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清朝時期貨幣是什麼樣的
清代銅錢沿用明朝的制度,主要鑄行小平錢。清代銅錢中以咸豐錢最為復雜,錢文有通寶、重寶和元寶之分,面值不同,錢值不同。清朝民間商務大數用銀,小錢用錢,錢、銀並行。
清初100年以銀錠為主幣,征稅一兩以上必須收銀,清朝各州縣每年分夏、秋兩季徵收田賦,完糧必須是足銀。因中央不鑄造統一流通銀兩,民間使用的銀子未必是足銀,各地銀錠形式、成色、平碼不同,因此每逢納稅前由銀匠和銀鋪將民間散銀熔鑄成足銀。一些銀匠勾結吏役趁機在銀兩成色,分量上苛剝百姓,造成許多復雜的社會問題。
清朝後期銀錠開始向銀元轉化。明朝中葉起,在對外貿易中外國商人用他們的銀元購買中國絲、茶、瓷器等,使各種外國銀元開始在我國流行。至清道光年間,從簽不平等《南京條約》開始,賠款用的銀元都是「洋錢」,當時我國本國還沒銀元。庫存洋錢不足抵銷數目劇增的對外賠款,於是迫使清末政府開始自己鑄造銀元。
我國最早的機制洋式銀元為光緒年間的「光緒元寶」,俗稱「龍洋」,因銀元背面一般鑄有龍紋而得名。同時出現機制銅元,又稱「銅板」。機制銀幣和銅元的出現對我國傳統的銀兩貨幣和方孔圓形為主的銅錢制是一種巨大沖擊。
清代發行的紙幣品種復雜,有官鈔和私鈔之分,官鈔即由官府金融機構發行,私鈔由民間金融機構發行,紙鈔又可分銅錢票、銅元票、銀兩票、銀元票四種。發行紙幣開始有庫銀准備金、鈔本來憑證。
綜上所述,從兩宋至明清,紙幣產生與流通,白銀貨幣地位日益提高和明清開始確立銀本位制的紙幣制度,晚清機制幣體系出現,為我國貨幣史發展的第二階段後期情況。
以上所列為流通錢幣史,錢幣界還有眾多非流通性貨幣,如壓邪用的壓勝錢,禱福避邪的鎮墓錢和紀念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傑出人物的紀念幣之類此不一一列舉了。這些錢幣俗稱「花錢」,在貨幣流通上無足輕重,但對民俗研究卻可提供珍貴史料。
❷ 在中國歷史上的貨幣變化【要圖】
1、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
貝是中國最早的貨幣,商朝以貝作為貨幣。在中國的漢字中,凡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都與「貝」有關。
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貨幣需求量越來越大,海貝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商朝人們開始用銅仿製海貝。銅幣的出現,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一次重大演變。隨著人工鑄幣的大量使用,海貝這種自然貨幣便慢慢退出了中國的貨幣舞台。
❸ 清代時期的貨幣名稱和圖片
銅錢都叫什麼什麼通寶,比如乾隆年間的就叫乾隆通寶,順治年間的就叫順治通寶。
總之什麼年號的就叫什麼通寶
❹ 明清時期的主要流通貨幣叫什麼
白銀
白銀在明代成為了法定的流通貨幣,大額交易多用銀,小交易用鈔或錢。
明代共有十個皇帝鑄過年號錢,因避諱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錢幣統稱「通寶」,忌用「元寶」。
大明寶鈔
清朝主要以白銀為主,小額交易往往用錢。清初鑄錢沿襲兩千多年前的傳統,採用模具制錢,後期則仿效國外,用機器制錢。清末,太平天國攻進南京後,亦鑄銅錢,其錢幣受宗教影響較大,稱為「聖寶」
中國黃金資源當時很匱乏,而紙幣在明朝初期未能制定出合理的制度,導致貨幣信譽差,在張居正改革後,實行一條鞭法,使得老百姓的賦稅和官員軍隊的糧餉統一使用白銀,而恰好歐洲在美洲說產的白銀都通過海上貿易源源不斷的輸送到了中國,使中國選用白銀做流通貨幣成為了可能
❺ 貨幣的演變歷程各個時期都有什麼樣的特徵
貨幣的演變過程都有著相同的特徵,那就是從定性到定量、從實體到虛體的一個過程。
最初是沒有貨幣的,人們都是以物易物,這種方法存在局限性,因為交換講究雙方共同願意,所以可能面臨換不到東西的情況。
然後因此便出現了最早的貨幣,這種最初貨幣通常是貝殼,是一種貨物交換的中間介質,雙方共同承認這種貨幣,但是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貝殼沒有定量,有的大、有的小,因此無法確認。
也因此貨幣開始走向了定量,規定了貨幣的大小、形狀、每個貨幣代表的價值,所以貨幣開始被所有人承認,此時的貨幣也多由貴重金屬製成,因此不易帶太多,太重了。
於是因此出現了銀票,一種介於紙幣與貴重金屬貨幣之間的介質,但是只能去指定行當兌換這種銀票,因此很不方便。
後來便出現了紙幣,是國家發行,國家控制,所有人都承認的一種貨幣形式,但是紙幣的完善是在近現代完成的。
近現代人們普遍接受紙幣,但是為了出行的方便,因此出現了銀行卡,可以隨時取錢和用錢。而如今面臨網購的高速發展,以及互聯網的進步,虛擬貨幣也隨之出現,同時實體貨幣也開始走向數字化。
❻ 中國貨幣史的明清貨幣
清代銅錢沿用明朝的制度,主要鑄行小平錢。清代銅錢中以咸豐錢最為復雜,錢文有通寶、重寶和元寶之分,面值不同,錢局不同。清朝民間商務大數用銀,小錢用錢,錢、銀並行。
清初一百年以銀錠為主幣,清朝後期銀錠開始向銀元轉化。明朝中葉起,在對外貿易中外國商人用他們的銀元購買中國絲、茶、瓷器等,使各種外國銀元開始在中國流行。到清道光年間,從簽不平等《南京條約》開始,賠款用的銀元都是「洋錢」,當時中國本國還沒銀元。庫存洋錢不足抵銷數目劇增的對外賠款,於是迫使清末政府開始自己鑄造銀元。中國最早的機制洋式銀元為光緒年間的「光緒元寶」,俗稱「龍洋」,因銀元背面一般鑄有龍紋而得名。同時出現機制銅元,又稱「銅板」。
清代發行的紙幣品種復雜,有官鈔和私鈔之分,官鈔即由官府金融機構發行,私鈔由民間金融機構發行,紙鈔又可分銅錢票(可兌換方孔銅錢)、銅元票(可兌換銅元)、銀兩票(可兌換白銀)、銀元票(可兌換銀元)四種。發行紙幣開始有庫銀准備金、鈔本來憑證。
❼ 民國時期出現幾種貨幣
紙幣的鑒賞-珍貴紙幣-民國時期貨幣
紙幣的鑒賞-珍貴紙幣-民國時期貨幣
文章類型:收藏知識 文章加入時間:2001年5月11日1:56
--------------------------------------------------------------------------------
【名稱】民國時期貨幣
【鑄幣概況】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國民黨政府在各地方發 行過兌換券性質紙幣。
【貨幣形狀】北洋政府壹元兌換券二級,值黃金30克;中國銀行況換券(四川),二級,值黃金30克;勸業銀行(北京)三級,黃金10克;中央銀行(福建)三級,黃10克;交通銀行(江蘇),三級,值 黃金15克。 1931年關金券,中央銀行,六級,值黃 金 1克; 1949年銀圓券,六級,值黃金1克; 1945年東北流通通流券,三級,值黃金10克。
❽ 清朝使用什麼貨幣
◆戰國貨幣
【戰國時期流通的貨幣主要是銅鑄幣和黃金。銅鑄幣分布幣、刀幣、圓錢、貝四種。布幣主要流行於韓、趙、魏三晉地區、刀幣主要流行於齊、燕、趙三國。圓錢主要流行於周、秦及趙、魏兩國沿黃河的地區,銅貝主要流行於楚。戰國的黃金貨幣主要流行於楚,分餅金和金版兩種,金版多標印記】 唐朝通用的貨幣是圓形方孔錢,最主要代表如」開元通寶」.唐朝的開元通寶有金、銀、銅、鉛各種幣材和大中小各種版式不下百種.
回答者:271824852 - 童生 一級 1-30 11:03
--------------------------------------------------------------------------------
商朝已經有了貝幣,就是貝殼。其他種類的貨幣還有金子,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下面說說剩下幾個時期的。
一、法定貨幣如下:
1.都有的:圓形方孔銅錢。
2.另:戰國時各國貨幣各異,因此還有刀形、鏟形、貝殼型等銅制貨幣;清光緒、宣統時期(也包括義和團時期)有銀制圓形貨幣(學習西方的樣子,中間沒有孔)。
二、法律默許的其它種類貨幣:
1.硬通貨,如金銀。通常有三種形狀:元寶、磚型和碎金銀。戰國、唐以金為主,明清以銀為主。
2.紙幣。明朝有紙幣,不過近似於沒有,因為使用范圍(地域上、頻率上)極小。清時期有紙幣大量流通。長方形。
三、貨幣特徵:
1.年號紀年法(唐、明、清)
2.等值,即貨幣的實際價值等於其代表價值(紙幣除外)。這在唐高祖武德通寶做到了精確計量。
3.以銅制貨幣為主。主要是因為金子多用於國家之間和皇室,中國不是產銀大國(別看老賠銀子,都是外面賺來的,自產的沒幾個)。
❾ 我們國家不同歷史時期的貨幣主要有那些
1、 最早的貨幣:天然海貝。
2、 金屬貨幣:銅仿貝與錢鎛(布)(黃帝後期黃河中下游開始充當等價物)。
3、 西周時期的貨幣。
金屬貨幣廣泛使用:
a、銅貝與銅塊;
b、錢與布在關洛三晉地區正完成向金屬貨幣的轉化 。
4、 春秋時期的貨幣
空首布:流通於關洛三晉地區,「周、鄭、晉、衛」主要為平尖空首布 。
刀化(貨):流通於東方齊國,模仿一種生產工具。
蟻鼻錢:流通於南方楚國的銅仿貝。
5、圜錢:圓錢圓孔、圓錢方孔。
三晉及周布幣區的圜錢
秦圜錢:以兩為單位,一兩錢圓形圓孔無廓,半兩錢圓形方孔。
6、 戰國時期黃金的流通
戰國黃金流通以斤、益為單位,以南斤為主。
7、秦朝時期的貨幣
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
8、 西漢時期的貨幣
三銖錢、四銖錢、五銖錢、皮幣、白金幣 。
9、 東漢時期的貨幣
鐵錢:公元30年,公孫述在四川鑄造鐵錢,歷史上第一次用鐵作幣材。
五銖錢:公元40年,光武帝從馬援建議恢復五銖錢 。
10、王莽時期的貨幣
二年:錯刀、契刀、大泉。
六年:廢錯刀、契刀、五銖錢發行小泉代替五銖錢,流通大五物:金、銀、銅、龜、貝五種幣材`
六名:金貸、銀貸、泉貸、布貸、龜貸、貝貸。
二十八品
11、漢代的貨幣
黃金為上幣,銅錢為下幣仍是法定貨幣單位,單位由鎰改斤,1斤=10000錢 。
漢武帝時期模仿麒麟馬蹄有麟趾金(圓)和馬蹄金(橢圓)。
西漢時期主要用於賞賜和饋贈,王莽時將黃金收歸國有,東漢以後黃金減少,賞賜用絲綢、布帛、銅錢。
12、三國兩晉的貨幣
魏:曾以谷帛相交易,也曾恢復五銖錢的流通;
蜀:直百錢;
吳:大泉五百、大泉當千。
兩晉:未鑄新錢,西晉主要沿用漢魏之五銖及各種古錢,東晉元帝渡江後主要沿用孫吳地區流通的舊錢。
十六國:河西涼州刺史張軌恢復五銖錢,漢興錢為我國最早的年號錢。
13、南北朝時期的貨幣
劉宋:四銖錢;
南齊、蕭梁:第一次大量鑄鐵錢,曾鑄銅錢、五銖錢、短百;
陳:大貸六珠;
北魏:太和五銖、永安五銖;
東魏:沿永安五銖;
北齊:常平五銖;
北周:布泉、五行大布,永通萬國;
南北朝之末:冀州之北民間以絹布交易,五嶺以南則以鹽米布交易。
14、隋唐時期的貨幣
隋文帝鑄統一的標准五銖錢成為境內流通中統一的貨幣!
唐法定貨幣流通制度時錢帛兼行
武德四年廢五銖鑄開元通寶錢,規定了成色標准脫離量名錢體系,以重量作為錢幣的名稱。
15、唐末五代的貨幣
會昌開元錢(背面有文字的開元通寶錢,後來各州都將州名鑄在錢的背面)。
五代十國總體比較混亂,周世宗鑄周元天寶為鑄錢最多的一次。
白銀開始進入流通(銅錢減少,絹帛較小的可行性,白銀逐漸進入流通),但在唐代主要作為器飾或財富收藏(銀餅、銀鋌)、賄賂、謝禮、軍費供應、地方進獻,五代十國之後公私蓄積白銀的風氣逐漸形成。嶺南道、江西道產銀最多。
16、兩宋時期的貨幣
宋代的年號錢:在通寶錢規定之外,加上皇帝的年號。北宋初發行的貨幣為宋元通寶與開元通寶無差別,之後還有太平通寶、淳化通寶,歷代皇帝每次改元都會重鑄新的年號錢。文字都是通寶、重寶、元寶等但是字體有所變化,真、草、隸、篆、行都有。
北宋銅錢區:開封府、京東西、河北、淮南、江南、兩浙、福建、廣東西等地。
北宋鐵錢區:四川
北宋鐵錢並用區:陝西、河東
南宋銅錢區:東南、
南宋鐵錢區:兩淮、京西、湖北
南宋鐵錢並用區:荊門,漢中等地
交子:完全可兌現的信用憑證,只能在四川使用。
錢引:不用作貨幣,只用來兌換,可以在四川之外使用(宋徽宗改交子為錢)
南宋會子:最初在東南地區民間發行,後來政|府設立會子庫,完全仿照川引的方法發行會引。
地方性貨幣:淮交、湖會、川引、銀會子。
17.元代的貨幣
中統鈔時期:奠定元紙幣制度的基礎,元朝不鑄銅錢。中統元寶交鈔以絲為本錢以貫、文為單位 。
至元鈔時期:元朝最重要的貨幣,與中統鈔並行流通。
至正鈔時期:元代在制度上嚴禁白銀流通,但在民間已有不少使用,紙幣與白銀相聯系。
18、明清時期的貨幣
大明寶鈔:鈔面以 來計,發鈔沒有準備金,允許人民持金銀換大明寶鈔,支付有限制,舊鈔可換新鈔;1481年紙幣崩潰,1581年白銀成為通用貨幣。
19、近代的貨幣
銅鑄幣從制錢到銅元
銀幣從銀兩到銀元(流入中國最早的外國銀元是西班牙銀元,光緒十三年張之洞奏請在廣東設局鑄造銀元,光緒十六年正式批准開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