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資產轉移的問題。。
正確答案為B。
分析:資產證券化是指(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是指將缺乏流動性的資產,轉換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買賣的證券,並固定地獲得一定現金流的過程。在此定義中有兩個關鍵點:一是要講缺乏流動性的資產通過證券化的打包上市變為流動性的資產,以便獲得融資;二是要在未來固定地獲得現金流,類似於股息和利息。所以從定義中我們可以得出正確答案為B的結論。
Ⅱ 會計准則對金融資產轉移的調整有什麼好處
會計准則對金融資產轉移的調整後的好處具體表現在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和管理程度、有效實行新准則利率法、利於企業的資產保全和資金管理、提高資產負債表的製作和資產利潤這四個方面。會計准則對金融資產轉移的調整後中的來說對於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會計准則對金融資產轉移的調整後中四個方面具體表現詳情如下:
①會計准則對金融資產轉移的調整後,能夠准確的顯示出企業當前的現金流情況,對於實現企業的內部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會計准則對金融資產轉移的調整後可以有效的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和管理程度。
②會計准則對金融資產轉移的調整後,對於折價和溢價進行攤銷活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會計准則對金融資產禪意調整後,會計准則可以有效地實行新准則利率法,對企業的發展也是有重大意義。
③會計准則對金融資產轉移的調整後,會計准則實施有利於企業的資產保全和資金管理,會計准則對金融資產禪意調整後對企業的資產保全,對企業的資金管理具有重大的意義。
④會計准則對金融資產轉移的調整後,會計准則的實施能夠有效提高資產負債表的製作和資產利潤,對企業提高金融資本運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金融資產的轉移會計處理包括兩個內容:金融資產整體、部分轉移的終止確認條件會計處理和滿足件金融資產的全部轉移終止確認條件。滿足件金融資產的全部轉移終止確認條件主要涉及轉移所有風險和報酬、保留所有風險和報酬和沒有轉移、保留的風險和報酬三個方面。
Ⅲ 請問金融資產轉移與金融資產處置是什麼區別呀
處置金融資產一般都是直接將金融資產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全部轉移,而金融資產轉移並沒有全部的轉移風險和報酬,可能存在繼續涉入的情況。
金融資產轉移,是指企業(轉出方)將金融資產讓與或交付給該金融資產發行方以外的另一方(轉入方)。這里所指的金融資產,既包括單項金融資產,也包括一組類似的金融資產;既包括單項金融資產(或一組類似金融資產)的一部分,也包括單項金融資產(或一組類似金融資產)整體。
Ⅳ 新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資產轉移》准則應用指南
你想
問什麼
?22號是
金融工具
確認和計量,23號才是
金融資產轉移
。
Ⅳ 我國2006年企業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兩者的差異是什麼差異形成的原因
一、中國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尚存的極少差異
1.關聯方的認定
國際准則將同受國家控制的企業均視為關聯方,所發生的交易作為關聯方交易,在財務報表中要求充分披露。這一規定不符合中國的實際,因為中國的國有企業及國有資本佔主導地位的企業較多,如按國際准則規定,大部分企業都是關聯方,實際上這些企業均為獨立法人,如果沒有投資等關系不構成關聯企業。因此,中國的關聯方披露准則規定,「僅僅同受國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關聯企業,不構成關聯方」,從而限定了國家控制企業關聯方的范圍,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披露成本。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認同了中國的做法,並承諾借鑒中國准則修改《國際會計准則第24號——關聯方披露》。2007年2月22日,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公布了該准則修訂後的徵求意見稿,隨著該准則的修訂完成,此項差異將隨之消除。
2.部分長期資產減值准備的轉回
國際准則對企業計提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非流動資產減值准備允許轉回,計入當期損益。我們在廣泛徵求意見後認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價值較大的非流動資產發生減值,按照資產減值准則計提減值損失後,價值恢復的可能極小或不存在,發生的資產減值應當視為永久性減值,而且在這一問題上往往被少數企業作為調節利潤的手段,所以,中國資產減值准則規定,此類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不得轉回。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對中國的規定表示理解,希望我們關注國際准則與美國准則的趨同進展,因為美國的資產減值准則對於上述非流動資產確認減值損失後也是不允許轉回的。
二、中國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相關規定不同但不構成差異
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我國的企業合並准則規定了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的會計處理。國際准則只明確了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的會計規范,沒有規定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在我國實務中,因特殊的經濟環境,有些企業合並實例屬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如果不對其加以規定,就會出現會計規范的空白的,導致會計實務無章可循。所以中國准則結合實際情況,規定了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的會計處理。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認為,中國准則在這方面的規定和實踐將為國際准則提供有益的參考。
2.公允價值的計量
公允價值和歷史成本是會計中重要的計量屬性,公允價值是當前的,歷史成是過去的。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要求廣泛運用公允價值,以充分體現相關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中國准則強調適度、謹慎地引入公允價值,主要是考慮中國作為新興市場經濟國家,許多資產還沒形成活躍市場,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固然重要,但應當以可靠性為前提,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價值,就有可能會出現人為操縱利潤的現象。因此,中國投資性房地產、生物資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准則規定,只有存在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夠獲得並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才能採用公允價值計量。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認同中國的做法,並將如何在新興市場經濟中應用公允價值的問題列入其主要議題並加以研究,還表示希望中國在這方面提供幫助。
3.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和終止經營
《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第5號——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和終止經營》單獨規定了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和終止經營的會計處理。非流動資產主要是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終止經營是指對企業的車間、分部、子公司等予以處置或將其劃分為准備出售對象。根據該准則規定,如果企業管理層准備處置該部分非流動資產和終止經營,要將這部分資產從非流動資產轉出作為流動資產,停止計提折舊或者攤銷,採用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減去銷售費用孰低計量,賬面價值高於公允價值減去銷售費用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我國根據實際情況,沒有單獨制定這一準則項目,而是固定資產、財務報表列報等相關准則中採用其他方式處理,達到類似效果,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贊同我們的做法。
4.設定受益計劃
《國際會計准則第19號——雇員福利》和《國際會計准則第26號——退休福利計劃的會計和報告》對設定提存計劃和設定受益計劃兩種類型的離職後福利規范了會計處理。由於中國現行相關法律法規沒有類似設定受益計劃方面的規定,會計准則在現有相關法律法規的框架下,對基本養老保險和補充養老保險等類似於國際准則中設定提存計劃的內容作了規范。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認為,這種做法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是趨同的。
5.惡性通貨膨脹會計
《國際會計准則第29號——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財務報告》規定了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財務報告要求。我們認為,中國在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預期不會發生惡性通貨膨脹的情況,沒有必要制定這一準則項目。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完全贊同我國不制定該項准則,但提出在中國准則中,應該明確境外經營所在國家或地區發生惡性通貨膨脹的會計處理。我們同意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的建議,在外幣折算準則及其應用指南中,規定了惡性通貨膨脹的基本特徵,要求發生惡性通貨膨脹的國家或地區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應當按照一般物價指數進行重述,再按重述後的報表進行折算。
三、中國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相比,在准則項目上做出了更加合理的安排。
中國會計准則在某些項目的安排上作了適當凋整:一是將《國際會計准則第39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分解為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套期保值、金融資產轉移三個准則項目,將復雜的金融工具業務進行細分,以更好地指導實務;二是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第4號——保險合同》分為原保險合同和再保險合同兩個准則項目,對保險合同的確認、計量和報告作了比國際准則更加詳盡、系統的規范;三是將《國際會計准則第27號——合並財務報表和單獨財務報表》、《國際會計准則第28號——聯營中的投資》和《國際會計准則第31號——合營中的權益》中的相關的內容進行整合,形成長期股權投資准則及其應用指南,既符合中國會計實務多年來的習慣,又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准則內容。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對我們的上述安排表示贊賞。
此外,為了促進中國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持續趨同,2008年1月,中國會計准則委員會與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簽署了持續趨同工作機制備忘錄,就人員交流、工作方式和持續趨同工作的內容達成了共識:一是根據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未來工作計劃,雙方將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公允價值計量、財務報表列報、收入確認、租賃和資產減值等項中開展合作,以後再根據趨同進展情況確定新的趨同項目。二是中國會計准則委員會負責組織對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發布的討論稿、徵求意見稿的反饋意見,提供給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三是在對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未涵蓋的問題制定中國准則時,中國會計准則委員會將與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進行溝通和趨同,進一步完善中國會計准則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