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不擇時投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不擇時投資

發布時間: 2021-06-14 00:27:58

⑴ 為何說定投是投資理財最簡單的方法真的不用經常管嗎

不會擇時是小白在投資過程中遇到的主要風險之一,因為我們不知道市場什麼時候漲什麼時候跌,所以我建議小白投資者用定投的方式來均衡風險。下半部分我想說的是定投還能幫助我們普通投資者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踏空!


沒有人能夠預測什麼時候會漲什麼時候會跌,也沒有人能夠預測牛市的到來,我們要做的只是堅定的用定投的方式呆在市場中,利用波段來不斷的撿籌碼,一點點的積累。

所以說 定投能幫助小白投資者的是不會踏空行情,無論在行情好還是壞的時候,無論是買在高點還是低位,我們都不用慌張,做到心中有數,因為我們終會等到那一刻,等到真正牛市到來的時候一起享受資本的盛宴!

⑵ 基金投資應不應該擇時

這個主要看你手上這筆資金過多長時間用,如果可以長期閑置,達到五年以上,擇時帶來的效果不明顯,那麼長的時間跨度,可以說沒人可以預測。如果一兩年之內就要用,擇時當然很有必要。

⑶ 投資指數基金需要擇時嗎什麼時候賣出比較合適

任何投資都是要擇時的,買指數基金也一樣,最好的入場時間是大盤指數大趺的時候,買出的合適時機應該是指數到了一定的高位,漲不動了的時候。當然定投是另一回事,但初入時機仍應該是大盤在低位時。

⑷ 投資擇時最好的狀態是什麼想聽聽光大保德信機智姐怎麼說

對於擇時,其最理想的狀態便是能在低位建倉、高位拋出,抓准每一個大周期中的小趨勢。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擇時的難度實在太高,
所以也可以利用光大保德信的擇時工具擇時寶,來幫助我們最大程度優化擇時。

⑸ 長線投資,無論是擇股還是擇時,都不具備優勢

一、從長期來看權益投資是未來的方向
因此如果把投資周期拉得足夠長,以股票為代表的權益類投資無疑未來最能夠保證增值的品種。

二、中小投資者參與股票投資的方向在哪裡
所有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經理都感嘆:在大牛市中,幾乎不可能戰勝指數基金。所有的統計數據表明,20年長期投資,幾乎沒有人可以戰勝指數基金。
長期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不選股,二不選時,三不選基,讓你的投資業績穩居前1/6,懶人、笨人、忙人、股盲、基盲也能輕松戰勝投資專家。
從1957年至2012年,56年總收益35732倍,股神巴菲特的年復合收益率也僅有20.6%。
三、投資指數基金的N個理由
歷史數據表明,指數基金長期業績超過絕大多數基金,指數基金大多數年份排名穩居前列,指數基金持續壽命超過絕大多數基金。
1)主動型基金跑不贏被動型指數基金,1980年至2001年美國共同基金(相當於我國主動型基金)數量超過1萬個,只有2073家存活10年以上。這2千家基金選股風格各不相同,都試圖超越大盤指數,但10年中這些相對優秀的基金年復合收益率僅9.85%,同期美國所有上市公司加權指數平均年回報率18.26%。
2)選股很難戰勝指數,當前A股市場有3500多隻股票,需要從行業板塊、基本面或者技術面分析中篩選出自己滿意的股票難度較大,最關鍵的是自己精心篩選出來的股票未必就漲的好。
以中國國航(601111)為例,無論是從行業角度來看,還是從基本面及估值看,國航無疑是一隻很好的藍籌股,但同樣會面臨下跌,國航周K線走勢如下圖:
3)選時很難戰勝指數,到底什麼時候入市不同的投資者可能會有不同的選擇,有左側交易型,也有右側交易型,到底什麼時候是低點,什麼時候是高點,很非常不好判斷,因此擇時對一般投資者來說很難做到。
4)選基很難戰勝指數,只要是評級機構和專家通過各種所謂的模型、指標選擇出來的基金都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歷史數據表明從長期來看主動基金絕大多數都未能跑贏被動指數基金。
5)買指數基金更省事,不用研究宏觀行業個股和策略,這對廣大非專業的中小投資者來不具備專業投資能力,精力十分有限,因此選擇指數基金會更省事。
6)買指數基金更省心,不用關心排名、攀比以及基金經理表現的好壞,盡量減少人為的主觀判斷。

⑹ 什麼是量化投資

量化投資指的是一種投資方法,它是指通過數量化方式或計算機程序化發出買賣指令,以得到穩定收益為目標的交易方式。量化投資是一種定性思想的量化應用,它對大量的指標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一些有說服力的數據結論,然後通過計算機技術進行數學建模,並進行量化分析,從而得出一個比較契合實際的投資策略。
量化投資是指通過數量化方式及計算機程序化發出買賣指令,以獲取穩定收益為目的的交易方式。在海外的發展已有30多年的歷史,其投資業績穩定,市場規模和份額不斷擴大、得到了越來越多投資者認可。從全球市場的參與主體來看,按照管理資產的規模,全球排名前四以及前六位中的五家資管機構,都是依靠計算機技術來開展投資決策,由量化及程序化交易所管理的資金規模在不斷擴大。

⑺ 我2007年9月17日買了中郵成長59002基金 1000元 一直沒看過 請問到現在是不是沒錢了 謝

中郵核心成長混合590002

2007年9月17日單位凈值為1.1062

由於無法確定您當時基金申購的渠道,所有無法確認手續費率,忽略手續費率(最高不超過1.5%)計算如下,0.6672/1.1062*1000=603元,這個大概就是您目前的基金凈值。

之所以虧損較大,是因為您當時你買入時上證指數為5421點,距離歷史最高點6124僅一步之遙,隨後便爆發了全球金融危機。

您可以登陸您當時申購的渠道查詢,進行贖回等操作。

(7)不擇時投資擴展閱讀:

1、股票型基金,是指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投資股票的倉位不得低於80%。簡單來說理解,您買了一隻基金就相當於買了一籃子股票,幾十家公司全部倒閉的概率幾乎為0,而且基金公司有嚴格的風控體系,所以股票基金幾乎不會凈值歸零。

2、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投資股票基金,最簡單有效風險還相對可控的方式是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簡稱,是指在固定的時間(如每月8日)以固定的金額(如5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定投優點

(1)定期投資

投資者可能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些閑散資金,通過定期定額基金投資計劃所進行的投資增值,可以起到強制儲蓄的作用。

(2)不用擇時

投資的要訣就是「低買高賣」,但卻很少有人在投資時掌握到最佳的買賣點獲利,為避免這種人為的主觀判斷失誤,投資者可通過「定投計劃」來投資市場,不必在乎進場時點,不必在意市場價格,無需為其短期波動而改變長期投資決策。

(3)分散風險

資金是分期投入的,投資的成本有高有低,長期平均下來可以最大限度地分散投資風險。

(4)復利效果

「定投計劃」收益為復利效應,本金所產生的利息加入本金繼續衍生收益,通過利滾利的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復利效果越明顯。定投的復利效果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充分展現,因此不宜因市場短線波動而隨便終止。只要長線前景佳,市場短期下跌反而是累積更多便宜單位數的時機,一旦市場反彈,長期累積的單位數就可以一次獲利。

⑻ 如何擇時選擇不同類型的基金

基金投資到底需不需要擇時?很多投資者會有疑問,為什麼同樣是定投,設置的計劃開始時間不同,即使定投的金額、扣款的周期是相同的,收益差距也會非常大。
辨險識財專家認為不同類型基金,判斷買賣點的方式不一樣。
一般來說,基金的類型可以分為股票基金、指數基金、債券和貨幣基金,也有以上幾種產品皆有的混合基金。
相對來說,債券和貨幣基金比較穩定,雖然買點對基金的收益率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否「擇時」投資,其實對收益的影響並不大。
所以,「擇時」這個概念,對股票基金和指數基金來說,更為重要一點。
因為指數基金跟股票基金的走勢,基本上跟大A直接相關,簡單來說,如果能做到低凈值時買入,高凈值時賣出,那自然是最好的。
1、股票型基金
投資於股票資產的基金需要根據證券市場的變化來進行選擇,倉位越高則相關度越大,
因此對於股基來說,基金的回報主要取決於市場行情,然而股基的持倉永遠傾向於高倉位持有股票(80%以上),基金不可能為持有人的長遠利益而賣出股票,因此在A股估值高位的情況下,基金持有人面臨著很大的市場下跌風險。
所以,一個好的買點/賣點,往往出現在指數波動的前後。
一般來說,我們認為當指數出現了20%左右的跌幅後,或者20%左右的漲幅後,是比較好的買點。
相反,如果漲幅已經大於30%,這時候再追高,就很可能被套了。
那麼,如何具體判斷股票型基金買賣點呢?
買入方法一:回撤買法
優秀的偏股型基金,在牛市中的凈值表現特點是漲跌都具有連續性。但當基金凈值連續回撤到其周、月同類排名的後二分之一甚至在後三分之一時,買入或可以買到一個相對低位。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此種方法需要您選擇那些長期業績表現穩健,持續表現優秀的基金,不能只顧著看短期的漲跌。
方法二:啟動買法
很多時候,我們看好某隻基金,但是沒有抄底把握,覺得凈值太高,猶豫不決的時候,可以在基金開啟連續上漲階段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果斷買入。這樣,也許就能分享到基金回調結束後一輪中期行情帶來的收益。
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或許這只是一輪小行情或者是階段行情,隨後基金有可能再次回撤,乃至跌破先期買入價,但此時你千萬不要慌,也不要輕易割肉離場!可以定投補倉或主動大跌加倉,疊加使用效果更佳,通過不斷地低位加註,攤薄您自己的投資成本,並耐心等待下一輪行情的啟動。
止盈信號一:行情出現高點時
事實上,就算是投資大咖,都不能預測到每次波動的最高點和最低點。所以,比較聰明的做法就是提前設置你的止盈點!當基金的收益達到你預期收益(止盈點)時,考慮賣出50%-80%。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1)提前賣出部分基金份額,落袋為安,就算後續行情走低,也不必過於擔心;
(2)如果行情繼續高漲,你仍持有部分基金份額,從而分享後期漲幅所帶來的收益。
信號二:出現連續升息信號時
一般情況下,對於加息的預期,市場上的資金會向貨幣市場迴流,而使銀行間貨幣市場交易更加活躍。這樣一來,流入證券市場的資金流量就會減少,股價可能會出現下跌,那麼自然會連累部分權益類基金凈值的一並下跌。
信號三:基金經理更換時
基金經理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你的基金凈值漲幅高低。如果你的基金更換了經理,首先應先觀察新基金經理一段時間,如果確實不適合他的投資風格,那麼不妨及時賣出規避風險。
2、指數型基金
一般來說,看估值最直接的數據,就是PE(市盈率),針對指數估值目前所處的位置,我們可以分為幾個級別:
當PE低於歷史估值的30%分位時,為低估值,可以開始配置定投;
當PE高於歷史估值的70%分位時,為高估值,可以開始賣出。
簡單來說就是將指數的估值作為賣點和買點的判斷依據,原理是指數進入高估值的時候賣出,進入低估值時買入。
當然,估值對於寬指數基金(比如滬深300、中證500)的判斷效果更好。
但對行業基金,比如醫療、科技的話可能就難一點 ,因為醫葯指數成分不純,消費科技估值會一直很高。
舉個例子,比如說全指信息指數處於顯著的高估值階段,如果持有相關基金,擔心風險,我們便可以考慮將其賣出,轉配一些估值較低的品種。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能比較好地控制回撤,但缺點就是會錯過牛市泡沫部分的收益。
對於如何判斷指數估值的高低,則可以藉助市場上的一些估值工具。估值工具的操作原理是結合指數PE(估值)所處歷史百分位,尋找當前市場上估值相對較低的指數基金,估值水平越低,投資潛力越大。大家可以參考這個工具去判斷所持有基金的買點和賣點。
3、債券型基金
對基金中的債券類資產配置進行擇時,首先要考慮的最根本因素是宏觀經濟。只有充分把握了宏觀經濟形勢,才能准確抓住債券市場的投資機會。投資者在把握宏觀經濟形勢時,需要有一個涵蓋多種指標的更為宏觀的概念,這就是經濟周期。
當宏觀經濟形勢處於衰退期,利率處於下降通道,債券往往走出牛市行情。經濟開始復甦,持有股票會更適合。當經濟過熱,大宗商品與通脹齊飆,利率加速收緊,債券會更加艱難。最後經濟進入滯漲期,利率觸頂,債券又將迎來新的牛市周期。
此外,有些國家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存在著一定的「蹺蹺板」效應。如我國,股票市場變化對銀行體系資金流動的影響比較大,會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等的債券需求。當股票的收益率高時,債券的持有者會拋出債券,而投資於股票,債券的供給大於需求,價格下跌。
事實上,在市場的不同時期,配置債券、股票資產的比例是不同的,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經濟周期波動帶來的投資風險,投資人需要根據經濟周期來選擇具有逆周期性的投資標的。比如在經濟衰退期,市場更注重價值型股票的投資;在經濟復甦期,更注重小盤股、新興市場股票的投資。
總之,市場行情變化莫測,基金雖然是長期投資,但也不能買完就放著不動,還是得見機行事,根據投資環境和自身財務狀況進行不斷優化調整,制定出適合自己需求的投資組合。
另外辨險識財提醒:真正的擇時一定不是每天判斷凈值的漲跌,盲目跟風瞎買瞎賣,而是投資前做好對每一種市場變化的安排,有時候補倉也是一種擇時!

⑼ 為什麼說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停止定投是不明智的

自從去年10月以來,市場開始震盪下跌,去年開始基金定投的基民大多出現虧損,加上後市的不明朗,不少基民現正處於繼續還是終止定投的矛盾之中。對此,我認為,對於大多數定投基民而言,基金定投虧損正是前期買入的價格高了,現在市場下跌正是平抑成本的時候,目前終止定投並不合算。恰恰因為股市波動,基金定投的優勢才得以彰顯。通過定時定額的投資紀律實現高位減磅、低位加碼,長期堅持的投資者一定可以體驗到基金定投的好處。

要樹立三種投資信念

第一,長期定投不用擇時。宏觀經濟有周期性,股市也有牛熊市。因此,對於打算長期投資的投資者來說,在具體操作時也要緊盯股市乃至經濟的景氣周期。根據多數基金公司的推薦材料顯示,基金定投有隨時入市的特點,避免擇時的煩惱。對定投來說,無論什麼時候入市都是合適的。

第二,低位多買,攤薄成本。當市場呈現上漲走勢時,基金凈值相對較高,此時同額度資金買到的基金單位數量相應較少;而當市場呈現下跌走勢時,基金單位價格降低,此時能夠買到的基金單位數量增加。從一個較長時間段看,總投資由大量相對低位的基金份額和少量高價基金份額組成,攤薄的結果是每一單位的平均成本將會比單筆投資的單位成本低,這就減少了套牢的風險。

第三,積少成多,復利增值。基金定期定額投資的另一大優點是具有強制投資的功能,每月投入節余的小量金額,日積月累,長期享受復利的優勢。基金公司普遍建議,應以長期投資為核心理念,需要5-10年的持續投資才能產生巨大的復利效應。

⑽ 指數基金投資的擇時方法

記住:基金定投一定要用「成本平均法」來做定投。

定投中國式演進 (理財信譽第一人:柯洛平摘稿)
在中國,定投似乎與高端客戶絕緣。《理財師》的調查顯示,沒有一位理財師認為「百萬富翁適合做定投」。近九成的理財師認同定投是大眾投資,將重點推介對象定位於中青年工薪階層。
然而,海外的情況並非如此。在歐美國家,不僅普通的家庭會運用共同基金產品做定期投資,以此積累財富,達成養老、子女教育等長期的理財規劃目標,即使是擁有資產百萬的富有家庭也十分青睞定投的方式。

簡斌介紹,國外富有客戶雖然不需要過多考慮養老、子女教育的資金缺口,但是他們會利用風險較小、收益穩定的定投來做資產配置,平滑其他投資帶來的潛在損失風險,實現財富的增值保值,並為子女開設基金定投賬戶,實現巨額財富的代際傳承。
而中國的高端客戶考慮的是投資、再投資,不斷增加財富的絕對數字,理財觀念還沒有到財富保值和代際傳承的層面,也沒有切身體會到理財規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隨著社會財富水平的提高和法制的健全,中國財產繼承、遺產稅等問題都會提上日程。中國高端客戶的理財觀念會逐漸走向成熟,對定投的認知也會有深刻的改變。
雖然很少面對工薪階層客戶,基金定投仍是沈林靈必備的資產配置工具。「中高端客戶往往更能認同定投的長期投資理念,特別是對退休後的生活品質有要求,和打算以後送子女出國受教育的客戶。」她向高端客戶推薦的定投組合中海外基金較多,海外基金具有信息透明、業績較長且可比、信譽度較高的特點,更重要的是,國家不同、投資方向各異的基金能滿足高端客戶全球配置、分散風險的需求,而定投則對他們涉足陌生領域的風險起到平滑作用,因而更受青睞。
「長期」有多長?
子在國外,基金定投普遍要堅持10年或20年,最短也要5年。然而剛剛做定投一年多的客戶劉女士從未想到那麼長遠,「初步打算投三年,沒什麼固定的目標,達到預期收益就贖回一部分,業績不好也可以隨時退出」。
這種想法在定投客戶中相當普遍。由於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特殊性,策因素的主導導致經濟周期性不強,短期震盪幅度巨大,長期則走勢不明朗,投資者難以判斷和把握。因此,原本應該是長期概念的定投,在中國投資者的觀念里也變成了不確定,有了收益就趕緊離場。理財師胡茂柱認為,中國甚至還沒有適合做定投的市場。
中國式定投,從出發點就偏離了「正軌」。《理財師》調查的參與者中,52%同意基金定投「堅持長期投資的理念」,但在實際工作中,近10%的人感覺「機構力推且與個人業績掛鉤,有銷售壓力。」
在投資者和銷售人員都沒有「長期抗戰」准備的情況下,堅持定投就成為一紙空談。「資本游戲最能體現人類的本性,成功的人,很多時候要和大多數人的想法相反,行動要逆著自己的本性來,這很不容易」。簡斌認為,中國的投資者容易受到指數的漲跌、價格波動,以及周邊情緒的影響,很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決定。「所謂念經的人多,成佛的人少,就是這個道理。」
正因為10年、20年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清,理財師在推薦定投的時候更要講清楚「大方向」,比如,在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情況下,定投的預期收益為正的可能性較大;在通脹長期存在的情況下,定投的方式更有意義等。
「2009年會不會發生基金贖回潮?有可能,但不會像媒體渲染得那麼大。如果客戶的心態變化了,理財師就要做好心理撫慰,提醒他最初的目標,告訴他要想達到目標,有兩個必須要堅持的:一個是信念,另一個是耐心。」簡斌說。
「售後服務」缺失
在《理財師》調查中,絕大多數理財師認同對定投客戶進行長期跟蹤服務,46%的理財師認為應在銷售時就加以明確,48%認為不必硬性規定,視具體情況需要而定。但實際上,與客戶進行溝通,提醒客戶對定投組合進行調整的理財師少之又少。
在呂稼看來,售後服務是指當基金業績或者基金公司發生了變化,從維護客戶利益的角度出發,應該通知客戶做相應的調整;如果業績相對穩定,只需告訴客戶一些市場的基本情況,售後服務可以相對簡單。但他特別強調,這種服務沒有時間限制,應該一直貫徹客戶定投的整個期間。
簡斌則補充,「售後服務」包含兩層含意,一方面是追蹤客戶,每隔一段時間做相應測試,觀測客戶的投資屬性、風險承受度的變化。一方面,理財師要協助客戶追蹤產品,以及產品背後的資產管理人的變化情況。

更值得思考的是,售後服務並不僅僅給客戶利益帶來保證。沈林靈講了這樣一個例子。去年雷曼倒閉,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有的客戶坐不住了,問她是不是要把定投停掉。她告訴客戶,定投要看長期走勢,低迷的熊市正是以低成本投資的好機會,均攤了市場高點時的成本,相當於在收集籌碼。客戶聽從了她的勸解,在今年迎來了較好的態勢,對她的信任也加強了。「我很慶幸,這么大的熊市是發生在我為客戶做定投的初期,」她說。
長期對客戶的關注和維護,有利於建立長久而穩定的客戶關系;不斷的溝通過程,則是獲得信任並提供更多理財服務的良機。定投,無疑是那些有志於以理財為終身職業的理財師維系客戶的最佳實踐平台。
熊市給了定投一個生長的空間,但它是否能健康成長,則取決於多方努力。定投所遵循的理念,實質是「遠見決定財富」。看遠一點,才能找到大方向。這一點,投資者如是,理財師如是,金融機構亦如是。
(中國最大第三方理財機構:財商人生理財顧問公司特別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