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融資租賃業務可以抵增值稅么
1.融資租賃業務不可以抵扣增值稅,因為租賃業務是在地稅開具的普通發票;發生了融資租賃業務需要在地稅局交納營業稅,與增值稅無關;
2.融資租賃業務與增值稅沒有直接關系,因此,融資租賃業務不可以抵扣增值稅的進項稅;
3.需要達到可以抵扣增值稅的方式是:不是用『融資租賃』的方式;而是用購買的方式,且要對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才可抵扣相應的增值稅。
『貳』 融資租賃業務是否要征增值稅理由
融資租賃業務中除租賃合同外,還有購買合同,納增值稅不可避免。
『叄』 不懂融資租賃如何納稅的朋友可以看看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融資租賃業務徵收流轉稅問題的通知》( 國稅函〔2000〕514號 ) :據了解,目前一些地區在對融資租賃業務徵收流轉稅時,政策執行不一,有的徵收增值稅,有的徵收營業稅,為統一增值稅政策,嚴肅執法,現就有關問題明確如下:對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的單位所從事的融資租賃業務,無論租賃的貨物的所有權是否轉讓給承租方,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徵收營業稅,不徵收增值稅。其他單位從事的融資租賃業務,租賃的貨物的所有權轉讓給承租方,徵收增值稅,不徵收營業稅;租賃的貨物的所有權未轉讓給承租方,徵收營業稅,不徵收增值稅。
融資租賃是指具有融資性質和所有權轉移特點的設備租賃業務。即:出租人根據承租人所要求的規格、型號、性能等條件購入設備租賃給承租人,合同期內設備所有權屬於出租人,承租人只擁有使用權,合同期滿付清租金後,承租人有權按殘值購入設備,以擁有設備的所有權。
本通知自公布之日起執行,此前規定與本通知相抵觸的,一律以本通知為准。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行為有關稅收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13號):現就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行為有關稅收問題公告如下: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是指承租方以融資為目的將資產出售給經批准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企業後,又將該項資產從該融資租賃企業租回的行為。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時,資產所有權以及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報酬和風險並未完全轉移。
一、 增值稅和營業稅根據現行增值稅和營業稅有關規定,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的行為,不屬於增值稅和營業稅徵收范圍,不徵收增值稅和營業稅。
二、 企業所得稅根據現行企業所得稅法及有關收入確定規定,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人出售資產的行為,不確認為銷售收入,對融資性租賃的資產,仍按承租人出售前原賬面價值作為計稅基礎計提折舊。租賃期間,承租人支付的屬於融資利息的部分,作為企業財務費用在稅前扣除。
本公告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此前因與本公告規定不一致而已征的稅款予以退稅。
『肆』 如何判定融資租賃業務是繳納營業稅還是增值稅
融資租賃是指具有融資性質和所有權轉移特點的設備租賃業務。即:出租人根據承租人所要求的規格、型號、性能等條件購入設備租賃給承租人,合同期內設備所有權屬於出租人,承租人只有使用權,合同期滿付清租金後,承租人有權按殘值購入設備,以擁有設備的所有權。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融資租賃業務徵收流轉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0]514號)的規定:對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的單位所從事的融資租賃業務,無論租賃的貨物的所有權是否轉讓給承租方,均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徵收營業稅,不徵收增值稅。其他單位從事的融資租賃業務,租賃的貨物所有權轉讓給承租方,徵收增值稅,不徵收營業稅;租賃的貨物所有權未轉讓給承租方,徵收營業稅,不徵收增值稅。
『伍』 融資租賃增值稅如何處理
《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為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融資租賃期間,並未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出租人不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若融資租賃期限屆滿,不動產權屬發生轉移,出租人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
『陸』 融資租賃業務,屬於交增值稅項目。是以什麼為營業額呢
經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或者商務部批准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試點納稅人,提供有形動產融資性售後回租服務,以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向承租方收取的有形動產價款本金,以及對外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匯借款和人民幣借款利息)、發行債券利息後的余額為銷售額。
『柒』 違約,融資租賃公司(直租業務)如何繳納增值稅
關於增值稅。自13年起營改增後,有形動產融資租賃即作為有形動產租賃業務,按照17%稅率繳納增值稅,租賃結束後租賃標的所有權轉移的,無需按照銷售貨物繳納增值稅。可見,增值稅對該業務完全去除了貨物銷售的概念,因此違約收回的,系經營租賃的終止,增值稅無需作任何處理。在融資租賃合同完全履行前,貨物所有權並未發生轉移,貨物的再銷售也缺乏法律事實基礎。
關於企業所得稅。業內一般將融資租賃業務中出租方的企業所得稅作為分期收款銷售處理,在合同約定的收款時間確認收入,根據配比原則,根據已收款佔全部價款比例結轉貨物成本。若租賃合同因違約終止的,要確定的問題包括兩點:一是未收款部分是否應確認收入;二是取回租賃物的計稅基礎如何確定,上述兩個問題又互為因果。按照國稅函[2008]875號文對收入確認的規定,顯然的是終止後無需繼續確認未收款部分收入,收回資產的計稅基礎為購買成本減去已在分期收款業務中結轉的成本。上述處理符合現行規定,同時簡單易操作,不存在重復征稅或稅基侵蝕問題。唯一的難點即納稅調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