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就是向券商借錢買入股票,賺到錢了平倉,還給券商本金。
融資可以放大投資者的操作規模,如果當投資者看好某隻股票想大舉介入而手中錢又不多時就可以向券商借錢買股票,當股票上漲到目標價後,投資者可以賣出股票清償借款,從而放大自己的收益。反之如果虧損,也會擴大虧損程度,投資者需要合理把握。
(1)起步股份融資擴展閱讀:
股票融資缺點
1、資本成本較高。首先,從投資者的角度講,投資於普通股風險較高,相應地要求有較高的投資報酬率。其次,對籌資來講,普通股股利從稅後利潤中支付,不具有抵稅作用。另外,普通股的發行費用也較高。
2、股票融資上市時間跨度長,競爭激烈,無法滿足企業緊迫的融資需求。
3、容易分散控制權。當企業發行新股時,出售新股票,引進新股東,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的分散。
4、新股東分享公司未發行新股前積累的盈餘,會降低普通股的凈收益,從而可能引起股價的下跌
2. 公司上市之前需要幾輪融資
資金是創業發展壯大的生命線,當下很火的「瑞幸咖啡」正是憑借著無與倫比的融資能力,在擴張的道路上急速狂奔,成功在「納斯達克敲鍾」,完成美股上市的目標,此時距離它創立不到19個月,刷新最快上市公司記錄。
一個公司從初創到上市需要幾輪融資呢?
實踐中,公司上市並無具體的融資輪數的限制,完全取決於公司的實際條件。就融資本身而言,對企業即是尋找投資人資金的過程、也是在發展過程中尋求合作夥伴共贏的過程。
公司初創時即獲得投資通常被稱為「種子輪」或「天使輪」,為為企業在初創時提供必要的彈葯;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在市場中嶄露頭角需要擴張時,風險投資人會參與進來,這時根據情況可能會帶來不止一輪的投資,就是我們經常聽到A輪/B輪/C輪。
隨著企業發展,達到或接近達到上市程度時,可能會有一輪融資,即Pre-IPO輪融資,就是上市前融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二十條
本法所稱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前融資。
3. 關於公司融資問題
1、如果融資成功,我的股份比例雖然會減少,但一般情況下對你是有利的,因為利潤總額增加後,你多分的那部分完全可以彌補你的股份比例減少所帶來的「損失」,但我只是說的一般情況下,如果融資成功了,但利潤總額沒增加或反而減少的情況也是有的;
2、你的股份減少了不會導致你的資金減少,如果你在融資之後退股比融資之前退股,你的那份資金暫時不會有變化,要等下一個財政年度,也就是年終結算的時候,就會見分曉,但還是我如第一條所述,這時一般只會增加。
不過有一點很奇怪,「公司運營了快3年,每年賺的錢基本被投入公司進行生產及技術研發」這一點不是很正常。因為按照常規,企業每年都會按一定的比例對股東進行分紅,按照年盈利比例預留企業發展基金很正常,但很少見到你們公司這樣,直接100%,難道你們的股東都不用吃飯,還是太富了不在乎?確實有些不可思議!你可以翻查下你入股時候,分給你的那份章程,裡面有這一部分的規定,如果沒按照規定的比例分紅,那就有問題了。如果章程里真寫的全部盈利都用於來年的再投入,那完了,分紅被判無期徒刑……
4. 融資股權分配
一般而言,技術(包括管理技能)最多隻能佔30%乾股,另外項目又屬於你個人的,這塊也最多隻能佔30%乾股,所以你一分錢不拿可以佔到60%乾股。其餘人出資只能按照比例分配剩餘的40%乾股。理論上是這樣,但現實是,一可能你的合夥人根本不了解技術和項目參股的比例,二是就算是懂一些,也不可能讓你每項都佔到最多的30%乾股。而且人都希望利益最大化,你認為你有項目和管理,但他們會認為他們出全額資金,你一份沒拿,各自都會認為「我」才是關鍵。尤其是跟朋友,這個更難搞,當然你可以找天使基金,不過那個可能會被騙項目,也可能會得不到太多的股份,天使基金本身也是靠壓榨創業人來盈利的。
最好的方式是,你搜集好資料,開誠公布地和投資人談一下,看技術和項目他們能最多讓你分別佔多少乾股。
當然如果對方實在達不到你的要求,反正項目和管理都是你在做,可以先簽三年合作協議,等你有資本了,以後可以一個人重頭再來,畢竟錢好找,項目和經驗難找,主動權最終還是在你這邊。
這樣可以么?
5. 創業企業在起步階段最多用債務融資方式
創業企業如果在起步階段的話,也可以採取轉讓股份融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