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西方財務理論的「啄食順序原則」,企業融資首選留存收益,其次是債務融資,最後是股權融資。而我國的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有著極其強烈的謀求公開發行股票並成功上市的沖動,上市之後在再融資方式的選擇上,往往不顧一切地選擇配股或增發等股權融資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源於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不合理、股權融資的低成本、股權融資的風險低以及市場運作機制的不規范。 一、股權融資偏好與現代融資理論明顯沖突 西方企業融資首選留存收益,其次是債務融資,最後才是股權融資。是一種「啄食順序原則」。而我國上市公司的再融資順序依次為股權融資、短期債務融資、長期債務融資和內源融資。而且。融資結構中外源融資的比例高於內源融資,在外源融資中。股權融資遠遠超過了債權融資。即我國上市公司存在著明顯的股權融資偏好,與現代資本結構理論存在明顯的沖突。 理論與實踐的巨大差異勢必會給我國的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從微觀面來看,負債比例偏低,使企業不能充分利用財務杠桿,不能使企業價值達到最大。發行新股不僅會降低每股凈收益,引起股價下跌,還會稀釋原有股權結構,從而削弱原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以股權融資為主的企業,股東對企業經理的制約弱於債權融資中債權人對經理的制約,由於沒有債務或債務比例過低,企業就不存在破產風險,經營者就喪失了追求最大利潤的積極性。從宏觀面來看,偏好股權融資使證券市場背負了太多的包袱,股票市場基本上立足於滿足企業的籌資需要,阻礙了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發揮,也阻礙了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與此同時,也使政府在股票市場上扮演了過重的角色。一方面使得上市公司的審批存在著許多尋租行為,導致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普遍不高;另一方面使得股票價格不能正確反映企業的內在價值。 二、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的原因分析 資本市場的作用是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而在我國的現實中,卻存在不計效率,過度股權融資的行為。面對這一事實,人們不禁要問,上市公司為何如此偏好股權融資?1、股權結構的不合理是股權融資偏好產生的根本原因。我國股市設立之初是為國有企業募集資金服務的,因而人為地將企業股份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其中非流通股占據了絕對的控股地位。這雖然保證了國家對上市公司的控制,但也無情地剝奪了流通股東參與企業管理的權力。眾所周知。非流通股份往往以面值發行,流通股份則採取溢價發行方式,其結果使非流通股東的持股成本遠遠低於流通股東的持股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再融資會使非流通股獲得股權增值。非流通股股東放棄配股不僅不會受到損失,還會提升每股的凈資產,而流通股股東如果放棄配股或增發,往往因除權而形成損失。所以,由非流通股股東控制的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是不會輕易作出放棄股權再融資的安排的,而大股東的絕對控股使中小股東無力抗衡董事會的決議,難以對公司決策施加有效影響。 2、股權融資的低成本是股權融資偏好產生的直接根源。上市公司的任何一種融資方式都是有成本的。傳統的資本結構理論認為,債權的資金成本低,股權的資金成本高。因為利息費用在稅前列支,債權融資具有稅收擋板的功能,其成本一般要低於股權融資的成本。然而我們發現,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利用股權融資的成本反而較低。目前我國深滬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大約為30多倍,以此換算,上市公司將其當年盈利的全部作為股利發放,其融資成本不超過3.3%。低於1年期銀行貸款的稅後成本。諸多上市公司多年不分配,即使是一些績優公司也時常不分配,既然不分配,哪來使用成本,頂多發生一些籌資費用罷了。即便分配。分配真金白銀的少,送股、轉增的多。 3、股權融資的低風險是圈錢行為頻發的間接根源。一般來說,債權融資面臨著固定的還本付息的壓力,具有一定的強制性。當企業經營不善時容易引發財務危機或破產風險,由此帶來的損失和破產風險不僅是十分直接的,而且很有可能直接影響管理層對公司的控制。與債權融資相比,股權融資是以股權為代價,不存在強制償還的風險,這使得企業擁有一筆永不到期的可以自由支配的資金,尤其是在目前還沒有建立有效的兼並破產機制的情況下,上市公司一般不用過分考慮被摘牌和被兼並的風險。由於股權融資的成本低於債權融資。風險又小於債權融資,使國內企業對資金似乎有無盡的需求,上市之後的配股、增發等也接連不斷,一些公司大量現金在銀行中沉積,尚無用處,卻依然繼續融資。 4、市場運作機制的不規范是股權融資偏好產生的外在根源。股權融資是一種投資方、融資方與市場中介三方參與的行為,而市場三方由於利益驅使而縱容本不合格的融資行為頻頻發生於證券市場。投資者看重的是股市的波動給他帶來的投機收益。而不在乎股利的多少甚至將上市公司發放股利視為利空消息。這樣,股票成了相對稀缺的商品, 「上市」成為一種稀缺的資源。 結語:由於中國證券市場的特殊性,造成了股權融資的成本較低,風險較小,易受到廣大投資者的追捧。上市公司青睞股權融資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但上市公司這種輕視債務融資而偏好股權融資的選擇,並沒有換來公司經營業績的持續增長和資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改善,無論是通過一級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還是通過配股或增發再融資的效率都是不能令人樂觀的。因此,上市公司應該未雨綢繆,不應過分依賴股權融資。應積極開展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資方式。
『貳』 從投資者的角度怎麼看股權融資偏好
股權融資為什麼受歡迎,基本原因如下:
1. 在股市熱絡時,可以有大的獲利回收
2. 提高企業的知名度
3. 用股權或股票期權來激勵員工,共勞共利
4. 比借債壓力少,無需逐期還債,現金流量管理也較寬松
『叄』 為什麼我國上市公司有股權融資的偏好
基本利弊、風險就是上面所述的財務杠桿和股權結構。
以保守的經營理念來講,債務融資應該是處於股權融資之上。股權融資只會攤薄現有股東的股份。
然而,股權融資為什麼受歡迎,基本原因如下:
1. 在股市熱絡時,可以有大的獲利回收
2. 提高企業的知名度
3. 用股權或股票期權來激勵員工,共勞共利
4. 比借債壓力少,無需逐期還債,現金流量管理也較寬松
其實,債務融資也是企業常用的融資方式,只不過很多此類的融資較少報導,當然其融資方式基本有兩種,一為向商業銀行借貸,二為在金融市場發放債券。
『肆』 什麼叫融資偏好
融資偏好是指行為主體對於不同融資方式進行選擇的排序。
『伍』 股權融資偏好的原因是什麼
(一)實際股權融資成本偏低
融資成本高低是上市公司再融資方式選擇考慮的重要方面,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相對成本的高低。在我國,股權融資成本實際上卻低於債券融資成本,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配少。
第二、上市公司的成長性較差。
第三、股票發行價格偏高。
(二)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股權融資偏好的根本原因
我國現有上市公司中的大多數是由原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國家股或國有法人股(兩者合稱國有股)往往是公司最大的股份,處於絕對控股地位。國有股的一股獨大,導致了公司股權結構的失衡,主要表現在:
第一、內部人控制
由於國有資產投資主體不明確和委託代理關系復雜,國有股無法實現股權的人格化,使得國有股股東對企業的控製表現為行政上的「超強控制」和產權上的「超弱控制」,公司經理人員與國有股股東博弈的結果是一部分經理人利用國有股股東產權上的「超弱控制」形成事實上的「內部人控制」。加上國有股的絕對控股地位,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大多數成員和經理人員由政府有關部門或國有大股東直接任命和委派而來,甚至出現不少董事長兼任總經理的情況,導致公司治理結構中內部相互制衡機制失效,內部人控制更加嚴重。
第二、股東控制權殘缺
股東對公司行使控制權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即「用手投票」和「用腳投票」。但我國很大部分上市公司由於股權過於集中和國有股流通限制,使得這兩種機制都不能發揮實質性作用,公司經理人員不必像西方國家的經理那樣時刻警惕來自資本市場的用手投票和用腳投票的壓力。這對通過市場機制來約束經理層的一系列機制都造成了影響。
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在融資方式的選擇上,必然會厭惡債務融資。再者,由於「內部人控制」的存在,上市公司的外部股權融資行為的決定以及與股權融資成本密切相關的股利分配方案的決策,都由上市公司管理層控制,既然股權資本可以幾乎是無代價地取得,上市公司管理層會產生股權融資偏好。
(三)政策體制方面的缺陷——股權融資偏好的外部原因
第一、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政策方面的原因
我國在股權融資的制度准則上對擬上市企業及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的管理約束的力度不夠,有利於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在融資政策上我國上市公司發行新股、取得增發股票和配股資格的難度不大,過去一直使用的10%凈資產收益率指標,單憑凈資產收益率並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經營的實際情況,上市公司往往通過粉飾財務報表、做假賬、或者收買審計機構就能輕松地達到發行新股和配股的條件,所以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
第二、我國資本市場環境方面的原因
我國缺乏完善發達的債券市場和中長期信貸市場,影響了上市公司利用長期負債方式融資的積極性。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包括長期借貸市場、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如果資本市場是完善的,資本市場上具有多樣化的融資工具,那麼企業可通過多種融資方式來優化資本結構。如果資本市場的發育不夠完善,融資工具缺乏,那麼企業的融資渠道就會遭遇阻滯,從而導致融資行為的結構性缺陷。
『陸』 我國現在上市公司的融資偏好是怎麼樣的還是股權融資偏好嗎請詳細作答
我國現在上市公司的融資偏好是怎麼樣的?還是股權融資偏好嗎?
上市公司現在融資一般有幾個方向,
一個是增發【分為定向增發和非定向增發】
二是擴股分紅【這是一種變相的擴大公司股本的行為,說是分紅其實是文字游戲,投資者賬面一分錢不會增加或者減少】
三是通過新股上市圈錢。
中國的上市公司一般就按照這幾個步驟圈錢。首先一般都是上市的時候圈一次錢。然後上市後達到一定標准了。就開始增發或者擴股分紅。總之,上市和上市後中國的上市公司都有相應的圈錢手段。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柒』 股權融資偏好是什麼
您好,是論文還是簡單的問答題
『捌』 股權融資偏好上市公司特徵,股權融資比例一般佔多少,哪些行業比較明顯
1:上市公司的融資一般分為「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股權融資」一般指IPO,定增非公開發行,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配股;而「債權融資「一般指的是發行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
2:凡是涉及到發行股份的股權融資,都是要經過證監會審核的,要拿批文的。流程長,審核嚴,周期長,而且往往要看證監會的政策,政策的變動會極大地影響上市公司的融資方式。例如:2015年上市公司採用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股權融資方式進行融資非常火熱,整個定增市場一片紅火,但後來到2017年,證監會關於定增的政策一收緊,定增市場無人問津,因為證監會根本就不會給批文了。
3.上市公司都是傾向於股權融資的,因為發行股份融回來的錢不用歸還,永遠留在上市公司;而債權融資回來的錢,是要還本付息的。但股權融資不是你想融就能融,受政策影響太大了,一切看證監會政策,政策一收緊,如IPO政策收緊,整個股權融資市場清淡。
『玖』 為什麼美國企業偏好債權融資中國企業偏好股權融資
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是兩種不同的融資手段,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
股權融資對於所有者來說,風險大、收益高;對於企業來說,融資快、成本也高。因為企業應該按照入股數量,定期向所有者分紅,這個紅利占企業利潤的比重還是蠻重的,有時候甚至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這是以營利最大化為目的的企業所不願看到的;
而債券融資對於企業來講,雖速度緩慢,但成本低的多了,因為企業僅用向債權人償還本金和利息。
在中國,股票分紅制度還不是十分的健全,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和監管,一些企業很少向所有者分紅,甚至不分紅,這樣企業可以享受股權融資的好處而迴避了其短處。
在美國,制度健全,大多數非偏好於風險投資的企業更傾向於債券融資。
『拾』 我過上市公司為何偏好外源融資 而又為何偏好股權融資
外源融資是指吸收其他經濟主體的儲蓄,以轉化為自己投資的過程。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生產規模的擴大,單純依靠內源融資已很難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外源融資已逐漸成為企業獲得資金的重要方式。
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願意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的融資方式。股權融資所獲得的資金,企業無須還本付息,但新股東將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的贏利與增長。
現如今我國公司還處在結構問題突出的年代,公司結構體系不完全則會直接導致公司做不大做不強。(例如:人才管理,制度管理,產業化管理,市場管理等等問題)
通俗點說外源融資讓公司規模從小變大 ;股權融資則讓公司由弱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