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資公司強制分紅比升10%是利好的,這樣可以抑制上市公司光想從股市融資,不想給股票持有回報的習性,試想你持有股票的上市公司在股市融資後,最低限度也要給股票持有者給予10%的分紅比例,這樣股票持有者就不會拋售股票了,也就從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大規模賣空的行為,對穩定股市的平穩有積極作用的。
❷ 上市公司再融資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上市公司再融資需要具備的條件有:
盈利能力需要滿足要求。增發要求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於6%,若低於6%,則發行當年加權凈資產收益率應不低於發行前一年的水平。配股要求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於6%。而發行可轉換債券則要求公司近3年連續盈利,且最近3年凈資產利潤率平均在10%以上,屬於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類公司可以略低,但是不得低於7%;
分紅派息要滿足要求。增發和配股均要求公司近三年有分紅;而發行可轉換債券則要求最近三年特別是最近一年應有現金分紅;
距前次發行的時間間隔。增發要求時間間隔為12個月;配股要求間隔為一個完整會計年度;而發行可轉換債券則沒有具體規定;
發行對象。增發的對象是原有股東和新增投資者;配股的對象是原有股東;而發行可轉換債券的對象包括原有股東或新增投資者;
發行價格。增發的發行市盈率證監會內部控制為20倍;配股的價格高於每股凈資產而低於二級市場價格,原則上不低於二級市場價格的70%,並與主承銷商協商確定;發行可轉換債券的價格以公布募集說明書前3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的平均收盤價格為基礎,上浮一定幅度;
發行數量。增發的數量根據募集資金數額和發行價格調整;配股的數量不超過原有股本的30%,在發起人現金足額認購的情況下,可超過30%的上限,但不得超過100%;而發行可轉換債券的數量應在億元以上,且不得超過發行人凈資產的40%或公司資產總額的70%,兩者取低值;
發行後的盈利要求。增發的盈利要求為發行完成當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前一年的水平;配股的要求完成當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而發行可轉換債券則要求發行完成當年足以支付債券利息。
❸ 再融資重啟對市場有哪些利弊因素
你好,雲掌財經為您解答這個問題!
如果把上市公司的資產比作一塊餅,那麼,公司發行多少股就等於把這塊餅分成了多少份,再融資相當於把這塊餅重新劃分,份數越多每股凈資產就越少,因此股價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另外,上市公司增加股票發行量可以看作是在圈錢投資項目,促進公司發展,對於企業而言好處不言而喻。但圈走一筆錢對市場存量資金產生壓力,與新股發行一樣,等於是在給股市抽血,同時也打擊了投資者信心。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317家上市公司實施了再融資,其中有12家再融資規模超過100億,317家公司合計融資金額近5500億,遠超上半年1474億的IPO融資金額,因此,有人把再融資稱為今年股市最大「抽血機」。
實際上,上市公司為了業務發展而進行再融資十分正常,但不少公司把股市當做「提款機」,通過再融資圈錢。此前,連續虧損且多年未分紅的京東方發布460億再融資方案,以定向增發的方式規避了證監會「3年不分紅,不能公開發行股票再融資」的相關規定。有分析認為,A股的現金分紅與再融資掛鉤的方式存在漏洞,由此縱容了上市公司通過再融資「圈錢」的行為。
對於投資者擔心的再融資重啟,有業內人士表示,新股發行或者再融資確實對市場資金面有一定影響,但市場火爆的時候才是再融資規模較大之時,而目前市場已逐步趨於穩定,因此再融資停審不停發對於市場影響不大。
❹ 2008-2012年實施股權類再融資的上市公司分別有幾家啊,或者哪裡可以找的到啊
股權再融資主要是採用配股、增發新股票、發行可轉換債券等,從而形成企業股權,其主要優點在於融資成本小、融資額度大,是上市公司籌資的首選方案。
融資對上市公司的發展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我國證券市場的再融資功能越來越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上市公司的再融資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融資方式單一,以股權融資為主。上市公司對股權融資有著極強的偏好。在1998年以前,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惟一方式,2000年以來,增發成為上市公司對再融資方式的另一選擇;2001年開始,可轉債融資成為上市公司追捧的對象。我國上市公司在選擇再融資方式時所考慮主要是融資的難易程度、門檻高低以及融資額大小等因素,就目前而言,股權融資成為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首選。我國股權結構比較特殊,不流通的法人股佔60%以上,在這種情況下,股權融資對改善股權結構確實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單一的股權融資並沒有考慮到企業在資本結構方面的差異,不符合財務管理關於最優資金結構的融資原則。有人對 1997年深市配股公司進行研究,發現其平均資產負債率為43.29%,對此類公司繼續進行股權融資使得企業的資本結構更趨於不合理。
二是融資金額超過實際需求。從理論上說,投資需求與融資手段是一種辨證的關系,只有投資的必要性和融資的可能性相結合,才能產生較好的投資效果。然而,大多數上市公司通常按照政策所規定的上限進行再融資,而不是根據投資需求來測定融資額。上市公司把能籌集到盡可能多的資金作為選擇再融資方式及制訂發行方案的重要目標,其融資金額往往超過實際資金需求,從而造成了募集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及其他一些問題。
三是融資投向具有盲目性和不確定性。長期以來,上市公司普遍不注重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致使募集資金投向變更頻繁,投資項目的收益低下,拼湊項目圈錢的跡象十分明顯。不少上市公司對投資項目缺乏充分研究,募集資金到位後不能按計劃投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資金閑置,有些不得不變更募資投向。據統計,以2000年上半年上市、增發以及配股的公司為樣本,至2000年底,在平均經歷了半年以上的時間後,平均只投出了所募資金的46.15%,而從招股說明書中可以看出,多數企業投資項目的建設期在半年、一年左右,不少企業於是將資金購買國債,或存於銀行,或參與新股配售,有相當多的企業因為要進行再融資,才不得不將前次募集資金「突擊」使用完畢。由於不能按計劃完成募資投入,為尋求中短期回報,上市公司紛紛展開委託理財業務。如此往復,上市公司通過再融資不但沒有促進企業的正常發展,反而造成了資金使用偏離融資目的和低效使用等問題。
四是股利分配政策制訂隨意。無論是2001年度以前的輕現金分配現象,還是2001年度少部分公司所進行的大比例現金分紅,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制訂的隨意性。上市公司並沒有制定一個既保證企業正常發展又能給予投資者穩定回報的股利政策,管理層推出股利分配方案的隨意性較強。股利政策制訂沒能結合上市公司長期發展戰略,廣大公眾投資者也沒能通過股利分配獲得較高的股息回報。
上市公司再融資的五個病灶
五是融資效率低下。近年來,上市公司通過再融資後效益下降成為上市公司再融資最嚴重的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在2000年進行配股及增發新股的 34家公司中,有26家在融資前後的年度凈資產收益率下降,其中有13家配股公司2000年凈利潤大大低於上一年凈利潤,收益率提高的公司僅有8家,約占總調查數的四分之一。2001年度年報顯示,在2000年及2001年初實施配股或增發的公司中,有30家公司發布虧損年報或預虧公告。上市公司融資效率低下,業績滑波,使得投資者的投資意願逐步減弱。這一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對上市公司本身及證券市場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
上述問題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基本的原因有:
一是股權融資的實際資金成本較低。融資方式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融資成本的制約。股權融資的實際成本即為股利回報,對企業而言,現金股利為企業實際需要支付的資金成本。而我國證券市場在股利分配上長期存在重股票股利,輕現金股利的情況。在我國,由於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主要由大股東選出的董事會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成為管理層可以隨意調控的砝碼,因此外部股權融資的實際成本成為公司管理層可以控制的成本,相對於債券融資的利息回報的硬約束,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更願意選擇股利分配的軟約束。這正是造成我國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方式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是企業債券市場尚不成熟。企業債券市場的不成熟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法規滯後。目前債券發行的主要法規是1993年制訂的《企業債券管理條例》,條例中規定企業債券的利率不得高於銀行相同期限居民儲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由於此規定,企業債券的利率即使按政策的高限發行,由於企業債券尚需交納利息稅,其實際收益也與國債相差無幾,與國債的低風險相比,企業債券的收益對投資者無吸引力。二是企業債券上市的規模小。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企業債券僅有10隻,發債主體僅為六家特大型國有企業,還有許多發行債券的企業未在證券市場上市交易,債券的流通性不高。基於以上兩方面的原因,就安全性、流通性、收益性三方面綜合而言,投資者並不看好企業債券,使得這種在西方國家最重要的一種融資方式在目前中國的證券市場上尚處於襁褓之中。因此,上市公司只能更多地選擇增發、配股等股權融資方式。
三是特殊的股權結構。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底公眾投資者的流通股所佔的股權比重僅為34%左右,而國家股卻佔到47%的比重,其他非流通股份佔到19%的比重。從總體上看,國有股東在上市公司中處於絕對控股的地位,即使個別上市公司中國有股東只是處於相對控股地位,但由於公眾投資者非常分散,致使在人數上占絕大多數的公眾投資者也難以取得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公眾投資者無法真正參與決策。在此情況下,管理層的決策並不代表大多數流通股東的權益,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少數大股東的利益。由於再融資的溢價發行,通過融資老股東權益增長很快,對新股東而言是權益的攤薄。由於大股東通過股權融資可以獲得額外的權益增長,因此擁有決策權的大股東進行股權融資的意願極強。再者,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利用自己的控股地位在再融資後很快推出大比例現金分紅方案,按照其所佔股權比例取走的分紅的大部分。
四是政策的導向作用。在核准制下,再融資條件更加嚴格,審核時間加長,上市公司希望一次籌集到盡可能多的現金。隨著2001年新股發行管理辦法的頒布,許多上市公司紛紛推出增發方案,掀起增發熱潮。下半年由於市場原因,增發的核准難度加大,許多公司又轉而採用配股及可轉債方式;當年可轉債發行辦法出台以及監管部門對券商實行通道限制制度,可轉債不佔通道且不受融資間隔不低於一個會計年度的限制,使得眾多公司在下半年推出可轉債融資方式。2001 年3月頒布的《上市公司發行新股管理辦法》中將上市公司分紅派息作為再融資時的重點關注事項,當年證監會發布的《中國證監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關於上市公司新股發行審核工作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出應當關注公司上市以來最近三年歷次分紅派息情況,特別是現金分紅占可分配利潤的比例以及董事會對於不分配所陳述的理由,因此大多數上市公司從2001年度開始大范圍進行現金分紅。這些情況說明,政策規定對再融資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❺ 也不看看公司的負債率多少,拿出兩億分紅,已經很
也不看看公司的負債率多少,拿出兩億分紅,已經很多了。四大行分紅多,你們喜歡可以去。格力分紅也多,也可以去。
成長股分紅基本上都不多,公司發展需要錢,分紅給我們,公司再融資,你不怕你的股權被稀釋?
分紅多少,要結合公司的具體情況,不是亂噴。
稍微有點金融知識,也知道他咋個亂咬。還真有人聽他的在底部跑了,我也只能呵呵了。
❻ 上市公司的未分配利潤,是股東的股利,這部分錢在增發之後,是否會給新股東,公司怎麼保證舊股東利益
你現在才發現新大陸。什麼股利、什麼股息,什麼分紅等等,有意思嗎。當人家每股分給一元的時候,股價從兩百元跌到五元。要分多少年的紅才能補得回來,因此,整個股市上的人全部形成共識,炒股只管重價差,不重分紅。今天你就死了價值投資的心吧。來這里就是炒價差。沒有本事做價差就只有輸錢的命。
❼ 為什麼有些上市公司盈利頗豐卻吝於分紅800字以上
中國上市公司吝於分紅的原因探析 摘要:本文通過介紹我國上市公司分紅的狀況及特點,從公司內部特點、制度不完善、監管缺失等方面深入剖析部分上市公司吝於分紅的原因,為廣大投資者理性看待中國股市的分紅現象提供一個思考角度 。在此基礎上相應提出了政策建議,以促進中國上市公司股票高質量分紅。 關鍵詞: 上市公司;分紅政策;原因 一、我國上市公司分紅的現狀及特點 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投資者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對該公司進行投資,同時享受公司分紅的權利。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分紅有兩種形式: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現金股利就是以現金形式發放的股利,國外大多數上市公司選擇現金股利作為利潤分配方式,並且穩定、連續地實施這種方式 ,以便維護控制權和保持每股收益的穩定增長。 隨著滬深兩市上市公司2010年度報告的陸續公布,股票分紅問題又成為一年一度的熱點。然而面對盈利的增加,一些公司出現了「高管拿高薪,股東低分紅」的現象。從總體上看,我國上市公司的分紅存在如下的一些特點: 1. 我國上市公司不分紅現象普遍,股利支付率偏低。 不少具備分紅能力的上市公司,借企業研發或擴大再生產等名義逃避分紅責任。截至2011年3月21日A股已發布年報的657家上市公司中,有119家近三年內「一毛不拔」,其中「有紅不分」者超過一半。而在2010年8月3日,在1898家上市公司中,有618家上市公司連續3年未分紅,其中某公司更是連續11年未分紅。根據 2005 年度美國標准普爾指數、英國金融時報指數、日經指數、我國台灣TAIEX 指數和我國香港恆生指數的股利分配數據,美國、英國、日本、我國台灣和我國香港的分紅比率分別34.36%、 42.61% 50.68%、72.04%和42.51% ,而2009年國內上市公司的平均股利支付率為22.38%,僅為國際水平的一半。 2. 以現金形式進行分紅的上市公司較以前有所高,但股息率卻很低。 1995 年以前,我國上市公司發放現金股利的比例較高,占所有上市公司比例的 50% 以上;1996年至1999年,發放現金股利的公司比例大幅降低,僅為 30 %左右;2000 年以後,基本穩定在50%—60%之間。在股息率上,根據道瓊斯公司對世界上32個主要的國家和地區的統計,各市場的平均股息收益年率為2.205%,其中多數市場的股息收益率大於2%。而2008年與2009年國內派現公司的平均股息率分別為1.03%和1.01%,與當年年末的一年期定存相比,下降了五成多,2010年,上市公司平均股息率為0.89%,遠低於一年期定期存款3.25%的收益率,僅13家公司股息率超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二、中國上市公司盈利卻不分紅的原因探析 持續的現金分紅,是上市公司穩健發展的主要標志,對於培育資本市場長期投資理念,增強資本市場吸引力和源動力,具有重要意義。在成熟證券市場,投資者每年分紅所得大多數時間都高於銀行存款利息,股票投資被看成是投資者的一種穩定投資方式,投資者進入股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分紅,其次才是想通過股票價格的上漲來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 由於紅利收入是投資者日常投資收入的組成部分,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是否分紅十分敏感,紅利分配也成為吸引投資者選擇股票的有力杠桿,使得長期投資受到鼓勵,這有助於避免股票市場的大起大落。而中國股市一直背負圈錢的罵名的根本原因就是上市公司拿得多給得少。統計顯示,
1990年至2010年,A股融資總額是分紅總額的2.27倍。上市公司「重融資、輕回報」,很難使股民依靠分紅回報來分享經濟增長成果、增加財產性收入,只能從長線投資轉向短線投機,通過「高拋低吸」來博取股票差價收益,這也助長了證券市場「重投機、輕投資」的畸形價值取向。在經濟狀況正常的年份,經營穩定的上市公司如果有盈利,有充裕的現金流,應當採取現金分紅的方式回報投資者。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的一些上市公司在處於盈利的狀態下仍拒絕分紅給投資者呢。筆者認為可以分為企業內部的原因和企業外部的原因這兩大類:
(一)從企業內部來說,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 當年盈利為正,但公司的未分配利潤也就是累計利潤依然是負數,公司的虧損尚未彌補 完,所以無法分紅。這種情況比較常見,企業的經營中存在有很多的風險因素,今年盈利,但往年可能虧損,而上市公司以當年利潤派發現金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1)公司當年有利潤;(2)已彌補和結轉遞延虧損;(3)已提取10%的法定公積金和5%-10%的法定公益金。所以不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的上市公司不會在當年給股東分紅,在情理之中。 2. 公司高層管理者私心過重,對財務報表進行非正常調整,從而把本來的利潤變成虧損, 逃避分紅。企業的管理層對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十分了解,而在國有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監管不力、「所有者缺位」的情況下,管理層有可能利用這種信息不對稱來牟取利益。一個典型的操作動作是,管理層有可能把公司的利潤做虧,把凈資產做小,然後以相當低廉的價格實現收購的目的;或者通過調劑、隱藏利潤的辦法擴大上市公司的賬面虧損,然後利用賬面虧損逼迫地方政府低價將股權轉讓給高管人員持股的公司。如果地方政府不同意,則繼續操縱利潤擴大賬面虧損直至上市公司被特別處理後再以更低的價格收購。 3. 上市公司分紅意識不強。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20年,很多上市公司的發展正處於上升 階段,無論是在資金、技術、人才還是管理水品、發展理念上同西方成熟的企業都有很大的差距。國內的很多公司在做決策時偏於保守、更側重於積蓄力量先讓企業發展壯大起來,而不是優先分紅給股東。不少公司明確表示,由於未來對資金需求增大,為保障公司長遠發展而不進行紅利分配。由於分紅的意識不強,在有盈餘的情況下,很多公司優先選擇給公司的管理層加薪,以激勵管理團隊,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出現「高管拿高薪,股東低分紅」的現象了。
(二)從公司外部來說,原因主要包括制度、政府機構和投資者這幾個方面。 1. 中國的現金分紅制度存在「三缺」現象,即缺乏普遍約束力、缺乏完整性和缺乏配套的 懲罰措施。 現金分紅新規雖然將利潤分配比例從20% 提高到30%,也將送股形式的分配方式剔除,但規定僅限於需要再融資的上市公司,而對那些沒有再融資計劃的上市公司而言,分不分紅、分多少、什麼時候分,該新規卻沒有涉及。因此,現金分紅新規還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中國上市公司不願分紅的現狀。新規是以最近三年以現金分配累計分配利潤不少最近三年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來作為再融資的門檻。由此,上市公司完全可以採取突擊分紅的方式來實現再融資,這樣就會對不同時期的投資者缺乏「公平性」,而且還容易導致內幕交易。新規對上市公司違反該規定的處罰問題並沒有明確,沒有規定一旦上市公司違反了這些規定應如何處罰等。關鍵問題若是不符合規定,上市公司最多不能實現其再融資計劃而不會有其他影響,這樣的結果是使上市公司對不按規定分紅有恃無恐。 2. 政府監管部門的職責沒有落實到位,導致信息披露不規范。 從目前的上市公司來看,普遍存在較大的信息披露問題,由於政府監督機構沒有切實做好監督工作,目前有很多信息披露時,對與這一交易有直接關系的包括交易價格、定價依據、股東和政府承諾、交易條款和輔助交易在內的很多內容未進行披露。包括資金來源和還款方式的披露。資金來源決定著管理層在未來幾年內資金壓力的大小,從而直接影響管理層對上市公司的決策。目前大都披露為自有資金,沒有一家披露下一層的融資借貸關系。這些都會造成財務報表失去真實可靠性,上市公司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優勢,做出不分紅的決策。 3. 投資者投機現象普遍,沒有長期持有股票進行價值投資的心態,很多股民持有股票僅僅 是等待時機賺取差價,心理預期上對分紅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也是導致中國股市分紅率持續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政策建議 根據以上對我國上市公司吝於粉紅的原因探析,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現狀: 1. 引進先進的公司管理和發展理念,增強管理者的分紅意識,促進資本市場的良性發展, 反過來也為公司的融資與再融資提供廣闊的空間。 2. 完善公司現金分紅制度。對於分紅的比例、額度、期限等作出明確規定;限制突擊性分 紅的行為產生;對於不按照規定分紅的企業制定切實可行的懲罰措施,以敦促上市公司自願自覺進行分紅。 3. 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加強政府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的監督,以避免信息不對稱 帶來的規避分紅的行為。 四、結語 終上所述,我們很容易看出中國股市之所以出現這么多「鐵公雞」,是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沒有依法健全、沒有形成良好的監督體制和投資者價值投資意識淡薄等因素的綜合結果。只有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開啟中國上市公司股票高質量分紅的美好時代。
❽ 分析:證監會為什麼要作出鼓勵現金分紅的規定現金分紅的多少對公司和股東有什麼影響
一,為提高公司現金分紅政策的透明度,促使廣大投資者充分了解公司相關信息,要求上市公司應在年度報告中詳細披露公司的現金分紅政策。如上市公司能夠進行現金分紅而未進行分紅的,則要求公司披露未分紅的具體原因,並說明未用於分紅的資金留存公司的使用用途,使廣大投資者對公司未來發展具有明確預期。在披露的具體內容上,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歷史現金分紅數據對比,使廣大投資者能夠充分了解公司過往的股利分配情況和數據。
二,從制度上著手,要求公司不斷完善公司章程,並在章程中規定公司現金分紅政策,列明公司進行現金分紅的長期制度安排、條件、比例、種類等內容。通過完善上市公司章程的做法,促使公司分紅行為規范化,引導公司建立持續、穩定的現金分紅政策,並強調嚴格執行。
三,允許上市公司實施半年度現金分紅,為降低分紅成本,允許上市公司中期進行現金分紅的,其財務會計報告可以不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四,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再融資門檻,在原有規定的基礎上,要求《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中確定的再融資公司最近3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3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此前這一比例為20%。
近年來,按照《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部署,證券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不斷加強,市場功能有效發揮,上市公司結構逐步優化,投資者結構進一步改善,市場規范程度明顯提高。同時也要看到,現階段我國證券市場「新興加轉軌」的特徵沒有改變,市場還存在許多深層次的問題需要解決,建立穩定健康的證券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證監會表示,今後將進一步強化市場基礎建設,積極引導和鼓勵上市公司分紅,促進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上市公司分紅機制。上市公司要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對於利用分紅惡意套現和超額分配等違法違規行為,監管部門將堅決予以查處。
❾ 上了市就沒再融資,而年年分紅的
上市的就沒有再融資年年分紅的這是什麼意思?臉粉紅的好嗎?我們都賺錢很難賺。錢都賺不到了,你年年都有分紅。
❿ 請問一個公司如果 再融資 是什麼意思代表好或不好
再融資是指上市公司通過配股、增發和發行可轉換債券等方式在證券市場上進行的直接融資。
再融資對上市公司的發展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我國證券市場的再融資功能越來越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上市公司的再融資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融資方式單一,以股權融資為主。上市公司對股權融資有著極強的偏好。在1998年以前,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惟一方式,2000年以來,增發成為上市公司對再融資方式的另一選擇;2001年開始,可轉債融資成為上市公司追捧的對象。我國上市公司在選擇再融資方式時所考慮主要是融資的難易程度、門檻高低以及融資額大小等因素,就目前而言,股權融資成為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首選。我國股權結構比較特殊,不流通的法人股佔60%以上,在這種情況下,股權融資對改善股權結構確實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單一的股權融資並沒有考慮到企業在資本結構方面的差異,不符合財務管理關於最優資金結構的融資原則。有人對 1997年深市配股公司進行研究,發現其平均資產負債率為43.29%,對此類公司繼續進行股權融資使得企業的資本結構更趨於不合理。
二是融資金額超過實際需求。從理論上說,投資需求與融資手段是一種辨證的關系,只有投資的必要性和融資的可能性相結合,才能產生較好的投資效果。然而,大多數上市公司通常按照政策所規定的上限進行再融資,而不是根據投資需求來測定融資額。上市公司把能籌集到盡可能多的資金作為選擇再融資方式及制訂發行方案的重要目標,其融資金額往往超過實際資金需求,從而造成了募集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及其他一些問題。
三是融資投向具有盲目性和不確定性。長期以來,上市公司普遍不注重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致使募集資金投向變更頻繁,投資項目的收益低下,拼湊項目圈錢的跡象十分明顯。不少上市公司對投資項目缺乏充分研究,募集資金到位後不能按計劃投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資金閑置,有些不得不變更募資投向。據統計,以2000年上半年上市、增發以及配股的公司為樣本,至2000年底,在平均經歷了半年以上的時間後,平均只投出了所募資金的46.15%,而從招股說明書中可以看出,多數企業投資項目的建設期在半年、一年左右,不少企業於是將資金購買國債,或存於銀行,或參與新股配售,有相當多的企業因為要進行再融資,才不得不將前次募集資金「突擊」使用完畢。由於不能按計劃完成募資投入,為尋求中短期回報,上市公司紛紛展開委託理財業務。如此往復,上市公司通過再融資不但沒有促進企業的正常發展,反而造成了資金使用偏離融資目的和低效使用等問題。
四是股利分配政策制訂隨意。無論是2001年度以前的輕現金分配現象,還是2001年度少部分公司所進行的大比例現金分紅,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制訂的隨意性。上市公司並沒有制定一個既保證企業正常發展又能給予投資者穩定回報的股利政策,管理層推出股利分配方案的隨意性較強。股利政策制訂沒能結合上市公司長期發展戰略,廣大公眾投資者也沒能通過股利分配獲得較高的股息回報。
上市公司再融資的五個病灶
五是融資效率低下。近年來,上市公司通過再融資後效益下降成為上市公司再融資最嚴重的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在2000年進行配股及增發新股的 34家公司中,有26家在融資前後的年度凈資產收益率下降,其中有13家配股公司2000年凈利潤大大低於上一年凈利潤,收益率提高的公司僅有8家,約占總調查數的四分之一。2001年度年報顯示,在2000年及2001年初實施配股或增發的公司中,有30家公司發布虧損年報或預虧公告。上市公司融資效率低下,業績滑波,使得投資者的投資意願逐步減弱。這一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對上市公司本身及證券市場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
上述問題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基本的原因有:
一是股權融資的實際資金成本較低。融資方式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融資成本的制約。股權融資的實際成本即為股利回報,對企業而言,現金股利為企業實際需要支付的資金成本。而我國證券市場在股利分配上長期存在重股票股利,輕現金股利的情況。在我國,由於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主要由大股東選出的董事會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成為管理層可以隨意調控的砝碼,因此外部股權融資的實際成本成為公司管理層可以控制的成本,相對於債券融資的利息回報的硬約束,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更願意選擇股利分配的軟約束。這正是造成我國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方式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是企業債券市場尚不成熟。企業債券市場的不成熟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法規滯後。目前債券發行的主要法規是1993年制訂的《企業債券管理條例》,條例中規定企業債券的利率不得高於銀行相同期限居民儲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由於此規定,企業債券的利率即使按政策的高限發行,由於企業債券尚需交納利息稅,其實際收益也與國債相差無幾,與國債的低風險相比,企業債券的收益對投資者無吸引力。二是企業債券上市的規模小。目前,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企業債券僅有10隻,發債主體僅為六家特大型國有企業,還有許多發行債券的企業未在證券市場上市交易,債券的流通性不高。基於以上兩方面的原因,就安全性、流通性、收益性三方面綜合而言,投資者並不看好企業債券,使得這種在西方國家最重要的一種融資方式在目前中國的證券市場上尚處於襁褓之中。因此,上市公司只能更多地選擇增發、配股等股權融資方式。
三是特殊的股權結構。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底公眾投資者的流通股所佔的股權比重僅為34%左右,而國家股卻佔到47%的比重,其他非流通股份佔到19%的比重。從總體上看,國有股東在上市公司中處於絕對控股的地位,即使個別上市公司中國有股東只是處於相對控股地位,但由於公眾投資者非常分散,致使在人數上占絕大多數的公眾投資者也難以取得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公眾投資者無法真正參與決策。在此情況下,管理層的決策並不代表大多數流通股東的權益,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少數大股東的利益。由於再融資的溢價發行,通過融資老股東權益增長很快,對新股東而言是權益的攤薄。由於大股東通過股權融資可以獲得額外的權益增長,因此擁有決策權的大股東進行股權融資的意願極強。再者,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利用自己的控股地位在再融資後很快推出大比例現金分紅方案,按照其所佔股權比例取走的分紅的大部分。
四是政策的導向作用。在核准制下,再融資條件更加嚴格,審核時間加長,上市公司希望一次籌集到盡可能多的現金。隨著2001年新股發行管理辦法的頒布,許多上市公司紛紛推出增發方案,掀起增發熱潮。下半年由於市場原因,增發的核准難度加大,許多公司又轉而採用配股及可轉債方式;當年可轉債發行辦法出台以及監管部門對券商實行通道限制制度,可轉債不佔通道且不受融資間隔不低於一個會計年度的限制,使得眾多公司在下半年推出可轉債融資方式。2001 年3月頒布的《上市公司發行新股管理辦法》中將上市公司分紅派息作為再融資時的重點關注事項,當年證監會發布的《中國證監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關於上市公司新股發行審核工作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出應當關注公司上市以來最近三年歷次分紅派息情況,特別是現金分紅占可分配利潤的比例以及董事會對於不分配所陳述的理由,因此大多數上市公司從2001年度開始大范圍進行現金分紅。這些情況說明,政策規定對再融資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