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創客不等於創業 看投資人怎麼說
「創客不等於創業,把房子拿出來作抵押去創業的人要謹慎。」海捷投資合夥人左健今日在海爾u+創客大會上表示,在智能硬體領域,僅是拿出一個方案、創意,帶著情懷的創客很難說服投資人投資。它認為,智能硬體與O2O創業不同,O2O說服投資人在前期燒錢因為有好的商業模式,而投資人對智能硬體產品最擔心的是一旦賣不出去,燒完錢之後沒有商業模式又該如何繼續的問題。
從數據來看,2000年之後的創業公司,僅有2%企業拿到98%融資、市場份額和利潤。從智能硬體來看,盡管已發展兩三年,超過30萬台的智能硬體爆款產品寥寥無幾,甚至沒有出現一個「讓競爭對手絕望的價格和用戶尖叫的體驗」的產品。因此,投資人對目前智能硬體的投資更為謹慎。「智不智能並不重要,能不能最終形成交易才是投資人看中的。」左健認為,智能產品的目的不是你有多少個創意、場景,而是最終通過產品與用戶的交互最終到交易的產生。
「創業團隊沒有資本很難做到爆款,難以獲得多維度的用戶數據。」左健認為,即使是海爾全球擁有6000萬的家電產品,3億的家庭用戶,數據應用上也才剛剛起步。因此,創業者一定是有過至少在互聯網公司和傳統製造公司3年的經驗和對硬體的理解,才有了創業的條件。另外,一定要背靠大平台去實現創業夢想。
他同時認為互聯網思維是分享,創業團隊需要有人分擔和共同承擔,產品只有在共同分享的基數上做,才能獲得市場佔有率。
Ⅱ 創客鏈是什麼,怎麼運行的,是不是傳銷,非法融資請懂得大佬們解釋一下
目前沒找到直接證據,但是很多會員在私募期間被騙錢了,上不了交易所,還說讓去他們的商城購物送幣,還說持有5000枚幣可以免費泰國游,大家千萬小心,我差點被騙了
Ⅲ 創客平台是做什麼的
創客平台是做創業項目孵化的或為創客提供學習分享交流的平台。
拓展資料:
創客(Mak-er)「創」指創造,「客」指從事某種活動的人,「創客」本指勇於創新,努力將自己的創意變為現實的人。
這個詞譯自英文單詞「Mak-er」,源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微觀裝配實驗室的實驗課題,此課題以創新為理念,以客戶為中心,以個人設計、個人製造為核心內容,參與實驗課題的學生即「創客」。
「創客」特指具有創新理念、自主創業的人。
在中國,「創客」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聯系在了一起,特指具有創新理念、自主創業的人。
創客網路
Ⅳ 曾義創辦的708090創客匯里獲天使投資的是哪幾個
曾義在深圳創立了708090創客匯,為深圳及香港創業青年提供優良的創業服務,讓更多青年們能投身創業,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及理想。眾多創客成功融資據最有代表性成功案例:心匠有限公司,Tank and Bear Inc等。
Ⅳ 有人聽說過tronker創客平台嗎我有項目想找融資
他們是個幫助創業者的平台,上面有挺多創業相關的資訊。平台優勢的話有政府福利,教育部資源,也整合了銀行資源,企業服務等。裡面有個功能還可以結識人才啥的,前幾天去他們平台上的圈子看了下,還不錯。有大牛出沒。有好項目的話,可直接上傳BP,沒准可以得到投資機構的關注。
Ⅵ 大學生創業拿什麼搞定融資人
很多創業者在創業路途中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融資。怎樣才能拿到融資?應該對接怎樣的投資人、投資公司?融資洽談時如何與投資人談判?同投資人對接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對於大多數創業者而言,因為太謹慎,對接投資人就成為了一項暗藏玄機的神聖工作,高高在上,觸碰不得,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與投資人談判時應該注意的那些事兒。
綵排是為了上場時的鎮定自若。各位創客,准備好了么?Action……
開場 漂亮的自我介紹吸引對方
快速地讓對方知道你做的是什麼行業。
項目介紹不需要夾雜過多的修飾性語言,抓住項目特點傳達項目的定位、告知企業的運營模式即可,讓投資人清楚地知道你在做什麼、近期的狀況怎樣,以項目本身的出色性吸引投資者的興趣。
表明自己對本行業的認知度。
可以講述一下本行業的近況,結合成功、失敗的案例指出自身項目的優缺點;坦誠相告項目在市場中的位置、目前企業的發展狀況,指出自己與競爭對手的區別所在,強化自身項目的優勢。
開講 贏在姿態
平等相待。
投資者和項目方是平等互贏的合作關系,絕不是施捨、被施捨的狀態,沒有高低之分,假若雙方人際關系能夠保持良好親切的溝通,也便於日後工作的開展。對於一些居高臨下的投資者還是趁早舍棄為好,這些人或許根本就沒有什麼商業經驗,更有甚者有可能是冒充投資人的騙子。另一方面作為項目方,不可盲目自大,也不能盲目自卑,平和坦然才能有利於雙方的相互了解,最終達成共贏。
坦誠相對。
若擔心自己的創意會被剽竊而在談話中遮遮掩掩,這就給人一種不自信的感覺。或許你的想法真的很獨特,但一個沒有付諸實施的「項目」是沒有多大價值的。另外,太容易復制的項目,也從側面反映出它並沒有獨特的核心技術價值。好項目是敢於在人前展示自己的,是經得起評價的。
方式 一問一答,往來有序
在與投資者洽談時,雙方盡量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不能是投資方提問一個問題,你滔滔不絕、沒完沒了;也不能在對方拋出很多問題後,你只用一句話結束。要與對方保持一種對話交流的狀態,對方問什麼問題就清晰地作答。這就要求創業者在洽談前要做足准備,對於投資人愛問的幾個問題都要提前思考清楚,並嘗試用精煉語言表達。
對於投資人常問的幾個問題:
你的公司產品或服務的市場潛力是什麼?行業盈利潛能是什麼?
你是怎樣計算市場的潛力的?
我怎麼知道你的項目有很高的發展潛能?
什麼讓你的產品或服務與眾不同?
消費者為什麼會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
為什麼你的團隊在執行這個商務計劃時能夠表現出色?
你的項目在市場上的主要風險是什麼
你的競爭對手是誰?
你公司的突出優勢是什麼?
你計劃怎樣去獲得客戶?
你怎麼保持用戶的忠實度?
你進行過的哪些聯盟或者合作?
這筆資金的使用計劃是什麼?
另外,對於融資額度問題,投資者不提出,創業者不要主動提,這是一個技巧。盡管計劃書里有詳細的資金使用額度與財務分析等,投資商還是會問你,如果他不問,你不要強調你想要多少錢,而是要把話題重點放在項目優勢和投資收益上。
延續 生意不是一天做起來的,與投資人保持聯系
有過商業經驗的人都知道,生意不是一天就可以做出來的,很多人都是在認識和交往很久以後才成為客戶的。有些創業者找投資,沒有談成就再也不聯系了,要知道:先認識再交朋友,當你建立了朋友這層關系之後,就無形間擴大了自己的圈子,對方現在不投你的項目,肯定有他的原因,但是現在不投不等於以後不投,他自己不投不等於他不會向他周圍的其他投資者介紹你的項目,所以創業者要有長遠意識。
注意 考量對方的可信度
有人可能覺得:投資人就是拿錢給我,支持項目運作,不存在收費情況。但目前國內大型項目融資,中介收取費用是肯定會有的,所以是否先收費並不是區分融資方忠誠度的標准,關鍵是融資方拿到錢是否做事,這才是區分的關鍵,商業項目融資不僅出資助你運作,也會幫助對項目進行包裝指導,牽線搭橋,擴大項目發展的機會。
多數情況下,談判結束的結果更多的是:讓項目方等消息。這個時候不建議項目追問是否有獲得投資的機會,更不建議在談判過程中出現此類言辭。商業融資是一門藝術,需要創業者仔細揣摩,注意溝通、談判技巧,不斷增強自信,會使你的融資之旅變得更加順利,也更有幾率搞定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