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三年國債提前取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三年國債提前取

發布時間: 2021-06-13 06:08:38

『壹』 三年期電子式國債還有一年到期提前支取損失多少

如果您的國債是2012年11份購買的2012年第十三期儲蓄國債(電子式)(國債簡稱:12儲蓄13,國債代碼:121713)年利率為4.76%。

那麼提前兌取時需要扣除一些利息。
扣除的標准:投資者持有國債滿24個月不滿36個月按發行利率計息並扣除90天利息。

另外提前兌取還需要支付兌取金額千分之一的手續費。

舉例一萬元國債提前兌取:
需要扣除的利息:
10000*4.76%/360*90=119元
扣除手續費:
10000*0.1%=10元

『貳』 我買的18年電子式三年國債提前支取利息怎麼算

電子式國債是每年付一次息,提前取也不虧,不到一年按活期算,不過要收干分之二的手續費。

『叄』 國債提前支取合適嗎

○市民孫女士咨詢:年初我買了5萬元三年期國債,還存了2萬元一年期定期存款,目前想裝修房子,但手裡閑錢不夠,想把國債和存款提出來一部分,是否合適?●理財熱線答:您原來的定期儲蓄和憑證式國債等固定收益類金融產品盡量不要提前支取。因為根據《合同法》和《儲蓄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居民原來所存入的定期儲蓄和購買的憑證式國債、電子式儲蓄國債等,在未到期前,如果遇利率下調,在原定存期內仍舊按原利率執行。

『肆』 買了國債可以提前把裡面的錢支取出來嗎

若是招行一卡通購買的電子式儲蓄國債,請提供借記卡或存摺及有效身份證明在招行任意網點辦理提前兌取。若代辦,需同時出示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明。
【溫馨提示】
1.提前兌取時應計利息以及應計扣息規定以儲蓄國債(電子式)發行公告為准。
2.可以部分提前支取,且可以辦理多次部分提前支取,最大次數=持有份額/100。

『伍』 國債能不能提前支取

不論何種國債,未到期不可以變現的。對於定期國債只能在到期後變現,對於不定期國債持有人沒有要求清償債務的權利,只可以長期持有,直到發行機構還本付息為止,不過目前這種國債較少,市面上主流為定期國債。
按償還期限不同,國債可分類定期國債和不定期國債。
一、定期國債:是指國家發行的嚴格規定有還本付息期限的國債。定期國債按還債期長短又可分為短期國債、中期國債和長期國債。
1、短期國債:通常是指發行期限在1年以內的國債,主要是為了調劑國庫資金周轉的臨時性餘缺,並具有較大的流動性;
2、中期國債:是指發行期限在1年以上、10年以下的國債(包含1年但不含10年),因其償還時間較長而可以使國家對債務資金的使用相對穩定;
3、長期國債:是指發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國債(含10年),可以使政府在更長時期內支配財力,但持有者的收益將受到幣值和物價的影響。
二、不定期國債:是指國家發行的不規定還本付息期限的國債。這類國債的持有人可按期獲得利息,但沒有要求清償債務的權利。如英國曾發行的永久性國債即屬此類。

『陸』 憑證國債三年5萬提前一年支取多少錢

憑證式國債在購買後如需變現,可隨時到原購買網點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時,按兌取本金的1‰收取手續費。從購買之日起,3年期和5年期國債持有時間不滿半年不計付利息,滿半年不滿1年按0.35%計息,滿1年不滿2年按2.70%計息,滿2年不滿3年按3.69%計息;5年期本期國債持有時間滿3年不滿4年按4.77%計息,滿4年不滿5年按5.13%計息。

『柒』 電子國債五年的 現在超過三年了提前支取要什麼費用

電子國債五年期。現在超過三年了提前支取,利息按發行時公告中規定的持有時間計算利息。

另外國債提前兌取,還需要支付提前兌取國債金額千分之一的手續費。

『捌』 買國債3年期,有事2個月取能取嗎

若通過招行購買的國債,分以下三類:
1.記賬式國債賣出:可通過我行櫃台、個人網上銀行、電話銀行賣出記賬式國債

2.憑證式國債提前兌付:非託管憑證式國債提前兌付:

本人提供有效身份證明到櫃台辦理,如代辦,需同時提供代理人有效身份證明;

支取方式為「憑密碼」的非託管國債,可在全行任意網點辦理提前兌付;支取方式為「無限制」的非託管國債,只能在當時購買國債的支行辦理。

3.電子式儲蓄國債提前兌取:請提供借記卡或存摺及有效身份證明在招行任意網點辦理。若代辦,需同時出示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明。

『玖』 國債買了就不能隨便拿了嗎比如三年期的,一定要三年後才能拿嗎中間需要用錢都不能贖回嗎

國債是允許提前支取的,不過憑證式國債提前支取分檔計息,而電子式(儲蓄式)國債按持有時間扣除一定期限的利息,提前支取需支付0.1%的手續費,且持有不滿半年不允許提前支取,投資者在對所持資金的未來用途不能確定的情況下,不宜盲目選購國債。



(9)三年國債提前取擴展閱讀:


進行國債投資,首先應對國債的基本常識有一個初步了解。如2000年第二期憑證式國債,其特徵為記名式國債,不能更名,不能流通轉讓;有期限為2年期、3年期、5年期三種;個人購買該期國債實行實名制,可以提前兌取。


從這些特徵看,國債並非適合所有的投資群體,投資者應當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和投資需求,來決定參與與否以及參與程度。


如果投資者渴望得到更高的收益,而且同時又願意承擔一定的風險,就應選取股票外匯等投資方式;如果投資者希望持有流動性較高的投資品種,就不應選擇憑證式國債,因為憑證式國債不能流通轉讓;即便投資者「鎖定」國債進行投資,也應當慎重選取合適的期限種類。


用閑置時間較短(不能過短)的資金投資,宜選擇兩年期的國債;如果手頭有相對穩定的資金長期不用,則應當選擇3年或者5年期的國債進行投資。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