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思維館投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思維館投資

發布時間: 2021-06-13 15:26:55

㈠ 有沒有什麼投資少、回本快的項目呀

有呀,你可以考慮開一個體能訓練館,卓躍兒童就不錯,前期投資少,回本也比較快。借著這個品牌的知名度,招生也比較簡單。

㈡ 思維能教育有投資的價值嗎

從目前的教育改革方向來看變化的未來,傳統學科知識是不足以支撐孩子前進的,作為新教育模式下的變革,思維能力已經成為當下教育的核心,我收集了數據附在下面,希望有助於你分析:「從2016年至2019年,國內眾多投資機構重點布局思維教育賽道,公開數據顯示,僅2019年上半年數理思維賽道就有6起投融資,融資金額高達7億」在資本趨冷的環境下,思維教育被推向如此高的市場,儼然成為教育投資的新藍海,思維教育產業也越來越受到投資人的認可,市場上做的好的思維教育品牌卻不多,我認為原因是因為思維教育與其他的教育品類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需要經過市場長時間的驗證,目前值得投資的品牌你可以看一下鯨智學程。鯨智學程在1995年成立中國首家兒童思維教育研究所,25年來思維課程體系榮獲國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榮譽獎項及5項國家專利。並於2008年在上海建立家校外思維館,12年來高達97.5%的續報率,收獲了眾多家長的信任和口碑。同時於2014年獲得美國SOI學習能力機構授權,美國SOI僅在全球22個國家和地區有授權;2019年更是投資累計近億元升級動畫課程體系及教學雲系統,是目前國內思維教育領域中少見的學術性強、品牌建設優質的線下校外教育。

㈢ 為什麼說投資是積累財富的重要途徑

投資是積累財富的重要途徑,在確定投資領域的時候,要充分考慮自身的條件。

(1)個人興趣與特長

興趣與特長與經營者的成功息息相關。一般來說,把自己喜歡的事業為職業,干起來就會事半功倍。因為興趣與職業一旦結合起來,就可以成為個人工作動機的「倍增器」。通常情況下,感興趣的事人們會幹得有聲有色。

另外,還有一項影響經營者成功的因素,就是個人的特長或潛能。一個人如果具有某方面的潛能,只要稍加指點或訓練,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掌握。比方說一個人的手指活動非常靈活,只需稍加指法訓練,就可成為一個優秀的打字員。不過,興趣是特長的先決條件,沒有興趣,也就談不上特長。比如一個人很害怕開車,很可能就是小時候曾被汽車撞過,童年陰影的籠罩下,對開車全然沒有興趣,以致一生也沒有試過學開車,但他卻很有可能是有資格參加一級方程式賽車的高手,正是因為興趣之故,而無法發現自己的特長。

但是,有時個人感興趣的事並非是你最具特長的,這需要一個調整過程。馬克思曾經想當詩人,當他覺得自己寫詩不怎麼樣的時候,才轉向社會科學的研究;達爾文也曾對詩歌發生興趣,年輕時每天都要背誦幾十行詩。不過,他很快便發現自己「詩才」平庸,就轉向了使他成名的生物學。魯迅和郭沫若,原來都是學醫的,作為醫生,他們可能並不出類拔萃,後來改行搞文學,便成了文壇巨人。如果他們當初堅持學醫,那就可能埋沒自己的潛在才能。

要想把不可能化為可能,經營者首先需要人力、財力與物力,就算你全都沒有,還是可能弄到手的。只要你肯花全部時間和精力去開拓人力與財力資源,那麼對你而言,幾乎沒有什麼事情是辦不到的。

任何時候經營者都要認識到,你的潛能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如果你有較強自信心的話,你的表現肯定會比現在更好。

(2)個人性格

10個指頭還不一般齊。俗話說,一樣的米養百樣的人,每一個人的性格都有不同,有的人冷酷無情,有的人則極重感情富有人情味;有的人消極宿命,有的人卻積極挑戰命運;有的人堅強如鋼,也有人柔情似水。性格大體上可以分為內向和外向兩種。內向性格的人,個人意識較強,有主見,他們通常不會接受即定的結論,而相信自己的判斷,一般適宜做管理和投資分析等需要縝密思維的工作。而外向性格的人,比較樂於與人溝通,做事往往根據客觀經驗盡量把事情辦好,很少個人的主觀猜測。

性格對經營者的成功和失敗,也起著決定性作用。當你是屬於比較外向性格的人,善於與人交往,那你最好從餐廳、賓館、歌廳等第三產業入手,以強有力的公關開創自己生意的成功。假如你屬於內向性格的人,則不妨考慮從事技術性較強的生產加工行業,以自己產品的質量獲勝。

當然,性格本身並無好壞之分,一些「冷酷無情」的人,可能很適合做一個鐵面無私的法官。「消極內向」在很多人的有色眼鏡之下被看成是需要克服的缺點,但也可被解釋成「誠實穩重」。性格好與壞本身並沒有什麼固定的標准,經營者只要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性格屬於哪一類,避重就輕,揚長避短去選擇適合自己的行業和機會,就可能使自己的生意有一個比較順利的起步和發展。

(3)個人能力

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能力,一個打工仔可以肩挑過百,但卻因為受教育程度所限而不會計算一個簡單的數學題。一個外語學院的高材力,可以得心應手地跟外國人打交道而完全沒有語言障礙,但卻可能連「擔水上樓」之力也沒有。陳景潤在數學方面的天賦舉世公認,其生活能力卻實在令人不敢苟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有的人善於思考管理,有的人長於動手;有的人力大無窮適合於強體力活,有的人則心細如絲,適宜從事綉花、電子裝配之類的精細手工活。

現在人們常說:「如今的社會是個『食腦』的時代」,所謂「食腦」的意思,就是靠自己的腦袋吃飯,就是只要肯動腦筋,就可以減少不少體力,也就離成功不遠了。不錯,現代社會正漸漸變形為信息社會,若能充分掌握和分析信息,就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智力水平較高的人,也會比較有利,但這並不是說體力毫無用處。因為至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項工作是完全不需要動手只需動腦的,再說,動腦也離不開強壯的體力相配合。

每個人即有的智能,在不同行業和職位所表現出來的成就是不盡相同的,如果你在某一行業盡力以後仍然無法成功,也不要因此而氣餒和嘆息,可以試著從另一個地方人手,你可能會幹得相當出色。經營者如果硬著頭皮勉強從事自己不適合的行業,只能是費力不討好,最後還得「賠了夫人又折兵」。商場是最殘酷無情的,每一個經營者都需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和實力,充分發揮長處,進而選擇適當的行業,才可以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獲得成功。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男人應做的更好》

㈣ 廣東科學中心到百萬葵園順路嗎

廣東科學中心開館了,老公給了家裡人幾張票,我前日陪媽媽特地去參觀,從家門口直接坐35路終點站就到了。老媽84了,對此興趣不大,在人與健康和感知與思維館看了一個小時就要往外走,我好不容易拉著她又多呆了半個多小時,可惜了我這張60元一張的票!科學中心還是挺好玩的,依我看,想要好好地參觀,至少應該從一大早起身趕過去,中午留在那吃完飯再接著逛,逛到下午閉館那才叫過癮,這樣才能把它基本看完,科學中心的理念是親自體驗,你不在每個展品前親自體驗那和在家看書又有什麼大區別?我覺得該館的服務人員屬人體館的服務最周到,經常主動上前介紹,可有的館你不問就沒人理。

雖然從老百姓方便和節能方面有的彈,但科學館的位置和建築形式已然定型,再說也沒用了。想起來我和它還有一點淵緣,以後有機會還會去。

下面是網上資料:
世界上最大的科技館馬上就要在廣州人的家門口開放了!佔地45萬平方米的廣東科學中心位於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島的最西端,耗資19億元人民幣、歷時近5年建成的廣東科學中心將在今天舉行亮燈儀式。在08年9月26日下午的開館儀式之後,27日,中心將正式對公眾開放。
航行在廣州的這艘巨型「科技航母」馬上就要揭開它的神秘面紗了!
遠觀如航母 俯瞰似木棉

從遠處望去,它彷彿一艘正待啟航的航空母艦;從空中俯瞰,它又變成一朵在藍天下怒放的巨大木棉花。就是這個木棉花和航空母艦的結合體,總建築面積達13.75萬平方米,成為目前世界上展示面積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科普教育場館。 該館全部由政府出資,是目前國內投資最大的科學館項目。
張明透露,廣東科學中心項目,先後進行了兩輪設計方案和國際招標,最終,國內的中南建築設計院憑借「科技航母」方案,從國內外30多個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近年來,在國內的重大建築項目中,由國內設計師中標的項目並不多,可以說,這也給國內的建築界爭了一口氣。」
廣東科學中心以「自然、人類、科學、文明」為主題,是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社會公益性事業機構,是為廣大公眾提供科普教育的社會科技活動場所。
四百餘展項 半數為創新

廣東科學中心主體建築內目前共有8大常設主題展區、4座科技影院、兩個開放實驗室和一個2500平方米的「數字家庭體驗館」,此外還有建築面積達2萬平方米的臨時展區,用於隨時展示國內外最新的科學技術成果。 廣東科學中心的展項目前已超過400個,「這些展項形式非常新穎,至少有一半都是國內外第一次出現的創新展項。」
科技大廣場 免費任你睇

在廣東科學中心主樓周邊,除了水主題展區——8萬平方米的人工湖外,還有一個互動性很強的大型室外展區——科學廣場,這里匯聚了巨大杠桿、人體日冕、回聲管和傳聲管、排簫、石板琴和木板琴等63個大型展項。
「科學廣場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室外科學展示區」,張明說:「廣場上的63個展項全部都將對公眾免費開放。」 「廣東科學中心設有專門的學術交流區域,裡面有功能齊全的會議廳、學術報告廳和信息中心。不僅如此,這里的『科學傢俱樂部』還將定期請著名科學家前來開展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

㈤ 窮人和富人觀念思維方式和用錢投資方式有什麼區別

窮人VS富人 1、富人愛創業;窮人愛打工。 2、富人有投資意識;窮人則無。 3、富人看趨勢做事;窮人看結果做事。 4、富人做事雷厲風行;窮人優柔寡斷。 5、富人有博大的心胸;窮人心胸狹窄。 6、富人知道只有付出才有收獲;窮人期待不勞而獲。 7、富人做事前先看積極和光明;窮人光看消極和失敗的一面。 8、富人不安分,有賺錢的野心;窮人吃飽、喝足、安逸"OK"。 9、富人字典里沒有"不可能";窮人字典里常常是"不可能"。 10、富人生活節儉,常被人認為吝嗇;窮人大方,卻常一貧如洗。 11、富人熱愛工作,工作並快樂著;窮人則熱愛休息,工作並痛苦著。 12、富人喜歡與人合作,為了壯大力量;窮人怕合作,怕吃眼前虧。 1.自我認知 窮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賺錢和如何才能賺到錢,認為自己一輩子就該這樣,不相信會有什麼改變,生活過得安就行;有時自我感覺很好,以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安於現狀,容易知足. 富人:骨子裡就深信自己生下來不是要做窮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強烈的賺錢意識,這已是他血液里的東西,他會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致富。 2.休閑 窮人:在家看電視,為肥皂劇的劇情感動得痛哭流涕,還要仿照電視里的時尚打扮自己。 富人:在外跑市場,即使打高爾夫球也不忘帶著項目合同。 3.交際圈子 窮人:喜歡走窮親戚,窮人的圈子大多是窮人,也排斥與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態成了窮人的心態,思維成了窮人的思維,做出來的事也就是窮人的模式。大家每天談論著打折商品,交流著節約技巧,雖然有利於訓練生存能力,但你的眼界也就漸漸囿於這樣的瑣事,而將雄心壯志消磨掉了。 富人:最喜歡交那種對自己有幫助,能提升自己各種能力的朋友。不純粹放任自己僅以個人喜好交朋友。 4.學習 窮人:學手藝。 富人:學管理。 5.時間 窮人:一個享受充裕時間的人不可能掙大錢,要想悠閑輕松就會失去更多掙錢的機會。窮人的時間不值錢的,有時甚至多餘,不知道怎麼打發,怎麼混起來才不煩。如果你可以因為買一斤白菜多花了一毛錢而氣惱不已,卻不為虛度一天而心痛,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 富人:一個人無論以何種方式掙錢,也無論錢掙得是多是少,都必須經過時間的積淀。富人的玩也是一種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富人的閑,閑在身體,修身養性,以利再戰,腦袋一刻也沒有閑著;窮人的閑,閑在思想,他手腳都在忙,忙著去麻將桌上多摸幾把。 6.歸屬感 窮人:是顆螺絲釘。窮人因為自身的卑微,缺少安感,就迫切地希望自己從屬並依賴於一個團體。於是他們以這個團體的標准為自己的標准,讓自己的一切合乎規范,為團體的利益而工作,奔波,甚至遷徙。對於窮人來說,在一個著名的企業里穩定地工作幾十年,由實習生一直干到高級主管,那簡直是美妙得不能再美妙的理想了。 富人:那些團體的領導者通常都是富人,他們總是一方面向窮人灌輸:團結就是力量,如果你不從屬於自己這個團體,你就什麼都不是,一文不名。但另一方面,他們卻從來沒有停止過招兵買馬,培養新人,以便隨時可以把你替換。 7.投資及對待財富 窮人:經典觀點就是少用就等於多賺。比如開一家面館,收益率是100%,投入2萬,一年就凈賺2萬,對窮人來說很不錯了。窮人即使有錢,也捨不得拿出來,即使終於下定決心投資,也不願冒風險,最終還是走不出那一步。窮人最津津樂道的就是雞生蛋,蛋生雞,一本萬利……但是建築在一隻母雞身上的希望,畢竟是那樣脆弱。 富人:富人的出發點是萬本萬利。同樣的開面館,富人們會想,一家面館承載的資本只有2萬,如果有1億資金,豈不是要開5000家面館?要一個一個管理好,大老闆得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頭發呀?還不如投資賓館,一個賓館就足以消化全部的資本,哪怕收益率只有20%,一年下來也有2000萬利潤啊! 8.激情 能不能幹成大事,首先要看有沒有激情 窮人:沒有激情。他總是按部就班,很難出大錯,也絕不會做最好。沒有激情就無法興奮,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大部分的窮人不能說沒有激情,但他的激情總是消耗在太具體的事情上;上司表揚了,他會激動;商店打折了,他會激動;電視里破鏡重圓了,他的眼淚一串一串往下流,窮人有的只是一種情緒。 富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這樣的激情,窮人終將不是窮人!激情是一種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徵,有了激情,才有了靈感的火花,才有了鮮明的個性,才有了人際關系中的強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決問題的魅力和方法。 9.自信 窮人:窮人的自信要通過武裝到牙齒,要通過一身高級名牌的穿戴和豪華的配飾才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自信,窮人的自信往往不是發自內心和自然天成的。 富人:李嘉誠在談到他的經營秘訣時說:"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光景好時,決不過分樂觀;光景不好時,也不過度悲觀"。其實就是一種富人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確的決定。 10.習慣 窮人:有個故事,一個富人送給窮人一頭牛。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很難。窮人於是把牛賣了,買了幾只羊,吃了一隻,剩下的來生小羊。可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窮人又把羊賣了,買成雞。想讓雞生蛋賺錢為生,但是日子並沒有改變,最後窮人把雞也殺了,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了。這就是窮人的習慣。 富人:據一個投資專家說,富人成功秘訣就是:沒錢時,不管多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積蓄,壓力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幫你還清賬單。這是個好習慣。性格形成習慣,習慣決定成功。 11.上網路 窮人:上網聊天。窮人聊天,一是窮人時間多,二是窮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閑著。富人講究榮辱不驚,溫柔敦厚,那叫涵養,有涵養才能樹大根深。窮人就顧不了那麼多,成天受著別人的白眼,渾身沾滿了雞毛蒜皮,多少窩囊氣啊,說說都不行?聊天有理! 富人:上網找投資機會。富人上網,更多的是利用網路的低成本高效率,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和項目,把便利運用到自己的生意中來。 12.消費花錢 窮人:買名牌是為了體驗滿足感,最喜歡試驗剛出來的流行時尚產品,相信貴的必然是好的。 富人:買名牌是為了節省挑選細節的時間,與消費品的售價相比,他們更在乎產品的質量,比如會買15元的純棉T恤,也不會買昂貴的萊卡製品 13.理財 窮人:節約為主,只要有一點錢就想存到銀行里生利息,對錢的貶值感到無奈,一生攢錢最終為養老,老年了總覺得錢一輩子用錢緊巴巴. 富人:有了錢就投資,重視理財,投資與創業,讓錢生錢,最關注與喜歡讓錢流通起來,變為"活"錢. 改變觀念,從窮人走向富人吧!如果有個有償的機會可能會讓你變的富有一些,你會投入嗎? 14.說話 窮人:閑話多,廢話多,不管生活如何,不誤侃大山,吹大牛,說幽默話,生活樂觀,"苦"中作樂. 富人:忙於業務,說話,聯絡圍繞生意轉,言為心聲,不離本行. 窮人是消費者富人是投資者 窮人負責發現富人負責發揚——— 窮人缺什麼?缺錢!但窮人最缺的不是財富,而是創造財富的能力。窮人怎樣能擺脫厄運?本書分析了造成窮人艱難處境的部分原因,指出窮人自身的種種弱點及社會環境對窮人的不利影響。 窮人消費富人投資 女人都喜歡花錢,報紙上那些大版大版的購物廣告,都是打給女人看的。 女人常常發瘋似地買回一大堆打折商品,然後扔進儲物櫃里,直到落滿灰塵,最後被當作廢品處理掉。她們其實並不心痛,因為已經爽過了,花錢的意義在於購物的過程,至於商品本身的價值反而降到了其次。 這樣的女人,你永遠不要指望她成為一個投資家,她的興趣只在於讓錢流出去,而不在於讓錢流進來。 很多窮人之所以一輩子都是窮人,就因為有同樣的心態。窮人的錢不是資本,窮人不是投資家,窮人只是消費者。 一件時裝會很快貶值,穿不了多久就只有扔掉。而購置可以贏利的資產,卻能讓錢源源不斷流進你的腰包。 一套房子,你可以自己住,也可以出租,還可以轉手賣,不同的處理方法決定了它的性質。同樣一個東西,可能是資產,也可能是負債,就看錢是流向你的口袋,還是從你的口袋裡流出去。如果你擁有的一套房子是讓錢流到你的口袋,那就是資產;如果是為了這個房子,把錢從口袋裡流出去,它就變成了你的負債。 富人總是盡量地把一切東西變成資產。窮人卻總是把有限的東西變成負債,兩者的距離當然會越拉越大了。 窮人買彩票富人當老闆說 起投資,窮人總覺得房地產和股票是最好的選擇,既不耽誤上班,又可以輕輕鬆鬆操作,一邊拿著穩定的收入,一邊夢想著一夜暴富。 但是富人告訴你,在這個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是老闆,是成立自己的公司,把它經營好。在國外,公司經營好後,很容易上市,比爾·蓋茨並不買股票,但他擁有世界上市值最大的股票。 很多窮人都愛去買彩票,他就沒有想過,彩票也是一個產業,那些賣彩票的人是怎麼經營的呢?首先要讓人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得有一個理由,彩票的理由就是中獎(雖然只是一個希望);有了收錢的理由,還得有收錢的手段,對彩票來說,就是大量設投注點,利用分散在大街小巷的投注點,把散錢匯集起來;為了吸引更多的散錢,他需要打廣告,樹立一些中獎發財的榜樣,還需要拿出一部分錢作為獎金返還給彩民,以刺激投注的熱情。此外還有彩票銷售權的取得、投注點的管理、利益的分配等等。 彩票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也不是幾個人就能做成的,它是一整套設計嚴密的營銷方案,是一宗大生意,一個大產業。把賣彩票的道理想透了,很多生意上的門道你就懂了。 如果你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怎樣選號、怎樣投注、怎樣去中大獎上,那麼你是典型的窮人思維,你成功的幾率只有千萬分之一,幾乎等於沒有。你的錢永遠只能被別人匯聚,為別人利用,成為別人事業的基石。 窮人做事情富人做事業 事業和事情,差以毫釐,失之千里,兩者在時間、空間和性質上,都絕不相同。 如果有人投資讓你去開一個雜貨店,你做還是不做? 從做事情的角度考慮,開雜貨店用不著風吹日曬雨淋,除了進貨,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可以閑聊,可以看報,可以打毛線,不可謂不輕松。錢呢,也有得賺,進價6毛的,賣價1元,零七八碎地一個月下來,衣食至少無憂。干嗎不做? 但換一個角度想,開了雜貨店,你就開不成百貨店、飲食店、書店、鞋店、時裝店,總之,做一件事的代價就是失去了做別的事的機會。人生幾十年,如果不想在一個10平方米的雜貨店內耗過,你就得想到底做什麼更有前途。從事業的角度,你要考慮的就不是輕松,也不是一個月的收入,而是它未來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到底有多大。 雜貨店不是不可以開,而是看你以怎樣的態度去開。如果把它當作一件事情來做,它就只是一件事情,做完就脫手。如果是一項事業,你就會設計它的未來,把每天的每一步都當作一個連續的過程。 作為事業的雜貨店,它的外延是在不斷擴展的,它的性質也在變。如果別的店只有兩種醬油,而你的店卻有十種,你不僅買一贈一,還送貨上門,免費鑒定,傳授知識,讓人了解什麼是化學醬油,什麼是釀造醬油,你就為你的店賦予了特色。你的口碑越來越好,漸漸就會有人舍近求遠,穿過整個街區來你的店裡買醬油。當你終於捨得拿出2000元錢去注冊商標,你的店就有了品牌,有了無形資產。如果你的規模擴大,你想到增加店面,或者用連鎖的方式,或者採取特許加盟,你的店又有了概念,有了進一步運作的基礎。 一件事不是不能去做,而是看怎樣去做,以什麼樣的心態去做。 窮人發現富人發揚 突然想起火鍋的傳說:據說重慶的船工,為了抵禦江上的寒風和難耐的飢餓,就把當時一般人不屑於吃的牛雜碎(牛的腸子、肚子之類,俗稱下水,也就是內臟)拿來煮成一鍋,邊煮邊吃,又暖和,又解饞。後來這種吃法流傳開了,成了今天的火鍋。 很多美味最初的發明者都是窮人。比如鱉,據說以前也是沒人敢吃的,因為它的樣子丑惡。但人首先要吃飯,一旦餓慌了,連吃人的事都發生過,何況鱉。於是就有吃不起飯的窮人去吃鱉,這一吃,不僅吃出了好味道,而且發現了營養價值,人長得油光水滑不說,連分享了鱉頭鱉腳的一隻瘦狗,都長得肥頭大耳了。醜陋的鱉經過這番價值發現,漸漸躋身於高檔食譜。 好東西一旦被確定為好東西,必然就會和富人打成一片。因為好東西之所以被確定為好東西,就是因為它經過了富人的檢驗,被富人所肯定了,這個世界是以富人的標准為標準的。不被富人接納的,也就不是好東西。而一旦富人開始接納,窮人就與之無緣了。 窮人發明了火鍋,但後來他們卻遠離了火鍋。現在街上大量的火鍋酒樓,門口站著村姑打扮的女子,門里裝飾著水車和草鞋,但進進出出的食客中,卻著實難有當年的船工。 窮人是美味的發現者,卻不是最終的享用者。飢餓者的發現,常常需要飽食者來發揚。 因為發揚是需要加以整合和改造的,富人才有這樣的資本。將美味發揚光大,一定得由富人來做,不僅因為他有錢,可以找到更優秀的廚師,更豐富的原料,還因為富人有更多的見識。吃盡天下美味,方能融會貫通。火鍋發展到今天,成為飲食的一大門類,恐怕不是當年那幾個船工能夠預料的。 見識也是一種資本,一種資源。 當吃不僅僅是為了充飢,更成了一種事業,搗鼓著食物的人,也就不僅僅是食客,而且還有餐飲老闆,讓一種吃法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從這種意義看,窮人的許多發現,如果是歪打正著,最終它也還是不屬於窮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