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金融資本在中國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金融資本在中國

發布時間: 2021-06-13 21:31:12

① 中國近五年來金融資本構成是什麼【急!】

金融市場構成要素及結構
一、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
一個完備的金融市場,一般包括市場主體、客體和交易中介三個基本要素。
(一)市場主體
金融市場的主體是參與金融市場交易的當事人,既是資金供應者,也是資金需求者,包括企業、政府及政府機構、金融機構、居民個人等。他們既能向金融市場提供資金,也需從金融市場籌措資金,這是金融市場得以形成和發展的一項基本因素。
(二)市場客體
金融市場的客體即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場的交易對象。它包括貨幣頭寸、票據、債券股票外匯和金融衍生品等。
(三)金融市場的中介
在資金融通過程中,中介在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之間起媒介或橋梁作用。金融中介大體分為兩類:交易中介和服務中介。交易中介通過市場為買賣雙方成交撮合,並從中收取傭金。交易中介包括銀行、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和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等。服務中介本身不是金融機構,但卻是金融市場上不可或缺的,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投資咨詢公司和證券評級機構等。
二、金融市場的結構
金融市場的構成十分復雜,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子市場組成的一個龐大市場體系。子市場的組成和關系就是通常說的金融市場結構。第五章金融市場基礎知識
(一)金融市場按金融交易的對象劃分,可分為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衍生品市場、保險市場和黃金市場
貨幣市場又稱短期資金市場,是指專門融通短期資金和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內(包括一年)的有價證券市場。包括短期銀行信貸、國庫券、商業票據、可轉讓定期存單、銀行匯票、短期債券等。貨幣市場就其結構而言,可分為同業拆借市場、銀行承兌匯票市場、商業票據市場、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回購市場、短期政府債券市場和貨幣基金市場等若乾子市場。
資本市場是指提供長期(一年以上)資本融通和交易的市場。它包括銀行中長期信貸市場、股票市場、基金市場和中長期債券市場。
外匯市場是指由銀行等金融機構、自營交易商、大型跨國企業參與,通過中介機構以各種可兌換貨幣為買賣對象的交易市場。
衍生品市場是以金融衍生工具為交易對象的市場。它包括期貨市場、期權市場、遠期協議市場和互換市場。
保險市場是以保險單和年金單的發行與轉讓為交易對象的金融市場。
黃金市場是集中進行黃金買賣和金幣兌換的交易市場。新中國成立以來長期禁止黃金自由交易。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標志著我國黃金市場正式開始運作。
(二)按功能劃分,金融市場可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一級市場亦稱為初級市場或發行市場,是資金需求者利用金融市場籌措資金、出售金融工具的市場。二級市場又稱為次級市場或流通市場,這個市場的主要功能是為已發行的金融工具提供流通的場所。
(三)按金融商品交易的交割方式和成交時約定的付款時間劃分,金融市場可分為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
現貨市場簡單地說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期貨市場則是在成交後一段時間再交割,包括遠期市場、期貨市場、期權市場等,金融期貨合約真正交割的並不多,而往往在交割日前進行轉讓或對沖。
(四)按照金融交易是否存在固定場所分類,金融市場分為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
有形市場是指有同定的交易場所、有專門的組織機構和人員、有專門設備的市場。典型的有形市場是交易所市場。無形市場是在交易所外進行金融資產交易的市場的統稱。它沒有集中同定的交易場所,通過現代化的電信丁具和網路實現交易。

② 中國的金融體系具體有哪些

按我國金融機構的地位和功能進行劃分,主要體系如下:

1、中央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銀行的主要區別為:中國人民銀行是政府的銀行、銀行的銀行、發行的銀行,不辦理具體存貸款業務;中國銀行則承擔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商業銀行相同的職責。

2、金融監管機構:

我國金融監管機構主要有: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監會,主要承擔由中國人民銀行劃轉出來的銀行業的監管職能等,統一監督管理銀行業金融機構及信託投資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依法對證券、期貨業實施監督管理。

3、國家外匯管理局:

成立於1979年3月13日,當時由中國人民銀行代管;1993年4月,根據八屆人大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及其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家外匯管理局為中國人民銀行管理的國家局,是依法進行外匯管理的行政機構。

4、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

監事會由國務院派出,對國務院負責,代表國家對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狀況實施監督。

5、政策性金融機構:

政策性金融機構由政府發起並出資成立,為貫徹和配合政府特定的經濟政策和意圖而進行融資和信用活動的機構。

我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包括三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銀行不以盈利為目的,其業務的開展受國家經濟政策的約束並接受中國人民銀行的業務指導。

6、商業性金融機構:

我國的商業性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證券機構和保險機構三大類。

7、銀行業金融機構:

包括商業銀行、信用合作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是指以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和從事中間業務為主的營利性機構,主要包括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以及住房儲蓄銀行、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

信用合作機構包括城市信用社及農村信用社。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租賃公司等。

8、證券機構:

是指為證券市場參與者提供中介服務的機構,包括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

這里所說的證券主要是指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發行和流通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存托憑證等有價憑證,通過證券這種載體形式進行直接融資可以達到投資和融資的有機結合,也可以有效節約融資費用。

9、保險機構:

是指專門經營保險業務的機構,包括國有保險公司、股份制保險公司和在華從事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分公司及中外合資保險公司。

(2)金融資本在中國擴展閱讀:

金融體系具有以下六大基本功能:

①清算和支付功能,即金融體系提供了便利商品、勞務和資產交易的清算支付手段;

②融通資金和股權細化功能,即金融體系通過提供各種機制,匯聚資金並導向大規模的無法分割的投資項目;

③為在時空上實現經濟資源轉移提供渠道,即金融體系提供了促使經濟資源跨時間、地域和產業轉移的方法和機制;

④風險管理功能,即金融體系提供了應付不測和控制風險的手段及途徑;

⑤信息提供功能,即金融體系通過提供價格信號,幫助協調不同經濟部門的非集中化決策;

⑥解決激勵問題,即金融體系解決了在金融交易雙方擁有不對稱信息及委託代理行為中的激勵問題。

1、清算和支付功能

在經濟貨幣化日益加深的情況下,建立一個有效的、適應性強的交易和支付系統乃基本需要。可靠的交易和支付系統應是金融系統的基礎設施,缺乏這一系統,高昂的交易成本必然與經濟低效率相伴。一個有效的支付系統對於社會交易是一種必要的條件。

交換系統的發達,可以降低社會交易成本,可以促進社會專業化的發展,這是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必要條件,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技術進步。所以說,現代支付系統與現代經濟增長是相伴而生的。

2、融資功能

金融體系的融通資金功能包含兩層含義。—、動員儲蓄和提供流動性手段。金融市場和銀行中介可以有效地動員全社會的儲蓄資源或改進金融資源的配置。

這就使初始投入的有效技術得以迅速地轉化為生產力。在促進更有效地利用投資機會的同時,金融中介也可以向社會儲蓄者提供相對高的回報。

金融中介動員儲蓄的最主要的優勢在於,一是它可以分散個別投資項目的風險;

二是可以為投資者提供相對較高的回報(相對於耐用消費品等實物資產)。金融系統動員儲蓄可以為分散的社會資源提供一種聚集功能,從而發揮資源的規模效應。

金融系統提供的流動性服務,有效地解決了長期投資的資本來源問題,為長期項目投資和企業股權融資提供了可能,同時為技術進步和風險投資創造出資金供給的渠道。

3、股權細化功能

將無法分割的大型投資項目劃分為小額股份,以便中小投資者能夠參與這些大型項目進行的投資。通過股權細化功能,金融體系實現了對經理的監視和對公司的控制。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公司組織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就是股權高度分散化和公司經營職業化。

這樣的組織安排最大的困難在於非對稱信息的存在,使投資者難以對資本運用進行有效的監督。金融系統的功能在於提供一種新的機制,就是通過外部放款人的作用對公司進行嚴格的監督,從而使內部投資人的利益得以保護。

4、資源配置功能

為投資籌集充足的資源是經濟起飛的必要條件。但投資效率即資源的配置效率對增長同樣重要。對投資的配置有其自身的困難,即生產率風險,項目回報的信息不完全,對經營者實際能力的不可知等。這些內在的困難要求建立一個金融中介機構。

在現代不確定的社會,單個的投資者是很難對公司、對經理、對市場條件進行評估的。

金融系統的優勢在於為投資者提供中介服務,並且提供一種與投資者共擔風險的機制,使社會資本的投資配置更有效率。中介性金融機構提供的投資服務可以表現在,一是分散風險;二是流動性風險管理;三是進行項目評估。

5、風險管理功能

金融體系的風險管理功能要求金融體系為中長期資本投資的不確定性即風險進行交易和定價,形成風險共擔的機制。

由於存在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金融系統和金融機構的作用就是對風險進行交易、分散和轉移。如果社會風險不能找到一種交易、轉移和抵補的機制,社會經濟的運行不可能順利進行。

6、激勵功能

在經濟運行中激勵問題之所以存在,不僅是因為相互交往的經濟個體的目標或利益不一致,而且是因為各經濟個體的目標或利益的實現受到其他個體行為或其所掌握的信息的影響。

即影響某經濟個體的利益的因素並不全部在該主體的控制之下,比如現代企業中所有權和控制權的分離就產生了激勵問題。解決激勵問題的方法很多,具體方法要受到經濟體制和經濟環境的影響。金融體系所提供的解決激勵問題的方法是股票或者股票期權。

通過讓企業的管理者以及員工持有股票或者股票期權,企業的效益也會影響管理者以及員工的利益,從而使管理者和員工盡力提高企業的績效,他們的行為不再與所有者的利益相悖,這樣就解決了委託代理問題。

7、信息提供功能

金融體系的信息提供功能意味著在金融市場上,不僅投資者可以獲取各種投資品種的價格以及影響這些價格的因素的信息,而且籌資者也能獲取不同的融資方式的成本的信息,管理部門能夠獲取金融交易是否在正常進行、各種規則是否得到遵守的信息,從而使金融體系的不同參與者都能做出各自的決策。

③ 中國十大金融資本城市

就上海和北京了

④ 金融資本的定義

金融資本
金融資本就是工業壟斷資本和銀行壟斷資本在一起而形成的壟斷資本。途徑包括金融聯系,資本參與和人事參與。
這種融合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產業資本在擴建過程中和銀行資本相結合;二是產業資本在多元化的產業延伸過程中和銀行資本相結合;三是產業資本在收購、兼並、重組過程中和銀行資本相結合。產業資本在其流通周期里與銀行資本的融合,是現代資本運作的必然。體現了貨幣在市場經濟中的本質及其扮演的重要作用。
當今證券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迅速發展拓展了金融資本這一概念的外延。其一,指用於增值的貨幣(資本)本身。這些貨幣以與用於工業、商業中的貨幣不同的特殊方式,即通過貨幣本身的周轉增值自身,中間不會轉換為生產資料製造商品,也不會通過買賣一般商品賺取差價。它主要的增值手段是利息收入;其二,指那些掌有大量貨幣,並將其(部分地)用於金融資本用途的企業及機構,如商業銀行、投資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及基金保險公司、金融集團、證券公司、投資銀行等。
金融資本是指由銀行資本和產業資本相互滲透、溶為一體而形成的最高形態的壟斷資本。金融資本取代產業資本占統治地位。 生產和資本的集中與壟斷是這一切變化的基礎。沒有產業資本的高度集中,就無法為銀行提供大量的貨幣資本來源,也就不會有銀行資本的高度集中和壟斷。而銀行資本的集中和壟斷,又反過來通過各種信用手段,促進產業資本進一步集中和壟斷。所以產業資本的集中和壟斷從一開始就是同銀行資本的集中和壟斷交織進行的。
產業資本和銀行資本形成壟斷以後,兩者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質的變化,它們相互滲透,日益溶合,終於形成了金融資本。金融資本投資對象主要是金融產品,如投資於股票,債券,銀行等。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金融資本全球化是國際資本流動發展的重要階段。

⑤ 中國四大銀行是哪四個 代表著中國最雄厚的金融資本

一、借記卡,各個銀行的都差不多,網點較多分布較廣的可能會相對比較方便些。二、中國四大銀行是指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工,農,中,建),亦稱中央四大行,其代表著中國最雄厚的金融資本力量。國有四大行經歷了從建國之初,各自分工的專業銀行階段,到新世紀,各自基本成為綜合性大型上市銀行,並都躋身世界500強企業的發展戰略;三、四大行網點數量: 1.中國銀行11368 2.中國工商銀行22012 3.中國農業銀行31272 4.中國建設銀行14889

⑥ 感覺外國金融資本對中國虎視眈眈,中國能挺過去嗎

為什麼總要說 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虎視眈眈呢?
開放的世界,互利合作的經濟 打資本戰 又有什麼意義?
下面是我的個人見解,不要噴.
1,縱觀全球經濟,唯有互利合作才能共贏,美國也好,歐盟也罷,一次次的反傾銷,反反傾銷不是針對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的的確確的存在傾銷,當然也不排除貿易摩擦,但沒必要把這些經濟問題上升到國家層面,更不要夾雜民族主義。
2,我們中國,是改革開放了,但市場經濟可以說非常不發達,口口聲聲讓美國等外國承認我們是市場經濟國家,可捫心自問,我們是市場經濟嗎?不是說是就是的,而是由指標的,可謂基本都不達標,硬要說是,中移動,中石化,中石油全笑了。
3,為什麼有這么多的問題,熱錢?升值?這些大部分是正常現象,什麼做空你中國,全是瞎扯,一幫媒體更是瞎扯,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又利益的地方就是江湖。

我們都是愛國的,但不應被某些民族主義所煽動,郎咸平之流已經不是經濟學家,而是商人,個人最不喜歡郎咸平,像條瘋狗,到處亂咬。

敬請評價。

⑦ 金融業的它在中國

2012年9月18日,央行發布了《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分別從改善金融調控、完善組織體系、建設金融市場、深化金融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維護金融穩定、加強基礎設施等七方面,明確了「十二五」時期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重點方向。
其中,規劃中指出,將在「十二五」期間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堅持按照市場化方向推進金融重點領域與關鍵環節改革,不斷完善金融運行機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充分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明確政府作用的領域和邊界,減少政府對微觀金融活動的干預。
規劃同時指出,推進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進一步發揮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的基準作用,擴大其在市場化產品中的應用。健全中長期市場收益率曲線,為金融機構產品定價提供有效基準。按照條件成熟程度,通過放開替代性金融產品價格等途徑,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繼續完善中央銀行利率調控體系,疏通利率傳導渠道,引導金融機構不斷增強風險定價能力,依託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建立健全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確保利率市場化改革按照「放得開,形得成,調得了」的原則穩步推進。
規劃還提出,要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原則,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協調推進外匯市場發展,豐富匯率風險管理工具。進一步研究建立人民幣對新興市場貨幣的雙邊直接匯率形成機制,積極推動人民幣對新興市場經濟體和周邊國家貨幣匯率在銀行間外匯市場掛牌。
此外,依照「突出重點、整體推進、順應市場、減少扭曲、積極探索、留有餘地」的總體原則,進一步放寬跨境資本流動限制,健全資本流出流入均衡管理體制,完善對外債權債務管理,穩妥有序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以直接投資便利化為出發點,實現直接投資基本可兌換;以開放國內資本市場和擴大對外證券投資為重點,進一步提高證券投資可兌換程度;以便利跨境融資為重點,加快改革信貸業務外匯管理,深化外債管理體制改革,規范對外債權管理和監測;以擴大個人用匯自主權為著力點,進一步放開個人其他資本項目跨境交易。
規劃指出,積極探索和拓展外匯儲備多層次使用渠道和方式,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深入研究和評估外匯儲備經營的風險承受力,加大對各類投資領域、產品和工具的研究,堅持長期戰略性的投資理念,堅持科學有效的投資基準模式,在審慎評估的基礎上穩步推進多元化投資,優化貨幣資產配置,提高投資收益,實現外匯儲備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的目標。創新外匯儲備運用方式,更好地支持配合國家發展戰略,服務國家可持續發展目標。 產融結合的美好藍圖、實業的艱辛與金融業的高收益、逐漸敞開的金融業大門,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爭食金融行業「大蛋糕」。而從2012年開始,互聯網企業也來勢洶洶地將其觸角伸向金融業深處,它們或將成為這個行業的一股顛覆力量。民企爭食金融行業「大蛋糕」與實業的艱辛相比,金融業的高額利潤對資金有著天然的吸引力,產業資本進入金融業的最初意圖在於降低財務風險,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也為自身融資提供便利。不過,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同時也帶來了實業空心化的隱憂,並可能引起金融秩序的混亂,因此中國依然對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實行嚴格的牌照管制。盡管如此,「產融結合」仍然逐漸成為中國企業青睞的發展路徑,並且較早一批取得金融牌照的民營企業家由此而分享到了行業的超額利潤,收獲了令人艷羨的財富,包括民生銀行的一眾民營股東,劉永好、盧志強、張宏偉和史玉柱等;泰康人壽的大股東陳東升、孔東梅夫婦;國華人壽、天平車險的大股東劉益謙;中融信託的控制人解植坤、毛阿敏夫婦。雖然牌照管制一直存在,但仍然有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通過各種途徑爭食金融業的「大蛋糕」。朱孟依家族掌舵的「珠江系」先後入股北京農商行以及廣州農商行等,珠江人壽已低調開業,其金融、投資、建築的三大支柱產業戰略初見雛形。成立於1990年,由家居建材起家的香江集團,投資觸角也已經伸向廣東發展銀行、廣發證券等金融機構和多家企業。2013年4月8日,史玉柱辭去巨人網路CEO,引起不小的震動,眾人紛紛猜測其歸隱的真實意圖在於轉向金融投資,而史玉柱予以否認,表示其會長期持有民生銀行股份,並不是投機者。不管「退休」的真實意圖如何,史玉柱邁向金融是不爭的事實。自2011年3月開始,史玉柱通過上海健特增持民生銀行80多次,持有2.85%的股份。此外,其還持有華夏銀行1.31%的股份和十幾家其他上市公司的股份。在金融的城邦里,還活躍著諸多富二代的身影,他們擁有高學歷,在父輩們搭建的財富平台上進行著資本運作的嘗試。曾在美國哈佛商學院攻讀MBA的萬向集團總裁魯偉鼎,藉助萬向財務公司和通聯資本兩大平台進行金融投資;畢業於英國華威大學的三一集團副總裁梁冶中將三一投資(高恆投資)作為其實驗田;海鑫集團董事長李兆會,在父親李海倉遇害時結束國外求學回國接班,其在金融領域的投資雖時有失誤,卻也一路頻頻出手、高歌猛進。互聯網改變蛋糕生產方式?民營企業爭食金融行業「大蛋糕」,分享的是傳統金融行業的市場,而隨著互聯網的觸角在金融行業越來越深入,其或將成為這個行業里的一股顛覆力量。從支付到借貸,再到中介,阿里巴巴以支付寶為起點不斷擴展其金融版圖。2007-2010年,阿里巴巴曾經在互聯網借貸領域與建行有過合作,但最終因為目標、風格等不一致而終止,在此次合作中,阿里巴巴看到了小額貸的機會,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阿里平台上多為小商家,其在傳統融資渠道中的弱勢地位間接影響了阿里平台的發展。2008年金融危機時,馬雲就曾表示,如果銀行不改變,那我們改變銀行。2010年6月,由阿里巴巴、復星、萬向、銀泰等共同投資的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公司成立。其產品分為面對B2C平台客戶的「淘寶小貸」,和面對B2B平台客戶的「阿里小貸」兩種,具有「金額小、期限短、隨借隨還」的特點。利用大數據,阿里小額貸款公司根據企業在平台上積累的信用及行為數據,對企業的信用進行評估。2011年,阿里再次成立了重慶市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與此同時,阿里積極拓展其小額貸款的資金來源。2012年6月和9月,重慶阿里小額貸款公司兩次通過山東信託發布信託產品,共募得資金3億元。2013年初,東方證券發行的「阿里巴巴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提交申請材料,阿里金融開始嘗試企業資產證券化融資。阿里小貸計劃將50億元貸款組合出售給東方證券的「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並以此為基礎,向投資者發行50億元證券。小額貸款業務只是阿里金融版圖的一部分。2012年,阿里馬雲、平安保險馬明哲和騰訊馬化騰宣布聯合組建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主要針對互聯網產品和物聯網產品。2013年2月,中國保監會發布批復,同意眾安在線籌建,進行專業網路財產保險公司試點。除「三馬」外,還有北京攜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參與投資。而在此前的2012年4月16日,支付寶宣布為快捷支付(無需開通網銀即可憑借多重驗證進行在線支付)用戶免費投保,如發生資金被盜意外,平安產險給予100%的賠付。這是國內第三方支付首次引入保險機制,此舉也被看成是「三馬」聯合組建在線保險公司的一種探路。2012年9月,馬雲在網商大會上宣布阿里將從2013年開始全面轉型,主推平台、金融和數據三大業務。2013年3月,阿里表示將推出虛擬信用卡,計劃9月底覆蓋全國各大城市。商家和消費者都可以根據評級的不同而獲得相應的授信支付。消費者最高可獲5000元的消費額度,並可享受長達38天的免息期。互聯網巨頭騰訊也在構築金融城邦,其動作遠不止是參與設立眾安在線。2012年,騰訊理財頻道推出基金超市,用戶可在線購買基金,合作的基金公司包括博時基金、鵬華基金等34家。2013年1月16日,中信銀行宣布與騰訊旗下財付通合作,將在網路授信與融資、聯名卡、資金融通等領域展開合作。2013年兩會期間,馬化騰表示,騰訊正在考慮申請更多金融業務牌照。京東商城於2012年末推出「供應鏈金融服務」,服務於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最終用戶,可為上游供應商提供應收賬款融資、訂單融資、委託貸款融資等服務。京東在其中的角色是中介,利用自身的規模和信用幫助供應商從銀行獲得資金。供應商向京東提出融資申請,京東審核其訂單、入庫單等情況,核准後遞交銀行,銀行再放款。京東也表示將利用自有資金為企業提供部分融資。其實,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都在構建各自的網路銷售平台,但阿里明確表示,並不想做把金融產品放在網上銷售的、把互聯網當渠道的金融互聯網,而是要堅定地做按互聯網思路做金融的互聯網金融,利用創新的技術手段對數據進行挖掘,將客戶的需求和產品進行無縫對接。打破信息邊界、降低交易成本、大數據支撐是互聯網金融的優勢,但其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技術風險和政策風險。中國的相關法律都是針對傳統金融而制定,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可能出現新的獨特問題。互聯網金融的底線尚不清晰,而互聯網公司要警惕「越界」風險。互聯網金融是否會顛覆傳統金融業還不得而知,但其沖擊力已開始顯露。互聯網改變了很多行業的游戲規則,金融或許就是下一個。

⑧ 《金融資本主義與中國》這是一本書么

這個一個論點吧,講類似的經濟學家多多少少還是有的,但是憑這一個論斷出名了的還沒有,而且分析和批判這方面,是要有比較好的膽魄的哦,看看互聯網金融改革這一路,就知道這水不淺,,,歌頌和批判都會觸碰到靈魂的,真正要細細地論述,估計還要等水清點吧,現在可是金融經濟最暢銷的時候好吧

⑨ 金融危機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形勢簡析

⑴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產生主要由於美國的房地產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桿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聯儲長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資產投資的泡沫及經濟的虛假繁榮;

2、 美國衍生工具和信用評級的金融監管不力,致使類似網路泡沫的經濟重現,使世界各國深受其累;

3、 美國對次貸危機的危害性估計不足,沒能在早期及時糾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現在難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國金融危機的後果:

1、 造成美國及全球實體經濟的衰退,很多貌似強大的國家一夜之間就達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

2、 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深度和廣度都較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要大,因為現在的全球經濟一體化放大了危機影響的深度和廣度;

⑶美國及全球經濟趨勢預測:

1、 雖然全球各國都已經信誓旦旦的聯合起來救市,為此出台了天文數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後幾個月的觀察。而且救市產生的金融國有化問題、救市所需資金的來源問題及其後續影響、救市單單只針對金融的流動性手段是否合適問題、今後實體經濟也面臨「救市」問題(如汽車行業)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聯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時間也很漫長,經濟的中長期衰退已經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國經濟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分析

1、 由於中國國際收支的資本項目還未完全開放、資產證券化的規模還處於初級階段、中國有大量外匯儲備,這些因素是中國免於受到此次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

2、 但是,中國金融資產在美國的實際損失預計也是巨大的,具體數字有待今後的時間來檢驗和消化;(如中投對大摩、黑石、貨幣基金的投資損失慘重,各大銀行持有的次貸及雷曼債券損失也將是巨大的,這從平安90%的巨大投資損失可以看到)

3、 中國雖然沒有在金融上遭受嚴重危機的沖擊,但全球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的影響對中國的沖擊和考驗也是嚴峻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分工高度化、中國長期以來用外需來支持經濟的發展模式等,都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再一枝獨秀。正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頭的危機靠他們自己是無法消化的,例如美國7000億美金的救市資金肯定不會自己全部買單,中國勢必會成為最終的買單一族,只是買單多少的問題而已;

5、 中國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試圖用啟動強大的內需來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經濟影響,但為時太晚,長期的外需拉動型經濟豈是短期內可以改變的。而且中國面臨著通脹、通縮、滯脹的三重威脅,勢必使中國的政策制定較為艱難,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但是,現在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已經改變,即使連續降息也難以在短期拉動內需,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1、 全球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是針對嚴重依賴出口的實體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資的金融機構。這部分損失目前還無法完全預計,最終的損失數字也將是個天文數字。並且,出口型企業倒閉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也將在此次合駿集團的倒下後展開,更多的外向型企業死掉將是必然的;

2、 銀行業雖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但由於我國金融管制較嚴,致使損失相對較小,涉水不深。中長期看中國有持續降息的預期,但是由於消費者的心理預期變更,將在短期內有更多的資金暫時迴流到銀行,後續就看各家銀行如何應對了。

3、 房地產業的冬天現在還是剛剛開始,房地產業在過去的幾年中由於固定資產投資過熱、通貨膨脹、中國貨幣升值的影響產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滅後,一些不利因素紛紛顯現,比如體制上的土地分配製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紛紛出現,地面價值迅猛拉高)、房價的上漲速度遠遠超過消費者工資的上漲速度、股市的持續下跌使大量資金套牢(消費者財產性收入嚴重縮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產業的資產證券化改革還處於初級階段,由此避免了類似美國的次貸危機。

4、 鋼鐵行業受危機的影響開始顯現,表現在鋼鐵價格持續下跌,產能縮減。但是,就中國鋼鐵業來說,由於中國拉動內需的預期,勢必將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時冒著再次陷入通脹的危險,***也將放鬆固定資產投資。對於鋼鐵及機械製造業來說中期看好,至少不會嚴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業的影響將是長期的,表現在能源價格將持續走低(由於需求降低),未來風險處於中等水平。也可能由於中國內需的快速啟動致使能源價格不致下降過快,而且現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冬季取暖期,對能源的需求將在未來半年內是穩定和持續的。

6、 黃金等貴金屬、奢侈品行業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黃金價格已經在過去持續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對於黃金及其奢侈品行業來說冬天即將到來。更多的資金將撤出這個市場,消費者對實物的購買也將直線下降;

四、關於救市

1、 房地產業:現在針對房地產業的救市論甚囂塵下,本人認為此時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費納稅人錢的變相利益輸送。

⑴ 從此次房地產冬天的形成因素來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資產投資過熱、通貨膨脹、中國貨幣升值的影響產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過程中房地產業的暴利是眾所周知的,這部分利潤必須在市場的調節下回吐;

⑵ 現在房價相對消費者的工資來說還是太高,特別是中小城市後期的房地產價格上漲還未明顯下降,應該由市場來決定房地產業的未來;

⑶ 房地產業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主要體現在需求的不足,但這正是房價過高造成的。中國百姓有嚴重的「買房情節」,潛在購買力是巨大的,只是因為房價過高,一旦房價回歸合理水平,大量的購買力將使房地產業自然復甦,所以無需救市。
以上引用網路知道

⑩ 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如何在中國股市成功轉換

⊙潘正彥 近年來,每當中國股市出現大幅下探時,就會不時出現「大股東增持」現象。與此同時,「大小非減持」也是股市常見現象。「大小非減持」和「大股東增持」現象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資本市場上的托賓Q機制的作用,即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角色轉換。 所謂托賓Q機制是詹姆斯·托賓(James Tobin)在1997年所著的《貨幣、信貸與資本》一書中提出的,反映的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之間在資本市場相互轉換的機制。當股票價值被高估,就會有產業資本從金融資本退出的套利空間,逐利性會驅使股東拋售股票,資金將從金融市場流向產業市場;當股票價值被低估,就會有產業資本進入金融資本的套利空間,股東將繼續持有股票甚至增持股票,產業資本也將更願意投資金融產品。 托賓Q理論肯定了資本市場在不同資本轉化、提高資本效率方面的作用機制。不過,從中國的情況看,托賓Q機制在中國資本市場的可行性仍然不足,要真正實現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成功轉換還需要市場制度與公司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股改使得托賓Q機制的作用在中國股市逐步顯現 在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前,股權分置這一制度性缺陷對托賓Q機制的實現造成了人為限制和異化:一是由於割裂了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之間的流動,也就基本阻斷了托賓Q機制所要求的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間存在套利機會和空間;二是由於占總股本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不具備流動性而使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機制幾乎喪失,不僅降低了資本市場效率,而且人為形成市場投機和高股價、高市盈率(股權分割導致流通股與非流通股價格懸殊,及高市盈率)、及高Q值。 這意味著企業的市場價值大於其重置成本,大股東一直有單向的、強烈的從資本市場變現套利動機和減持股份的要求。但在股權分置情況下這種單向的托賓Q機制也難以實現。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和2006年開始的非流通股解禁不僅是解決國內A股市場中股權分置制度性難題的創新,而且也為托賓Q機制的實現和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流動創造了條件和可能。 換句話說,股改後托賓Q機制實現的基本條件顯現。 第一,股權分置改革產生了A股市場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之間的套利機制。原來不能在二級市場流通的非流通股法人股可以公開在二級市場減持與流通,實際上就打通了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之間相互轉換的渠道,為資本在金融資產和產業資產之間進行套利創造了機會和條件。這也成為托賓Q機制實現成為可能。 第二,股權分置改革為產業資本實現托賓Q機制提供了利益動力。股權分置改革後全體股東的投資者的利益本性更加「一致」,而不再有流通股東與非流通股東的本質的不同。不管是掌握公司經營大權的大股東、還是具有專業水平和判斷能力的專業投資者、以及跟著感覺走的大眾投資者,在利益面前「人人平等」。 而最直接的、最大的利益就是在資本市場的機會與市場利益。而股東的平等、資本市場的機會與市場利益恰恰是產業資本進出資本市場的基本條件(股權分置改革前大股東在這方面的權利受到限制),也成為托賓Q機制實現的利益動力。 第三,股票的供求關系趨向真實,降低了過高的托賓Q值。在市場中,股票的供應和(真實性)需求是影響股價和股市穩定的重要因素。股權分置導致股市供求關系虛實差異,及激烈的市場波動和巨大的市場風險,也是形成高投機、高股價、高市盈率及高Q值的原因之一。 隨著非流通股的解禁和在全流通的預期下,過高的Q值和過高的市盈率將在托賓Q機製作用下大股東可能會減持股票或者發行更多的股票,降低Q值,股票供應與(真實性)需求的不斷走向平衡,在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套利機制的存在前提下,Q值將會圍繞均衡狀態上下浮動,托賓Q機制在理論上應該可以發揮作用。 托賓Q機制實現的市場條件還不是很充分 股權分置改革使金融資本和實業資本之間的套利機制可以在資本市場上實現,但全流通是托賓Q機制實現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托賓Q機制所需要的完善的市場條件很不完善。 第一,雖然A股市場的有效性在增強,但A股市場尚未達到有效市場、甚至弱式有效市場的條件。一方面,股價無法達到在有效市場中圍繞價值波動的、真實反映價值的程度。另一方面,信息不對稱及股價難以完全反映信息等有效市場的基本條件都不存在。 第二,企業購並的市場條件不完善。按照一般企業購並理論,企業購並、特別是大企業的購並行為,主要目的是追求更大的市場勢力。通過企業購並後的壟斷市場,提高價格,以獲得高額壟斷利潤。即企業購並的目的是集中和壟斷。但實際上目前國內企業購並仍然存在政策壁壘、行業壁壘等問題。到目前為止。真正通過市場購並、包括資本市場的購並行為達到市場目的的很少。 第三,當前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之間更多的是單向套利。從目前市場上實際發生的所謂「大小非減持」和「大股東增持」看,托賓Q機制在當前A股市場上更多的是出現了單向套利機會,即出現了產業資本從金融資本撤出(即減持)的單向套利機制。而「增持」(產業資本進入金融資本)主要發生在一些大股東、甚至是絕對控股的大股東方面(特別是國有大股東),並不足以反映完整的托賓Q機制套利作用。 托賓Q機制的實現是投資成本、投資機會、投資風險的綜合反映。而當前的Q值無法左右前期投資成本,也難以決定托賓Q機制的實現。 例如,部分股東前期的投資(持股)成本很低,導致了所謂的「大小非問題」。Q值不僅不能影響這部分股東的成本,而且反而要受到其制約(即由於這部分股東的投資成本過低而「毫無道理地」拉低股價和Q值)。再如,由於存在限售股流通的不同時間問題,托賓Q機制本身存在投資風險。因此,在中國資本市場中Q值的高低並非可以完全決定托賓Q機制的實現。 托賓Q機制實現還需要完善市場制度和公司制度 第一,完善市場競爭、消除企業購並壁壘,為產業資本進入投資領域創造完善的市場條件。「大小非」減持和產業資本從金融資本撤出的單向套利機制的形成,除了成本因素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產業資本無法真正進入某些行業甚至公司,客觀上存在有形和無形的市場進入壁壘。 例如,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特別是所謂的壟斷行業公司的股本結構——大股東的絕對控股地位事實上「拒絕了」其他產業資本的「參與」。企業購並最終目的是控制公司並獲取更大的市場利潤。因此,應該消除企業購並壁壘,包括逐步改善股本結構和企業購並的市場條件方面創造條件,真正形成產業資本從金融資本雙向套利機制。 第二,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為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有效轉化提供完善的公司制度。一方面,股權分置改革並沒有根本改變中國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存在的重大缺陷,股權分置改革後大股東、內部人的利益外化、直接顯現,意味他們有可能從內外「合謀」、信息披露上從市場上直接獲利。有些上市公司的業績「難以置信」、有的上市公司在產業資本參與聲中股價此起彼伏。公司治理結構必須為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有效轉化創造條件。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也需要更加市場化。過度集中的股權結構不利於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轉換,及托賓Q機制有效實現。股權分置改革及全流通正在為原有的過度集中的股本結構的「稀釋」創造條件,但同時現存的公司治理結構又非常容易為原來的大股東「尋租」。因此,必須逐步改變這種狀況,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有利於市場化的購並、有利於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有效轉換。 最後,托賓Q機制的有效實現還必須使資本市場更有效,雖然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努力。有效的資本市場不僅可以逐步使股價真實反映價值,而且在信息對稱的條件下資本市場將降低投機和保持市場穩定。 (作者繫上海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