有了更大的想法。 海航股份目前是單一的上市航空公司,海航決策者打算把海航股份有限公司同其餘幾家旗下航空公司(新華、山西、長安)一起整合起來,組成一個大的、資源能夠共享、統一運行的平台。據海航執行總裁李先華介紹,按照民航總局現行規定,每家航空公司都有各自的航線經營權,相互是不能「串飛」的,要變通,就要簽協議,租哪家公司的飛機才可以飛哪家的航線,資源無法共享。比如,夏季的時候,海南是淡季,北方新疆、西安非常火,而海航的運力沒有辦法調配到北方去飛。冬季是海南的旅遊旺季,冰天雪地的北方是出行淡季,飛機卻無法調過來。海航收購了三家航空公司,但還是一個個獨立運行的企業,失去了收購的意義。「收購的意義在於把這四家航空公司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平台,資源共享,能夠取得1+3>4的效益」。在李先華看來,未來的「大新華」就是把這四個航空公司組織到一個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本為紐帶的大平台。 30多億元資金的背後 據《新財經》調查,到目前為止,新華控股募集到的資金有30億元左右,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出資15億元;(2)海航集團及其關聯企業出資11.5億元;(3)索羅斯出資2500萬美金;(4)正在洽談中的海內外機構投資者,基本落實的資金有10億元左右,意向資金不低於幾十億元。 每一筆資金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在海航集團提供的資料中,有如下表述:「經海南省委省政府決策,海南省投資管理委員會表決通過,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向新華控股投資15億元人民幣,目前15億元資金已到位。」 而據《新財經》了解,這短短的幾十個字背後,也蘊涵著很多故事。作為海南省最大的企業之一,省委省政府對海航的扶持自然不遺餘力,但是,隨著市場化的推進,隨著中國金融體制的改革和國有企業的改革,政府介入地方企業的行為越來越謹慎。 對此,李先華這樣解釋:剛開始我們也沒有考慮省政府入資,當時很多國內大企業都表示了濃厚的興趣,認購比較踴躍,我們當時測算了一下,融資幾十億不成問題。 但是後來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國內投資機構大都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國有大型企業的入資存在政策上的障礙,投資其他行業,要受到國資委嚴格審批。換句話說,國有企業投資其他行業,目前基本上行不通。當然,也不排除國資委批准個別企業數額不大的投資,這樣,外資股占的比重就很大了。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根據民航總局的規定,當前的航空業,外資股的比例不得高於49%。而且,外資投資者還表示,全部資金馬上到位都沒有問題,但是他們有自己的要求,比如總部的位置問題。很多海外投資機構認為,就海航的未來發展而言,海南已經是一個很小的市場了,未來的航空集團的管理公司是不是應該設立在北京,等等。這些問題我們沒有答應,但也向省委省政府作了匯報。」 海南省政府對海航的關注與支持,這些年沒有動搖過。這一次的問題,海南省政府再一次伸出了援助之手。海南省通過自己的發展控股公司——海南發展控股注資15億到新華控股。既緩解了外資比例超標的問題,也將海航踏踏實實地留在了海南這片土地上。 《新財經》了解到,這次政府出資,雖然最後皆大歡喜,但在具體運作過程中還是一波三折,其中,協議就簽訂了很多份。 這也許就是海航領導口中「沒有海南省政府,就沒有海航今天」的真正含義。 海航第一大股東即將易主 海航提供的最新資料顯示,海航集團及關聯公司將向新華控股投資11.5億元人民幣,目前5億元人民幣已經到位,其餘投資將於10月份內到位。 眾所周知,在當前的海南股份有限公司中,海航集團作為海南航空發起人之一,2003年末只擁有7.3%的海南航空股份,當時具有索羅斯量子基金背景的美國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持有1.08億股,以14.8%持股比例為第一大股東。但自去年以來,海航集團增持跡象極為明顯:海航集團受讓光大集團所持有的海南航空4.5%股份,並增持了670萬股A股流通股,使其持股比例達到11.85%,持股比例僅比美國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低2.95%,位列第二大股東。 海航集團的實際控制地位,同其控制的上市公司股份十分不般配,這是海航集團一直要扭轉的事情。而如果此次定向增發順利完成,海航集團無疑將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對此,海航的高管在接受《新財經》的采訪時,也間接證實了這個斷言。 此外,據海航直接負責融資的高層管理人員透露,目前,很多投資者正在就入資條件和細節問題進行磋商。 「每一筆都是大資金。」一位海航高管如是說。據《新財經》調查,包括渣打銀行在內的很多外資同海航的談判都已經到了「收官」階段。 「到年底為止,新華控股私募資金和向海航股份定向注資的活動將同時結束。」陳峰說。這意味著,在未來的兩個月時間里,新華控股,也就是未來的大新華集團第一階段的私募工作將告一段落。到底海航能募集到多少錢?這個很有意思的猜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海航「大新華集團」理想的根基到底有多大。 整體上市與高管持股 中國的資本市場,從來不缺資本運作的高手,也從來不乏挑戰政策邊緣的經典案例。當年TCL整體上市,就開創了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先例,成就了李東生的傳奇。 今日的海航謀劃的「大新華」概念,在有些人看來,似乎打算重復演繹TCL的故事。 陳峰表示,未來的新華集團,將在香港H股上市。雖然資本市場上的事情,沒有人能下結論,因為變數實在太多。但陳峰的計劃,還是從海航另一位高管的口中得到了證實。 在他看來,目前,中國的資本市場問題多多,股權分置問題能不能在兩年內解決,目前還存在很大的變數。由於在美國市場發行ADR(信用憑證)效果並不好,因為在大多數美國人看來,中國上市公司的財務不夠透明,管理效率低下,也許這是偏見,但卻造成了市場上交投清淡的現實。而另一方面,中國的企業在美國上市,其維護成本相當高,大致每年需要數百萬美元,往往得不償失。「從目前看,香港還算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各方面符合『大新華』上市的要求。」可見,海航的管理者不僅考慮到上市的問題,也早早就考慮好了如何上市和到哪裡上市的細節。 TCL整體上市,讓李東生一夜之間暴富。那麼,海航的「大新華」上市計劃呢? 「在以前,關於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權激勵問題,我們不是沒有考慮過。」海航集團執行總裁李先華表示,「但是後來,國家叫停了這項激勵措施,我們就沒有再動心思。」 他同時指出,我們永遠不會用某些辦法,讓海航的高管或者一部分人變成富豪;我們作為海航的決策者,從來就是將公平放在了首位。海航歷史上一直強調的是管理層要作出犧牲,比如海航從成立之時起,技術崗位的管理人員工資比行政管理崗位和綜合管理崗位的幹部要高。很多年,機務維修人員的工資都比我高,更不用說飛行員。在住房分配製度改革之前,我們在房子的分配方面,都是飛行員首先挑,技術人員第二挑,我們管理層是第三挑選的,我住過很多海航的房子,可以說都是很普通的。 李先華對《新財經》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在海航除了拿工資,年底根據我的績效,董事局給我打分,還有一份不高的獎金,加上公司給我買了一份保險,此外我再沒有其他的。作為海航的管理者,我們現在更多考慮的是把這個事業做大做強,做成百年老店。我們自己經常想,一個人一頓飯還能吃兩斤米飯,睡覺還能睡兩張床嗎?所以,我們對高管持股並沒有很強烈的願望。」 「我們絕對不會通過本次資本運作將海航的高管成為富豪,絕對不會這么做!」李先華的回答擲地有聲。 李先華認為,在任何一個團隊中,任何分配製度都可能存在不夠公平的因素,或者你覺得公平,人家覺得不公平。對於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權激勵問題,他也同時表示,對於政策制定者來說,不能說有一個案例沒有做好,就搞一刀切,這是要命的。有很多知名的企業團隊幹得那麼好,高管無法持股,結果沒有正路可以走,就走了歪路,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同時,他認為輿論也不應該對這些事情太苛刻,不應該將所有的資本運作都看做損公肥私的行為。 「海航的資本運作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有一個非常好的實業在做支撐,如果沒有這樣一個很好的實業,光靠講故事是不行的。講故事可以騙一次,但騙不了長久。大新華集團會成為中國航空業最出色的企業,不信,你走著瞧。」李先華說。 海航歷次融資一覽 直接融資 >> 海航的第一次直接融資是從海航的股份制改造開始的。1993年海航以重新評估的1334萬元國家股與中國光大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交通銀行海南分行、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海南航空進出口貿易公司等17家法人單位為發起人,組建了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25010萬元,總股本為25010萬股。形成的股權結構,國有股1334.0552萬股,佔5.33%,法人股18675.9448萬股,佔74.67%,並在STAQ系統上市。內部職工股5000萬股,佔20%。企業總資產為12.4億元,資本的長期負債率66.3%。1994年海航的分紅方案確立為每10股送2股,共送紅股5002萬股,總股本增至30012萬股。 第二次直接融資是1995年向美國航空責任有限公司出讓1億外資股股份,每股價格為0.2449美元,共獲得2500萬美元股權轉讓金,摺合人民幣2.079億元,占當時總股本的25%。第二次直接融資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海航對外匯的需求,而且使海航進入了國際資本市場,提高了海航在國際資本市場和資金市場的知名度和信用度,同時為海航學習西方先進的管理經驗與技術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和方式。引入外資股後,美國航空責任有限公司在董事會9個席位中只佔有2個席位,海航的總股本增至4億股。其中,國家股佔4%,法人股佔56.01%,個人股佔14.99%,外資股佔25%。從總體上看,海航的中方股東仍佔大多數。 第三次直接融資是海航發行A股和B股,轉為公眾公司。1997年海航在境內發行外資股B股7100萬股,發行價格為每股0.47美元,公司取得募集資金3337萬美元,摺合人民幣27669萬元,其中7100萬元轉做股本,其餘扣除發行費用後轉為資本公積金。發行B股後,公司的注冊資本為4.71億元。進一步解決了公司的外匯需求,平衡了公司的股本結構。 1999年,公司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上市總股份為20500萬股,發行價格為每股4.6元人民幣,募集資金近9.4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外,20500萬元轉做股本,其餘轉為資本公積金。A股發行後,股份公司的注冊資本為6.76億元。股東權益增到20.26億元,公司總資產達到66.02億元。到1999年為止,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為67616萬股,其中國家股佔2.37%,境內法人持有股份佔33.14%,內部職工股佔8.87%,境內上市外資股佔10.5%,外資法人持有股份佔14.80%,社會公眾股東佔30.32%。 間接融資 >> 企業股本金的增長,不僅意味著企業規模的擴張,而且也意味著企業間接融資有了更多的信用擔保。1993年,海航初次募股集資2.5億元後,以這筆資產做抵押,初步從銀行獲得大額貸款6.48億元,購買了兩架波音737客機,隨後又以這兩架飛機做抵押,從美國租購了兩架波音737客機,組建了海航機隊。此後,海航以良好的經營業績,樹立了市場信譽,陸續與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簽訂了銀企協議,獲得大額長期信貸,並在美國三次成功地發行共計4.34億美元的債券

❷ 雲天匯財富(上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雲天匯財富是一家專業財富和資產管理機構。公司致力於為國內外高凈值客戶和機構投資者提供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綜合性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服務。公司通過整合銀行、證券公司、基金、信託等金融機構資源,全力打造國內以上市公司股權為基礎的投融資服務平台;推出股票買斷式回購、股票質押式回購、定向增發配資、股票結構配資、股票大宗交易、股權收益權投資等多元化金融產品;為高端客戶提供量身定製的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解決方案與服務;滿足高端客戶各種股權投資和融資的需求。雲天匯財富主要創始人均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證券市場初創時期的參與者及踐行者,團隊成員均由銀行、證券公司、基金、信託等機構從業經歷豐富的專業人士組成,擁有強大的市場研究力量、專業的數據分析能力、高效的財富管理方案設計能力和豐富的投資管理經驗,旨在為高凈值客戶提供專屬的財富管理,實現財富的滾雪球式增長。
法定代表人:陳松興
成立時間:2014-07-01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500236279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浦東新區泥城鎮新城路2號24幢N1132室

❸ 上海今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今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嫡屬於今德集團(籌)旗下,成立於2015年7月,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公司總部位於上海黃浦區,是一家專為廣大中小微企業提供各類現代金融服務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公司,是在積極響應十八大「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號召下而成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上海今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是上海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推薦的機構會員,登記編號:P1020419。專門從事全國中小微企業掛牌Q板、E板及新三板上市工作,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的推薦業務,同時為企業提供包括掛牌前私募、掛牌後定向增資、股份轉讓、私募債發行、並購重組、供應鏈融資、融資租賃、項目資金對接、海關稅費支付、保理貸款、票據貼現、項目路演等全方位金融服務,幫助企業快速進入資本市場,從而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使企業取得飛躍性的發展。今德財富面向中小微企業,同時也與各類金融機構及泛金融機構、大型企業集團、各類行業協會、各地工業園區、各級商會組織以及各地商業主管部門通力合作,提供一站式、鏈條化的綜合配套金融服務,充分運用合作夥伴在各自領域的優勢進行資源優化、強強聯合,為中小微企業打造通向資本市場的高速公路,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良機,也為各地政府的招商引資提供了便利。
法定代表人:商和雲
成立時間:2015-07-07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500273594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民雷路319號H座013室

❹ 老闆必看,企業家如何選擇最適合的內外部融資模式

一、融資模式的優選排序

在資本運營領域,往往是資產與資本交易的買方市場,基本的游戲規則大部分都是投資者制定的。因此,作為資產賣方的融資者有必要充分了解投資者的思維方式,才能進入游戲。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融資者沒有選擇,實際運作中大部分的戰略規劃和商務模式的設計,往往出自融資者之手。

就像商品交易的買方市場通常發生的現象一樣,主動權在買方手中,基本交易規則由買方確立,但是市場戰略和銷售策略則需要賣方策劃。也就是說,象棋中「馬走日象走田」的基本規則由買方確立,但是實施「卧槽馬」還是「沉底炮」的戰略策劃出自賣方之手。

如果我們把融資的模式設為兩個指標:是外部融資還是內部融資;是股權融資還是債權融資。融資者所面臨的選擇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四個象限:

註:內源融資好處:無需支付利息或股息,不發生直接的融資費用;不足:所籌資金有限。外源融資好處:融資規模大;不足:要負擔融資成本,受融資環境限制。

股權融資優點:(1)資金使用期限長,(2)無定期償付的財務壓力,財務風險小,(3)增強企業的資信和實力;

缺點:(1)面臨控制權分散和失去控制權的風險,(2)與債權融資相比,資本成本較高。

債權融資優點:(1)控制權不受影響,(2)融資成本相對較低,(3)可獲取財務杠桿效益;

缺點:(1)面臨定期的還本付息壓力,(2)財務風險較大,(3)資金用途受限。

混合融資:優先股、可轉債、附認股權債。兼有負債融資與股權融資的優點,對資本結構的影響具有緩沖作用。

(1)外部股權融資,即用企業的股權去交換外部資金。例如引進新股東增資擴股,上市發行新股公募資金等。

(2)外部債權融資,即用企業的信用借貸外部資金。例如對外發行企業債券,銀行長期借貸,其他形式的外部借貸等。

(3)內部股權融資,即用企業的股權換取內部資金。例如股東放棄分紅權益,將利潤轉為資本公積金繼續投入企業運營;現有股東根據自己的股權比例追加資本金,增資配股。

(4)內部債權融資,即企業在內部拆借或挪用資金。例如折舊資金理論上應該用於固定資產更新,現被挪用於其他新項目;或者向內部股東借貸資金,還本付息。

企業家大多首選第一象限——外部股權融資,尤其是直接上市發行股票。事實上,不同的標准有不同的答案:

若以融資成本作為標准,上述優選原則應該是:先內後外,先債後股,選擇順序依次是IV,III,II,I象限。這也是MBA教科書的標准答案。意思是說,企業如果缺錢首先考慮內部解決,能在內部解決的不求外援,形式上能發行債券解決的不用股權交換,實在非要割股交換的,能私募解決的就不用公募(除非提供資金的新股東提出把上市作為條件)。

第IV象限內部舉債,雖然風險最大,但是融資成本最低。你左手借了右手的錢,總不至於左手和右手算利息吧?可是第I象限的外部公募資金,雖然抗風險能力最強,但是成本也最高,你在股市上融資一個億,真正落到企業口袋的只有8 500萬元左右,剩下的1 500萬元都被中間的各類中介機構給瓜分了。

若以分散風險作為標准,上述優選原則卻剛好反過來:先股後債,先外後內,順序依次是I,II,III,IV象限。第一象限增資擴股,企業吸收的外部股東越多,抗風險的能力越強,反正天塌了大家的肩膀扛著,石頭掉下來砸的是大家的腳,疼痛被分散了,誰也痛不到哪裡去。可是在第四象限內部債權融資,你身上的風險和負擔倍增,卻沒有人能替你分擔,只能自己扛著。

因此,成本越高的融資方式,其對應分散企業風險的能力也越強。當我們對比不同的事物時,若採用不同的指標體系去分析,結論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二、股權融資:砍腿換車

按照募集對象,股權融資基本上分為公募、私募、合資三種模式(如3-2所示):

(1)所謂公募資金,一般來說只有一種合法的方式,就是公開發行股票(IPO、SEO再融資),用自己企業的股權交換千百萬股民手中的資金。用學術語言來定義,公募資金就是非定向募集資金。非定向意味著募集資金的對象沒有確定的目標和范圍。好比你在大馬路上擺個攤,在公共網站上設個站點,向來往的路人或網民募集資金就屬於公募。公募資金往往很容易捲入詐騙案件,因此需要政府批准,否則就成了非法集資。

(2)私募資金的范圍比較寬,可以說凡不屬於公募的方式都可劃入私募。用學術語言定義,私募資金就是定向募集資金,也就是說在某一個限定范圍之內,或者有比較明確目標的資金募集行為。私募資金的模式和方法五花八門,甚至成百上千,最基本的方法是增資擴股。在後面我們介紹的大部分融資模式,都屬於私募范疇。

(3)合資經營(合並)是一種特殊情況下的股權融資,融入的不是資金,而直接是資源。說到底,融入資金並不是企業的最終目的,錢只是一個商品交換的媒介,即使你融到了錢,仍舊需要用它來購買你所需要的資源。

那麼當你發現了一個潛在的合作者,他的企業手中有你需要的資源,而你的企業手中也恰恰有他所需要的資源,最簡單的辦法莫過於合資經營。雙方結婚,資源互補,把兩家合起來一起干。這種模式與增資擴股的道理是一樣的,雙方割讓的都是各自的股權,只不過增進來的不是資金而是資源。

上述無論何種模式,其實質就是用股權交換資金,換句話說就是砍了腿換汽車。市場經濟中沒有免費午餐,什麼東西都需要交換。你看著別人乘車眼紅也想上車?對不起,拿什麼資產來交換?如果你什麼資產也沒有,那麼只有一個辦法,砍骨頭割肉來換。

這不但是資產與資金的交換,同時也是風險與利益的權衡。哪個企業不是企業家一手帶大的親骨肉?砍腿換車,企業發展快了,系統風險小了,但是企業家卻永遠失去了一條腿。砍斷骨頭連著筋,肉疼心更疼。

砍腿換車往往是企業家的最後選擇。因為割股砍腿的那種痛,沒當過企業家的人是無法理解的。以前我在當職業經理人的時候,僅僅從理論上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直到有了自己的企業之後,才能親身體會到這種痛楚。

三、債權融資:寅吃卯糧

如果把股權融資比做砍腿換車,那麼債權融資就是寅吃卯糧。債權融資的優點在於你使用了別人的錢,但是用不著與別人分享公司的權益,投資方也不會干涉你企業的經營。一般來說,如果當投資方除了資金不會提供其他特殊資源的時候,那麼債權融資比股權融資更有利於企業家。

但債權融資的缺點是經營風險比較大,融資杠桿加大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同時也為企業經營增加了壓力。萬一企業經營失敗,在股權融資的情況下,石頭掉下來砸的是眾股東的腳,疼痛的風險被分散了;但是在債權融資的情況下,石頭掉下砸到的只有企業家的腳,而且還是塊重量加倍的大石頭。

寅吃卯糧的決策有兩個思路:首先是從哪裡吃(融資渠道),其次用什麼方法去吃(融資模式)。3-3中的矩陣表提供了債權融資的決策工具,把可能提供資金的潛在對象(渠道)列入矩陣表的頂欄,再把可能採取的融資模式列入矩陣表的左縱列。首先選擇融資對象,其次選擇融資模式,兩者交匯的格里就是解決方案。

1、選擇資金的來源

按照矩陣表頂欄從左到右搜尋:

(1) 首先考慮你的買方,看看你的客戶有沒有可能借錢給你。如果有可能,我們再從縱列尋找合適的模式。例如,美容院推銷會員卡,就是典型的買方信貸。客戶一次交1 000元,分10次消費,每次享受8折優惠,等於讓美容店可以提前使用客戶的資金,然後分10期償還,優惠的20%就相當於資金的貼現利息。

(2) 如果買方沒有可能給你提供資金,我們再考慮右邊的賣方。看看你的供應商有沒有可能為你提供資金,如果有可能,我們可以從縱列中尋找一種合適的模式。比如房地產開發商經常使用讓建築商墊資施工的方法,就是典型的賣方信貸。

(3) 如果買方和賣方都沒有可能提供資金,我們可以考慮政府的資金。政府根據當地的發展戰略,往往會在不同的時期運用財政資金對一些行業進行扶持。

一般來說,政府財政支持都集中在以下幾個領域:
1)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科技項目;
2) 對擴大當地就業具有帶動效益的行業;
3) 促進農業發展的行業;
4) 節能環保產品;
5) 涉及民眾公共利益的基礎設施項目,等等。

一般來說,政府的資金更看重的往往不是經濟效益,而是社會效益,因此要想獲得政府的資金,必須論證你的項目能夠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公眾利益。

(4) 如果買方、賣方、政府的資金都沒有可能,我們再考慮機構投資者。例如銀行、信託投資公司、投資基金等,如果有可能,根據機構投資者的要求在縱欄中選擇合適的模式,需要抵押的找資產抵押,需要擔保的找第三方擔保。

(5) 如果機構投資者也沒戲,最後可以考慮社會集資,可以從親戚朋友中間定向籌集,也可以從社會上非定向募集。如果是非定向募集資金,需要申請國家許可,否則就成了非法集資。例如機場建設費、電話預裝費,既是買方融資的模式,也是社會集資的典型方式,因此可以說中國電信以及全國的機場,都是老百姓集資建設的,全國人民都應該是電信公司和飛機場的股東。

2、決定融資模式

確定了資金來源之後,再決定融資的模式,按照矩陣表左列從上到下搜尋。

(1) 首先看有沒有資產可以抵押,若有房子、有土地,可以進行資產抵押融資。

(2) 如果沒有有形資產,可以質押貸款,例如用專利證書,股權證等質押融資。

(3) 如果既沒有東西抵押,也沒有東西質押,可以用企業的信譽融資。例如美容院賣會員卡向客戶貸款,就是以自己企業的信用來融資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就是它們證明自己信用的說法。

(4) 如果公司剛剛成立,還沒有信譽,可以進行項目融資,條件是項目本身具有產生穩定的現金流的能力。項目融資實際上就是用未來的現金流作為抵押融資。

(5) 如果本公司沒有足夠的信譽,可以請有信譽的第三方出面擔保,等於用第三方的資產進行抵押融資。

(6) 當然,除了上述比較常用的模式之外,借貸雙方還可以約定一些特殊的融資模式,比如開發商讓建築商墊資施工就是這樣雙方商定的特別模式。

❺ 資金定向是什麼意思

定向。資金是什麼意思?非常簡單。就是把所有的錢買的東西是有指定目標的,不能亂移動亂花。只能買指定的物品。

❻ 企業融資都有哪些方式

企業融資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

世界范圍上的中小企業基本是靠內源融資發展起來的。調動自有資金或是像親朋好友借錢都屬於自我融資。但是總體上來看,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自有資金不足的現象。所以企業如果不考慮外源融資,別說是進行擴張,連維持生產經營都會有問題。

外源融資主要分為銀行貸款,以及創業風險投資。

  • 銀行貸款。當前銀行貸款可以分為抵押貸款、擔保貸款、質押貸款、創業貸款等多種形式。一般情況下,如果創業者創業條件不是特別好通常會選擇創業貸款,因為銀行貸款的利率相對比較低,但是這種形式對於申請企業的要求相對較高。

  • 風險投資。風險投資的代表是天使投資。一般來說,風險投資商主要關注以高新技術作為基礎,生產管理與經營技術密集型產品互相結合的企業,例如醫葯業和電子產品製造業等。由於企業是通過出讓部分股權來獲取融資,不需要償還從投資人處獲得的創業資金,所以風險投資是流動性相對較小的中長期投資方式。

風險投資除了能獲得資金,更大的好處在於可以獲得投資人大佬的指點,尤其對初創企業來說,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對下一輪的融資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宣傳推廣作用。

如何能找到風險投資呢?

企業可以尋求投融資平台的幫助,投融資平台是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所涌現的幫助企業與投資人進行融資對接的。平台擁有以下優勢

  • 發展已較為成熟,其中更不乏有政府投資扶持的投融資平台,因此相對於P2P模式、網貸等,投融資平台更加高效且安全

  • 擁有不同項目領域的海量投資人資源,包括紅杉中國、深創投等都有入駐平台。平台會利用AI智能匹配對應領域的投資人給企業挑選,對初創企業非常友好,無需費心拉人脈,足不出戶就能與國內頂尖投資人在線溝通。

❼ 很多人打電話說新三板原始股,這到底什麼,可以投資嗎

中小型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國家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開設的北京新三板,可以讓民間投資者更好的參股公司股份,成為公司股東,回去收益,投資的是實體企業也就是說,投資者把資金投給了企業,企業用這部分資金去發展企業,有的是研發技術有的是擴大生產等等都是用來發展企業。作為投資者企業股東持有股份你可以享受分紅,不過大多數投資者都是等到企業轉板上市也就是說通過新三板到A股,企業上市後投資者手裡的股份通過股票的形式退出獲取收益,這部分收益有多少呢不是1+1=2的問題,具體的計算量太大我也不一一打出在這里只是簡單的說一下,你的收益完全看你買進的時間點,也就是你在企業第幾輪融資的時候進入的通常行業內說高尚點A輪B輪C輪其實也就是1輪2輪3輪,第幾次的融資,常理第一輪融資的價格購買公司的股份是最低的,進行第二輪融資的時候價格會上漲一次往下都是會有增長,等到上市價格說到這我想各位都會明白了。新三板可以投資不過在這里要提醒各位理性投資,新三板一萬多家企業其中有好也有壞,可以根據,項目資源、企業資源、投行資源優中選優選擇好的項目來投資。望採納 求關注

❽ cpa 企業合並反向購買 A公司為上市公司,B公司欲購買A公司借殼上市。A原來1500萬股,每股20元,B900萬股

你的舉例有點兒問題,按照你的舉例,那不是反向購買。一般反向購買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是小公司,被購買的一般是比較大的公司,這樣被購買的公司才能達到間接上市的目的。
所謂反向購買,按照你的舉例,A公司應該是小的上市公司,原來的股份900萬股,向B公司的股東定向發行1500萬股,購買B公司全部股權,這樣A公司持有B公司100%的股權,但是B公司股東持有A公司1500萬股,這樣占股比例達到了1500/2400=62.5%,,成為A公司的大股東,從而間接的控制了A公司。
而A公司作為購買B公司的定向發行的股份,是以A公司的名義發行的,也就是說是A公司掌控了B公司,而A公司現在被B公司的股東控制了,實際上A公司的股東喪失了對A公司的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