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央行逆回購與國債期貨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央行逆回購與國債期貨

發布時間: 2021-06-13 02:32:07

㈠ 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正回購和逆回購是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進行的嗎是強制性的嗎

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有:一個是回購交易,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正回購央行向一級交易商賣出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某一日期贖回,從而收迴流動性,正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向市場投放流動性;反向操作即為逆回購。二是現券交易,分為買斷和賣斷,現券買斷為央行從二級市場買入債券,從而投放基礎貨幣,反之為現券賣斷。三是發行中央銀行票據。央票是向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商業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務憑證,從而調節基準利率。央行發行票據為回籠基礎貨幣,央票到期則為投放基礎貨幣。
經濟衰退期央行可以通過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幫助經濟復甦,就公開市場操作而言,主要是逆回購、現券買斷、贖回央行票據等等。不過在經濟低迷時可能利率很低,消費和投資對利率不敏感,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效力效用較小,同時央行的首要任務是保持幣值穩定,故此經濟衰退中往往通過財政政策刺激來拉動經濟。

㈡ 央行逆回購是什麼意思啊

央行逆回購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還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就是獲得質押的債券,把錢借給商業銀行。

目的主要是向市場釋放流動性,當然,同時可以獲得回購的利息收入。操作就是央行把錢借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把債券質押給央行,到期的時候,商業銀行還錢,債券回到商業銀行賬戶上。

(2)央行逆回購與國債期貨擴展閱讀

根據貨幣調控需要,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不斷開展公開市場業務工具創新。2013年1月,立足現有貨幣政策操作框架並借鑒國際經驗,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 SLO)」,作為公開市場常規操作的必要補充,在銀行體系流動性出現臨時性波動時相機使用。

這一工具的及時創設,既有利於央行有效調節市場短期資金供給,熨平突發性、臨時性因素導致的市場資金供求大幅波動,促進金融市場平穩運行,也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和有效防範金融風險。

㈢ 央行逆回購的到底是哪些有價證券。出了國債以外,還有具體哪些

央行正回購,逆回購都是用國債做信用抵押。

㈣ 央行正回購和逆回購有什麼區別

一、表現不同:

1、正回購:

一方以一定規模債券作質押融入資金,並承諾在日後再購回所質押債券。

2、逆回購:

資金融出方將資金融給資金融入方,收取有價證券作為質押,並在未來收回本息,並解除有價證券質押。

二、特點不同:

1、正回購:

鎖定資金效果較強,減少流動性。

2、逆回購:

投放流動性,主動借出資金。

(4)央行逆回購與國債期貨擴展閱讀

正回購後獲得資金的投資回報要確保遠高於所付出的利息。這是做回購的出發點也是對正回購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大打新高收益時,回購後用來打新股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投資其他高風險品種,則需要考慮到風險。

交易所逆回購的參與者主要是除銀行以外的機構投資者比如貨幣市場基金、財務公司等,尤其是新股申購上限的限制,迫使很多機構不得已而參與逆回購交易。個人投資者參與逆回購主要是在暫時閑置的資金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時運用。因利率較低而不適合作為一種長期的投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