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白外匯儲備與國債的關系。
外匯儲備:是由中央銀行管理;來源:例如,是國外機構、企業、個人匯款等,用美元或者其他國家的貨幣與國內銀行兌換人民幣,說白了就是中央銀行用手裡的人民幣與外企等等換來的,不是我們自己的。
國債:是指一國政府發行的債券,一個國家管理收入和支出的部門是財政部;收入主要是指稅收,支出包括很多:軍事、公務員和教師工資、社會福利等等。當收不抵支的時候,財政部就需要發行國債,想社會機構、企業和老百姓借錢。
如果把外匯儲備用於國內,會造成貨幣貶值,因為對等的人民幣已經給了那些兌換人;如果再這些錢拿出來用,會造成錢太多,會引發通貨膨脹,物價升高,回到解放前老百姓用一麻袋的錢去買一盒火柴的情況。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貳』 賣美國國債相當於換回美元,提高外匯儲備嗎
由於我們和美國貿易關系特別緊密,所以我國的外匯儲備美元最多,為了美元外匯的安全,我們就會適時的用美元外匯購買美國國債。因為美國國債是用美國政府的信譽作擔保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已認購了8900億元的美國國債。這也是我們無奈的選擇。如果我們拋售拋售美國國債,對中國顯然是雙刃劍,既傷人,也傷己。中國大量拋售美元資產和美國國債會加劇美元疲軟,最終會迫使美聯儲局加息,使美國經濟復甦化為泡影。但美國很可能大幅度提高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導致中國商品無法進入美國,這將對中國經濟造成很大傷害,因為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目前中國還找不到一個可以替代美國的市場。一旦出口受阻,中國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經濟問題便會演變成為政治問題。 所以,拋售美國國債這個金融核 彈,相當於同歸於盡,非到萬不得已,不能出手。不過,作為一項政策選項,也無可厚非,軍方學者這時提出來,也是策略需要。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春節後就要召開,美方企圖利用今次對話逼人民幣升值,中國提出拋售美國國債,無非是想先聲奪人,封堵美國的嘴。對於中國來說,拋售美國國債風險很大,須周密策劃,不可意氣用事,但拒買美國國債則是毫無難度。奧巴馬政府的財政赤字驚人,不斷推出經濟刺激計劃,勢必繼續發行國債,中國沒必要再充當救火隊長,替美國埋單。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拒買美債,就是進攻。
『叄』 中國賣出美國的國債卷對他有什麼影響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是中美兩國雙贏,其實你完全沒有必要把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想得那麼復雜,碰巧兩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給一些小說家有了一些戲劇聯想罷了,買美國國債說白了就是我國靠外貿出口(也就是世界工廠)賺取了太多的美圓,為了保值增值,我國就購買美國的國債,美國的國債最安全收益穩定,總不能買伊拉克的國債吧!不好的就是美國國債收益低,如果老美的美圓一貶值,反過來我們的外匯資產還會縮水,中國也沒有太多辦法,只能靠升值增加進口減少出口,同時增加國內消費。
關於你說的利用手中的美國國債搞點金融風暴,你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這種觀點認為我國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是一種牽制美國的武器。通過拋售美國國債影響美元匯率和國內利率。而在國際上這種觀點被政治利用,比如前總統夫人希拉里將這一武器用於民主黨黨內選舉,她呼籲限制性的立法以阻止美國成為北京、上海或東京經濟的人質。她聲稱「美國國債超過44%由外國控制,讓美國特別容易受到攻擊」。
就拋售美國國債的後果來看,中國並非能比美國輕松。如果中國拋空美國國債,那麼將帶有標志性意義,國際市場的跟風不可避免。美元迴流將使得貶值成為美元的唯一選擇,而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負面影響毋庸置疑。另外,美國國債的拋售降低了美國國債的價格和收益率、提高了國債利率,而國債利率是美國重要的基準利率之一,影響著美國房貸市場利率水平,將進一步加劇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我國對外出口勢必將更加艱難,更多人的失業、工廠關閉我就不是說了,這種武器傷人又傷己。
美國是世界的唯一超級大國,軍事、科技、金融等都是世界第一,其國債安全性是最高的,而且流動性最好,你中國不買,日本、還有中東石油國家一樣會購買美國國債;當然,隨著美圓貶值,我國的美圓外匯資產出現了縮水,但是不買美國國債,縮水更嚴重;如果美圓反彈,或許會減輕資產出現的縮水。所以買美國國債不得已的選擇,不可能去買股票,那樣風險太高,虧損了怎麼辦,你看看中國的股市從6000點掉到2000多點,資產縮水多少?還有很多國內投資海外的QDII基金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虧損;如果去買工業資源,例如鐵礦石、石油等,中國買什麼就漲什麼,這些東西價格現在不知道翻了多少,因為國際炒家都在炒中國概念。
『肆』 國家之間的國債買賣是以什麼為交換的
用的是外匯儲備買對方國債的。
解答你這個問題前,先要給你介紹紙幣的價值定義的問題。紙幣是由紙做的。紙本身沒有價值,那怎麼才能讓紙做的東西被大火承認他有價值呢?就是一個國家的央行,要儲存一種很有價值的東西,當大家在緊急情況下,需要將紙做的貨幣向政府手中兌換出有實際價值的東西。所以,一個政府如果存有足夠的物資儲備,來兌現居民的這種需要,那麼這種紙幣就有了價值。不然一台機器,隨便印一張上面寫了100的紙,就能換走大米什麼的。那市場就完了。
中國用什麼東西作為儲備呢?是黃金+美元+歐元+日元+……一大堆外幣。而中國的國力還不強,手裡只有1000噸黃金。而美國有8000噸,加上IMF放在美國的3000噸,美國能直接取用的超過萬噸黃金。美國可以用黃金作為它的貨幣保證,但中國沒那麼多黃金,做不到這一點。所以中國的辦法是上述一堆東西作保。
另外,中國也當然考慮過一個問題,如果當那一堆東西里其中有一種掉價了,中國就受損失了。比如中國手裡原來有2萬億美元,而這2萬億美元是中國辛辛苦苦掙來的。可如果有一天,美元貶了一半下去,中國不就損失了一半么?但這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國內的老百姓也可能持有美元,也會因此手裡的錢貶值一半。這樣大量老百姓的資產就被美元貶值所掠奪了。
中國的辦法是外匯管制。所有做出口貿易的企業,一旦你賣出東西了,美國人肯定會給你美元。在接到美元的那天往後15天之內,必須把美元花掉,或者找銀行把美元兌換成RMB。這樣,國內的老百姓就不會持有大量美元了。從而避免外幣貶值對老百姓的掠奪了。但是這等於政府把外幣貶值的風險全包攬下了。所以中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外匯儲備。就因為這個外匯管制。
那麼為什麼明知美國人會印鈔票,但還要買美債呢?
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基本上買什麼什麼就漲價。如果買了石油,那老百姓天天用汽油就會更貴,所以不能買油,要是買黃金,黃金價能漲飛了~就不劃算。
只能買國債,可是一般的國家也不發行這么多國債,你想買,人家還不賣呢。只有美國發這么多。
如果不買,美國還是一樣要印鈔票。咱們外匯儲備的美元鈔票一樣會貶值。買了美債,就能讓美國少印點鈔票,還能給咱利息。相比之下,這是損失最少的辦法。
美國國債和美元現鈔在國際市場上,基本是有相同的購買力和流動性的。說白了,你拿一張100美元的國債債券,去美國照樣當100美元鈔票花。所以國庫里的美元換成美債,實質是沒有變化的。那為什麼不拿出來投資呢?
因為這些錢不能動!這些錢是作為RMB的幣值保證用的。就像美國存得8000噸黃金一個作用。美國雖然那麼多金子,但卻從來都是不拿出來賣得。中國沒那麼多金子,就只能拿外幣作為RMB價值保證。
為什麼要幣值保證呢?因為紙幣是紙做的。是政府賦予的紙幣價值。政府許諾這張寫著100的紙票字值這么多錢。但老百姓信任政府的這個許諾,不是靠信用,而是靠政府手裡有沒有那麼多物品來確保這些紙幣。如果一個老百姓說,我不想要紙幣了,拿著手裡的紙幣去政府,說給我換成現貨。政府就必須要拿出現貨才行。這樣紙幣的價值才有保障。中國存的是外匯,美國存的是黃金。世界上只有2個國家是用黃金來作保的,一個是美國一個是瑞士。其他國家都是用外匯作保的。
所以中國的外匯儲備至多換成外國國債或者實物物資作為儲備,不到緊急情況下不能用。投資就更不可以了。
雖然美國可以開動印鈔機還債,但做的太明顯,就會被人罵。畢竟不光中國外匯儲備用的美元,巴西、印度什麼的也一樣。開動印鈔機等於向這些國家明搶,搶一次倒是小事,萬一這些國家全都不買美債,改屯歐元了。美國以後想印鈔票,印出來都沒人要。所以,維護美元霸權就是他把必須要做的事。只有當美元是世界上唯一的國際通用儲備貨幣時,他才能靠印鈔票的方式,盤剝他國財富。每年印個2-3%的美元,全世界是感覺不明顯的。美國從1970年代,就開始做這件事,已經白白的從世界別的國家,掠奪了很多的財富了。一旦歐元取代了美元,美元每年多印2-3%,卻沒有國家願意存美元,所以美國就沒法用不值錢的紙票子,換來外國的真貨物。
所以,為了維護美國的大國形象和美元霸權,不能印的太快太急太明顯,是他的重要的任務。我們可以看到,每次美聯儲想多印鈔票了,美國評級機構就降低歐洲某國的評級,讓人們關注歐債危機。就是要給人一種感覺,相比不景氣的歐元,美元還稍微湊合~美國的思路就是,按住歐元,自己就是老大,自己的貨幣差勁不要緊,只要歐元比自己差就行了。
『伍』 炒外匯必看:國債與匯率有什麼關系
以美國為例:
大量發行國債對匯率的影響比較復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大量發行國債會增加貨幣供給,增加通貨膨脹,減少貨幣的購買力,所以從長期看美元的匯率應該相應的貶值。
第二:大量發行國債會提高利率,而利率提高意味著美元對許多短期資金增加了吸引力,可能引發游資進入美國,從而使美元升值。
第三:國債是一種負債,負債過多,可能導致債權人對其還債能力的懷疑而減少投資和放貸,從而導致美元需求減少,美元匯率下跌。
第四:增加國債可以刺激美國經濟,如果美國經濟強勁增長,則美元變得有吸引力,國外對美元的需求會大幅增加,美元匯率將上升。
『陸』 外匯和國債是什麼關系,外匯等於國債嗎
外匯是指我國境內的外國貨幣
國債是中央政府發行的債券
我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是以美國國債的形式存在的,這或許是外匯和國債之間唯一的一點聯系了
『柒』 關於外匯和國債
企業出口會獲得美元,因為中國是出口比進口多,也就是貿易順差,這樣獲得的美元較多,大家都想賣掉美元,把它換成人民幣,這樣會導致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
為了穩住匯率,央行向出口企業收購這些美元,同時給這些出口企業以相應的人民幣,這樣出口企業由持有美元變成了持有人民幣,市場上變成人民幣太多,也就是流動性過剩,會導致通脹。於是央行再賣出債券,當某公司或者銀行向央行買入債券的時候,央行同時也就回收了市場上過多的人民幣。
人民幣債券和美國國債都是要支付利息的,這個很好理解。
『捌』 買賣國債或外匯
你說的是央行的貨幣調控政策正回購和逆回購嗎??
還是你說的是個人或機構買賣國債外匯??
央行的正逆回購確是收或放銀根的短期工具!
正回購,就是央行放出了些國債,並且規定了收益率,和時限,央行規定的大銀行或機構去購買!
注意這和國債發債不同,國家國債那是長久的,只有持有到期才能對付,不到其之前只能轉讓!
正回購是把央行手中的國債暫時賣出來,並且規定好了收益率,和到期時,國債的所有權還在央行,他只是暫時用債換錢,是收緊銀根!
逆回購正好相反,他是規定好收益率和到期日,央行從機構手中暫時收回國債,放出現金,就是放開銀根!
注意正逆回購國債的所有權都沒有改變,不向買賣國債是改變了所有權的!
買賣外匯從根本上講不是收縮銀根的工具,他只是匯率干涉的工具!
『玖』 關於(股票、基金、期貨、黃金、外匯、國債)的簡單介紹和交易方式
我簡單的說下吧
股票:這個很普遍吧,就是在幾千支股裡面選擇一支,買入他家公司發售的股
交易方式是單向交易,就是只能做漲
基金:基金按它投資的結構可分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按它份額的固定與否又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一般我們說的基金大多是指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的特點是:主要看股市是否是牛市?一般來說:買進基金後如果是牛市就會賺錢。相反如果是熊市就會賠錢
交易方式跟股票一樣是單向的。
期貨:交易雙方不必在買賣發生的初期就交收實貨,而是共同約定在未來的某一時候交收實貨。期貨的炒作方式與股市十分相似,但又有十分明顯的區別。因為期貨是以小博大,有杠桿比例的,不像股票那樣要用交易金額的100%,但跟股票一樣每天只有4小時交易時間
交易方式是雙向交易,可以買漲也可以買跌,比較靈活
黃金:目前國內正規黃金投資的形式有:實物黃金,紙黃金,黃金期貨,黃金T+D
實物黃金:不用介紹了,很容易理解,買塊黃金等增值,沒有投資價值,意義在於保值。
紙黃金:類似於實物黃金,只不過手續費比實物黃金低一點,變現方便點。投資意義很低。
黃金期貨:保證金交易,可以做多做空雙向交易,每天四小時交易,有交割日期,到期必須交割,風險大。
黃金T+D:黃金期貨的升級品種,十倍杠桿,可以做多做空雙向交易,每天十小時交易,無交割日期,可無限持倉,T+0模式。
外匯:包括貨幣和黃金白銀外匯。1、成交量大,市場透明度高2、杠桿交易3、雙向交易
4、T+0模式,24小時不間斷交易
5、風險可控,可預設止損和限價點 通過設置止損和限價點,可以幫助交易者及時控制虧損 或鎖定獲利;6、交易迅速,即時成交
國債:就是買國家發行的債券,這個應該都知道的吧。。
除了這些理財方式,還有紙幣收藏,金銀幣收藏等實物投資,缺點較多,投資意義不大,不做詳細介紹了
『拾』 「國債、基金、證券、保險、外匯買賣、黃金買賣」請問這些東西是不是可以隨時買入和賣出
國債就是國家發行的債券,固定收益率,一般期限比較長,是國家大型建設項目融資;買入不容易,賣出也不能方便,持有時間較長,二級市場上可以交易。
基金是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例如,信託投資基金、單位信託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通常所說的基金是指證券投資基金,是基金公司發起向投資者融資,用於證券投資盈利向投資者分紅的投資方式,屬於被動理財。買入有的是按金額最低1000元,有的是按份額最低1000份,還有基金定投每月定投,門檻較低,但持續時間要3-5年。基金也有風險,很有可能虧錢,只適合沒有理財經驗的初學投資者和收入較低的年輕人。不適合頻繁交易。
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是證明證券持有人有權按其券面所載內容取得應有權益的書面證明。按其性質,不同證券分為證據證券,憑證證券、有價證券等等。一般就是說股票,股票,是上市公司針對股票發行的股份憑證或股東代碼,獲得公司經營的利潤的紅利分配,也可以在二級證券市場自由買賣公司股份,獲得差價利潤。股票是T+1交易,也就是今天買,明天才能賣。交易時間內才可以買賣。
外匯買賣 黃金買賣 都是可以隨時買入和賣出的。
黃金 就是黃金價格,黃金投資就是從黃金價格波動中賺取差價,外匯就是主權國家貨幣之外其他國家的貨幣,外匯投資就是從各國貨幣之間匯率的變動中賺取差價,黃金外匯投資都是T+0交易,隨時買賣;可以做多,做空;保證金交易,比較適合有一定資金,激進的投資者進行交易。
理財是要針對你的財務情況、理財目標、金融知識、風險承受能力和操作時間來有針對性的規劃的,是全方面的,個性化的,不是單純的讓你買基金做股票存銀行,而是實現你的財富增加的理財目標。針對你的情況 給你規劃 合理的配置資金和資產,做最適合的投資。
理財從總體上就是開源節流,以管錢為中心,以攢錢為起點,以生錢為重點,以護錢為保障。
你還是查看我的資料 或者我的網路空間 聯系我 我要知道你更多的情況。你一沒說收入,時間空閑的情況,二沒說資金有多少,理財目標,理財基礎如何,我也不能貿然給你推薦做什麼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