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經常賬戶
經常賬戶是記錄生產、收入的分配、再分配以及收入使用的賬戶,具體包括生產賬戶、收入分配以及使用賬戶。賬戶之間是通過平衡項相聯系的。
經常賬戶反映生產、收入分配、再分配以及可支配收入在最終消費和儲蓄上的使用。按照SNA的規范,儲蓄來源於國內、國外生產的收入中沒有被用於最終消費的部分,構成積累的來源。
經常賬戶(Current Account)或稱為「現金賬戶」,是一國國際收支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商品貿易收支,即有形貨物的進出口,及服務貿易收支,即諸如旅遊、銀行及保險等各種服務的往來。經常賬戶不包含長期借貸和投資的資金流,這些均是資本賬戶上的項目。
(1)非儲備性質金融資產擴展閱讀
數據顯示,2018年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160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160億美元,其中,資本賬戶逆差2億美元,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188億美元,儲備資產減少30億美元。
三季度我國國際收支狀況呈現以下特點
1、經常賬戶順差繼續回升。2018年三季度,經常賬戶順差160億美元,較二季度增長200%。
2、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呈現逆差。2018年三季度,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188億美元。
3、儲備資產略降。2018年三季度,我國儲備資產因國際收支交易(不含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因素影響)減少30億美元,其中外匯儲備減少31億美元。
在我國經濟運行延續穩中有進態勢、轉型升級深化發展以及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的背景下,未來我國經常賬戶差額將保持在合理區間,跨境資金也仍將保持雙向流動、總體平衡的局面。
B. 儲備資產問題
國際儲備(internationalreserve),一般是指一國貨幣當局為平衡國際收支、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穩定以及應付緊急需要而持有的在國際間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可自由兌換資產。對國際儲備的定義,過去學術界有過爭論,認為它有狹義與廣義之分。20世紀60年代中期後,國際儲備的定義逐漸趨於統一,並且主要是從狹義的角度來定義國際儲備的。如1965年,「十國集團」對國際儲備作出了如下定義:國際儲備是指「該國貨幣當局佔有的那些在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可以直接地或通過同其他資產有保障的兌換性來支持該國匯率的所有資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國際收支手冊》當中也指出:國際儲備是「中央當局實際直接有效控制的那些資產」,「儲備資產是由黃金、特別提款權、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使用該組織的信貸和非居民現有的債權組成」。可見,IMF不但規定了國際儲備的性質,也明確了它的主要構成。目前,從狹義的角度給出的國際儲備概念,已被各國普遍接受。國際儲備具有如下典型的特點: 1.官方持有性。即作為國際儲備的資產必須是中央貨幣當局直接掌握並予以使用的,這種直接「掌握」與「使用」可以看成是一國中央貨幣當局的一種「特權」。非官方金融機構、企業和私人持有的黃金、外匯等資產,不能算作國際儲備。該特點使國際儲備被稱為官方儲備,也使國際儲備與國際清償力區分開來。2,自由兌換性。即作為國際儲備的資產必須可以自由地與其他金融資產相交換,充分體現儲備資產的國際性。缺乏自由兌換性,儲備資產的價值就無法實現,這種儲備資產在國際間就不能被普遍接受,也就無法用於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及發揮其他作用。3.充分流動性。即作為國際儲備的資產必須是隨時都能夠動用的資產,如存放在銀行里的活期外匯存款、有價證券等。當一國國際收支失衡或匯率波動過大時,就可以動用這些資產來平衡國際收支或干預外匯市場來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的穩定。4.普遍接受性。即作為國際儲備的資產,必須能夠為世界各國普遍認同與接受、使用。如果一種金融資產僅在小范圍或區域內被接受、使用,盡管它也具備可兌換性和充分流動性,仍不能稱為國際儲備資
C. 當前我國國際收支狀況
當前可能受疫情的影響,我國的收支狀況稍微有點損失,以前都是挺好的。
D. 2017年非儲備性質金融資產恢復正值,其原因是什麼
不一定崔在只是給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的只要你相信那就是有聯系不相信就額是沒聯系一切都由你自己決定只有自己知道才是真的
E. 今年二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出現哪些特點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表示,2018年二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顯示,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儲備資產增加。主要有四個新特點:
三是來華直接投資保持在較高規模。2018年二季度,直接投資凈流入299億美元。其中,對外直接投資凈流出287億美元;外國來華直接投資凈流入586億美元,仍保持在較高規模。
四是儲備資產小幅增長。2018年二季度,我國儲備資產因國際收支交易(不含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因素影響)增加239億美元,其中,外匯儲備增加229億美元。
F. 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 是什麼 概念
您好!
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基本就可以理解為原來的金融項目,就是變動的來往的金額,儲備項目就是留在手裡的項目。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