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鮮電商 融資a輪b輪什麼意思
一般來說,一個剛起步的小公司或者小團隊,如果資金不足想對外融資的話,融資的輪次順序,一般為天使投資→A輪(1輪)融資、→B(2輪)融資、→C(3輪)融資等。這里的A、B、C其實指的是,創業公司過了種子期,從發展早期開始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融資。可能還會有D、E、F、G輪,但也可能只有A輪就上市了。
關於在哪個階段融資,每一輪應該是什麼情況開始融資,融資金額大概為多少,投資圈裡有一個大概約定俗成的這么一套規則。當然,剛開始創業的,很多初創團隊的創業者並不清楚。其實當你分別融A輪、B輪、C輪時候,公司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還是比較明顯的,下面就簡單和大家說說:
1天使輪融資
天使輪階段呢,有的也叫種子輪,是創業者一開始已經選定創業的投資項目,看好市場的發展前途,各方面都調研的差不多了,這時准備進行投資創業。天使輪融資,可能只有一個概念什麼都沒開始,或者剛開始運營,還沒有出來產品,或者出來了產品卻沒有大規模開賣。此時澆澆水,種子會長大,這個時候呢,誰投資給你,誰就是一個天使。
投資這個階段的你,顯然風險很大,所以業內有3F的說法--就是當你第一次開始創業,一般只有Father,Friend,Foolish會投資給你,其餘的就是真的是奇跡誕生、天使下凡了。
2A輪融資
有一些初創公司起步的家底和社會資源還可以,通過自己出馬就搞定了天使輪,真正向VC拿大錢的時候是在A輪,A輪公司特徵是已經有了產品的原型,可以拿到市場上了,但基本還沒有收入或者收入很小;這個時候投資人還是會看創業者背景,但也會看些市場的前景,以及公司的願景了。
這個時候,公司產品一般打磨的相對完善了,正常運作一段時間並有完整詳細的商業及盈利模式,在行業內擁有一定地位和口碑,可能依舊處於虧損狀態,資金來源一般是風險投資機構。
3B輪融資到
B輪的時候,公司就相對成熟了,有比較清晰的商業模式,但要是盈利其實還是比較少的,這時候VC機構更會看中你的模式、應用場景等,以及你的覆蓋人群。B輪時候的公司,一般已經形成了初步的商業模式,已經做過了一次融資,而且公司經過一輪燒錢後,獲得較大發展。一些公司已經開始盈利。商業模式、盈利模式都看起來還不錯。可能需要推出新業務、拓展新領域。資金來源一般是大多是上一輪的風險投資機構跟投、新的風投機構加入、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加入。
⑵ 生鮮電商的有哪些困局,如何突圍
高成本與低附加值:生鮮本質上屬於農產品,毛利率一般只有20%~30%,個別進口水果、肉類等附加值高一點,一般也不超過50%。典型的某水果B2C成本結構如下:倉儲費用5%,分揀包裝費用8%,物流配送費用20%,管理及人力費用12%,市場推廣引流費用25%。各項費用加起來佔比70%。顯然,毛利率無法抵消各項費用,賬面總是做不平,導致大多數生鮮電商企業都是虧損的。
不斷融資與兩線燒錢:放衛星式的創業思維GBF(GETBIGFAST)模式用於生鮮電商,是市場最受歡迎和競爭最激烈的商業模式。與標准品電商都是一線燒錢,而生鮮電商是兩線燒錢,即線上燒錢——打市場、樹品牌、拉用戶;線下燒錢——控基地、做分揀、建冷鏈。冷鏈物流比起普貨物流成本高40%~60%,一個標准化冷庫建設成本需要1500~2000元/平米,相當於普通倉庫的4~5倍。再加上分揀、包裝和加工環節也需要耗費大量人力成本,所以生鮮供應鏈總成本居高不下。一般來說,生鮮線下的供應鏈投入相當於線上投入的2倍以上,所以在相同體量下,生鮮電商比起其他電商燒錢多2倍以上。在這樣的情況下,迫使生鮮電商不斷融資,不斷做規模,希望達到規模效應而降低邊際成本。
消費的高標准與產品的非標准:生鮮電商對於大眾來說,有很高的期待,希望生鮮電商能改變食品安全問題,帶來新鮮健康生活。消費者的標准非常高,包括新鮮、美味、綠色、有機、無污染、原產地直供、極速送達……然而,生鮮屬於非標品、易腐品,導致以上高標准很難達到。比如,同一個品種的蘋果,分別種植在山西和山東,不同產地的土壤、水肥、氣候、光照、濕度都不一樣,導致其酸甜口感、營養成分、形態顏色、尺寸大小等都不盡相同。即便是同一棵樹上的蘋果,月初和月末採摘的也不會完全相同。至於土壤是否污染,農葯是否超標,面對上游高度分散的眾多基地,生鮮電商無法一一去甄別與篩選。因此,在現階段,生鮮電商無法從源頭上解決產品是否綠色無污染問題,消費者的期待和需求並不能真正滿足。總之,生鮮電商的投訴率顯著高於其他電商,很難做到「所見即所得」,讓圖文描述與實物完全相符;即便描述相符,物流途中的損耗,也容易讓實物面目全非。
供應鏈集約化與產業分散化:生鮮的品質受制於供應鏈,供應鏈受制於冷鏈儲運體系的普及。冷鏈體系建設投入大,需要集約化、社會化、規模化,才能攤低高昂的成本。在生鮮領域來說,生產者、流通商到零售商的企業規模小,分散度高,以至於無法形成合力去完成冷鏈基礎建設。生鮮電商帶著使命和光環降生,接受了大量社會資本的注入,也背負了眾多消費者的期望,因此必須推動行業集約化與規模,優化產業結構,完成基礎冷鏈體系建設。這就讓生鮮電商從誕生之日就背負沉重的枷鎖,步履維艱。
高大上的外行與草根化的內行:生鮮行業傳統的從業者,動輒有著20年的經驗,才能摸透生鮮的脾性,將供應鏈效率提到最高、損耗降到最低。但是他們都是草根分散化經營者,無法承擔產業變革的使命。這時候,生鮮電商團隊殺來了,他們大多是各行各業的職業精英,帶著情懷和資本,湧入生鮮電商行業,但是毫無生鮮行業經驗。於是,他們犯了很多業內人看來非常可笑的錯誤,交了大量的學費,才慢慢變成生鮮的內行。
⑶ 在2019年創投圈寒冬中,生鮮電商行業中有哪些「黑馬」
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分析:競爭進入白熱化,風口期尚未到來
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景氣不佳
社區拼團這一個風口,仍不斷有入局者。
騰訊投資的生鮮電商每日優鮮推出了每日拼拼,不過,上線了不到一天時間就按下了「暫停鍵」。
2019年2月26日,每日拼拼公開發布致歉聲明稱,由於前期產品內測上線時間准備不足,部分功能不完善,導致出現下載注冊、購買、分享功能不穩定以及預計收益不能及時呈現等問題,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及使用流程。
為此,從當日開始對產品進行修復升級,「期間每日拼拼APP暫時關閉商品購買等部分功能,每日拼拼微信小程序系統全面升級維護,暫停使用。」
每日拼拼方面工作人員在回復《證券日報》記者時也表示,由於2月25日內測階段出現問題,現在技術部門正在加緊修復中,恢復消息會通過微信公眾號告知,對於恢復的時間問題,其稱,「應該會很快。」
年初出師不利
此前,每日優鮮合創始人、總裁曾斌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拼多多的意外走紅,讓其意識到過去把中國市場看得太單一了。
而這次推出的每日拼拼似乎是每日優鮮對這一失誤的「補課」。不過,效果似乎並不如意。
在APP商城中,《證券日報》記者並未發現每日拼拼APP,消費者想使用必須關注每日拼拼社區微信公眾號,獲得官方邀請碼。
在介紹中,每日拼拼稱是由國內生鮮電商獨角獸每日優鮮全資打造的社交拼團電商平台,最快一小時送達。
每日拼拼內測時間為2月25日12時,蘋果手機需要在瀏覽器中打開下載鏈接,2月26日,記者發現,每日拼拼「下午4時」以及「明天預告」欄目下的所有商品全部在頁面顯示「已搶光」。
在APP首頁有一份關於每日拼拼修復升級暫停部分功能的致歉聲明,稱由於前期產品內測上線時間准備不足,每日拼拼APP暫時關閉商品購買等部分功能,具體上線時間將另行通知。
目前可以正常使用的功能有:內測鏈接下載每日拼拼APP;邀請好友推廣功能(生成專屬邀請碼部分)。
對於商品定價問題,《證券日報》記者對比每日優鮮和每日拼拼商品差價發現,以加拿大北極蝦為例,1kg在拼團上的價格是99元,開團賺7.92元,已經有439人成團,但在每日優鮮上200g的價格是12.9元會員價享受7.7折是9.9元按照1kg計算。換言之這款加拿大北極蝦在每日優鮮上的價格還要低於每日拼拼。
在上述致歉聲明中,每日拼拼承諾,對內測期間的商品定價進行全面復查。
生鮮電商亟待破局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生鮮電商行業解決方案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僅達130億元,同比增長221%。並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到了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增長至1402.8億元。截止至2018年上半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達到了1051.6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851.4億元,同比增長23.5%。預測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將達2000多億元。
2013-2018年H1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5年交易規模增速為86.9%)
隨著新零售的到來以及社區團購迎來的新風口,電商巨頭們紛紛布局生鮮電商。與阿里的盒馬鮮生,京東的7Fresh,蘇寧的蘇鮮生,步步高的鮮食演義等同一賽道角逐的還有,美團的小象生鮮、順豐優選、易果生鮮、天天果園、大潤發優鮮、錢大媽等中部平台,生鮮電商平台可謂一片混戰。
如何尋找到生鮮電商的突破口?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8年下半年,就在各界熱議拼多多渠道下沉、獲客奇效的時候,「社區團購」悄然井噴,融資額高達40億元,巨頭也開始入場布局,S2B2C的模式悄然站在了風口:通過「團長(社區店長)」,將小區用戶與平台深度鏈接,以「單品爆款+預售」的輕資產方式,滿足社區用戶高頻、快消剛需,以興盛優選、美家優享等玩家為例,微信小程序用戶規模快速突破200萬。
融資方面,你我您和食享會分別融資額均高達上億元,巨頭也在紛紛入局,例如蘇寧推出蘇小團,美團推出松鼠拼拼,京東推出有家鋪子等等,一時之間社區團購已然進入到白熱化階段。
社交拼團與生鮮產品高度的契合性,讓每日優鮮也加入到這個戰局中來,去年4月份,每日優鮮上線「每日一淘」,不足一年,每日拼拼亮相。據每日拼拼官方公眾號介紹,每日拼拼是每日優鮮的全資子公司,而每日一淘則是每日優鮮旗下孵化的社交電商平台。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生鮮行業標准化程度低、損耗率高、品控難度大的難題,仍然未得到有效解決。「並非每日優鮮一家企業嗅到了社交、拼團、返利的風口。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局,使得這一風口行業進入混戰局面,目前大多數的拼團平台均以返利為吸引點,但這類靠社交傭金獲取流量紅利的窗口期並不長,需要企業不斷深挖自身特色,來達到持續吸引消費者的目的。」
在曹磊看來,此前的社區團購已經把生鮮電商行業推上了浪尖,但真正的風口並未到來,構建核心競爭力才是立足市場的根本,靠燒錢補貼市場,雖可獲一時之利,但其模式卻不可持續,尤其是在生鮮電商的風口尚未到來之際。
⑷ 國內首家生鮮電商已申請破產重組,具體的企業名字叫什麼
易果生鮮申請破產重組隨著互聯網電商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商品採取了網上售賣的模式,從最初的的日常生活用品,到售價昂貴的電子數碼產品,甚至連汽車也可做到網購了。在這場因互聯網帶動而引發的消費模式變革中,連最講究新鮮及時的生鮮類產品,也無法倖免。從最早的易果生鮮,到好果雲,再到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生鮮,再到包括各大超市的線上達,生鮮電商競爭得如火如荼。
但是商場如戰場,同樣逃不過自然法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國內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已經申請破產重組,旗下的子公司雲象供應鏈和安易達也進入了破產重組。
⑸ 生鮮電商著名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在國內,至今還沒有生鮮電商成功的案例。雖然阿里和京東先後有對生鮮電商很重視,單依然沒有什麼大的緊張,所以未來還有待觀察。
在國外成功的電商案例有:
FreshDirect(生鮮直達):FreshDirect(生鮮直達)成立於2002年,為紐約市及周邊地區提供生鮮在線訂購服務;
PeaPod:PeaPod成立於1989年,是最早利用電子商務售賣食品雜貨(包括生鮮)的公司之一,總部在美國芝加哥以北不遠的小鎮司考基(Skokie);
RelayFoods:RelayFoods成立於2008年,原名Retail Relay,2010年改為RelayFoods,總部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夏洛特維爾;
Ocado(奧凱多):Ocado(奧凱多)於2002年1月正式商業運營,是一家英國的B2C網站,除了售賣生鮮外,也賣其它食品、玩具和醫葯產品等。
國內沒有生鮮成功的原因:
模式沒法把配送費掙出來;
生鮮是個嚴重非標的行業,品質穩定性很不好,重復消費的體驗差異大,直接降低復購;
生鮮O2O不是剛需,這個服務不具備非它不可的迫切性。
⑹ 拿到業內最大融資,易果生鮮到底是什麼商業邏輯
導讀:3月28日,全品類生鮮電商易果生鮮宣布完成C輪融資,該輪融資阿里領投,KKR集團成為新的財務投資人。易果生鮮方面並未對外正式披露具體融資金額,據第一財經報道,此次融資金額大約2.4~2.8億美元,是目前生鮮電商產業最大一筆融資,易果生鮮並未證實該融資額,但易果生鮮表示,本次融資是國內生鮮電商行業迄今最大的一筆融資。
3月28日,全品類生鮮電商易果生鮮宣布完成C輪融資,該輪融資阿里領投,KKR集團成為新的財務投資人。易果生鮮方面並未對外正式披露具體融資金額,據第一財經報道,此次融資金額大約2.4~2.8億美元,是目前生鮮電商產業最大一筆融資,易果生鮮並未證實該融資額,但易果生鮮表示,本次融資是國內生鮮電商行業迄今最大的一筆融資。
KKR深度入股易果生鮮聚焦食品安全和消費升級
KKR集團(NYSE代碼:KKR)是全球領先的投資機構,管理多種資產投資類別,過去幾年已在食品安全方面做了不少投資布局,分別與國內眾多食品行業領軍企業達成戰略投資合作。
KKR 全球合夥人、亞洲私募投資聯席主管兼大中華區總裁劉海峰表示:「此次和易果的合作,深度契合KKR致力於消費升級和食品安全的長期投資主題。」
品質標准化、作業工廠化、服務區域化
易果生鮮聯合創始人、聯席董事長金光磊說:「本輪融資將有力推動易果生鮮擴展和增強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通過一體化品控、體系化運作和區域化運營,我們將為更多家庭提供有品質的服務。」據金光磊介紹,2016年易果生鮮將繼續拓展地域,擴大規模,通過與各細分領域里最好的公司進行合作來豐富產品和服務,加大對旗下生鮮冷鏈平台「安鮮達」的投入。
據悉,2014年底,阿里巴巴千萬美元級投入易果生鮮。易果在早前就紮根生鮮領域,從低門檻水果再到高門檻全品類生鮮,無不精耕細作。經過十年的積累,易果生鮮擁有了自己的生鮮冷鏈管理公司——安鮮達,解決了生鮮電商生產、儲存、物流等環節的難點。
易果生鮮聯合創始人、聯席董事長金光磊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中表示,2015年易果生鮮的用戶達到500萬,已在全國6地建7倉,服務覆蓋全國27個省,配送范圍覆蓋全國310座城市。
「易果接下來會在更多地區布局倉儲物流體系,在渠道方面也會做進一步的開發。除了易果本身的官網、APP,以及跟天貓合作的天貓超市生鮮,天貓超市旗艦店之外,易果還會與更多渠道方進行合作。」易果生鮮方面稱。
記者:對生鮮市場的趨勢有哪些見解?
金光磊:2014年生鮮電商的滲透率不到1%,100個買生鮮的人只有幾乎1人在網路上購買。但相信經過整個行業努力,我們預測2016年整個生鮮電商的滲透率會加速增長。對於易果來說,我們在整個供應鏈已經做了長期的布局及充分的准備,經過多年經營,已初具規模。
生鮮電商不光是要在營銷端能夠獲取單量,更重要的是能夠完完全全保證送到客戶家裡之後的品質。易果是以安鮮達的一站式全程冷鏈的物流平台作為支持。
倚重倉配優勢
記者:目前,由安鮮達負責的後端多溫區倉儲及物流配送體系的運轉情況是?
金光磊:配合天貓超市的開辦計劃,安鮮達目前在6個城市開設了自己的加工工場和倉配中心。每個中心都設置了3個溫層,6~8個溫區,來分別存放各類溫控需求的生鮮產品。
此外,安鮮達還在全國101個城市實現了「次日達」的宅配部署。力爭以最低廉的方式,將全程溫控的生鮮美食送達每一位天貓超市客戶手中。配合天貓超市2015年的雙十一,安鮮達在當天完成了一萬多單「當日達」生鮮配送。
記者:安鮮達也是菜鳥物流的重要合作夥伴,雙方如何配合?
金光磊:作為菜鳥主要的生鮮配送夥伴,安鮮達除了承接來自天貓超市的生鮮訂單,還與菜鳥網路一起推出了「倉配一體」的物流服務。為淘寶「喵鮮生」、天貓「每日鮮」,以及各生鮮專櫃企業,提供了專業服務。利用安鮮達現有的倉配優勢,讓商家的產品更貼近消費地,配送時效更高,質量更穩定。
海外與國內基地直采打造供應鏈
記者:現階段,易果與合作夥伴下廚房展開了哪些對接?怎樣進一步拓寬生鮮品類的寬度,有效打通物流和供應鏈?
金光磊:下廚房的優質內容將被用於易果生鮮及以易果為供應商的天貓超市;在易果全品類、多SKU一站式購齊模式的基礎上,結合美食社區用戶標簽和數據,可以很好地推出批量定製,精確匹配多元化個性需求。
除了通過當地市場自采和品牌供應商合作之外,易果還通過海外和國內基地直采共同打造供應鏈。通過信息的分享和優勢互補,不斷加強和優化生鮮品類的寬度和深度。
記者:易果最新的倉儲部署情況與商品的品類設置是怎樣的?對於2016年天貓超市重點發力華南市場,易果在此方面會做出哪些支持與協同?
金光磊:藉助天貓2016年重點發力華南市場,商管全面開展和加強了當地水果市場直采力度,聯合質檢團隊在市場直采環節做到質檢前移,即監控到直采品質。
同時掌握市場信息,確保及時供應高新鮮度、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商品;進一步與品牌供應商在商品質量標准和包裝前置等方面加強合作,保證商品穩定供應的同時,不斷加強和豐富商品線。
將全品類進行到底
記者:易果如何展望2016年?
金光磊:在2016年,包括今後更長時間,我們會把全品類的工作進行到底,讓品類結構更適合中國都市家庭的消費需求。同時我們會在安鮮達這個部分,從產地源頭保障產品的品質,讓消費者嘗到來自大自然的真實口味,這也是我們未來幾年會不斷下功夫的地方。
未來消費者可以從很多地方買到來自易果的產品,以及體驗易果的服務。比如消費者不經意在信用卡兌換積分的時候,突然發現銀行商城裡面是有易果的專門區域,所以這也是我們在渠道方面做出的努力。因此,我們會在商品、供應鏈、渠道方面,進一步按照原有的策略導向進行細化發展。
⑺ 關於生鮮電商政策,政府都做了哪些
生鮮電商的發展雖瓶頸眾多,但並不是說明生鮮電商就沒有發展前景,為了做好生鮮電商,政府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將產品規格化精細化。目前的生鮮電商賣的不僅僅是產品,還有服務。對於電商企業來說,推出規格化精細化產品使自己的產品形成了差異化,區別於大多數傳統農貿市場和網站,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其次,建立專業的冷鏈運輸團隊。發展生鮮電商最大的挑戰就是運輸問題,生鮮類產品具有損耗大,難保存等特點,怎樣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保質保量把產品送到顧客的手中,提升顧客的滿意度一直都是廣大生鮮電商企業研究的重點。
在互聯網+農業政策的積極推動下,生鮮電商是一個大趨勢,大潮流。生鮮電商想要走的更久更遠,必須要有戰略性眼光,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在互聯網經濟的潮流中,利用集采分銷平台實現合作共贏。
⑻ 生鮮電商不斷虧本,為什麼都往裡面鑽
根據速途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三季度生鮮電商市場分析報告顯示,在國內生鮮電商市場中,天貓喵鮮生和京東到家分別占據了市場兩成以上份額,而包括天天果園、中糧我買網、本來生活等一眾垂直類生鮮電商企業占據了另外的半邊市場。據BCG《2016中國生鮮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在未來幾年內,中國生鮮品類線上銷售增長將持續保持迅猛勢頭。從2012年到2016年,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已從40億元人民幣猛增至95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6000億元規模,而滲透率亦將達到15%-25%。2016年,本來生活、天天果園、美菜、每日優鮮、U食管家等生鮮電商平台紛紛成功融資、融資金額更是達千萬、億元。2017年資本對生鮮電商的熱情還在持續蔓延。縱覽2016年的生鮮電商市場,搶鮮購、美味七七、青年菜君、壹桌網等倒閉,還有多家裁員、被收購和縮減業務的,趨勢可謂越來越明顯。然而業內分析指出,硝煙彌漫的生鮮電商戰場上,盈利的企業終究是少數。有數據顯示,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只有1%實現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7%更是巨額虧損。生鮮電商「滲透率低」直接導致生鮮電商的需要化肥更多的營銷成本和運營成本,以便推動用戶愛上「網購生鮮」。生鮮的高頻購買習慣遠未形成:一周買一次(或更多)的用戶佔12.4%,半月買一次的用戶佔11.1%,偶爾購買的用戶占高達65.8%。可見,生鮮的高頻次消費並非通過電商渠道產生,「有需求,無購買」將繼續成為生鮮電商難啃的硬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