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投機價值表現為股票在股票的二級市場中博取差價的能力。其具體表現為股價的絕對值越小,題材越豐富其投機價值越大。股票市場中的主力主要挖掘的就是個股的投機價值。只有對個股進行投機性炒作,才會在短時間內獲取較大的差價利潤。
㈡ 項目投資的特點是什麼
項目投資分為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產投資,投資的特點是具有單獨性和多次性固定性等特點,我不知你指哪個方面,按結構性質分還有競爭性投資等
㈢ 投資的四個特徵
(一)國際直接投資的規模迅速擴大,增長速度快速提高 二戰以來,世界范疇的對外直接投資有了空前的增長。據統計,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額,1960年為555億美元,1976年增至2872億美元,1981年達到5250億美元。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外國直接投資是外來資本的主要來源。根據對90多個發展中國家的統計,1981年到1985年期間,外國直接投資在其長期資本流入總額中的比重為30%,而1986年到1990年期間,這一比重增加到74%,而且對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二)國際直接投資市場以發達國家為主,主要在發達國家之間雙向流動 國際直接投資較之間接投資的風險更大,因此投資者除追求盈利外還尋求安全性。相對而言,發達國家的投資環境要優於發展中國家,投資者自然而然地就將發達國家作為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市場。 二戰前,國際直接投資的流向基本上是單向的,通常主要是資本主義國家將其資本投向自己的附屬地、附屬國。二戰後,尤其是70年代後,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國際直接投資主要轉向在發達國家之間進行,投向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在國際直接投資總額中的比重不斷下降。以美國為例,1950年美國私人對外直接投資累計總額中,發展中國家佔48.8%,發達國家佔48.2%,1960年發展中國家佔34%,發達國家佔60.6%,1980年發展中國家佔24.7%,發達國家佔73.5%。據統計,1990年發達國家之間的相互投資額佔世界直接投資總額的80%,美、歐、日的對外直接投資額佔世界直接投資總額的83%,其吸收的外來直接投資額佔世界各國吸收直接投資總額的70%。1996年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額為2950億美元,占吸收國際直接投資總額的85%,當年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額為2080億美元,占吸收國際直接投資總額的60%。可見,主要發達國家占據著國際直接投資的壟斷地位。在發達國家之間的國際直接投資格局中,美國的霸主地位逐漸喪失,歐、日地位不斷上升,形成了美、歐、日三足鼎立的格局。盡管如此,美國仍然是當今世界主要的對外直接投資國和外國直接投資的吸收國。 (三)亞太地區和拉美地區是發展中國家吸收國際直接投資的集中地區。 發達國家在向發展中國家直接投資不斷相對減少的同時,把流向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逐步集中在那些經濟發展較快、市場容量較大、基礎設施較好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主要是巴西、墨西哥、亞洲「四小龍」等。 拉美地區是吸收外國投資較早、較多的地區。拉美國家吸收外國直接投資在1950年為77億美元,到1980年增至625億美元,增長了8.1倍。80年代中期以後,拉美國家吸收外資的速度減慢,主要是墨西哥、巴西等國在利用外資政策上的失誤而造成巨額外債負擔的影響,以及一些國家政局不穩等因素所起的負面作用。但拉美經濟又有所改善,特別是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等國的經濟政策的變化,增強了國內、國外投資者的信心,刺激了這一地區外國直接投資的復甦。 亞太地區在1986年取代了拉美地區成為發展中國家中最大的吸收外國投資的地區。在1988年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直接投資中,59%是投向亞太地區的。1995年流向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直接投資達到650億美元,約佔全球對發展中國家直接投資總額的2/3。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後,國際投資者曾紛紛撤資,但隨著金融危機的解決亞太地區又成為吸收直接投資的有力競爭地區。 (四)國際直接投資主要流向高新技術產業部門和服務行業 二戰前,國際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採掘業和初級產品加工業。二戰後,隨著發展中國家石油、礦產資源的國有化和民族經濟的發展,外國壟斷資本對採掘業投資的比重逐漸下降,對製造業部門投資的比重明顯上升。而在占國際投資絕大部分的發達國家之間的直接投資中,雖然投向製造業的比重仍然較大,比如截止1988年底,美國對西歐的直接投資44.6%集中在製造業,西歐對美國的直接投資42.8%也集中在製造業。但隨著各發達國家產業結構高級化,外國直接投資的重點行業從傳統的製造業逐步轉向高新技術產業,如計算機、新能源、精密機械和生物工程等。出此之外,還繼續投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的行業。
㈣ 投資方式有哪些,各種投資方式的特點及利弊
各種投資管道比較
投資項目 所需資金 獲利方式 資金風險度 交易時間 買賣形式 被控製程度 資金靈活 手續費及稅項
銀行 100% 利息收入 通貨膨脹造成本金變相貶值 8小時 銀行排隊櫃台辦理 慢 暫時免稅,之前是20%
股票市場 100% 上漲時獲利
下跌時套牢 人為炒作
風險度高
(十個股民九個虧) 4小時 單向買賣
市價成交 高度控盤.政策干預.政府圈錢之地 一般 一般為1.2%
房地產市場 50%-100% 上漲獲利
否則只能看作保值 難以評估
資金易套牢 自尋買主 私人或中介公司 政策干預大 慢 交納各種稅金
期貨市場 10%左右 雙向交易
回報迅速 中等風險
有時間控制
強行平倉等 4小時 雙向交易
市價交易 中等控盤,部分品種高度控盤,如逼倉等 快 視品種而定,較高
外匯實盤 100% 上漲時獲利
下跌時獲利 難以獲利,資金 24小時 雙向買賣 無法控制
每天成交三萬億美元以上 慢 差價大
外匯市場 1%-5% 雙向交易
以小博大
回報迅速 本人控制 24小時 雙向交易
網上交易
電話下單均可 無法控制
每天成交三萬億美元以上 快 每手400元
基金市場 100% 上漲時獲利 他人投資,自己完全不知他人情況 8小時 他人投資,自己無法操作 慢 視品種而定
國際黃金 1%-5% 雙向交易
以小博大
回報迅速 有技巧性的止損將風險縮為最小 24小時 雙向交易
網上交易
電話下單均可 成交量無法估計 快 每手400港幣
股票與現貨黃金的區別
一、 股票屬於區域性市場,黃金是國際市場
二、 黃金市場每天的成交量比股票大很多,( 3萬億美金;150億人民幣)
三、 股票容易受莊家或集團操控
四、 從交易時間來看,股票是4小時交易,黃金是24小時交易
五、 從交易規則來看,股票只能買漲,黃金可買漲買跌
六、 股票有漲跌限制(A、B股10%),黃金沒有
七、 股票沒有杠桿,黃金的杠桿為1:100,利潤豐厚
八、 從品種來說,股票有一千多支,選股比較麻煩,黃金產品單一,比較容易分析
九、 上市公司可能因經營不善而清盤,化為烏有;黃金則永遠存在,而且一直是國際貨幣體系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十、 股票是100%的資金投入,黃金是10%的保證金投入
十一、 股票是T+1;黃金是T+0
債券與現貨黃金的區別
一、 收益不同。債券是獲得利息收入,利息固定;黃金是從價格差獲利
二、 流動性來說,債券有1年內的但多數期限較長,有的達到幾十年之久,變現慢;現貨黃金可隨時變現
權證與現貨黃金的區別
一、 權證有漲跌停限制,黃金沒有
二、 權證有到期日,黃金不受時間限制
三、 權證的標的資產種類繁多,黃金產品單一
外匯與現貨黃金的區別
一、 外匯每天的價格波動小,黃金價格波動大
二、 外匯種類繁多不利於分析,黃金品種單一
三、 外匯市場每天的成交量比黃金大
四、 外匯市場也存在操縱的情況
基金與現貨黃金的區別
一、 基金是把錢交給別人去理財,不能自己控制;黃金投資可以完全由自己來掌握
二、 股票型基金和大盤是同漲同跌的關系
三、 債券型基金收益低
四、 基金流動性差變現能力差,投資周期長;黃金變現快
五、 找好的投資公司或者正規的金融機構,避免被騙
㈤ 好的企業投資機會的主要特點
投資小,利潤高,有保證,風險幾率小 .+++「52709,,39,,53」
㈥ 值得長期投資的企業應該具有哪些特點
(一)他應該是能夠不斷開拓競爭的藍海,而不是僅僅在紅海與競爭對手面對面廝殺來保持競爭優勢的企業。
任何商業模式,技術創新,管理體系都不可能一直確保企業在一個競爭日益激烈的行業中一直保持高增長。尤其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和模式復制的速度是空前的,而資本卻在大部分時間中處於過量和飢渴的狀態。一個藍海市場一旦被成功挖掘,其變成紅海的時間已經越來越短。成功的企業,是能夠在其賴以成功的市場變成紅海之前或初期,已經提前布局新的藍海市場,以不斷保證企業的高成長。
在這方面,失敗的例子不勝枚舉。從施樂公司,到王安電腦,一個不能持續開拓藍海市場的企業,無論曾經是多麼偉大的市場先行者和領導者,最終依然無法保持其持續競爭力和成長性,最終在行業達到飽和之後無聲無息地被淘汰。
(二)他應該是始終保持開放心態,擁有對市場和客戶的敬畏之心的企業,而不是在成功之後進入唯我獨尊的傲慢和封閉狀態的企業。
一個成功的企業,一定擁有一個優秀領袖率領的傑出團隊,其成功故事往往都非常富有傳奇色彩。而成功後的光環和贊譽,同行的敬畏,後來者的推崇和模仿,也使一個造神運動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企業領導人個人被神話,企業文化被神化,企業團隊也被神化。潛移默化中,很多企業領導人和企業團隊開始逐漸丟失了創業期間始終保持的敬畏之心,開始變得自負。他們開始認為,自己掌握著行業發展的脈搏,領導者行業的潮流,是這個行業中最頂尖的力量。他們往往認為,自己對行業和消費者擁有當仁不讓的責任,他們有義務也有能力來引導和教育同行和消費者。他們可能因此而醉心於自己過往的輝煌和成功的經驗,開始主觀地計劃一個又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推出一個又一個看上去很美的產品和服務。他們認為,自己認為好的,一定也是市場認為好的,因為他們自己就是市場的引領者,是他們在引導甚至支配其他人,而不是反過來。
一個真正能夠保持持續高成長和優秀競爭力的企業,能夠一直保持對市場和客戶的敬畏,因為他們深深地懂得,當所有的對手都已經倒下的時候,他們自己本身已經成為了最強的對手,而且也將是其永遠的對手。
(三)他應該是能夠不斷創新來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優勢的企業。
一個能夠長期保持高增長的企業,一定需要具備獨特的核心競爭優勢,並且能夠通過創新來持續提升這一優勢。蘋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蘋果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對消費者行為,心理和潛在需求的精準把握, 而這一核心競爭力始終處於上升趨勢,使其每一次推出的電子消費品無不引領時代潮流。最近的例子則是前期飽受質疑的IPAD獲得了超乎預期的歡迎,這充分說明了蘋果對消費者需求的把握以及創造流行的能力已臻化境。
騰訊則是另一個把用戶體驗方面的核心競爭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例子。騰訊在即時通訊領域從模仿起家,但很快成為全球即時通訊領域當之無愧的王者,並成為該領域唯一能夠把業務拓展到互聯網消費應用的每一個領域並均取得優勢地位的企業。騰訊的核心競爭優勢始終在於其對用戶需求的精確把握,在服務內容上緊跟用戶體驗反饋的信息,持續創新,從簡單的即時聊天發展到QQ秀,QQ群,移動QQ,QQ空間,財付通,拍拍,QQ游戲等方方面面,並通過單一用戶ID將所有的服務串接起來,同時在每一項服務內部能夠持續推陳出新,從而最終形成了極高的用戶粘性,並成為其最堅固的競爭壁壘。
(四)他的業務應該能夠實現快速和低成本的擴張。
一個能夠長期保持高增長的企業,其業務模式往往需要具備能夠快速和低成本擴張的特點,從而使其業務彈性最大化,風險最低化。一個需要高投入,長建設周期來實現產能擴張的業務模式,由於市場和技術更新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以及各種不可測因素的影響,基本上不太可能脫離宏觀基本面而保持長期的高增長。這方面的例子,從味千為代表的連鎖餐飲,到騰訊,盛大,華誼兄弟等網上網下的娛樂服務平台和製造企業,都具備了輕資產,可快速復制的特點。
綜上所述,如果某些企業及其所在的行業具備了這些特點,那麼他很可能就是值得我們長期投資的一個理想標的,也將可能成為改變某些投資者一生命運的一個轉折點。
㈦ 項目投資的特點有哪些
具體還要去問一下有關投資與理財的專業人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