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融資模式 » 五年融資計劃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五年融資計劃

發布時間: 2021-06-16 23:47:41

A. 融資計劃怎麼寫

一份好的商業計劃書,哪些因素起到決定作用?

BP的頁數:看似一個簡單的文稿處理工作,其實起到了敲門的作用,對於絕大部分早期項目,BP不應該超過20頁PPT的信息量。許多投資人對於超過20頁的BP,內心是抵觸的,更有些創始人為了追求美觀,用了太多設計圖片,造成一份BP超過20M,投資人在收到這類BP的時候,如果周邊信號不佳,很大可能是不會選擇下載查看,這樣就白白錯過了許多機會。

BP的邏輯:這點是一份BP的核心價值,每個投資人一天要看的BP不會少於20份,能從這幾十份BP中脫穎而出,讓投資人牢牢記住你的項目,靠的就是清晰的邏輯。另外投資人看BP通常都是快速掃描,甚至一分鍾讀完。所以一定要直奔主題,講重點,在最短的篇幅內講述自己項目的商業邏輯。

BP的美觀:之前說過有些創始人為了追求美觀,過度包裝造成BP過大,這一點是不可取的,不過適當的顏色搭配選擇,還是可以讓投資人在大量垃圾BP中耳目一新的。「創業者不要過於迷信模板,相信你乾的事情是獨一無二的,不建議代為撰寫BP,親自撰寫與修改BP也是對自己創業邏輯的一次次梳理,最終面對投資人的也是創業者自己,代寫人無法取代。

投資人閱讀商業計劃書(BP)後需得出3大核心1、你要做什麼(what)?你的產品或服務到底有什麼價值2、怎麼做(how)?你是不是有執行能力和成功的把握3、怎麼賺錢(商業模式)、怎麼分錢與需要多少錢(融多少資金)

商業計劃書的主要框架

商業計劃的主要框架主要從事(內事和外事)、人和錢三個部分。商業計劃書的框架模型主要分為如下圖所示四大部分和十二小節。

二、以下從12個小節介紹商業計劃書的撰寫細節和注意事

1、項目定位項目定位:通過一句話簡明扼要地介紹你們的項目是什麼,項目定位介紹寫在商業計劃書首頁,讓人一眼就知道你們是干什麼的。

2、提出問題(市場痛點在哪裡)提出問題:現有的客戶需求哪些沒有被滿足,市場痛點在哪裡,市場需求是創業的基礎,很多創業者提出的需求多為偽需求或非剛性需求,在確認市場需求的過程中也是創業者在找差異化,如果創業的方向都沒有抓住,自然很難獲得投資人的青睞,創業需要對自己和對別人負責任,市場需求的了解和深入至關重要。

3、解決方案(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通過哪些方法與方式解決市場痛點。

4、市場分析(市場容量)市場分析:需要證明市場需求的存在以及這個需求市場容量

5、進入策略(如何啟動)進入策略:項目從無到有,如何啟動?

6、競爭優勢(競爭對手)競爭優勢:行業內的競爭對手有哪些,項目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7、核心團隊(團隊背景)核心團隊:核心團隊的背景履歷,以及要表明為什麼你們的團隊能幹這個事情

8、執行現狀(已做的事情)執行現狀:目前項目已經進展到什麼程度,已經做的事情做個說明

9、計劃目標(未來前景)計劃目標:未來一段時間需要乾的事情有哪些

10、商業模式(怎麼賺錢)商業模式:如何賺錢的問題,在什麼時間點能夠做到盈虧平衡

11、股權結構(怎麼分錢)股權結構:創始人及核心團隊的股權結構,決定未來長遠發展基礎

12、融資計劃(需要多少錢)融資計劃:需要多少錢干這個事情

13、如果不會寫可以找「雲對接」代寫,還可以免費對接投資人。

B. 企業年度融資計劃如何寫

通過網路文庫查找可得;http://wenku..com/view/fce03c8acc22bcd126ff0c0a.html
融資計劃書,其實是一份說服投資者的證明書。也稱之為商業計劃書。是公司、企業或項目單位為了達到招商中小企業融資和其它發展目標之目的,在經過前期對項目科學地調研、分析、搜集與整理有關資料的基礎上,根據一定的格式和內容的具體要求而編輯整理的一個向讀者全面展示公司和項目目前狀況、未來發展潛力的書面材料。它有別於傳統的《項目建議書》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考慮問題更全面,更注重操作性、更強調經濟效益,也有不同的格式和內容的具體要求。另外二者所針對的對象也有所不同,前者是針對我國各級政府和其它有關部門的要求而整理的書面材料,而商業計劃書是針對各類潛在的投資者而一開始就需要准備的一項最重要的書面材料。並且,如果國際中小企業融資是你中小企業融資計劃的一個范疇,那麼你一定要准備一份英文版的商業計劃書。
行動步驟
對它的撰寫,首先要了解四項內容:
一、為什麼要撰寫融資策劃書?
建議:美國的一位著名風險投資家曾說過?風險企業邀人投資或加盟,就象向離過婚的女士求婚一樣,而不像和女孩子初戀。雙方各有打算,僅靠空口許諾是無濟於事的。對於正在尋求資金的風險企業來說,商業計劃書就是企業的電話通話卡片。商業計劃書的好壞,往往決定了投資交易的成敗。
企業整理、撰寫商業計劃書的過程,也是首先把該項目推銷給企業和企業家自己的過程。作為連你自己都不相信的融資計劃,你是不可能推銷給別人的,更不用說精明過人的國內、國際投資者。反過來,即使一個實際上很好的項目,如果沒有通過商業計劃書這一眾多投資者認可的文字方式充分展示出來,其結果很可能仍是把項目留給了企業家自己。其次,商業計劃書還能幫助把計劃中的風險企業推銷給風險投資家,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招商中小企業融資,謀求更大發展。最後,對已建的風險企業來說,它還可以為企業的發展定下較具體的重點和方向,從而使員工了解企業的經營目標,並激勵他們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商業計劃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現代招商中小企業融資沒有商業計劃書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樣沒有一個正規、完整的商業計劃書那也是希望渺茫。一個很簡單的原因就是:所有投資者首先面對的是您的商業計劃書而不是您的項目。
二、寫融資策劃書需要參考的資料
建議:如果第一步您能給予肯定答案,並且希望知道更多的關於融資、以及融資計劃書的知識,那麼筆者推薦您參考以下書目:
1)《融資與創業:如何寫好融資計劃》作者:詹強 出版社: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創建企業首先要擬定詳細的計劃。不管是為企業的創建提供資金還是為企業的擴張提供資金,多數投資者一定要先看融資計劃書,然後才會考慮是否出資。企業所有人還應闡明其商業活動的目的和目標,而計劃書是表明它們的極好形式。
2)《融資投資規范高效操作規程》作者:陳興平 出版社: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如何才能規范高效地進行商務運作?首先要了解和掌握政府的相關法規和制度,其次要掌握現代管理理論、理念和方法,在此基礎上運用現代管理技術對商務運作規程進行最優化設計。 本套叢書由政府有關部門官員、企業、銀行和高等院校從事管理理論研究的專家和長期從事實際管理工作的專家共同設計,採用圖表形式,對商務運作規程進行科學設計,為企事業單位及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一套規范、高效的商務運作路線圖。
3)《項目融資》作者:張極井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書作者具有多年的跨國項目融資的豐富經驗,他從企業籌資的角度出發,對國際上通行的項目融資的基本原理、方法、結構、案例做了比較系統的闡述和介紹,為讀者提供一本入門的參考書。
三、要知道融資計劃書的格式與內容
建議:盡管每一份商業計劃書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是投資者們還是希望看到其共同點,即融資計劃書的基本構成和內容:
第一部分:計劃摘要。(計劃摘要濃縮了的商業計劃書的精華,主要是用來激起投資者的興趣,以求一目瞭然,以便投資者能在3 到5 分鍾時間內評審計劃並做出初步判斷。)
第二部分:綜述。主要包括:1 、公司概述;2 、技術、產品(服務);3 、市場分析;4 、競爭分析;5 、營銷策略;6 、投資說明;7 、投資報酬與退出機制;8 、風險分析;9 、人員及組織管理;10、經營預測;11、財務規劃分析。
第三部分:附錄(包括附件和附表,如範例所示)
附件:1.營業執照影本;2.董事會名單及簡歷;3.主要經營團隊名單及簡歷;4.專業術語說明;5.專利證書/ 生產許可證/ 鑒定證書等;6.注冊商標;7.企業形象設計/ 宣傳資料(標識設計、說明書、出版物、包裝說明等);8.演示文稿及報道;9.場地租用證明;10. 工藝流程圖;11. 產品市場成長預測圖;
附表:1.主要產品目錄;2.主要客戶名單;3.主要供貨商及經銷商名單;4.主要設備清單;5.市場調查表;6.預估分析表;7.各種財務報表及財務預估表;
四、是否要請專業咨詢公司來撰寫融資計劃書?
建議:您或許正在創辦一個風險企業,或者正有一個好項目等待運作,可是資金的欠缺使您愁眉不展,為此您准備或者已經開始尋找能為您解決這一問題的救星——投資者。通過以上的介紹您已經了解到關於一些融資計劃書的知識,筆者也希望您能親自製作出您的商業計劃書,因為您是優質項目的發現者與開拓者。但是,做商業計劃書的基本程序與要求,還有一些應當注意的嚴重問題與細節,您可能還不太清楚!或許您會說:「我有《商業計劃書》」。是的,您有,但是您的《商業計劃書》否顯示出您具有管理好公司的經驗?是否顯示了您有能力償還借款?是否顯示出您已進行過完整的市場分析?是否能打消投資者對產品/ 服務的疑慮?是否連技術上的外行也能讀懂?是否在結構上清晰、文法上全部正確?是否讓您的英文商業計劃書在語言上被挑剔的國際投資者審核接受?
……這一切都將阻礙您做計劃的進度,那麼,如果您找一個專業的商業計劃書撰寫機構來完成的這項工作會顯得更為有效。他們能夠讓您的商業計劃書輕松地避開以上的問題,促使您得中小企業融資活動少走彎路,更能夠提供給您最新的投中小企業融資市場信息以及協助您的中小企業融資工作。
技巧與策略
在了解並參與了融資計劃書的制定之後,我們還需要掌握以下的一些技巧,才能讓你的融資計劃書更為完美:
第一、對融資計劃書的論證。主要是指計劃中的項目的可行性和項目的收益率的論證。
第二、需要了解身邊的融資途徑的選擇。你做為融資人,應該選擇成本低,融資快的融資方式。
比如說發行股票證券,向銀行貸款,接受入伙者的投資。如果你的項目和現行的產業政策相符,可以請求政府財政支持。
第三、融資計劃中的金額分配。所融資金應該專款專用,已保證項目實施的連續性。
第四、計劃確定融資的歸還。項目的實施總有個期限的控制,一旦項目的實施開始回收本金,就應該開始把所融的資金進行合理的償還。
第五、融資計劃中的利潤分配。
如果以上的五項技巧與策略您以及您的融資策劃者都掌握了,相信這份融資計劃書一定會寫的很完美了。

C. 好的融資計劃包括的內容

想寫好一份商業計劃書,首先要定義一下商業計劃書的「好」的標准

作為一份商業文檔,能夠達到「好」我們認為有這幾個標准

1、 邏輯清晰:作為商業溝通文件,這份文件要讓閱讀者(投資人)能清晰地看到你的產品是什麼、你是誰、以及你想做什麼等等的信息,邏輯要清晰有層次感、條理性

2、 美觀大方:有較好的邏輯結構和層次還需要有較好的呈現形式,如果是令人慘不忍睹的設計和配色,勢必影響到閱讀的效果和體驗,在搜索關鍵信息的時候勢必會受到影響,我們的原則是「寧願不要做過多設計,也要呈現核心內容,不要讓設計掩蓋了內容」

3、 便於閱讀:投資人經常在手機上以及移動辦公的狀態中閱讀商業計劃書,每個商業計劃書能夠分配的閱讀時間非常短,因此好的商業計劃書要符合格式條件,不宜太大。一般以PDF為主。

以上,就是我們對「好」這個標準的理解和定義。想要做到「好」,其實既體現了你對項目的深度思考,又體現了你對閱讀者的需求思考。

那麼如何做到「邏輯清晰」「美觀大方」,瘋狂BP小助手給出2點簡單的建議:

一、選用一套標準的BP(Business Plan 商業計劃書,)邏輯框架,在此基礎上根據自身項目進行修改。

具體邏輯框架可以參考你的第一堂BP課 | 商業計劃書通關全攻略。

註:一般商業計劃書的頁數在10-15頁之間,以圖表為主、文字為輔,忌諱長篇累牘、面面俱到。上述的邏輯可以根據投資融資階段的差異、以及投資對象的差異可以做出一些調整。

二、參考商務化風格的設計模板,針對模塊內容選擇適用的呈現方式。

註:BP配色通常使用品牌色為主色調,設計風格可根據產品風格來。帶邏輯的內容盡量用圖文表示,更為直觀。

還可以參考一些優質範文,從中學習。

D. 什麼是融資計劃

咨詢內容:我公司為順應市場生產力的發展計劃擴大生產規模-擴建廠房、設備更新。因資金暫時周轉不開故在北京找了一家融資公司,這家融資公司讓我司出具《符合國際慣例的數據分析報告》(中英文版),我對《符合國際慣例的數據分析報告》的概念不清楚。請專家指點。並告知大連哪家能做這種報告。

E. 創業的融資計劃怎麼寫

無論是哪個行業,也無論是一個網站、一個APP或者一個其他什麼產品,商業計劃書里都必須清晰傳遞出投資人想獲得的信息

1、你們要干什麼?

2、為什麼是你們?

3、你們打算怎麼干?

4、乾的怎麼樣了?

5、要讓投資人投多少錢,給投資人多少股權?

以上是基礎。

接下來我們就需要針對閱讀者(也就是「投資人」)的閱讀重點、思維邏輯等,來規劃、安排、排版、設計內容。後文會附上一個美妝社區網站的商業計劃書案例,輔助說明。

1.基本介紹

簡單、高效的句式:我們通過什麼方式,為哪類人提供什麼樣的便利。

13.最後就是聯系方式啦。

融資負責人姓名、電話、郵箱、公司全稱、辦公地點(附地圖截圖)

案例範文:《[女神進化論]美妝護膚社交社區融資計劃書模板範文》

F. 十二個五年計劃全文

中國是從1953年開始制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我們就簡稱為「一五」,然後以此類推。「十二五」規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二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1-2015年。

「十二五」規劃綱要「十二五」規劃-相關音像作品展開 會議通過「十二五」規劃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十二五計劃,也就是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起止時間為2011-2015年。 規劃編制工作大體包括前期調研、編制起草、論證銜接、審批發布四個階段。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區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領域、本地區的規劃統一匯總到國務院,編制全國的「十二五」規劃,已經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上通過建議稿,而後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國兩會上審議通過付諸實施。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1)「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環境的復雜變化和重大風險挑戰,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實施正確而有力的宏觀調控,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使國家面貌發生新的歷史性變化。我們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巨大沖擊,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良好態勢,並為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我們戰勝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勝利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經過五年努力奮斗,我國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創造的精神財富影響深遠。 (2)「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內外環境。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科學把握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仍是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出現新變化,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國際環境總體上有利於我國和平發展。同時,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減緩,全球需求結構出現明顯變化,圍繞市場、資源、人才、技術、標准等的競爭更加激烈,氣候變化以及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復雜。我們必須堅持以更廣闊的視野,冷靜觀察,沉著應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經濟分工中的新定位,積極創造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從國內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人均國民收入穩步增加,經濟結構轉型加快,市場需求潛力巨大,資金供給充裕,科技和教育整體水平提升,勞動力素質改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體制活力顯著增強,政府宏觀調控和應對復雜局面能力明顯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我們完全有條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再上新台階。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主要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和消費關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社會矛盾明顯增多,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我們必須科學判斷和准確把握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加快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情。 (3)制定「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制定「十二五」規劃,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是時代的要求,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我國是擁有十三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更加註重以人為本,更加註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註重統籌兼顧,更加註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新特徵。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基本要求是: ——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加強農業基礎地位,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統籌城鄉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區域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作用,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壯大創新人才隊伍,推動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深入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節約能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發展循環經濟,推廣低碳技術,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堅定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改革,加快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與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分享發展機遇。 (4)「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十二五」規劃要具有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重大部署緊密銜接,與到二0二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緊密銜接。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就業持續增加,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居民消費率上升,服務業比重和城鎮化水平提高,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顯增加,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貧困人口顯著減少,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 ——社會建設明顯加強。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穩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權益得到切實保障。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社會管理制度趨於完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財稅金融、要素價格、壟斷行業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明顯進展,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互利共贏開放格局進一步形成。 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奮斗,要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禦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二、堅持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戰略,必須充分挖掘我國內需的巨大潛力,著力破解制約擴大內需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新局面。 (5)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是「十二五」時期的重要任務。要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和預見性,防範各類潛在風險,避免經濟大的起落。把短期調控政策和長期發展政策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各項政策協調配合,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6)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進一步釋放城鄉居民消費潛力,逐步使我國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大力發展服務業和中小企業,增加就業創業機會。要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著力提高城鄉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要增加政府支出用於改善民生和社會事業比重,擴大社會保障制度覆蓋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費預期。要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發展新型消費業態,拓展新興服務消費,完善鼓勵消費的政策,改善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積極促進消費結構升級。要合理引導消費行為,發展節能環保型消費品,倡導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文明、節約、綠色、低碳消費模式。 (7)調整優化投資結構。發揮投資對擴大內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資合理增長,優化投資結構,完善投資體制機制,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有效拉動經濟增長。「十二五」前期要確保國家擴大內需的重點在建和續建項目順利完成並發揮效益。發揮產業政策作用,引導投資進一步向民生和社會事業、農業農村、科技創新、生態環保、資源節約等領域傾斜。堅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引導投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嚴格執行投資項目用地、節能、環保、安全等准入標准,有效遏制盲目擴張和重復建設。促進投資消費良性互動,把擴大投資和增加就業、改善民生有機結合起來,創造最終需求。明確界定政府投資范圍,加強和規范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管理,防範投資風險。規范國有企業投資行為,注重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鼓勵擴大民間投資,放寬市場准入,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社會事業、金融服務等領域。 三、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加大強農惠農力度,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8)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首要目標,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實施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加大糧食主產區投入和利益補償。嚴格保護耕地,加快農村土地整理復墾,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准農田。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健全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展現代種業,加快農業機械化。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促進園藝產品、畜產品、水產品規模種養,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流通業,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推進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發展節水農業。推廣清潔環保生產方式,治理農業面源污染。 (9)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按照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要求,搞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以水利為重點,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推進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完善農村小微型水利設施,全面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繼續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氣建設,繼續改造農村危房,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質量和均衡發展水平,推進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免費進程。加強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建設。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准。深入推進開發式扶貧,逐步提高扶貧標准,加大扶貧投入,加快解決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貧困問題,有序開展移民扶貧,實現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 (10)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民職業技能和創收能力,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鼓勵農民優化種養結構、提高效益,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和價格形成機制,健全農業補貼等支持保護制度,增加農民生產經營收入。引導農產品加工業在產區布局,發展農村非農產業,壯大縣域經濟,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 (11)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在依法自願有償和加強服務基礎上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加快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農業經營組織化程度。完善城鄉平等的要素交換關系,促進土地增值收益和農村存款主要用於農業農村。按照節約用地、保障農民權益的要求推進征地制度改革,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完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和宅基地管理機制。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以縣為單位建立社區銀行,發展農村小型金融組織和小額信貸,健全農業保險制度,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集體林權和國有林區林權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經營制度。認真總結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經驗,積極探索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新途徑。 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根據科技進步新趨勢,發揮我國產業在全球經濟中的比較優勢,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 (12)改造提升製造業。製造業發展重點是優化結構,改善品種質量,增強產業配套能力,淘汰落後產能。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調整優化原材料工業,改造提升消費品工業,促進製造業由大變強。完善依託國家重點工程發展重大技術裝備政策,提高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元器件研發和系統集成水平。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增強新產品開發能力和品牌創建能力。合理引導企業兼並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發展擁有國際知名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大中型企業,提升小企業專業化分工協作水平,促進企業組織結構優化。 (13)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科學判斷未來市場需求變化和技術發展趨勢,加強政策支持和規劃引導,強化核心關鍵技術研發,突破重點領域,積極有序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加快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切實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發揮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引領支撐作用,實施產業創新發展工程,加強財稅金融政策支持,推動高技術產業做強做大。 (14)加快發展服務業。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建立公平、規范、透明的市場准入標准,探索適合新型服務業態發展的市場管理辦法,調整稅費和土地、水、電等要素價格政策,營造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積極發展旅遊業。拓展服務業新領域,發展新業態,培育新熱點,推進規模化、品牌化、網路化經營。推動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 (15)加強現代能源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加快新能源開發,推進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積極發展水電,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加強電網建設,發展智能電網,完善油氣管網,擴大油氣戰略儲備。按照適度超前原則,統籌各種運輸方式發展,構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綜合運輸體系。推進國家運輸通道建設,基本建成國家快速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發展高速鐵路,加強省際通道和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積極發展水運,完善港口和機場布局,改革空域管理體制。 (16)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發展和提升軟體產業。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加強重要信息系統建設,強化地理、人口、金融、稅收、統計等基礎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實現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構建寬頻、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推進物聯網研發應用。以信息共享、互聯互通為重點,大力推進國家電子政務網路建設,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務和管理能力。確保基礎信息網路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 (17)發展海洋經濟。堅持陸海統籌,制定和實施海洋發展戰略,提高海洋開發、控制、綜合管理能力。科學規劃海洋經濟發展,發展海洋油氣、運輸、漁業等產業,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加強漁港建設,保護海島、海岸帶和海洋生態環境。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維護我國海洋權益。 五、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構築區域經濟優勢互補、主體功能定位清晰、國土空間高效利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區域發展格局,逐步實現不同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科學制定城鎮化發展規劃,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 (18)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堅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給予特殊政策支持,發揮資源優勢和生態安全屏障作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區發展力度,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發揮產業和科技基礎較強的優勢,完善現代產業體系,促進資源枯竭地區轉型發展。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發揮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改善投資環境,壯大優勢產業,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強化交通運輸樞紐地位。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發揮對全國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和自主創新中走在全國前列。加強和完善跨區域合作機制,消除市場壁壘,促進要素流動,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實行地區互助政策,開展多種形式對口支援。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更好發揮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在改革開放中先行先試的重要作用。加快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加強國際通道、邊境城市和口岸建設,深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 (19)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按照全國經濟合理布局的要求,規范開發秩序,控制開發強度,形成高效、協調、可持續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對人口密集、開發強度偏高、資源環境負荷過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區要優化開發。對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集聚人口和經濟條件較好的城市化地區要重點開發。對影響全局生態安全的重點生態功能區要限制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化城鎮化開發。對依法設立的各級各類自然文化資源保護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要禁止開發。基本形成適應主體功能區要求的法律法規、政策和規劃體系,完善績效考核辦法和利益補償機制,引導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推進發展。 (20)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態。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遵循城市發展客觀規律,以大城市為依託,以中小城市為重點,逐步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科學規劃城市群內各城市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緩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區壓力,強化中小城市產業功能,增強小城鎮公共服務和居住功能,推進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電、供排水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和網路化發展。 (21)加強城鎮化管理。要把符合落戶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轉為城鎮居民作為推進城鎮化的重要任務。大城市要加強和改進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要根據實際放寬外來人口落戶條件。注重在制度上解決好農民工權益保護問題。合理確定城市開發邊界,提高建成區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積過度擴張。城市規劃和建設要注重以人為本、節地節能、生態環保、安全實用、突出特色、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產,強化規劃約束力,加強城市公用設施建設,預防和治理「城市病」。 加強土地、財稅、金融政策調節,加快住房信息系統建設,完善符合國情的住房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合理引導住房需求。強化各級政府職責,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給。加強市場監管,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抑制投機需求,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