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企業融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世界各國的實踐表明,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首要瓶頸是融資難問題。因此,剖析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和成因,回顧中小企業融資基本實踐,針對中小企業融資中的體制性、政策性及操作性障礙,研究提出緩解融資難的政策建議,對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與造成融資難的主要原因
2003年,我國GDP的56%、社會銷售額的59%、稅收的46%、出口額的62%和就業的75%均是由中小企業創造或提供的。然而,中小企業所獲得的金融資源與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卻是極不相稱的。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一是獲得信貸支持少;據統計,我國300萬戶私營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支持的僅佔10%左右。2003年全國鄉鎮、個體私營、「三資」企業的短期貸款占銀行全部短期貸款的比重僅為14.4%。據調查,2001年浙江省民間投資中銀行貸款僅為20.1%。
二是直接融資渠道窄。由於證券市場門檻高,創業投資體制不健全,公司債發行的准人障礙,中小企業難以通過資本市場公開籌集資金。據中國人民銀行2003年8月的調查顯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供應的98.7%來自銀行貸款,即直接融資僅佔1.3%。
三是自有資金缺乏。我國非公有制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企業發展主要依靠自身積累、內源融資,從而極大地制約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做強做大。據國際金融公司研究資料,業主資本和內部留存收益分別占我國私營企業資金來源的30%和26%,公司債券和外部股權融資不足1%。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成因
一是金融資源分布與中小企業布局不匹配,政策力度不強。為防範金融風險,國有商業銀行一律實施「大城市、大企業、大項目」戰略,大規模撤並基層網點,上收貸款許可權,使那些與中小企業資金供應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機構有責無權、有心無力。同時,政府對銀行開展中小企業貸款的激勵機制有待創新,銀行自身在機構設置、產品設計、信用評級、貸款管理等方面都難以適應中小企業對金融服務的特殊需求。我國已經設立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和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基金,但每年只安排10多億元,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需要。從1999—2004年5月,針對個人創業的小額擔保貸款全國也只發放18億元,相對於中小企業的巨大資金需求,只能是杯水車薪。
二是擔保規模小、風險分散與補償制度缺乏,與企業信用能力提升的需求不適應。據調查,中小企業因無法落實擔保而拒貸的比例高達23.8%,因無法落實抵押而發生的拒貸比例高達32.3%,二者合計總拒貸率高達56.1%。但目前面向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業發展還難以滿足廣大中小企業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政府出資設立的信用擔保機構通常僅在籌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資金支持,缺乏後續的補償機制;民營擔保機構受所有制歧視,只能獨自承擔擔保貸款風險,而無法與協作銀行形成共擔機制。由於擔保的風險分散與損失分擔及補償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擔保資金的放大功能和擔保機構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較大制約。另外,與信用擔保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滯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信用擔保機構的規范發展。
三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尚未形成,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例不協調。據有關數據表明,2003年前兩季度股市融資僅佔1.6%,前三季度股市融資佔2.2%。在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結構極不協調的前提下,證券市場還是以主板為主向大型企業傾斜。加之低門檻的創業板遲遲不開,地方性股權交易市場被紛紛取締,非正規融資缺乏法律支持,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困難加劇。
四是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弱、信息不對稱,影響銀行的積極性。中小企業管理基礎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加之關聯交易復雜,財務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低,資信度不高。中小企業借款的特點是「少、急、頻」,銀行常常因中小企業信用信息不對稱、貸款的交易和監控成本高且風險大而不願放款。2003年我國主要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平均不良率為32.1l%,比商業銀行貸款的平均不良率高出15.7個百分點,貸款質量較差也影響了銀行貸款的積極性。
二、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所採取的措施
為進一步發揮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國家高度重視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改善金融服務
1998年,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相繼成立了中小企業信貸部,並兩次調整中小企業貸款利率,實行浮動利率,以鼓勵商業銀行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並提出了一系列鼓勵和引導各類商業銀行切實加強和改進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具體措施。比如,中央銀行通過再貸款、再貼現和發行金融債券等形式對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中小金融機構予以支持;適當下放中小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審批許可權;對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可以發放信用貸款,簡化審貸手續,完善授信制度,擴大信貸比例等。上述激勵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國家開發銀行作為國家政策性銀行,積極依託城市商業銀行網路開展對中小企業的轉貸款業務,並對具備條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試行再擔保。各股份制商業銀行努力實現金融理念、金融產品和服務功能的創新。廣東發展銀行決定三年內向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企業放貸1000億元,並為此精心打造了「民營100」專項金融服務方案。針對企業在「創業」、「成長」、「發展」三階段的不同融資需求,專門設計了八大套餐,以有效解決企業貸款難問題。據調查,目前城市商業銀行80%以上的客戶是中小企業,70%以上的信貸資金投向各類中小企業。
(二)採取多種融資方式,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近年來,各級政府在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方面採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建立科技創新基金,通過貸款貼息、無償資助、資本投入等方式,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從1999年到2003年,國家共投入33億財政資金,支持了全國4946個科技型中小企業項目,有力地促進了中小企業的創業與發展。二是建立產權交易市場。目前,我國已經建立200多家不同程度、不同規模的產權交易市場,其中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的產權交易市場已具相當規模。2003年上海產權交易所的交易額已突破3000億元,為各類中小企業資產重組、產權多元提供了交易平台。三是充分發揮典當、融資租賃等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融資工具作用。到2003年底,我國典當行已發展到1000多家,資本金60多億元,為中小企業通過典當融資帶來便利;融資租賃規模也不斷擴大,2003年僅浙江一省的融資租賃業務就超過700億元。四是開通直接融資渠道。今年5月,深圳交易所開通了中小企業板塊,為優強中小企業迅速壯大提供了直接融資來源。據統計,目前已有34戶完成了公開發行,總規模為8.34億股,發行總融資額82.21億元,平均發行規模2452萬股,平均融資金額2.42億元,新股上市首日漲幅平均為83%。一批符合條件的成長性中小企業將獲得上市融資機會。
(三)構建多層次信用擔保體系,突出解決中小企業擔保難問題
地方各級政府在借鑒發達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組織推動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工作。通過幾年的實踐,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一體兩翼四層」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模式。「一體」指主體,模式強調「多元化資金、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績優者扶持」;「兩翼」指商業性擔保和民間互助擔保作為必要補充;「四層」指中央一級,省(市、區)一級,地市一級、縣(市)一級。近年來出台了擔保的有關法律、政策和稅收優惠等,有力地促進了擔保業的形成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03年6月底,全國已設立各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966家,共籌集擔保資金287億元;累計受保企業約5萬戶,累計擔保總額約1180億元,受保企業新增銷售收入118億元,新增利稅102億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尋保難問題。
(四)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
培育信用需求、規范信用市場、完善信用制度、營造信用環境,對於提升中小企業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抵禦信用風險,提高自身的融資能力,具有緊迫的現實意義。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外部的中小企業徵信系統和信用評價體系,向銀行等機構提供企業信用信息,表彰守信用的中小企業,樹立信用典型,大力宣傳和推廣信用管理先進模式和經驗;另一方面,積極開展企業內部的信用制度建設和普及工作,加強企業內部的合約管理、營銷預警、商賬催收、財會管理和雇前調查等,對企業經營、管理、檢測等人員開展信用和專業技能培訓,培養信用調查分析、評價和監督等專業人才。目前,有關部門已在北京、山西、吉林、浙江、四川等城市進行試點,通過建立企業信用檔案、信用評級、企業信用制度等,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的融資能力。
三、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政策建議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融資體制、信用環境、企業自身及融資機構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等諸多因素,需要綜合協調、配套解決。建議遵循三項原則:一是貫徹產業政策和就業優先原則;二是完善針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激勵原則;三是堅持獨立審貸、自主發行的市場運作原則。
具體政策建議如下:
(一)建立健全中小金融機構組織體系
允許新創設立或改建設立區域性股份制中小銀行和合作性金融機構,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設立專門為小企業服務的政策性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城市信用社要積極吸引非公有資本人股,進一步壯大和完善為城鎮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實力和機制。農村信用社應吸收農民、個體工商戶和小企業人股,加快改善股權結構,加大對農村中小企業的信貸服務力度。
(二)鼓勵各類銀行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
通過稅收支持、擴大利率浮動幅度以及再貸款、再貼現等方式,鼓勵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提高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比例,合理確定中小企業貸款期限和額度,切實發揮銀行內設中小企業信貸部門的作用。要鼓勵政策性銀行依託地方商業銀行和擔保機構,開展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轉貸款、擔保貸款等業務。
(三)鼓勵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創新
要針對中小企業自身特點,改進對中小企業的資信評估制度,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發放信用貸款,開展授信業務;對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業,拓展公司理財和賬戶託管業務;放寬融資租賃公司的准人條件,支持開辦融資租賃;開展專利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質押貸款試點。支持中小企業依照有關規定利用國際金融組織投資和使用國外貸款。鼓勵保險機構開展面向中小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創新,改進對中小企業的服務方式和手段;進一步發揮典當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積極作用。
(四)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繼續發揮主板市場作用;在完善現有中小企業板塊基礎上,加快建立中小企業上市育成和輔導體系,適時啟動創業板市場;逐步擴大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功能;整合和規范現有產權交易市場,為非公有制企業股權轉讓提供服務;繼續推動中小企業企業境外上市工作。鼓勵符合產業政策的中小企業以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等方式籌集資金。允許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探索債權融資方式。通過稅收政策支持開展創業投資。推動建立中小企業投資公司。
(五)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鼓勵非公有制經濟設立商業性或互助性信用擔保機構,以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信用擔保的機構經核准可免徵營業稅。加快建立全國中小企業信用再擔保機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建立和完善信用擔保的行業准人、風險控制和損失補償機制。加強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監管,建立擔保業自律性組織。
(六)推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研究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信用徵集、評級、發布制度以及獎勵懲戒機制,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檔案資料庫,推動中小企業信用檔案試點。對資信等級高的中小企業,應簡化工商年檢手續,逐步實行備案制。加強中小企業內部信用制度建設。
2. 當前中小企業融資的存在問題及對策
中小企業的迅猛發展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之一,隨著我國加入WTO及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如何正確認識中小企業發展中融資存在的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對中小企業的發展,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從中小企業所面臨的現狀分析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惜貸;融資渠道;融資策略;風險;信用評級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存在問題
中小企業缺乏資金支持,融資相當困難,特別是非國有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就更加突出。資金短缺,生產能力不能充分有效地發揮,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金融機構的「惜貸、恐貸、拒貸」現象;現行上市融資、發行債券、信託融資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導向不完備(剛推出的中小企業板,進入門檻仍較高,絕大部分中小企業仍難以進入);風險投資機構少、規模小;區域性資本市場不健全,財政扶持能力不足,招商渠道太少,信用擔保剛剛起步等,都使企業缺乏有效的資金補充機制。同時,國家加強宏觀調控,銀根抽緊,商業銀行加強金融風險防範,人民幣市場利率管制尚未完全放開等,也嚴重影響著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所以,「融資難」這一老大難問題仍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據統計,中小企業90%以上的資金源於企業內部籌集、家人和朋友,還有各種非正常的渠道(如私下高息借款、攬蓄等),這些不僅加重了企業經營成本,也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二、新形式下的中小企業融資策略
(一)建立中小企業行業協會或聯盟
這種協會或聯盟應是互助型的,它不僅可以為協會或聯盟內的中小企業提供經營所需的信息,而且可以為中小企業相互間交流人才、技術、管理、資金等提供場所和條件。協會或聯盟內的中小企業應加強互助合作,資金充裕的企業可以為其他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技術先進的企業則可以為其他企業提供技術指導,還可以相互間提供貸款擔保。這樣,某些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則可以在協會或聯盟內得到解決。而且,這種協會或聯盟為其以後發展為集團公司或聯營公司奠定了基礎。
(二)創造新的直接融資方式
直接融資具有能夠得到不需要償還的外部所有權融資、改善企業資產負債結構、有效配置社會資源等優勢,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渠道單一的重要途徑。 一是對中小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股份合作制吸收了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優點,更適合當前中小企業的具體情況。它通過清產合資、確認股權後再進行招股、擴股,在吸引社會閑散資金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二是發展創業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是一種以長期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於某一產業,特別是出於創業階段的新興產業,以追求因企業成長而獲得的長期收益為目標的一種投資基金。此類基金最直接的收益者是從事高新技術的新興中小企業,其功能之一在於將成千上萬分散的中小額風險投資資金集聚起來,形成一定規模的風險投資。建立風險投資基金有助於加快高新技術的產業化,有助於區域性科技型中小企業特點的直接投資方式。三是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我國可在滬深兩個證券交易所以外交易成本較低、准入較寬松的二板市場和地方櫃台交易市場,為本地小企業提供交易場所。
(三)拓展間接融資渠道
根據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資金運動的特點,推出靈活的、多樣化的結算工具,暢通匯路,為中小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結算工具。應盡快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托收承付、匯票承兌與貼現業務。另外,還應利用金融機構網點眾多、佔有信息量大的行業優勢,為中小企業提供市場商機、經濟政策、經營與投資決策咨詢等多方面的信息服務。另外,我們還可以在其他方面拓展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擴大其資金來源,在政策上給予積極且持久的扶持與傾斜,並逐步實現其在融資方面與大中型企業真正的「國民待遇」。
(四)構建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
現有針對中小企業的法律條文主要是《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和《鄉鎮企業法》,這兩部法規是按所有制性質和不同的組織形式分類立法的,缺乏統一的立法標准和行為規范。在金融信貸方面更是缺乏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扶持保護法規。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各方面的政策和金融支持離不開立法支持。法律保證可從以下幾個層次進行考慮:保護中小企業的法律,如美國的《小企業法》,日本的《中小企業法》;專業性、區域性或行業性的法律,如美國的《小企業技術創新開發法》,日本的《中小企業金融公庫法》。反對壟斷的法律,如美國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和德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加快有關中小企業信貸制度的立法。應盡快指定有關部門組織制定有關中小企業貸款的法律或規定。首先,要劃分中小企業的分類標准,明確中小企業的界定方法。其次,要明確各類金融機構在中小企業信貸制度中的作用和功能,制定中小企業貸款的具體管理方法和鼓勵措施。再次,要落實政府支持中小企業貸款的財政資金渠道、執行機構及管理辦法。
(五)建立和完善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信用擔保體系
政府要引導中介機構經過科學評估和論證,建立企業經濟檔案和法定代表人的信用檔案,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企業信用體系。修訂國有商業銀行信用等級的評定標准。目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信用評級不利於中小企業,含有對中小企業的心理歧視。實踐證明,盲目擴大經營規模的綜合型企業集團並不比專業化生產的中小企業更能適應市場的變化和產生更穩定的效益,信用更強。因而,國有商業銀行在企業信用等級的評定上也應及時調整策略,變重視企業經營規模為重視企業經營效益,取消某些歧視性的評價項目。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結合其它國家的經驗,我國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體系應該是一個以政府擔保為主,其它擔保形式並存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體系。可成立多種形式的信貸擔保機構,開辟多種渠道籌集擔保基金:由政府、社會中介組織、企業和銀行共同建立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切實改進中介機構的服務,簡化手續,降低標准;金融機構可適當擴大有效財產的抵押范圍。
(六)積極尋找風險投資資金
我國約有95%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其資產在1000萬元以下,企業規模小造成費用投入不足,一些成果因企業財力不足不能進入測試而被束之高閣。因此,對於那些處於良好發展階段且有良好前途的高新技術中小企業,應積極與國內外的風險投資機構建立聯系,尋找風險投資資金。同時,中小企業應健全內部管理制度,規范其生產經營運作,塑造其良好形象,並應當加強其信息交流和商務溝通,從各種渠道,包括政府部門、咨詢公司、銀行等各方面獲取信息,積極與國內外的風險投資機構進行交流,尋找其支持和幫助。
參考文獻:
[1]俞建國.WTO與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戰略[J].宏觀經濟研究;
[2]馬有才.入世後中小型出口企業面臨的風險及其防範[J].國際貿易問題;
[3]陳紅蕾著.加入WTO後,國有中小型外貿企業改革的幾點思考[J].經濟師;
[4]葉林:《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分析》,《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3. 融資難點與對策著重注意什麼
一般融資出現問題可以歸集以下方面問題(部分)
1、融資主體問題(財務狀況、徵信問題、行業受限等)
2、抵押物不足
3、還款來源不充分
4、增信、擔保措施不足
5、融資期限與實際不匹配
6、利率企業不接受
對策:
資本都是逐利的,只要能表現出價值,還怕沒人投資,打鐵還需自身硬,矇混過關終究只能馳騁一時。加強自身的建設才是硬道理。
4.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農村環境污染與治理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斷增加,農 村綜合開發規模和鄉鎮工業對資源的利用強度日益擴大, 農村環境污 染和生態破壞情況日趨嚴重, 農村環境的總體狀況不容樂觀. 多年來, 環保工作的重點主要是城市和工業污染防治, 而對農村和小城鎮建設 和發展過程中的環境問題重視不夠.農村是整個社會的基礎,沒有農 村優良的環境,便沒有整個區域的良好環境,創建環保模範城市就沒 有根本保證.治理農村環境污染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 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 心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而人們生存的環境是最為基本 的一項權益.黨中央以"讓人民群眾喝上清潔的水,呼吸上新鮮的空 氣,吃上放心的食品,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這樣質朴的目標作 為彰顯 "以人為本, 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的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 充分體現了領導人對人民群眾的的基本權益是非常關心,關注的,這 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基本內容. 一,農村環境污染情況現狀及原因分析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工業向農村的迅速轉移,化肥, 農葯及地膜的頻繁使用, 小城鎮和鄉村聚居點人口快速增加造成我市 農村環境污染源點多面廣的現狀,已嚴重影響到了農村的可持續發 展.主要表現在: 1.生活垃圾污染.突出表現在: (一)農民的環境意識較差,農村生活環境"臟亂差"現象嚴重, "柴草亂堆,污水亂流,糞土亂丟,垃圾亂倒,雜物亂放,畜禽散養" 等問題普遍存在,不僅影響鎮容村貌,還對大氣,地表水和地下水造 成一定的污染. (二)垃圾成分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農村產生的生活垃圾是可 以就地化解,循環使用的,現在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發 生了很大的變化, 使得塑料和電子等產品產生的難以降解的廢品佔比 例越來越大. (三)農村成為城市垃圾的轉移地.由於農村天地廣闊,管理松 散,往往成為城市轉移生活,建築垃圾,有毒有害工業,醫療衛生垃 圾的選擇地. (四)村鎮布局不合理,環衛基礎設施,垃圾收集房基本未配套, 生活垃圾絕大部分未能實現無害化處理, 造成某些鄉鎮特別是中遠郊 農村產生的生活垃圾多在生活區,生產區,農田,河邊等處堆積.椐 統計城市人口每人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量是0.8—1公斤, 農村的人均 生活垃圾量沒有具體的統計數字,比城市應該低一些,但是農村人口 眾多,垃圾又得不到及時處理,日積月累垃圾量非常驚人. 2.水污染.目前,我國城市供水水質有20%不達標准,而農村供 水的不達標率則是50%.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飲用水的污染主要來 自無機亞硝酸鹽及農葯,腐植酸,藻毒素,氯化消毒副產物等四類有 機物.許多研究表明,飲用含有病原體或有機物污染的飲用水對人體 的健康危害巨大,往往會給人帶來血液性疾病,並與肝癌,胃癌,食 道癌的發生存在相關關系. 我市地跨江淮分水嶺, 人均佔有地表水資源和畝均佔有地表水資 源均為全省的一半左右,水資源相對短缺.目前,由於受到環境因素 的影響,我市農村人口飲用水和灌溉水在水質,水源保證率以及用水 方便程度等方面存在較多問題,農民反映強烈.主要表現在:農村生 活污水處理設施嚴重滯後,目前各鄉鎮污水管網基本不配套,絕大多 數無序排放.大量的農村人口仍飲用苦鹹水,受化肥農葯和細菌污染 的污水;沿河,湖圩區灌溉水受到工業污染和生活污染;農村大量的 手壓井遇到一般乾旱年份便無水可取,飲用水水源保證率不夠.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工業,生活排放廢水及農業退水污染. 農業退水污染是因化肥,農葯的大量使用所致.此外,集約化養殖業 對水環境的污染問題也日益突現,畜禽糞尿直接排入,生活垃圾的隨 意丟放,進一步加劇了水體污染. 3.工業企業污染.近年來,各鄉鎮尤其是工業園區加大招商引 資的力度, 基於優先發展經濟的考慮或因把關不嚴等原因也引進了一 些污染型企業,其中只有部分企業能做到達標排放,相當一部分企業 是在或明或暗的排放污水,廢氣,工業生產排放的污染物總量日趨增 多,造成農村環境質量下降,是不爭的事實. 4.農業面源污染. 農村面源污染種類主要有: (1)畜禽糞便污染. 近幾年,由於禽畜養殖業從分散的農戶 養殖轉向集約化,工廠化養殖,禽畜糞便污染大幅度增加,成為一個 重要的污染源.截止2004年底我市大牲畜存欄量為125790頭,小牲畜 存欄量為1122395頭,家禽是1953萬只.據調查,喂一頭豬的污物排 放量相當於10個人的污物排放量,養一頭牛的污物排放量相當於35 個人的物污排放量,一隻雞,鴨的污物排放量相當於3個人的污物排 放量. 而幾乎很少有規模化養殖場能對污物進行較為正規的和標準的 處理.畜禽養殖業快速發展造成了農村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現狀,已 成為畜牧生產中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肥西縣南崗鎮自來水水廠水源 地王嘴水庫,因受安徽白帝集團產業化園,白帝乳業公司奶牛四廠等 多家單位畜禽與生活廢水污染,水質惡化,南崗鎮人民強烈不滿. (2)農葯,化肥,農膜的使用加劇環境污染.2004年,我市的化 肥使用量為164884噸, 每畝地使用化肥150餘公斤; 農葯使用量為3577 噸,一般來講,只有10%—20%的農葯附著在農作物上,而其他的部分 則流失在土壤,水體和空氣中;農膜的使用量為3571噸.不科學的施 用農葯和化肥,不僅造成葯劑浪費,肥料損失,地力下降,有害生物 天敵的數量和種類劇減,更對土壤和水源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 (3)收獲時節農作物秸桿焚燒造成的大氣污染.秸桿焚燒是一個 新的農業生態環境問題,又是一個可以改變而還沒有改變的污染途 徑.合肥地區每年要產生200多萬噸的秸桿,每年一到收後種前,為 了抓時搶種, 農民往往就在田間地頭, 路旁採取放火焚燒秸稈的方法, 一火點燃,漫天遍野,煙霧彌漫,浮塵滾滾,不僅浪費了資源,破壞 了土壤結構,同時污染了農村和市區的空氣和環境,還影響了公共交 通安全.近年來,我市有關政府部門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遏制了秸 桿焚燒的范圍和數量,但還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4)其它影響環境因素 高頻度耕作種植,採取大水漫灌的不當的灌溉方式,導致土壤有 機質減少,局部土壤條件惡化.我市約有10.8%土地受到水土流失危 害,土壤有機質以每年2%的速度下降.另外,我市農業以糧棉油輪作 種植為主,產品輸出結構低化,資源利用率低,生物能在農村生活中 的主導地位逐漸下降,導致資源退化和環境污染的日趨發展. 二,農村環境現狀 1.農村居民生產,生活以及工業垃圾對農村環境造成污染.近年 來,由於農村人口不斷增加和農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生 活垃圾大量增加.加之農民環境意識淡薄,垃圾沿河,路等隨處亂堆 亂放的現象較為普遍.一些畜禽養殖戶普遍規模小,沒有相關配套污 染處理設施,禽畜糞便的堆放也成為農村重要污染源之一.還有部分 企業由於受利益驅動,擅自傾倒短期內難以降解的固體廢物,也是造 成農村垃圾增多的重要因素. 2.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各鄉鎮政府把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實行產 業結構調整發展第三產業,招商引資等作為增加當地財政收入的良 策.而在發展鄉鎮企業的同時,往往是靠山吃山,有煤挖煤,有石采 石,興辦小高爐等,這些企業往往技術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不 惜以犧牲環境代價獲取經濟利益.更有甚者個別鄉鎮領導不經考察, 盲目引進一些淘汰落伍,能耗高,污染重的項目,甚至對一些企業實 行重點保護.這些措施雖然在短期內見到了經濟效益,但由此帶來的 污染也不容忽視,甚至釀成重大事故.2008 年 8 月河南民權縣磷肥 廠利用高砷硫鐵礦制酸嚴重污染大沙河水的特大污染事故就是一個 例子.不僅污染沿河土地,對下游居民飲用水也是一個威脅. 3.農民盲目濫用農葯,化肥等生產物資造成環境二次污染.農民 為提高農作物產量而過度使用化肥,農葯等,不僅造成資源浪費,給 農民帶來經濟損失,而且導致環境污染.據最新統計,我國已成為世 界上使用化肥,農葯數量最大的國家.化肥年使用量達 40t km2,遠 遠超過發達國家為防止化肥對土壤和水體造成危害而設置的 22.5t km2 的安全上限.而且,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農葯年使用量約 130 萬噸,只有約 1 3 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進入了水體,土壤 及農產品中,使全國 9.3 萬 km2 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並直接 威脅到人群健康. 三,農村環境污染成因分析 1.環保意識淡薄 農民環保意識淡薄是環境污染不斷加劇的思想 根源.長期的傳統農業耕作方式,環保知識的缺乏,造成廣大農民環 境保護意識比較差,認為環境污染與己無關.只顧眼前效益,不顧長 遠利益,更不考慮生態環境,無節制地使用農葯,化肥等,重而加劇 了農村環境污染惡化. 2.農村環境缺乏科學規劃和管理 在農村加快經濟發展和城市工業化向農村轉移的過程中, 一些鄉 鎮政府一味講發展,缺乏長遠的科學規劃.企業布局分散,生產和排 污混亂無序,即使採取了治理措施,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果.甚至有 相當一部分化工,電鍍等污染企業分散在鄉鎮,村莊,居民集中區, 盡管近年來監管力度不斷加大, "三廢"污染有所減緩,但由於沒有 合理的規劃和有效的治理,污染問題仍很嚴重.加之農村生活廢水無 序排放,各種垃圾隨意丟棄等都形成較大的環境安全隱患. 3.農村環保法律缺失 目前,國家有關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仍不健全,河南省尚沒 有一部關於農村環境保護的地方法規或規章, 關於農村環境保護的法 律規定分散在其他多部法律文件之中.其中,相當一部分內容屬於原 則性規定,概括性強,實踐中難以操作.如針對有關畜禽養殖污染和 面源污染等農村環境污染問題, 由於現行法律中的一些規定針對性和 可操作性不強,給農村環保執法和環境問題的解決造成了一定的困 難. 四,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措施 1.加強環保法制宣傳,提高農民環保意識環境保護重在全民參 與,而在農村仍有相當一部分人對環境保護法知之甚少.各級政府要 通過組織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科普宣傳和活動,廣泛宣傳環保法律 知識,讓農民掌握基本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加強鄉鎮幹部,鄉鎮 企業負責人的環保教育,使鄉鎮領導幹部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正確處 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使鄉鎮企 業負責人正確處理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 明確責任, 自覺減少, 控制污染. 2.要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科學管理 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充分考慮農村當地的生產和生活, 制定科學合 理的規劃,嚴格按照生態功能區或環境要素,劃分生產和生活區,對 不同區域實行相應的環境標准並嚴格監管.合理布局工業企業,嚴格 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建設工業園區進行集中生產,集中治理.統籌建 設工業廢水,生活廢水集中處理系統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保護 農村飲用水質衛生安全和農村環境衛生. 3.完善農村環境保護法律法規 農村環境污染點多面廣,情況復雜,單純依靠環保專項行動解決 不了問題. 只有加強法律制度建設, 將農村污染治理納入法制化軌道, 才能在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各地政府應結 合本地實際,在建立農村環境保護防治法的基礎上,制定農村污染防 治的實施細則和辦法, 使農村環境管理走向法制化, 標准化, 長效化. 同時,還要注重與現有法律文件的整合與完善,解決相互間的矛盾和 沖突,提高法律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王燦發.環境法學教
5. 中小企業融資存在問題及對策論文的主要觀點及創新點怎麼寫
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一直是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大困難。中小企業由於自身規模小,現金流容易出現緊張甚至斷裂的情況,因此,如何盤活資金成為了中小企業最為關注的問題。供應鏈金融是以供應鏈真實交易背景為基礎產生的。它不同於以往的傳統銀行借貸,能夠較好的解決中小企業因為經營不穩定、信用不足、資產欠缺等因素導致的融資難問題。
傳統的銀行借貸對企業以往的財務信息進行靜態分析,依據對授信主體的孤立評價做出信貸決策,因此,銀行並沒有把握住中小微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相反,供應鏈金融評估的是整個供應鏈的信用狀況,加強了債項本身的結構控制。供應鏈金融在真實交易的前提下,以大企業的信息優勢來彌補中小企業的信用缺失,從而全面提升了產業鏈中的中小企業信用水平和信貸能力。供應鏈金融的本質是信用融資,在產業鏈中發現信用。
目前供應鏈金融屬於新興金融,能不能把供應鏈金融做好,跟服務企業對於產業的了解,對風險的控制能力,與銀行的戰略合作關系等等都有直接關系。目前做的比較好的有幾家公司,比如文瀝,特點是做的比較全面。另外一個是雲圖徵信,核心是風控和大數據管理能力,一直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攻克的兩大領域,為的就是切切實實給中小企業帶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