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金融資產涉及遞延所得稅嗎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金融資產涉及遞延所得稅嗎

發布時間: 2021-06-13 06:53:30

㈠ 出售部分交易性金融資產產生的相關遞延所得稅的問題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轉入投資收益,同時沖減原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計入所得稅費用。

㈡ 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費用確認遞延所得稅嗎

你的理解是對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應計入取得時的當期損益(投資收益),問題是你的這個例題應該是答案錯了,還是你沒把題看清,能提供具體的內容嗎?

㈢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確認,要不要確認遞延所得稅

請參考下列例題:
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的核算

H居民企業2008年4月8日購入居民企業G公司股票8萬股,作為交易性投資。每股成交價格18元,其中1元是已宣告但尚未分派的現金股利。同時支付相關交易稅費10萬元。所得款項已通過銀行存款支付,5月8日收到G公司發放的現金股利。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未發生變動,2008年企業利潤總額為100萬元。除交易性金融資產需作納稅調整外,無其他納稅調整項目。

當年應作如下帳務處理:

1、購入股票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36萬元

應收股利 8萬元

投資收益 10萬元

貸:銀行存款 154萬元

2、收到現金股利時,

借:銀行存款 8萬元

貸:應收股利 8萬元

3、資產負債表日

(1)遞延所得稅分析:

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期初帳面價值為136萬元,期末公允價值未發生變動,帳面價值為136萬元。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計稅基礎為交易性金金融資產在未來期間計稅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即企業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成本。

企業所得稅法和實施細則規定,投資資產應按以下方法確定成本:

1、通過支付現金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以購買價款為成本;

2、通過支付現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成本。

以該案例來說,企業購買交易性金融資產支付價款154萬元,其中含應收未收股利對價款8萬元,應作債權處理,不能計入投資資產的計稅成本,該金融資產的計稅成本146萬元(154-8)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帳面價值136萬元小於計稅成本10萬元,該差異屬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確認與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2.5萬元(10×0.25)

(2)、應交所得稅分析

2008年會計利潤為100萬元,交易性金融資產購入時,企業將本該計入資產計稅成本的交易費用10萬元計入了當期損益,應作納稅調整,應納稅所得額為110萬元(100+10),應交所得稅27.5萬元(10×0.25)。

4、利潤表中應確認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27.5-2.5=25萬元。確認所得稅費用的帳務處理如下:

借:所得稅費用25萬元

遞延所得稅資產2.5萬元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7.5萬元

㈣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時得遞延所得稅認定

發生減值時肯定要對應所得稅費用的,即把減值時發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記入所得稅費用,還要把以前記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轉入所得稅費用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其他綜合收益
貸:所得稅費用

㈤ 關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遞延所得稅費用實務

再次糾正一樓:無論是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還是遞延所得稅負債,都不會影響所得稅的。相應還是該記資本公積。話分兩頭說:

一。公允價值上升100:(假設轉回時的稅率為25%,並非現在25%,二樓說得對) (下面分錄後括弧內是模擬稅務官的話語)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00 (資產增值暫擺在你賬上)
貸:資本公積 75 (你就公積75吧,另25是將來我給我的)
遞延所得稅負債25 (欠我國家也不能漏記賬噻)
上述分錄如果分兩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00
貸:資本公積 100
借:資本公積 25 (並非所有的遞延稅款都對應所得稅,你想純賺100喲,當然不行,沖回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25

二。下降100 (暫時性,不確認減值)
借:資本公積 75 (你只虧得了75,我還幫你承擔了25呢,盡管是將來的事)
遞延資產所得稅資產 25 (將來用以抵其他收入該交的稅款25嘛)
貸:可供出售金額資產 100 (你先把資產價值減下來,抵稅的事,到時候再說)

我們要注意,國家是不請自來的第三方,無論企業的盈虧,都不是企業自個兒的事,賺了A,只得到A乘(1-所得稅率),A乘所得稅率是國家的,虧了B(因為後可期可補),只虧得了B乘(1-所得稅率),國家幫你承擔了B乘所得稅率。
所以上面例子,上升100,你就公積75吧,另25是給國家准備的。資產可以在你賬上,欠國家也不能漏哈,下降100,所有者只承擔75,另25國家在將來(你真正按現在這個價處理該資產時)會讓你少交25.

從上述來看,無認如何,也是影響不了本期所得稅了。

㈥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不影響利潤總額,為什麼要計算遞延所得稅

之所以要計算遞延所得稅,是因為公允價值的變動使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產生了暫時性差異。是否計算遞延所得稅,就是看是否存在稅會暫時性差異。

㈦ 關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遞延所得稅問題

緣分啊 這個問題我還真有想過

是這樣的,CPA教材上所得稅這一章編的比較混亂

我這本書是第371頁第三節 「遞延所得稅負債及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確認」

裡面 黑體一。說的是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

然後裡面提到了你上面的那句話

然後往後翻 第376頁 黑體三。特殊交易或事項中涉及遞延所得稅的確認
裡面(一)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相關的所得稅 裡面有提到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

所以總結下來,前面提到的不確認是「一般情形」
然後376頁這段特殊交易的遞延所得稅原則要優先於一般情形,所以就要確認了。。。

㈧ 交易性金融資產所得稅費用和遞延所得稅

先說一下這個題目的事宜
期末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這個科目期末是沒有餘額的,你這里說的有5萬余額,基於做題目考慮,我理解你所說的是什麼意思,但是期末的時候損益科目肯定會結轉到本年利潤,無余額
另外,利潤總額20萬,也是基於5萬已經結轉考慮的。
第三,所得稅稅率25%假設。
不管你看的是什麼教材,意思是這樣的,對於這類資產,所得稅對這些科目對利潤總額的影響是不計稅的,也就是說20萬應納稅所得額中有5萬是由於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而來的,所以20萬中這5萬不應該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即:應納稅所得額為15萬
分錄:借:所得稅費用 1.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25
借:所得稅費用 3.75
貸:應交稅費__所得稅 3.75
最後,教材中會有這樣的一句話,會計報表上的所得稅費用由兩部分構成,一個是實際應繳納的所得稅,另一部分是遞延所得稅,希望你看了我的後,有所收獲.

㈨ 關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遞延所得稅的問題。

目前所得稅准則採用的是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是以資產負債為基礎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資產負債日公允價值變動是沒有計入當期損益,但計入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本身這個資產項目價值,這一項在會計上和稅法上的價值產生差異,所以要確認遞延所得稅。

「所得稅費用=(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稅率」這公式不完全對,原因即上述,未計入損益項目產生的遞延所得稅也不計入損益項目,如上述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變動產生的遞延所得稅也計入資本公積。

㈩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的變動如何確認遞延所得稅

計稅基礎就是歷史成本不變:
賬面價值會隨著公允價值變動
按這個思路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