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實現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轉型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第一類融資平台公司是政府建設項目的責任主體,名義上是公司法人,實際為事業體制,隸屬於政府某一職能部門,較多採用「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組織結構。
第二類融資平台公司,通過土地運作、儲備、開發及國有資產劃撥,整合了一定的社會資源,主營業務集中於各類園區土地一級開發、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以及其他衍生資源。
第三類融資平台公司,隨著開發業務發展及管理成熟,路橋等市政建設、環境保護和水電氣公交等民生產品供應等更多的資源被劃入成為子公司,多元業務板塊逐漸形成母子架構,主營業務重心也逐漸由總部下移至子公司。同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積累一定的融資渠道和投資管理能力,但主營業務發展仍呈現自發性與被動性,缺乏戰略層面的業務整合和市場化運作的能力。
第四類融資平台公司,對公益性項目、經營性項目和准經營性項目開始建立區分機制,形成幾大核心業務板塊,總部管控能力有所加強,主要負責戰略投資、產業監控、資源整合、人才培育與服務支持。這類公司各業務板塊分別由不同的子集團進行專業化經營管理,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融投資運作經驗,但對政府信用資源和銀行系統性融資的依賴度仍然較高。
Ⅱ 林軍:投融資平台問題何在 下一步的趨勢往哪裡走
林軍:謝謝巴老師。我是做實際工作的,我就說一點我們在實踐當中的一些體會。投融資平台應該這樣定位,作為政府的投融資平台,但是同時又是市場經濟的一個國資的市場主體。我們重慶八大投,我是這么認為的,我們重慶的八大投,是重慶政府在建設市場經濟中的一個創舉,這個創舉到底該干什麼?應該怎麼干?都是我們在工作當中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你是有這個定性,你不是一般的市場主體,你又是一個市場主體,到底該干什麼,應該怎麼干,這是我們在一線中的企業領導、國資委的領導、政府的領導反復思考的問題。我覺得用這么一句話來概括,我們一直是這么定位的,政府的目標市場化運作,就是你作為政府的投融資平台,肯定是要積極履行政府應該做的事,要完成這些職責。所以這個當中,應該說前一些年,我們投融資平台主要的工作的領域是致力於基礎設施建設,以前是這么做的。因為重慶前一些年的發展當中,我們最缺的就是基礎設施建設。這在市場經濟中,政府打造硬環境,這是我們政府必須要做的。但是這個信號比較缺乏的情況下,其他的資金是不可能做這一塊的。但是基礎設施建設不能有一個叫做相對超前的建設,這個地區的經濟是沒有辦法發展的。所以我們的八大投或者我們的投融資平台在前一些年,它的主要精力都是用在這方面。有這么一個數字,重慶這些年我們八大投基礎設施建設有2500億,投入2500億,年均大概400多億,占重慶基礎設施建設的70%。這是投融資平台完成的。所以應該這么說,重慶的城市市容市貌,重慶是三個月就要換一個版圖,我覺得我們的投融資平台功不可沒。
Ⅲ 課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 加快構建國企投融資平台
中國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回顧與前瞻
郭勵弘
文章認為中國的投融資改革嚴重滯後 ,其原因不僅因為受到國資國企延誤改革的拖累 ,而且還因為它既秉承了傳統計劃經濟最核心的內容 (即政府配置資源 ) ,又在漸進改革過程中衍生出了許多與市場經濟不相容的「特色」。投融資體制改革迫在眉睫。其根本措施是完善出資人制度 ,將投融資管理的重點從項目管理轉向資本市場管理 ,從「投」轉向「融」。文章指出 ,中國投融資改革的總體目標應該是 :建立起針對出資人的資信評價體系 ,以資信等級為依據 ,實施對出資人融資能力的宏觀調控。放棄項目的行政審批 ,形成投資決策、資本決策、信貸決策三權鼎立 ,相互制約各負其責的投融資格局。嚴格金融監管、放鬆金融准入 ,嚴格市場清除、放鬆資本管制 ,培育財務投資者與戰略投資者之間良性互動的資金供求機制。釐清企業制度 ,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