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國債是國家信用的唯一形式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國債是國家信用的唯一形式

發布時間: 2021-06-13 09:02:17

國債是什麼

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
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國債是國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中央政府發行國債的目的往往是彌補國家財政赤字,或者為一些耗資巨大的建設項目、以及某些特殊經濟政策乃至為戰爭籌措資金。由於國債以中央政府的稅收作為還本付息的保證,因此風險小,流動性強,利率也較其他債券低。
我國的國債專指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由國家財政信譽作擔保,信譽度非常高,歷來有「金邊債券」之稱,穩健型投資者喜歡投資國債。其種類有憑證式國債、實物式國債、記賬式國債三種
國債的優點
國債有其自身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流通性強
上市國債由於在交易所上市,參與的投資者較多,因而具有很強的流通性。只要證券交易所開市,投資者隨時可以委託買賣。因此,投資者若不打算長期持有某一債券到期兌取本息,則以投資上市國債要好,以保證在賣出時能順利脫手。
2.買賣方便
目前證券營業部都開通自助委託,因此,投資上市國債可通過電話、電腦等直接委託買賣,不必象存款或購買非上市國債那樣必須親自到銀行或櫃台去,既方便又省時。
3.收益高且穩定
相對於銀行存款而言,各上市國債品種均具有高收益性。這種高收益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利率高。上市國債其發行與上市時的收益率都要高於當時的同期銀行存款利率。二是在享受與活期存款同樣的隨時支取(賣出)的方便性的同時,其收益率卻比活期存款利率高很多。
你可以考慮國債,本人認為比存在銀行要好。。。。

⑵ 國債是什麼

國家發行的債券

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⑶ 什麼是國債啊

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3)國債是國家信用的唯一形式擴展閱讀

從法律關系主體來看:國債的債權人既可以是國內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也可以是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政府以及國際金融組織,而債務人一般只能是國家。

從法律關系的性質來看:國債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較多地體現了國家單方面的意志,盡管與其他財政法律關系相比,國債法律關系屬平等型法律關系,但與一般債權債務關系相比,則其體現出一定的隸屬性,這在國家內債法律關系中表現得更加明顯。

⑷ 國債是什麼

國債是國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中央政府發行國債的目的往往是彌補國家財政赤字,或者為一些耗資巨大的建設項目、以及某些特殊經濟政策乃至為戰爭籌措資金。由於國債以中央政府的稅收作為還本付息的保證。因此風險小、流動性強,利率也較其他債券低。

從債券形式來看,我國發行的國債可分為憑證式國債、無記名(實物)國債和記賬式國債三種。

憑證式國債是~種國家儲蓄債,可記名、掛失,以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記錄債權,不能上市流通,從購買之日起計息。在持有期內,持券人如遇特殊情況需要握取現金,可以到購買網點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時.除償還本金外,利息按實際持有天數及相應的利率檔次計算,經辦機構按兌付本金的之脫收取手續費。

無記名(實物〕國債是一種實物債券,以實物券的形式記錄債權,面值不等,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發行期內,投資者可直接在銷售國債機構的櫃台購買。在證券交易所設立賬戶的投資者,可委託證券公司通過交易系統申購。發行期結束後,實物券持有者可在櫃台賣出,也可將實物券交證券交易所託管,再通過交易系統賣出。

記賬式國債以記賬形式記錄債權、通過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投資者進行記賬式證券買賣,必須在證券交易所設立賬戶。由於記賬式國債的發行和交易均無紙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

⑸ 國債是國家以( )的身份利用信用形式籌集財政資金的一種分配形式。

律師解答:
國債是國家以(債務人)的身份利用信用形式籌集財政資金的一種分配形式。

⑹ 發行國債屬於 A商業信用 B銀行信用 C國家信用 D消費信用 求!!

C國家信用,因為國債是國家的債務,以國家信譽來擔保。

⑺ 國債作為國家信用,具有信用的共同特徵,這就是( )

償還性或非強制性

⑻ 國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A.發行國家公債B發行國庫券C征稅 D向銀行透支或借款E發行專項債

國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公債、國庫券、專項債券、財政透支或借款。具體如下:

1、公債,這是一種長期負債,一般在1年以上甚至10年或10年以上。通常用於國家大型項目投資或較大規模的建設。在發行公債時並不註明具體用途和投資項目。

2、國庫券,這是一種短期負債。以1年以下居多,一般為1個月、3個月、6個月等。

3、專項債券,這是一種指明用途的債券,如中國發行的國家重點建設債券等。

4、財政透支或借款,在公債券、國庫券、專項債券仍不能彌補財政赤字時,餘下的赤字即向銀行透支和借款。透支一般是臨時性的,有的在年度內償還。借款一般期限較長,一般隔年財政收入大於支出時(包括發行公債收入)才能償還。

(8)國債是國家信用的唯一形式擴展閱讀:

國家信用的發展

1、1981-1986年,國家信用的初始階段。改革之初發行國庫券的出發點在於彌補財政赤字。當時由於財政一方面放權讓利,一方面又為改革提供補貼等輔助手段以及加大建設規模等,收支之間的矛盾日益擴大。

而單純向央行借款或透支容易引起通貨膨脹。於是當時就採取了同時用借款和發行國庫券兩種方式來彌補赤字的手段。八一年開始發行國庫券,主要是向個人和單位發行,期限10年。

2、1986-1991年償債高峰期。這一時期出現了國債償還的問題。86年還本付息金額僅50億元左右。但到了後來,每年還本付息的規模日益擴大,這時,除了對單位的部分到期債採取發行轉換債或推遲償還之外,主要是通過發行新債償還舊債。

3、1991-1996年走向市場化。從1988年開始,國債二級市場在部分城市進行試點。1991年全面放開二級市場。在一級市場,1991年實行證券中介機構承購包銷方式。1995年實行招標發行試點。1996年進行重大改革,採取投標發行的市場化發行方式。

⑼ 什麼是國債

國債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
國債是國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中央政府發行國債的目的往往是彌補國家財政赤字,或者為一些耗資巨大的建設項目、以及某些特殊經濟政策乃至為戰爭籌措資金。由於國債以中央政府的稅收作為還本付息的保證,因此風險小,流動性強,利率也較其他債券低。
從債券形式來看,我國發行的國債可分為憑證式國債、無記名(實物)國債和記賬式國債三種。
憑證式國債是一種國家儲蓄債,可記名、掛失,以「憑證式國債收款憑證」記錄債權,不能上市流通,從購買之日起計息。在持有期內,持券人如遇特殊情況需要提取現金,可以到購買網點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時,除償還本金外,利息按實際持有天數及相應的利率檔次計算,經辦機構按兌付本金的2‰收取手續費。
無記名(實物)國債是一種實物債券,以實物券的形式記錄債權,面值不等,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發行期內,投資者可直接在銷售國債機構的櫃台購買。在證券交易所設立帳戶的投資者,可委託證券公司通過交易系統申購。發行期結束後,實物券持有者可在櫃台賣出,也可將實物券交證券交易所託管,再通過交易系統賣出。
記帳式國債以記帳形式記錄債權,通過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統發行和交易,可以記名、掛失。投資者進行記帳式證券買賣,必須在證券交易所設立帳戶。由於記帳式國債的發行和交易均無紙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
國債發行一般都會公布出來,銀行或者銀行網站、中國證券報和上海證券報、其他相關網站。
國債分電子儲蓄國債、憑證式國債、記帳式國債。
憑證國債一般是固定期限,到期償還本息。如果沒有持有到期,那麼按照持有時間長短分段記息。發行較少,銀行購買,2007年利率高的時候還可以看到搶購的情況。一般1000元的整數倍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