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交易 » 期貨的單位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期貨的單位

發布時間: 2021-03-20 16:39:54

期貨合約規模、交易單位、報價單位分別是什麼意思

期貨合約規模:交易單位與價格相乘就可以得到合約規模(合約價值或合約金額)。比如,假設銅的價格為每噸50000元,因為1手合約為5噸,即1手銅期貨合約的金額為250000元。

交易單位:交易單位是指在期貨交易所的每手期貨合約代表的標的物的數量。例如,國內期銅的交易單位為5噸,代表一手期銅合約代表的銅的數量為5噸。

報價單位:公開競價過程中對期貨合約報價所使用的單位,國內期貨的報價單位是元/噸。例如,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期銅報價是59990元/噸,而不是59990美元/噸。

(1)期貨的單位擴展閱讀:

我國金融期貨算是剛剛起步,2018年全球期貨期權成交量303億手,其中金融類243億手,佔比高達80%,而我國金融期貨成交量僅為0.27億手,佔比不到1%,發展空間還很大。

目前,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交易,這是很好的舉措。

Ⅱ 期貨的交易單位和期貨價格是什麼意思啊

就是說一手是10噸,價格每跳動一個點是10元,3000/噸 就是每噸價格是3000元,每手約為30000元!就是說你交易一手合約需要30000元

Ⅲ 期貨的單位

你提的問題不明確.這要看你問的是什麼商品了?還有就是各公司的收費也有一定的不同.比如以上海的10月天膠為例,7月28日的收盤價是22750,一手是五噸.
一手一般的保證金是百分之8.大連的大豆一手是10噸了.11月的價在7月28日是2765一噸,保證金一般也是8左右.

Ⅳ 期貨單位價格是什麼

期貨單位價格:每手對應的期貨價格。(期貨最小交易單位為一手)
期貨價格是指期貨市場上通過公開競價方式形成的期貨合約標的物的價格。
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宗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Ⅳ 期貨合約交易單位是什麼

期貨合約交易單位是:手,期貨交易必須以「一手」的整數倍進行,不同交易品種每手合約的商品數量,在該品種的期貨合約中載明。

Ⅵ 商品期貨的交易單位

上海期貨 大連期貨 鄭州期貨 品種 簡寫 交易單位 最小變動價位 品種 簡寫 交易單位 最小變動價位 品種 簡寫 交易單位 最小變動價位 滬銅 cu 5噸/手 10元/噸 豆粕 m 10噸/手 1元/噸 白糖 SR 10噸/手 1元/噸 滬鋁 al 5噸/手 5元/噸 豆一 a 10噸/手 1元/噸 鄭麥 WS 20噸/手 1元/噸 滬鋅 zn 5噸/手 5元/噸 玉米 c 10噸/手 1元/噸 鄭棉 CF 5噸/手 5元/噸 滬金 au 1000克/手 0.01元/克 豆油 y 10噸/手 2元/噸 PTA TA 5噸/手 2元/噸 滬鉛 pb 5噸/手 5元/噸 塑料 l 5噸/手 5元/噸 菜油 RO 5噸/手 2元/噸 橡膠 ru 10噸/手 5元/噸 棕櫚 p 10噸/手 2元/噸 燦稻 ER 10噸/手 1元/噸 螺紋 rb 10噸/手 1元/噸 PVC v 5噸/手 5元/噸 甲醇 ME 50噸/手 1元/噸 燃油 fu 50噸/手 1元/噸 焦炭 j 100噸/手 1元/噸 玻璃 FG 20噸/手 1元/噸 線材 wr 10噸/手 1元/噸 焦煤 jm 60噸/手 1元/噸 菜粕 RM 10噸/手 1元/噸 白銀 ag 15千克/手 1元/千克

Ⅶ 國內期貨各個產品的每手單位是什麼

手本身就是單位,但都是各交易所制定的,大豆1手是10噸,PTA是1手5噸。

Ⅷ 期貨最低交易單位是多少

每種商品的期貨合約規定了統一的、標准化的數量和數量單位,統稱「交易單位」。例如,大連商品交易所規定大豆期貨合約的交易單位為10噸。也就是說,你在大連商品交易所買賣大豆期貨合約,起步就得10噸,用期貨市場的術語表達就是1手,這是最小的交易單位。在期貨市場,你不可以買5噸或賣出8噸大豆。

Ⅸ 期貨價格單位

噸!

Ⅹ 請問,期貨公司是一個什麼性質的單位

期貨公司可以有私企民營的,也有國企性質的。期貨公司是指依法設立的、接受客戶委託、按照客戶的指令、以自己的名義為客戶進行期貨交易並收取交易手續費的中介組織,其交易結果由客戶承擔。期貨公司是交易者與期貨交易所之間的橋梁。期貨交易者是期貨市場的主體,正是因為期貨交易者具有套期保值或投機盈利的需求,才促進了期貨市場的產生和發展。盡管每一個交易者都希望直接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但是由於期貨交易的高風險性,決定了期貨交易所必須制定嚴格的會員交易制度,非會員不得入場交易,於是就發生了嚴格的會員交易制度與吸引更多交易者、擴大市場規模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