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貨幣資金為什麼屬於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是一切可以在有組織的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具有現實價格和未來估價的金融工具的總稱。金融資產的最大特徵是能夠在市場交易中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遠期的貨幣收入流量。
金融資產通常指企業的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如:企業的外匯存款、銀行本票存款、銀行匯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存入投資款等)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貸款、其他應收款、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和衍生金融工具形成的資產等。
經營資產是相對於金融資產來說的,包括土地,建築物,機器設備等。存貨、應收賬款、預付賬款等涉及我們日常經營活動的資產,屬於經營性資產。經營資產是相對於金融資產來說的。
(1)短期貸款是金融資產嗎擴展閱讀:
貨幣資金計算方法
1、貨幣資金=現金+銀行存款+他貨幣資金。
2、應收帳款凈額=應收帳款-壞帳准備。
3、存貨=庫存商品+主要原材料+燃料+輔助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產品+發出商品等。
4、流動資產=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帳款+預付帳款+其他應收款+存貨+待攤費用等。
5、固定資產凈值=原值-累計折舊 。
6、固定資產合計=固定資產凈值+在建工程。
B. 短期借款是屬於資產類還是負債所有權益類的
短期借款是屬於負債類。
會計等式:資產=權益,也可以寫成:資產=債權人權益+所有者權益 。
而債權人權益就等於負債,所以這個公式又演變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短期借款的債權人為銀行,負債人是會計主體即借款人,所以短期借款包括債權益類里,是表示債權人權益,對會計主體來說是負債。
資產的增加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減少,屬於借方 。資產的減少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增加,屬於貸方。
會計賬戶表中借貸只是一種符號標記,沒有實際意義上的增減。所有會計科目發生交易時,是應借應貸,看它屬於哪類會計要素,再看它是發生了增加還是減少,最後才能判斷是記貸方還是記借方。
(2)短期貸款是金融資產嗎擴展閱讀
短期借款的核算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取得借款的核算(企業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款項時,應簽訂借款合同,註明借款金額、借款利率和還款時間等) ;
第二,借款利息的核算;
第三,歸還借款的核算。
短期借款一般期限不長,通常在取得借款日,按取得的金額入賬。短期借款利息支出,是企業理賬活動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耗費,應作為一項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由於利息支付的方式不同,其會計核算也不完全一樣。若短期借款的利息按月計收,或還本付息一次進行,但利息數額不大時,利息費用可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若短期借款的利息按季(或半年)計收,或還本付息一次進行,但利息數額較大時,則可採用預提的方式按月預提、確認和費用。
C. 如何區分四大金融資產
金融資產主要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貸款、墊款、其他應收款、應收利息、債權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投資、衍生金融資產等。
金融資產的分類與金融資產的計量密切相關。因此,企業應當在初始確認金融資產時,將其劃分為下列四類:(1)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2)持有至到期投資;(3)貸款和應收款項;(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一)交易性金融資產
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金融資產,應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1.取得該金融資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內出售。
2.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組合中有某個組成項目持有的期限稍長也不受影響。
3.屬於衍生工具。
(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1.該指定可以消除或明顯減少由於該金融資產的計量基礎不同而導致的相關利得或損失在確認和計量方面不一致的情況。
2.企業的風險管理或投資策略的正式書面文件已載明,該金融資產組合等,以公允價值為基礎進行管理、評價並向關鍵管理人員報告。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
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一)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
(二)有明確意圖持有至到期。
(三)有能力持有至到期。
三、貸款和應收款項
貸款和應收款項,是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貸款和應收款項泛指一類金融資產,主要是金融企業發放的貸款和其他債權,但又不限於金融企業發放的貸款和其他債權。非金融企業持有的現金和銀行存款、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形成的應收款項、企業持有的其他企業的債權(不包括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債務工具)等,只要符合貸款和應收款項的定義,可以劃分為這一類。劃分為貸款和應收款項類的金融資產,與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金融資產,其主要差別在於前者不是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金融資產,並且不像持有至到期投資那樣在出售或重分類方面受到較多限制。
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對於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金融資產,企業可以將其直接指定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例如,在活躍市場上有報價的股票投資、債券投資等。如企業沒有將其劃分為其他三類金融資產,則應將其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處理。相對於交易性金融資產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持有意圖不明確。
企業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權且對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應當按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規定,將該限售股權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除非滿足該准則規定條件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五、不同類金融資產之間的重分類
企業在金融資產初始確認時對其進行分類後,不得隨意變更。
(一)企業在初始確認時將某金融資產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後,不能重分類為其他類金融資產;其他類金融資產也不能重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三類金融資產之間也不得隨意重分類。
(三)企業因持有意圖或能力的改變,使某項投資不再適合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應當將其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企業將持有至到期投資在到期前處置或重分類,通常表明其違背了將投資持有至到期的最初意圖。如果處置或重分類為其他類金融資產的金額相對於該類投資(即企業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資)在出售或重分類前的總額較大,則企業在處置或重分類後應立即將其剩餘的持有至到期投資(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資扣除已處置或重分類的部分)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但是,遇到下列情況可以除外:
1.出售日或重分類日距離該項投資到期日或贖回日較近(如到期前三個月內),且市場利率變化對該項投資的公允價值沒有顯著影響。
2.根據合同約定的償付方式,企業已收回幾乎所有初始本金。
3.出售或重分類是由於企業無法控制、預期不會重復發生且難以合理預計的獨立事件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