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國債的發行方式
債券有很多種 按照發行主體不同可以分 政府債券 金融債券 公司債券
按照發行方式的不同 可以分為國內債券 外國債券 國際債券
在美國的債券叫揚基債券 是以詢價方式發行的
在日本發行的債權叫武士債券 發行方法不明
在中國發行的債券叫熊貓債券 已經絕種了
還有歐洲債券 美洲債券 龍債 等等等等
B. 美國國債通常是怎麼發行的謝謝!
美國國債以其巨額的發行量、非常高的流動性以及幾乎為零的信用風險而成為債券市場的標准債券。
美國國債按期限不同,分為短期國庫券,發行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內;中期票據,發行期限在一年以下;長期國債,發行期限在十年以上。短期國庫券屬於貼現債券,發行價低於面值,僅在到期日支付固定的面值,發行價與面值的差額就是投資者的收益。中期票據和長期票國債一般是有息債券,每六個月付息,到期償還本金。
隨著美國預算盈餘的不斷增長,財政部在買回已發行債券的同時,也大幅度削減國債的發行數量、次數和種類,目前的發行種類有三個月、六個月和一年的國庫券,二年、五年、十年的中期票據,以及三十年的長期國債。
美國國債的發行採用定期拍賣的方式。三個月和六個月的國庫券每星期一拍賣,一年期的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拍賣,國庫券都在星期四交割;二年在一月、二月、四月、五月、八月、十月和十一月拍賣,財政部在月中公布拍賣金額,一星期後定價,月底31日左右交割;五年和十年在每委度第二個月(二月、五月、八月和十月)拍賣;三十年每年在二月、八月拍賣一次。五年、十年和三十年國債一般由財政部在月初公布拍賣金額,一星期後定價,月中也就是15日交割。
美國國債的拍賣分競爭性投標、非競爭性投標(購買單位低於100萬美元的面值)和非公眾購買(如聯邦儲備銀行購買),拍賣總量先減去所有非競爭性投標金額和非公眾購買金額,余額再以竟爭性投標的方式進行。競爭性以收益率為基礎,投標人標明他們希望得到的收益率和購買的金額,按照收益率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分配債券,直到債券分配完畢。
美國國債的投標人主要是一級自營商即聯邦儲備銀行公開市場業務的操作對象。他們即可為自己的需求,也可代理客戶進行競爭性投標。非一級自營商必須有大量的現金存款或者提供足夠擔保品來保證他們有能力購買所投標的券債。具有一級自營商資格必須擁有足夠的資本金,以及擁有一定的國債頭寸,而且其在二級市場的交易量也必須達到一定的規模,如占國債市場交易量的1%。財政部還對一級自營商進行定期的監督和考核,一旦一級自營商資本金或交易量不能達到規定的標准,或在拍賣過程中有違規行為,將被取消參加國債拍賣的資格。
C. 美國國債價格,定價方式(有截圖。)
美國短期國債和長期國債(政府債券)出價方式不同。短期國債是按照貼現收益率的方式出價,這種方式基於票面價值而不是購買價格。貼現收益率計算公式為:R(BD)=D/F*(360/t)
R(BD)為年化收益
D:美元價值折現(即差價)
F:短期國債的票面價值
t:距離到期的天數
D. 中國減少美國國債持有 是把國債轉移了 還是賣給美國政府了
持有國債減少;原因:1,國債到期後收回本金和利息;2,通過市場交易賣出了,買家可能是美國的機構或者個人,也可能是國外的政府或者機構,是不確定的,就像你在國內賣出股票一樣,並不知道賣給了誰。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
E. 美國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減少財政赤字
呵呵`` 壓迫別國貨幣升值,最快辦法就是使自己貨幣貶值,說道這美國壓讓自己貨幣貶值問題,還是要談談他們的把戲 「貨幣的量化寬松政策」,說通俗點就是「|印鈔票」。 當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的多了不符合國民的生產水平時,就會引起通貨膨脹。通俗的來講,一個廠家生產的牛奶數量超過了市場需求,只能降價處理,原來一公斤砂糖可以兌換一升牛奶,現在兩升牛才才能兌換一公斤砂糖。這就是通貨膨脹的表現。試想,牛奶是美金,砂糖是RMB的話,美鈔鈔票印刷多了,RMB市場上沒有那麼多需求,也就只能降價處理了,反之RMB就升值了~~ 呵呵。人家美國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鈔票多了,不僅可以緩解國內通貨緊縮(通貨膨脹的反義詞)還能促進出口,為什麼可以促進出口,也就是減少貿易赤字?那是因為,美國貶值了,你其他貨幣相對來說就升值了,也就是說,美國的產品憑空減價。比如,一個美國人產了一個CPU價格定在100美金, 人家美國佬作為一個發鈔國牛啊,印刷鈔票,使得本國貨幣貶值了20%,與人民幣的匯率跌了20%。(也就是說在原有基礎上多印刷了20%的美鈔,聯想一下通貨膨脹的道理就不難理解)促使,人民幣的增長了20%,也就是說,對於RMB國家來講,現在的100美金是相當於當初的80美金。以前要花800塊的東西,現在只用640塊就可以買到了。就是這樣迫使人民幣升值。這樣就可以促進出口了。會減少財政赤字,那是因為美國發行的國債隨著美金的貶值而縮水。試想,你借給了某家銀行100塊,它還不上你的,所以就印刷了100塊給你,他的資產就會憑空多出100塊。也就是說,這個一百塊現在在市場上的價值,只是原來的50%。想想通貨膨脹的道理,就能理解了。。「貨幣量化寬松」——印鈔票。真可謂一石多鳥。但是長遠看來這個給美國經濟造成了不穩定的因素。我對其評價 卑鄙無恥,損人不利己!
F. 拋售美國國債具體怎麼解釋這一說法
中國拋售美國國債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因為那樣做受傷害的可能並不僅僅只是美國,中國遭受的損失可能更大。 文章中說,雖然很難知道中國高層領導在這個問題上究竟有什麼想法,但是用拋售美國國債的方式制裁美國卻不是一個聰明的提議。據信,中國大量拋售美元資產和美國國債會加劇美元疲軟,最終會迫使美聯儲加息,使美國經濟復甦化為泡影。 據估計,中國目前持有的官方外匯儲備總額已經接近2.4萬億美元,其中1.6萬億美元是以美元資產和美國國債形式持有的。中國已經成為美國之外美元資產的最大持有國。 《瞭望》周刊的文章中說,拋售部分美國國債是反制美國的「戰略組合拳」組成部分,其他舉措還包括增加軍費投入以及調整針對台灣的軍力部署。 這個提議似乎從一個側面強化了西方對中國崛起的認識。在本周出版的英國《經濟學家》雜志上,封面就是一條噴著烈火的巨龍和一臉無奈的奧巴馬。文章的標題是「面對一個強勢的中國」。鑒於中國軍方並不直接涉入中國外匯儲備管理政策的制定,因此很少有人相信中國決策者會認真考慮拋售所持美國國債。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的文章中說,毫無疑問中國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會給美國造成巨大損失,但是,中國遭遇的損失可能會更大。此舉很可能將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迅速升級到大規模的經濟戰,這將給兩國造成巨大傷害。文章中說,以中國高層領導的智慧,這樣的提議被接納的可能性很小。事實上,除經濟武器之外,美國目前在許多方面相比於中國都仍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文章中說,如果中國真的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那麼美國就很可能大幅度提高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導致中國商品無法進入美國。這將對中國經濟造成很大傷害,因為美國是中國最的出口市場。目前中國還找不到一個可以替代美國的出口市場,而美國則可以從墨西哥、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進口以取代中國。因此,中美貿易戰很可能是兩敗俱傷,最大的贏家則可能是一些覬覦美國市場的出口大國。
G. 減持美國國債的途徑有哪些
一:減持美國國債的方法主要是賣掉美國國債和不再購買美國國債,比如說賣給日本一美元的美國國債,那麼就等於中國減持了一美元的美國國債,而日本則增持一美元的美國國債
二:中國自2014年九開始陸續開始減持美國國債,其相關信息及新聞如下:
美國財政部去年11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最大債權國中國在8月增持美國國債後,9月減持34億美元美國國債。而8月,中國還增持了48億美元國債。
去年,9月除了中國之外,美國第二大債權國日本減持了90億美元美國國債,第三大債權國比利時減持60億美元。
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布數據,到了10月,中國減持美國國債136億美元。
隨後11月,中國繼續減持美國國債23億美元。12月繼續減持61億美元美國國債。
到了2015年1月,中國減持52億美元美國國債。
隨後到了2月,中國減持了154億美元美國國債,持有規模降至1.2237萬億美元。
日本成美國最大債權國
日本2月份減持了142億美元美國國債,持有規模降至1.2244萬億美元,取代中國成為美國最大債權國。過去一年中,日本凈增持136億美元美國國債。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連續減持美國國債可能意味著中國決心大幅拓寬和優化其龐大外匯儲備的運用方式和途徑。截至2014年底,中國外匯儲備余額達3.84萬億美元。
截至2月底,外國主要債權人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約6.1628萬億美元,低於1月底的約6.2194萬億美元
H. 為什麼美國國會可以通過國債上調上限來解決違約問題,要是美國一直用這種方法怎麼辦
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是16萬億美元、但美國政府的收入只有2萬億美元。在里根時代就開始借錢了、到了小布希那時候平均一年借1萬億美元。當初美國設立債務上限就是為了給後代提個醒、告訴他們碰了紅線就別再借了、出問題了、該想辦法解決了。美國提高債務上限、是折損自己信譽度的自殺式做法。但大家無奈於他的軍事實力強大、都只是在硬著頭皮信他罷了。
其實他早就還不起錢了。現在如果光還利息、光中國就得有1000多億美元了、夠中國一年的軍費開支了。還利息都費勁、更別提還本金了。
但是你要說提高稅率增加財政收入、富人不肯。削減公民福利、公民不肯。上下不得、怎麼干都得下台的兩難境地。
所以現在的美國實質上是一種惡性循環。
他早就還不起錢了。
但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如果幾萬億就能把一個超級大國買倒了、也不是賠本買賣。
更何況中國有扎實的工業基礎、幾萬億、美國要死、中國敢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