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問,最近樂視被追債很慘,落到這地步,為什麼當初他們不找風險投資等天使投資
風險投資難道很傻么?要知道那可是專業性的投資公司!!
㈡ 投資樂視導致自己也遭了殃,王思聰的遭遇給風險投資人們提出了什麼警示
投資樂視導致自己也遭了殃,這件事給風險投資人提出的警示主要是要謹慎的考慮在投資的時候,雖然說考慮到高額的報酬,但是機遇在來臨的同時也伴隨著風險,所以要考慮好自己所面對的風險。
因此在這樣子的情況下,對於風險投資人應該做好的准備就是承擔這個投資失敗的後果,只有在考慮自己能否承擔這個後果,以後來進行投資其實是最為穩妥的,但因為風險更多,就意味著機遇更大。所以說想要通過四兩撥千斤的辦法去換取更高額的財富,是很多風險投資人所想要的,但並不是所有風險投資人都能有這種僥幸的機會。
㈢ 樂視為什麼會虧損虧損的最主要原因是什麼
總體來說,樂視是被負債壓的半死不活的。還沒有死徹底。先看下樂視的版圖就知道這個帝國的成本有多大?
2017年7月份,樂視老闆賈躍亭夫婦及樂視系3家公司的12.37億資產於上周被司法凍結。
千萬不要看成表面一筆「不大」的貸款和銀行糾紛。
但其實所有人都明白,這就是樂視的拐點。多米諾骨牌效應已經開始顯現出來。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樂視的崩塌已經無可挽回了。
分析幾個原因:1、融資渠道單一,沒有像bat等互聯網公司大力的布局金融業務,民間融資力度不夠,看看網易,恆大金融的布局就知道了。
2、自身的盈利模式單一,甚至匱乏。
綜合來看只有樂視視頻有較好的盈利模式,其他的都是燒錢燒錢。
尤其是到2014年後,聯網的生態變了,資本的嚴冬來了。
3、沒有壟斷項目,核心技術也沒有很多
獲得盈利的核心問題就是必須壟斷。
而樂視在哪個領域能達到第一呢?體育不行,視頻不如優酷愛奇藝,手機沒有小米好。。。。
沒技術寸步難行,那手機來說,樂視的手機幾乎就是拼湊的東西。
4、到處投資,到處布局項目,核心點不加強。尤其是最燒錢的汽車
樂視四面開花不是強大的表現,而是不得已的選擇。是因為樂視既沒有金融支持,也做不到壟斷,也沒有技術核心。尤其是汽車,馬斯克的特斯拉都差點死在08-09年的金融危機中,幸好美國政府幫了一把。樂視汽車這個無底洞加速了樂視的衰敗。。
賈躍亭的模式已經破產,還在玩這種套路的創業者,該醒醒了,核心競爭力才是活下去的動力。
㈣ 樂視財務造假十年,賈躍亭和樂視雙被罰,股民如何拿回投資損失
股民拿不回任何投資損失。
首先,我先來廢話一下。
賈躍亭,他是樂視的創始人。
賈躍亭是樂視的創始人,也是樂視汽車、樂視手機等等等樂視生態鏈的創始人。
賈躍亭在2017年的時候所持樂視網的股份全部凍結,隨後賈躍亭被列為失信執行人名單,並且賈躍亭開始被凍結資產,但不知道怎麼回事賈躍亭突然出國至今沒回來,所以在網上也流傳出了一個“下周回國”的梗。
賈躍亭一直在國外逍遙自在,拿著FF法拉第一直招搖撞騙,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2021年賈躍亭又被禁止終身進入證劵市場。
樂視,它是一個網站。
樂視創立於2004年,率先網路打造了視頻產業、內容、智能終端、應用等一套完整的生態系統,在外界被稱為“樂視系統”。
在隨著樂視的發展,樂視旗下包含了互聯網視頻、影視製作、智能終端、應用市場、電子商務、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樂視網、樂視影業、樂視控股、樂視投資管理、樂視移動智能等。
好了,我的廢話完畢。
㈤ 樂視被疑涉嫌金融欺詐是真的嗎
近日,樂視債務危機愈演愈烈,此前上海奇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7500萬美元可轉債遭樂視違約,如今又有媒體曝出,海通證券旗下子公司上海海通創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管理人」)管理的樂視4.1億元可轉債陷入違約。
海通創世在對媒體的公開回應中表示,在了解樂視移動當前經營情況以及對贖回款項的安排進行了溝通,樂昱創投的投資人向管理人出具《處置指示》,要求辦理到期贖回工作,不再轉債或轉股,4月21日,海通創世正式向樂視移動發出《贖回通知》,之後又多次拜訪樂視總部才與賈躍亭達成還款計劃,目前首期款項已由樂視移動償還。
但在回應中,海通創世並沒有對可轉債憑證為何遲遲沒有給到投資者,當初的可轉債最終為何變成了借款等問題作出解釋。有律師對記者表示,樂視與海通創世原團隊在可轉債的問題上是否構成金融詐騙,目前不好下結論,具體得看當時相關的投資合同。
㈥ 請問樂視金融的風險大么
我感覺沒啥風險呀,回報一般都和當初預計的差不多,靠譜的,要不然不會總一搶而光了,樂視風控方面應該是沒問題的,現在政策有要求,必須要標明投資有風險,需謹慎這樣的字樣才行,不用太擔心。
㈦ 樂視資金鏈出現危機是由於什麼導致的
因為其不當的營銷策略,樂視手機為搶占市場份額,低價銷售,虧本沖量是其資金鏈危機爆發的主因。
㈧ 投資是不是風險很大
投資是不是風險很大,要看你是投資什麼,投資金額,例如投資樂視的那個誰,那就風險很大,事實上是虧了,要是你做了一兩萬的小項目,那能有多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