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索羅斯,在97年底,金融狙擊攻擊香港之外,還狙擊哪些經濟體系勝敗各有多少次
92年狙擊英鎊,大獲全勝,量子基金名聲大振。
94年狙擊墨西哥比索,勝利告終。
97年是量子危機最風光的一年,先從馬來西亞開始攻擊,前期失敗之後轉戰泰銖,大獲全勝,進而攻擊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等與泰國經濟連帶較深的國家,外界推測索羅斯凈賺20億美元。
98年狙擊港幣,索羅斯打出了量子基金史上最經典的一場戰役,並發明了立體狙擊理論,但是據說最後階段中國人民銀行通過中銀香港給港府注資,讓索羅斯吃了個啞巴虧,以大敗告終,索羅斯個人損失就有八億美元,港府凈賺100多億美元。
之後俄羅斯債務危機的損失和對日元投資的失敗讓量子基金大敗而歸,量子基金和索羅斯旗下的另一個基金宣布關閉
『貳』 投資界的slogan是什麼
中國創業與投資門戶
投資指的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
『叄』 投資界有沒有秘密!
投資里有沒有秘密?肯定有啊,畢竟他們就是靠有命運才發的財
『肆』 請問金融大鱷索羅斯是如何狙擊歐元,又如何從中獲利的呢!
自從以希臘為首的歐洲多國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以來,歐元對美元的匯率已經一路從去年11月份的1.514高位下跌至近期的1.347低點,短短的3個多月,歐元對美元的匯率跌幅已經超過10%。對於歐元的暴跌,不少人都認為是索羅斯旗下的對沖基金等所為。其實,歐元暴跌有內在原因,對沖基金不過是加速了這一過程,預計年底應該會反彈。
一場晚餐引發歐元暴跌
對於這次歐元的暴跌,外界紛紛傳言是著名做空大師索羅斯旗下的對沖基金等所為。據國外媒體報道,在2月8日的一次私人聚會上,投資界的大鱷們齊聚紐約曼哈頓一私人會所討論包括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在內的各項議題。根據當日與會的人士透露,會上有人提出歐洲各國糟糕的經濟和債務狀況不足以支持歐元目前的走勢,更有人認為歐元應該跌至與美元相等的價位。
隨後,晚餐的火花與歐元的走勢不謀而合。據摩根士丹利的數據顯示,1999年以來的最高紀錄——6萬份做空歐元的期貨合約集中在了晚餐會舉行的那一星期誕生,2月10日,也就是「集思會」後的第三天,歐元遭遇大量拋售,歐元對美元匯率跌至1.36下方,下挫126個基點。
在做空歐元的同時,2月24日索羅斯撰文唱空歐元,索羅斯以警告的口氣表示:如果歐盟不解決其財政問題,歐元的命運將是土崩瓦解。在晚餐會後的一個月中,豪賭歐元下跌的歐元空頭頭寸規模從70億美元迅速增長了73%,達到近121億美元。
美司法部調查做空歐元
在外界紛紛揣測對沖基金是否合謀參與了做空歐元之後,美國司法部門已就各大知名對沖基金是否聯合做空歐元一事展開調查。美國司法部的信函與聲明顯示,相關部門已於2月底向索羅斯、保爾森旗下對沖基金和投資公司等提出保留與歐元相關的交易記錄和電子郵件等文件的要求,以進一步查證這些投資大鱷是否共謀惡意做空歐元,依靠擴大市場波動贏取利潤。
這次歐元的暴跌,索羅斯等對沖基金看空歐元是有充分理由的,歐元近期的確有很多利空,但單靠這些對沖基金是不足以導致歐元暴跌的,因為歐元每天的交易量非常大,真正的原因是很多人相信了索羅斯看空歐元的觀點,加入到做空歐元的行列,從而加速了歐元的下跌。
『伍』 主流投資界的異端是什麼
所有的金融從業者的工作目標只有一個:戰勝指數。無論自身所操盤的基金所得幾何,甚至虧損,但只要能夠戰勝當年股市指數,則該人士就是成功的。
自從1965年由巴菲特控股以來,除了幾個個別年份,如網路股最為風光但巴菲特對之熟視無睹的1999年,伯克希爾·哈撒韋一直遠遠超越了S&P500的成績:這36年S&PS00的平均年收入增長為11.0%,而伯克希爾·哈撤韋的同比數據為22.6%,即便是去年出現6.2%的負增長,仍比S&PS00的11.9%的成績要好一如果在1965年投入一萬美元於該公司,至2001財年結束你能收獲5100萬,但如果投在S&P500上,只能回報47萬元。
但巴菲特是華爾街的一個異端:這不僅因為他不像其他金融大鱷一樣每日忙碌於華爾街(他至今仍居住在奧馬哈),更因為他所採用的投資策略及原則與傳統或者說主流投資界大相徑庭。這兩點導致後人在記錄巴菲特的工作方式時,永遠不會選擇電影《華爾街》里的場景:慌亂的人們左手拿著一隻電話,右肩和臉頰夾住另一隻電話,右手則用鉛筆在白紙上寫寫劃劃,眼前的彭博機閃爍著綠色熒光,旁邊不斷傳來「做多」、「做空」和證券代碼以及罵人的聲音……
通常意義上的現代金融理論,是從1929年美國股災導致的全國性大蕭條時開始的,大量沮喪的失業經紀人不知所措,又長期找不到工作,這讓他們有了足夠的空閑得以退回學術研究機構進行理論思索。
1952年,哈利·馬可維茨發表了一篇「開創了現代金融」的論文:《證券選擇》。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是風險與回報的不可分性,即沒有一個投資者能夠在承擔低於平均程度的風險的同時獲得高於平均水平的回報。但他認為如果買一些具備不同風險趨向的股票,則能將風險降低。而且,協同變化性越小的投資組合,其回報與風險的比值越大。
10年之後,比爾·夏普對馬可維茨的工作進行了改進,提出應更多關注個股股價的波動性:波動性越大,則風險越大。個股的風險是一種無法通過多元化投資化解的風險,但正如馬可維茨所指出的,存在一些風險是能夠被多元化投資化解的,這就被稱為「非相關性風險」。1964年夏普又提出了固定資產定價模型(簡稱CAPM),以此來更為簡便地計算非相關性風險最小的投資組合。
與馬可維茨和夏普的理論共同作為現代證券投資理論基礎的,還有尤金尼·法碼的有效市場理論。他認為股市的參與者是絕對理性的,他們能夠對每個新信息做出迅速而正確的判斷,並由此改變股價的變化,這樣一個充分有效的市場上,未來的股價是不可能預測的,所以除了運氣因素,沒有人能夠擊敗大勢。
但巴菲特的老師,哥倫比亞大學的本傑明·格雷厄姆於1947年前後提出的價值投資理論與上述幾個理論是完全沖突的:市場既不是充分有效的,股價的波動與回報的關系也是有限的。在他看來,投資這一行為不是由選擇投資組合的低風險性、持有的時間長這樣的特點決定的,而應是「根據詳盡的分析,本金安全和滿意回報有保證的操作」,就是說,選定了一傢具備良好潛質的企業,並在「相對低」的價位上,然後若干年內通過企業分紅實現收益,而不是在股價的漲跌瞬間判定選股正確與否。
作為格雷厄姆的最成功的門生,巴菲特充分執行了價值投資理論的原則。他常在說明自己選股的原則時進行這樣一句說明:「我從不試圖通過股票賺錢。我購買股票是在假設他們次日關閉股市,或在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放股市的基礎上。」既然如此,市場本身的變化就不再重要,市場反應是否足夠有效也不重要,股價波動導致的風險存在與否也不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企業經營的能力。「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家投票計算器。但從長期看,它是一架稱重器。」
正是因此,一向理性的巴菲特說過一句似乎狂妄的話:「我對風險因素的理念毫不在乎,所謂的風險因素就是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麼。」
『陸』 中國投資界的一號人物
熊曉鴿,一位從湖南湘潭走向世界的成功人士,現任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亞洲區總裁,去年因美國波士頓大學「熊曉鴿新聞終身成就獎」揭曉而成為全球華人新聞人物。
『柒』 金融界和投資界的名人有那些
我只說下我個人認為很成功的人
搜狐CEO,張朝陽
易鋪網CEO,陳建明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
愛國者CEO,馮軍
蒙牛老總,牛根生
步步高連鎖超市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填
太多了,一時想不起來了……
『捌』 關於一個投資界傳奇人物
老虎基金(Tiger Fund),由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創立於1980年的老虎基金是舉世聞名的對沖基金。
朱利安?羅伯遜
朱利安?羅伯遜
到1998年其資產由創建時的800萬美元,迅速膨脹到220億美元,並以年均盈利 25%的業績,列全球排名第二。其中,1996年基金單位匯報為50%,1997年為72%,在對沖基金業里,老虎基金創造了極少有人能與之匹敵的業績。
然而,進入到2000年,其資產從220億美元萎縮到60億美元,同期無論是道指還是納指都是一路高歌,一直在市場中呼風換雨,曾與索羅斯等對沖基金聯手沖擊香港匯市的「大莊家」,辛辛苦苦幾十年,一覺回到解放前,其經歷頗耐人尋味
引自網路:http://ke..com/link?url=_q1Nc_dchGneN6RSOwP_
『玖』 什麼叫股市阻擊
股市阻擊:就是指一個向上的運行趨勢,突然遇到出人意料的拋盤打壓,股價快速回落,使得先前做多的人蒙受損失。
或者在一個向下的運行趨勢,突然遇到出人意料的資金介入,股價快速回升,使得先前做空的人踏空。
(9)投資界狙擊擴展閱讀:
炒股四忌
最忌滿時
所謂滿時,指的是投資者一年四季,都始終不停地操作。炒股最重要的是研判大勢。當大勢向好時,要積極做多;大勢轉弱時,要空倉休息。有的投資者卻恰恰相反,他們不論股市冷熱與否,都在不停地勞作,像勤勞的蜜蜂一樣,為了點點小利而忙忙碌碌,不僅勞而無功,而且還會遭遇更多的風險。
投資者在股市中,要學會審時度勢,根據趨勢變化,適時休息,這樣才能在股市中准確地把握參與的時機。會休息,才會賺錢,否則到手的利潤最終還是得交出去。就算是止損之後也要休息一段時間,因為到需要用止損一招時,就證明自己當時頭腦已亂,如不懂得休息,只會落得越止越損的後果。
二忌滿利
滿利是指投資者總想買在最低價、賣在最高價,一味地追求利潤最大化。有的投資者喜歡追求暴利,總想把一隻股票的所有利潤全部拿下,結果是經常來來回回地「坐電梯」。
從上一年11月以來,大盤已經向上運行九個月,應該是到了資金落袋為安的時候,如不懂得適可而止的道理,到手的利潤也會蝕回去。投資者要保持長期穩定獲利的根本原則:不要爭取最大化的利潤,而要爭取最有可能實現的利潤。穩步增長,方是賺錢的正道。
三忌滿倉
中國股市中的第一代大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過度滿倉(透支)而被打穿,最終落於被交易所強制平倉出局的下場。炒股和做人一樣:凡事要留有迴旋餘地,方能進退自如。對於散戶而言,投入股市的錢,如果都是養家糊口的生活費,一旦滿倉被套。
巨大的心理壓力下造成的憂慮情緒,必將影響對後市行情的分析判斷,最後結果不言而喻。行軍打仗要有預備隊,股市上也要有後備的資金。其實,滿倉做多,就是貪心的一種具體表現。不放過任何機會和利潤的操作意圖,結果往往是被迫放棄更多的合適機會。
四忌自滿
有的投資者在剛進入股市的時候,還常常能有所斬獲,等到變成老股民之後,因為賺了些錢,學了些指標,讀了幾本書,就漸漸地盲目自信起來,追漲殺跌、快速進出,結果反而輸多贏少,虧損嚴重。
其實股市就如自然界有春夏秋冬一樣,是有漲有跌的。時間周期一到,內部系統風險就會釋放出來。驕傲自滿會阻礙投資者提高操作水平,會使投資者對股市的認識出現偏差。股市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任何人如果驕傲自滿,就會停滯不前,最終必將被股市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