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因過期未能抵扣的進項稅額轉出,怎麼做賬
不辦轉出是進成本。
這個申報增值稅時進項也對不上啊?
是一個月內的事吧,紅字沖掉,重作分錄。刪掉做個正確的不行嗎,
❷ 關於過期產品進項稅問題
最好是降價處理,如果降價處理,不需要轉出進項稅。
如果過期或毀損,只好轉出進項稅了。
❸ 存貨報廢,進項稅要轉出嗎
不屬於《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的非正常損失,其進項稅金可以不做轉出處理。對於財務上已做轉出處理的,可以作相反會計分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第二十一條 條例第十條第(一)項所稱購進貨物,不包括既用於增值稅應稅項目(不含免徵增值稅項目)也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徵增值稅(以下簡稱免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固定資產。
前款所稱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12個月的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工具、器具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十條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一)用於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
(二)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以及相關的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
(三)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不包括固定資產)、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
(四)國務院規定的其他項目。
(3)過期貨物進項稅額轉出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十一條小規模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實行按照銷售額和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的簡易辦法,並不得抵扣進項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小規模納稅人的標准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
第十二條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為3%,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三條小規模納稅人以外的納稅人應當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登記。具體登記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
小規模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准確稅務資料的,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登記,不作為小規模納稅人,依照本條例有關規定計算應納稅額。
第十四條納稅人進口貨物,按照組成計稅價格和本條例第二條規定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和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第十五條下列項目免徵增值稅:
(一)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
(二)避孕葯品和用具;
(三)古舊圖書;
(四)直接用於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
(五)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的進口物資和設備;
(六)由殘疾人的組織直接進口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
(七)銷售的自己使用過的物品。
除前款規定外,增值稅的免稅、減稅項目由國務院規定。任何地區、部門均不得規定免稅、減稅項目。
第十六條納稅人兼營免稅、減稅項目的,應當分別核算免稅、減稅項目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不得免稅、減稅。
第十七條納稅人銷售額未達到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增值稅起征點的,免徵增值稅;達到起征點的,依照本條例規定全額計算繳納增值稅。
❹ 商品過期報廢進項稅額需要轉出嗎麻煩說得詳細一點,謝了哈
不需要,因為在增值稅條例及細則中非正常損失的規定不有這項,屬於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扣失。
❺ 庫存商品過期的正常損失是否做進項稅轉出
不能。
《增值稅暫行條例》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十條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一)購進固定資產;
(二)用於非應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三)用於免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四)用於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五)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
(六)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5)過期貨物進項稅額轉出擴展閱讀:
《增值稅暫行條例》相關法條:
第二十一條 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應當向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購買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並在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分別註明銷售額和銷項稅額。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一)向消費者個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
(二)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適用免稅規定的;
(三)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
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應當向購買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並在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分別註明銷售額和銷項稅額。
❻ 需要注銷,賬面存貨已變質,進項稅額要不要轉出
目前進項稅額的轉出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納稅人購進的貨物及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2)納稅人購進的貨物或應稅勞務改變用途,如用於非應稅項目、免稅項目或集體福利與個人消費等。
企業注銷時,如果賬面存貨變質是因為管理不善造成的,需要做進項稅額轉出處理。如果不是管理不善,而是市場等原因(比如食品過期)造成的,則不需要做進項稅轉出。
❼ 進項稅額轉出過期了怎麼調
進項稅額轉出,是永遠不會過期的。
進項稅額轉出,不是對應的具體哪張發票,而是對應的進項稅額的總體。
公司是一般納稅人,2016年有一筆進項,按稅法規定是不可以抵扣進項稅的,但是我在當月認證了進項稅,在做增值稅申報的時候做了進項稅轉出,可是在記賬卻是做在了進項稅里,現在2018年了才發現做錯了,現在直接做會計分錄調整即可
借:相關成本費用科目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因沒影響納稅金額,只是記錯了帳,不用交滯納金
❽ 過期報廢的存貨是否需要進項轉出
看你過期報廢的存貨是正常報廢,還是非正常報廢了,非正常的要轉出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和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都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已經抵扣的進項稅應予轉出。而存貨損失是否可以作進項稅轉出,在實際操作中關鍵是要把握對非正常損失的界定。
❾ 生產產品的過期,與,原材料的過期,財務處理方式一樣嗎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是否需要做進項稅額轉出
生產產品的過期,與原材料的過期,財務處理方式不一樣。
生產產品的過期不用進項轉出,如果有處理收入,則作銷售收入,沒有收入則全部報損就行。
原材料的過期財務處理:
借:營業外支出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❿ 進項稅轉出如何處理
進項稅額轉出的會計分錄: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一般進項稅額轉出在期末都不會有餘額的,當期期末要把進項稅額轉出轉到未交增值稅科目里的,也只把增值稅所有稅額全部轉入未交增值稅科目後,才會知道當月需要繳納多少增值稅。
(10)過期貨物進項稅額轉出擴展閱讀:
以下詳細說明需要記入「進項稅額轉出」的幾種情況的會計處理。
1、非應稅
用於非應稅項目等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轉出
例:某企業對廠房進行改建,領用本廠購進的原材料1500元,應將原材料價值加上進項稅額255(17%)元計入在建工程工程成本(註:購入材料貨物或應稅勞務用於與增值稅生產經營相關的,不用做進項稅額轉出)。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1755
貸:原材料 15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55
2、免稅項目
用於免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轉出
例:某自行車廠既生產自行車,又生產供殘疾人專用的輪椅。為生產輪椅領用原材料1000元,購進原材料時支付進項稅170元,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基本生產成本--輪椅 1170
貸:原材料 1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70
3、集體福利
用於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的進項稅額轉出
例:某企業維修內部職工浴室領用原材料20000元,其中購買原材料時抵扣進項稅3400元,其會計處理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浴池維修) 23400
貸:原材料 20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400
4、非正常損失
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非正常損失的進項稅額轉出。
如果企業購進的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其價值為零,進項稅額無法抵扣,應作為進項稅額轉出處理;企業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比如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和產成品,其價值同樣為零,所耗用的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無法抵扣,也應作為進項稅額轉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