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股權融資比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股權融資比

發布時間: 2021-06-16 07:07:58

A. 股權融資是什麼意思,什麼是股權融資

簡單說就是拿你企業的一部分股權抵押給投資機構,從而獲得相應的資金,來發展你的企業,這個資金你和投資方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有別與銀行要定期收你利息。

B. 股權融資偏好上市公司特徵,股權融資比例一般佔多少,哪些行業比較明顯

1:上市公司的融資一般分為「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股權融資」一般指IPO,定增非公開發行,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配股;而「債權融資「一般指的是發行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
2:凡是涉及到發行股份的股權融資,都是要經過證監會審核的,要拿批文的。流程長,審核嚴,周期長,而且往往要看證監會的政策,政策的變動會極大地影響上市公司的融資方式。例如:2015年上市公司採用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股權融資方式進行融資非常火熱,整個定增市場一片紅火,但後來到2017年,證監會關於定增的政策一收緊,定增市場無人問津,因為證監會根本就不會給批文了。
3.上市公司都是傾向於股權融資的,因為發行股份融回來的錢不用歸還,永遠留在上市公司;而債權融資回來的錢,是要還本付息的。但股權融資不是你想融就能融,受政策影響太大了,一切看證監會政策,政策一收緊,如IPO政策收緊,整個股權融資市場清淡。

C. 融資和股權之間有多少差別

股權融資,公司付出股份給投資方,對應的就是公司現有股東對公司的控制力下降,同時未來公司成長的部分收益被讓渡給投資人。好處就是公司通過股權融資得到的錢理論上是不需要償還的,就算虧光了創業者也不必擔心。
債權融資:就是公司付出的是利息,需要考慮的東西非常直接,公司借錢賺到的利潤能不能超過你貸款的利息。
如果創業者認定融來的錢所創造出的收益可以超過貸款利息,且投資公司也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建議向投資公司貸款,貸得越多賺得越多。其他一切情況下,都只能選擇股權融資或其他的融資方式。

D. 融資與股權比例應該怎麼計算

舉個例子分析吧,比較好理解。

情景分析

項目是比較優秀的,估值一直在上升,下一輪正式融資N的估值必然節節攀升,股東Z的比例會在下一輪估值中被稀釋,要想保持不變,就要在之前將比例提升。項目方讓股東Z增資相當於定向增資,由於股東Z比例增加,相當於將其他的股東比例稀釋。按低於下一輪正式融資的估值,則體現項目方對股東Z的誠意。

思考過程

為便於表述,先假設一些參數如下:

z 股東Z在當前所佔的股份比例(也就是需要保持的比例)

X 股東A需要增資的額度

P 針對股東Z融資後的估值

V 正式下一次融資N的融到資金

N 正式下一次融資N後的估值

估值方式

估值方式有兩種,前估值後估值,本次採用融資結束後的估值方式計算,估值後再融資於此類似,可能要重新考慮。

  • 後估值計算

注:

  1. 比例計算可採用:原比例x稀釋比例+新增比例 或採用 (融資時股權價值+增資)/融後估值

  2. 對正式的N輪股權價值為 (((P-X)z + X)/P)(N-V) 即融資前的股權比例x融資前的估值

  3. 融資後的比例 (((P-X)z + X)/P)(N-V) /N 其中 (N-V)/N 即稀釋比例

比例不變

(((P-X)z + X)/P)(N-V) /N = z

對方程求解:

X = (z/(1-z))P(V/(N-V))

  • 前估值計算

同樣:

((Pz+X)N/(P+X) )/(V+N) = z

求解 X = zVP/(N-z*(V+N))

前估值方式,相對稀釋較小,因此需要的增資比例較少。

E. 為什麼股權融資資金成本比較高債券融資和股權融資的區別

有一說一,這個事不能這么看的。0723

F. 什麼是債務融資,其與股權融資相比有何特點

債務融資可進一步細分為直接債務融資和間接債務融資兩種模式。一般來說,對於預期收益較高、能夠承擔較高的融資成本,而且經營風險較大、 要求融資的風險較低的企業傾向於選擇股權融資方式;而對於傳統企業,經營風險比較小,預期收益也較小的,一般選擇融資成本較小的債務融資方式進行融資。
相對於股權融資,債務融資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短期性。債務融資籌集的資金具有使用上的時間性,須到期償還。

  2. 可逆性。企業採用債務融資方式獲取資金,負有到期還本付息的
    義務。

  3. 負擔性。企業採用債務融資方式獲取資金,須支付債務利息,從而
    形成企業的固定負擔。

  4. 流通性。債券可以在流通市場上自由轉讓。

  5. 股權融資所得資金屬於資本金,不需要還本付息,股東的收益來自稅後盈利的分配,也就是股利;債務融資形成的是企業的負債,需要還本付息, 其支付的利息進入財務費用,可以在稅前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