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負債融資信號傳遞理論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負債融資信號傳遞理論

發布時間: 2021-06-12 23:34:22

⑴ 什麼是股息信號傳遞理論

信號傳遞理論(Signalling Theorie) 西方財務學家的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對稱下, 公司向外界傳遞公司內部信息的常見信號有三種:(1)利潤宣告; (2)股利宣告;(3)融資宣告。 與利潤的會計處理可操縱性相比, 股利宣告是一種比較可信的信號模式。 信號傳遞理論在財務領域的應用始於 羅斯 的研究, 他發現擁有大量高質量投資機會信息的經理,可以通過資本結構或 股 利政策的選擇向潛在的投資者傳遞信息。

⑵ 啄食順序理論的倒啄食


創造適合我國國情的企業融資順序新理論——「倒啄食順序理論」
(1)「啄食順序理論」值得參考和借鑒,但不能照搬。
在「啄食順序理論」中企業首選內源融資,內源融資獲得權益資本,企業之所以可以外源融資,首先取決於企業內源融資的規模和比重。內源融資規模大, 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投資, 同樣的, 也才能獲得借入資本。從融資原理分析, 企業負債經營, 首先是企業自有資本實力的體現, 自有資本為企業負債融資提供了信譽保證。而且,經濟效益好的企業, 投資回報率高, 股東收益好, 更應注重內源融資。如果增發股票, 無異是增加更多的股東, 良好的投資回報會被新的投資者分享, 這是得不償失的做法。
但我國的客觀情況是,有相當數量的企業是國有企業,沒有內部積累,自注資金能力弱,沒辦法用內源融資。我國企業主要依賴於外源融資, 內源融資比例很低, 這說明 :體制決定了企業對銀行的依賴性;企業缺乏自我積累的動力和約束力; 企業的經濟效益低,形不成內部積累 。用句通俗的話說,就是企業確實沒有錢。所以我國的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實際是沒辦法將內源融資放在第一位的。
所以我國的企業只能將「啄食順序理論」作為參考和借鑒,不能照搬。
(2)「倒啄食順序理論」是適合我國國情的企業融資順序偏好。
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提出債券融資>股權融資>內源融資的企業融資順序。因為該順序與「啄食順序理論」相反,將它命名為「倒啄食順序理論」。為什麼是這樣呢?原因如下:
第一,在我國的現狀下,應首選外源融資。
在我國大部分企業是國有企業沒有內部積累,而且許多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益不佳,自注資金能力弱,確實沒辦法用內源融資。因此,我國企業的客觀情況造成了必須要依賴和首選外源融資。
第二,在外源融資中,應首選債券融資,而不是股權融資。原因如下:
(1)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分析:對於融資的企業本身來說,資金結構中有一定的企業債券,可以形成對經理層的有效監督,對於解決企業自身的公司經理和股東之間的代理問題有很好的作用。因為企業債券一般面對社會公眾發行,它相對於股權融資,是一種最硬的融資方式,不但要求固定利息,而且必須還本付息。這樣對公司的經理形成很大的壓力,促使他們努力工作。
(2)從現代資本結構理論的信號傳遞理論的角度分析:當公司必須依靠外部資金時,如果發行與非對稱信息無關的債券,公司的價值不會降低。因此債券融資比股權融資具有較高的優先順序。
(3)從發達國家的相關數據分析:2001年,美國公司債(相當於我國的企業債)的余額為51749億美元,佔美國GDP比重達到36.185%;2000年,日本這一數字是23%;而我國2002年末的這個比例還不到1%,其發展空間可想而知。
在發達國家成熟市場上,企業債券的發行規模一般比股票發行規模大3~10倍。從機構上看,中美兩國的債券市場,呈現出完全相反的兩個三角型:美國的債券市場是由國債、抵押貸款債券、聯邦機構債券、市政債券、公司債券、金融債券等組成的。美國迄今發展最快、發行量最大的是企業債券;其次是市政債,擁有全球最大的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發行量最小的是國債。我國債券市場目前發行量最大的是國債,還沒有地方政府債券,而企業債在債券市場結構中的位置,剛好處於與美國相反的位置上,數量最少。由此可見,我國的企業債券融資發展空間大,所以,應該借鑒美國債券市場的發展經驗來大力發展債券市場。
(4)從籌資者的角度看,在發達的資本市場,債券籌資的發行成本應該比股票籌資低,債券利息可從稅前利潤扣除,而股息則從稅後利潤支付,存在公司法人和股份持有人雙重課稅的問題。債券融資不影響原有股東的控制權,債券投資者只有按期收取本息的權力,沒有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和分配紅利的權力,對於想控制股權,維持原有管理結構不變的企業管理者來說,發行債券比發行股票更有吸引力。
(5)投融資環境已經得到一些改善,尤其是國債市場已得到很大的改進,國債的市場化發行,使得政府不必通過限制發行企業債券來完成國債的發行任務,客觀上為企業的債券發行提供了一個寬松的環境。
(6)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一大批企業規模日益擴大,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為企業債券發行提供了必要條件。
(7)當前國內企業債券市場的投資者已經完成了由個人投資者為主到機構投資者為主的轉變。機構投資者包括: 基金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投資主體的變化,有利於債券市場的穩定和發展。

⑶ 股利相關論的信號傳遞理論

信號傳遞理論得以成立的基礎是,信息在各個市場參與者之間的概率分布不同,即信息不對稱。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公司可以通過股利政策向市場傳遞有關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信息。股利政策所產生的信息效應會影響股票的價格。
鑒於股利與投資者對股利信號信息的理解不同,所做出的對企業價值的判斷也不同。
股利增長——可能傳遞了未來業績大幅增長信號;也可能傳遞的是企業沒有前景好的投資項目的信號。
股利減少——可能傳遞企業未來出現衰退的信號;也可能傳遞企業有前景看好的投資項目的信號。

⑷ 「資本結構融資順序理論」是什麼

融資順序理論是Mayers( 1984)提出的。該理論認為,投資者之所以對企業的資本結構感興趣,實際上是因為當企業公布其選定的資本結構時,股票的價格就會產生變化。這種變化可解釋為「信息效應」,它與如何達到這個資本結構本身沒有關系。這是因為,企業負債水平的變動向市場傳遞了一個有關企業價值變化的信號。當企業增加債務減少權益時,意味著企業借債能力提高,企業價值增加,市場接受到這個好消息,股票價格就會上升;反之亦反。M yers的融資順序理論包括三個基本點:
1.企業將以各種借口避免通過發行普通股或其他風險證券來取得對投資項目的融資。
2.為使內部融資能滿足達到正常權益投資收益率的投資需要,企業必然要確定一個目標股利比率。
3.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企業才會計劃通過向外融資以解決其部分資金需要,而且會從發行風險較低的證券開始。融資順序理論的兩個中心思想是:企業偏好內部融資;如果需要外部融資,則偏好債務融資。

⑸ 企業應如何控制債務融資風險

債務融資形成的是企業的負債,需要還本付息,其支付的利息進入財務費用,可以在稅前扣除;隨著企業經營、市場環境、資金供需情況等因素變化,債務融資會給企業財務帶來的不確定性。

陳湛勻指出:利率和匯率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企業資金成本的大小,特別是短期借款的利息成本。當貨幣供給減少,貸款利息率不斷提高,企業籌資資金的成本增加,所負擔的融資成本就會增加。反之,企業所負擔的經營成本減少。

陳湛勻教授

以下是陳湛勻的部分觀點實錄:

企業在選擇債務融資的時候,應該考慮諸多風險,即隨著企業經營、市場環境、資金供需情況等因素變化,債務融資給企業財務帶來的不確定性。首先是企業自身經營帶來的風險,主要來源於企業投資利潤率和借入資金利息率的不確定性。

再就是企業的負債結構帶來的風險,負債結構是企業負債中各種負債數量的比例關系,尤其是短期負債資金的比例。過度負債會降低企業的再籌資能力,如果企業大量舉借短期借款用於長期投資,當借款到期時,可能會出現難以籌措到足夠的現金償還到期債務的風險,或者如果還款期限比較集中,企業在短期內必須籌集巨額資金償還債務,這將影響企業資金的周轉。而對於長期借款,通常資本成本高,融資速度慢,並且附帶一些限制性條款,影響企業資金的使用,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

最後就是市場風險,主要是利率和匯率的變動。利率和匯率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企業資金成本的大小,特別是短期借款的利息成本。當貨幣供給減少,貸款利息率不斷提高,企業籌資資金的成本增加,所負擔的融資成本就會增加。反之,企業所負擔的經營成本減少。同時國際貨幣市場匯率的變動,也給企業外幣的收付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如何控制債務融資風險呢?企業在進行債務融資的決策時,應有正確的債務融資風險意識,根據自身情況,充分考慮已有的債務結構和還款期限等因素,保證資金的流動性,嚴格防範企業債務融資所帶來的風險,特別是日後的償付風險。

首先,是優化企業的債務融資行為,比如確定適度的負債比率和合理負債結構,還有債務期限結構。適度的負債結構主要是為了保證未來企業有足夠的現金流進行償付,不同性質和規模的企業其最優的負債比例不同,一些資金周轉較快的企業,可以保持較高的負債比例。同樣,企業還應對長、短期債務和還款期限進行合理的搭配,減少日後的償付風險。

著名經濟學家、全球共德CEO陳湛勻教授簡介:

著名經濟學家,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首批統計學博士點專業博士。現任中國上海市投資學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首創擬人化資本運營專家,上海電視台「夜話地產湛勻妙語」欄目主持人,中國第一財經、東方衛視、鳳凰衛視等媒體特邀嘉賓,長期應邀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授課,並被聘為國際論壇峰會和國外大學演講,與英美法徳加拿大等國家名校進行學術交流,走訪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具有國際視野、最受歡迎的實戰型權威金融專家。陳湛勻教授已獲近20項國家、省部級優秀科研獎。陳湛勻教授長期專注於地產金融、高新技術、中小企業成長,對這些領域保持高度前瞻性,具有豐富的實際經營經驗。他擅長實用解決具體方案,將廣泛的商業知識和特定行業的深入了解相結合,致力於運用金融專業技術幫助企業提升可持續競爭優勢、贏利能力,放大企業價值並創造價值,成功輔導不少企業上市。

⑹ 信號傳遞理論是股利相關論嗎

是,股利相關論的代表性觀點主要有:一鳥在手論、信號傳遞理論、代理理論、稅差理論

⑺ 如何理解資本和資本結構的概念 信號傳遞理論

1、資本
在西方經濟學理論中,資本是投入(生產資料)的一部分,投入包括:勞務、土地、資本。
資本是指:生產出來的生產要素,是耐用品。根據現今主流宏觀經濟學觀點,資本可以劃分為物質資本、人力資本、自然資源、技術知識
物質資本:(physical capital) 物質資本是指用於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設備和建築物存量。
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人力資本是經濟學家用來指工人通過教育、培訓和經驗而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的一個術語。

2、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本的價值構成及其比例關系,是企業一定時期籌資組合的結果。廣義的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全部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企業一定時期的資本可分為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也可分為短期資本和長期資本。
狹義的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長期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尤其是指長期債務資本與(長期)股權資本之間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
最佳資本結構便是使股東財富最大或股價最大的資本結構,亦即使公司資金成本最小的資本結構。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本的價值構成及其比例。企業融資結構,或稱資本結構,反映的是企業債務與股權的比例關系,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償債和再融資能力,決定著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是企業財務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合理的融資結構可以降低融資成本,發揮財務杠桿的調節作用,使企業獲得更大的自有資金收益率。

3、信號傳遞理論
1977年,羅斯提出了資本結構信號傳遞理論。

信號傳遞理論認為,公司可以通過調整資本結構來傳遞有關獲利能力和風險方面的信息,以及公司如何看待股票市價的信息。按照資本結構的信號傳遞理論,公司價值被低估時會增加債權資本,反之亦然。

⑻ 信號傳遞理論的內容是什麼

信號傳遞理論內容:
西方財務學家的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對稱下,公司向外界傳遞公司內部信息的常見信號有三種:
(1)利潤宣告;
(2)股利宣告;
(3)融資宣告。
與利潤的會計處理可操縱性相比,股利宣告是一種比較可信的信號模式。信號傳遞理論在財務領域的應用始於羅斯的研究,他發現擁有大量高質量投資機會信息的經理,可以通過資本結構或股利政策的選擇向潛在的投資者傳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