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北美戰爭美國國債英國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北美戰爭美國國債英國

發布時間: 2021-06-14 06:01:28

Ⅰ 英國為什麼竭力壓制北美經濟的發展

17世紀末「光榮革命」後,英國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並快速發展,而通過在18世紀中期的「七年戰爭」中在海外殖民地對法國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之後,大英帝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其經濟基礎即是建立在殖民地經濟之上的,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廣闊的殖民地獲得豐富的資源並將原材料運回本土,在本土工廠生產工業品,最後除滿足本國需要之外將剩餘產品傾銷回殖民地,以此從中獲利。對於英國而言,殖民地是其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是其稱霸全球的根基所在。
18世紀中期,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經濟發展迅速,北部工商業發達,中部盛產小麥,南部種植園經濟繁榮。北美生產的很多產品甚至能在國際市場上與英國產品一爭高低。在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Seven Year's War)中,為爭奪對北美殖民地的控制,英國與法國進行了長期的戰爭。英國雖然打敗了法國,控制了北美大部分地區,但因長期的戰爭而導致財政困難。於是,英國政府不斷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稅收,並實行高壓政策,對殖民地進行蠻橫的壓榨和殘酷的剝削,英國希望北美永遠做它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竭力壓制殖民地經濟發展,並從殖民地搜刮更多的財富。

Ⅱ 英國和美國在19世紀打過仗么

獨立戰爭以後,英國對於北美十三州的獨立一直耿耿於懷,時刻想恢復英國在那裡的殖民統治。它首先在外交上排擠美國,八年不派駐美大使;卻派出重兵占據著按《巴黎和約》的規定早就應撤出的同美國接壤的西北地區七個據點,直到1796年兩國簽訂《傑伊條約》後英軍才完全撤走,但仍在加拿大集結了軍隊時刻想重新佔領美國,英軍在北方的重兵壓境成為長期懸在建國初期美國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英國還利用在殖民統治時期造成的北美十三州在經濟上對英國本土的依賴使美國在渡過建國初期的危機後不得不成為英國的「經濟殖民地」,美國對英國的原材料出口佔了其出口總額的75%,而英國輸入美國的卻是高附加值的成品,英國從中扼取了大量的利潤,英國財政大臣洋洋自得地宣稱1789年的英國對美出口已達到獨立戰爭前的規模,美國政治上的獨立並未立即帶來經濟上的獨立。

曾在獨立戰爭中給予美國大力援助的法國在1789年7月14日爆發了資產階級大革命,波旁王朝被推翻。以曾參加美國獨立戰爭的拉法耶特伯爵(美國電影《愛國者》中法國志願者的原型)為首的一大批法國志願者成為這次革命的重要推動力量,拉法耶特伯爵還將巴士底獄的鑰匙送給了華盛頓,歷史就是這樣的峰迴路轉,舊勢力的掘墓人往往出身於舊勢力中高層,且多為年青人,不過拉法耶特與後來俄國的多餘人相比他是幸運的,畢竟他找到了實現自己理想的道路,雖說他也險些登上了革命的祭壇。據說美國人為了報恩將路易十六的兒子接到了美國避難,不管這是否屬實,華盛頓在拉法耶特被奧地利扣留期間將他的兒子接到身邊撫養卻是千真萬確。華盛頓與拉法耶特在艱苦的獨立戰爭中結下了名為同志、情同父子的深厚友誼,拉法耶特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如同白求恩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一樣。受法國革命的影響,美國在歐洲的利益受到了英、法兩國的侵害,特別是英國以執行大陸封鎖令為名大肆掠奪美國船隻,沉重打擊了美國人的經濟利益。美國欲排脫英國的經濟殖民政策與還擊英國侵害美國利益的行為成為爆發第二次獨立戰爭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美國資產階級和南方奴隸主早就對加拿大與廣袤的西部垂涎三尺了,他們想趁英國深陷在於拿破崙戰爭時把英國人從北美趕走吞並這兩個地方,同時南取佛羅里達。美國這時已十分熱衷於拓殖疆土,早在1802年,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就做了一筆好買賣:由於拿破崙當時在經濟上正處於困境,傑斐遜以區區6千萬法郎買下了法國佔領地路易斯安那,他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地產商。

1812年6月18日,美國國會批准總統麥迪遜的咨文,正式對英宣戰,第二次獨立戰爭爆發。這場戰爭又被稱為英美戰爭或經濟獨立戰爭,對於美英兩國的關系與美國的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

戰爭爆發時,美英兩國的軍事實力對比仍是懸殊的,美國第四任總統麥迪遜1809年上台時僅有正規軍3000人。他不顧國會的反對加緊進行戰爭准備,到1812年4月美國已有陸軍1.74萬人,其中有5000名是當年招收的新兵。美國人有個良好的習慣就是重視後勤保障,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無論是在作戰還是工作中。為增加軍隊後援機構的效費比美國於1812年3月設立了軍需部,類似於中國的總後勤部,陸軍部中設立了采購軍糧局,受陸軍部長領導。後勤供應從文官手中轉到了軍隊直接控制下。國會還成立了軍械部,負責軍事裝備的研製和生產,擴建了工兵與炮兵等技術兵種,新設立了坑道工兵與地雷工兵,擴充了西點軍校,並屯集了大量軍火,海防建設也初具規模,經過20多年建設,大西洋海岸已修建要塞24個,大炮三百餘門,新型快速戰艦六艘,十幾艘較小軍艦,150隻快艇,318艘私掠船。宣戰後美國國會授權將陸軍增至13個團2.5萬人,再增加5萬民兵服現役,還准備建造四艘戰列艦與六艘快速戰艦,但這些軍艦未等建造完成戰爭就已結束了。

這時的美國與獨立戰爭時相比經濟實力大增,全國人口770萬人,國土面積較獨立初期擴大四倍,工業革命已開始。英國人口1800萬人,陸軍總兵力近10萬人,海軍有15萬水兵,800艘軍艦,其中有230艘超過美國最大的軍艦,曾有人戲言:英國軍艦總數比美國大炮總數還多。但英國因歐洲大陸戰事的影響真正能投入的兵力不多,當時加拿大人口才50萬,駐加英軍僅有7000人,還在不斷抽調到歐洲戰場,另外還可動員民兵1萬人,戰爭開始時僅有1艘戰列艦與七艘快速艦,整個戰爭期間英軍最高兵力僅1.65萬人,還有2500名印第安人的支持。英軍的訓練與裝備均超過美軍,指揮人員有經驗,部隊戰鬥力強。美軍在人員數量方面佔有優勢,並佔有天時與部分人和,而英軍的海軍佔有優勢,掌握制海權,封鎖了美國海岸,在海軍的支持下英軍可以隨心所欲地調動兵力,在美軍的薄弱環節進行襲擊,取得了戰略主動權。而美軍的民兵雖多,但裝備差、素質低,這主要是組織性差,而不是槍法不好,肯塔基仍是槍手如雲的地方。美軍上層指揮人員腐敗無能,沒有戰斗經驗,陸軍少將迪爾博恩60多歲了從未指揮過團以上的隊伍,陸軍部長尤斯迪斯是文官,毫無軍事知識。

第二次獨立戰爭從1812年6月起到1815年1月止,共打了2年半,戰爭共有四個戰場,美加邊境、大西洋沿岸、墨西哥灣沿岸、海上,以美加邊境為重點,戰爭分為三個階段。

美國的進攻階段(1812.6.---1813)

這時的英軍兵力空虛,僅在加拿大駐軍4500人,形勢對美國十分有利,早在1812年初,美國陸軍部就擬定了戰略計劃。美軍的目標是奪取加拿大,要動員四、五萬兵員,分三路進攻,東路進攻加拿大首府蒙特利爾,中路從安大略湖兩側北進,西路從底特律向加拿大進攻。但開戰後,各州不願參戰,使徵兵額未達預定的4萬人,計劃被迫改變,麥迪遜總統決定進攻蒙特利爾,新英格蘭各州怕把戰火引到自己身邊,堅決反對開戰,西部地區則力主從大湖地區進攻,最後美放棄了三路進攻的計劃,先向西部地區進攻,美國的戰略一開始就埋下了隱患,沒有攻首---蒙特利爾,把加拿大一分為二,最後斷英軍的腿,通向大西洋的海路,迫使加拿大英軍投降。而是去進攻枝末---聖勞倫斯河支流及五大湖區。英軍一開始沒有準備,美軍達到了戰略的突然性。英將布羅克指揮軍隊在民兵和印第安人的支援下,於7、8兩月擊退了美軍進攻,還佔領了美國邊境上的幾個重要堡壘,8月15日迪爾本堡美國守軍35人在撤退途中遭印第安人伏擊全軍覆滅。8月16日密執安准州州長威廉?赫爾在防守底特律時一槍未發就率2500人向700名英軍繳械投降,英軍將重點轉到中路,10月12日晚在尼亞加拉河以1000人擊退了3美軍3000人的進攻,在這次戰斗中,美正規軍還未交兵便四散而逃,民兵則按兵不動。東路美軍11月向蒙特利爾進軍,但民兵拒絕進入加拿大,美軍只向前進攻了20公里就回師了,美軍三路進攻都失敗了,西北地區的印第安人紛紛開始參加對美作戰。這次作戰的失利與美國邦權過大有關,重大決策的產生可以是群策群力,但在具體執行中必須權力集中,這時再講民主就會出現美國當時遇到的情況,這也就是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民主與集中的問題,但這不應成為獨裁的借口。

在海戰方面美軍卻取得重大勝利,私掠船起了很大作用,海上游擊戰令英軍不知所措,以保羅?瓊斯為代表的獨立戰爭老兵留下的傳統仍然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戰爭的頭幾個月,美海軍就擊沉英艦三艘,俘獲英艦船500艘以上,使英國大為震驚。海戰的勝利抵銷了陸戰的慘敗,很多美國人都認為戰爭已經打贏了。

這一段戰事,美軍陸敗海勝,陸敗原因是陸軍指揮人員無能,麥迪遜總統缺乏軍事才能,陸軍部長尤斯迪斯指揮不得力,如宣戰的當天讓赫爾趕到底特律而不告訴他戰爭已經開始,使他措手不及而率眾投降,而當迪爾博恩任西北戰區司令時,卻認為底特律不在他的轄區,對赫爾不管不問,尤斯迪斯對此幾周不去糾正。想起來赫爾也是夠慘的,這簡直就是迫害,當時他主動投降也是為了避免無謂的犧牲。不過當時要是由共產黨當領導肯定會血戰到底,主動投降是不為接受的,這兩種行為到底哪種更有利於歷史進程還真是讓人費思量。美軍還缺乏訓練部隊紀律渙散,民兵本位思想嚴重,只想守家衛土不願支援正規軍作戰,1812年改建的後勤供應系統沒經過調試,效率低下,部隊供應時常得不到及時的供應,大大影響了戰鬥力,哈里森率軍在西北地區作戰時,就主要靠老百姓製造子彈和衣服來支援作戰,美軍失去了得勝的大好時機。

英軍轉守為攻奪取主動權(1813-1814)

1813年英軍從歐洲抽調了大批海軍到北美,掌握了制海權,從而奪取了戰略上的主動權,只是陸軍還難以抽調較大兵力因而無法擴大戰果。

美軍吸取了前段作戰的教訓,改組了指揮機構,由約翰?阿姆斯特朗取代了尤斯蒂斯任陸軍部長。國會設立了總參謀部協助陸軍部長指揮戰爭,大提高了部隊的指揮作戰效率。這一階段美軍的目標是收復底特律,加強五大湖區的的水上力量,越過安大略湖進攻加拿大,作戰范圍擴大到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主戰場是五大湖區。在底特律,1813年初美軍在哈利遜指揮下兵分三攻底特律。布羅克指揮英軍,不等三路美軍會師就將其中兩路擊潰,美軍有900人遭到屠殺,以後戰事轉到五大湖區。

五大湖區是通往加拿大的門戶,以安大略湖最為重要。1813年4月美軍在安大略湖海軍的支持下,攻佔了上加拿大首府約克(今多倫多),焚毀此城後撒出,為爭奪對五大湖的控制,雙方開展了造艦競賽。9 月10日美軍司令佩利率領由9艘艦艇組成了小艦隊,同英艦隊在伊利湖的普特因灣激戰,迫使擁有6艘軍艦的英國艦隊扯起白旗,這是英國海軍史上唯一的一次整個艦隊投降的事件。美軍控制了伊利湖就打開了通往安大略湖的門戶,切斷了英軍的後勤供應線,迫使英軍撤出底特律,美軍哈里森部3500人乘機追擊,10月5日在泰唔士河邊的莫拉維安鎮追上了英國與印第安人組成的聯合部隊約1600人,將其擊敗,英軍被殲500多人,被俘600多人,印第安人著名首領特庫姆塞被殺。這是美軍當年在陸戰中取得的唯一次勝利,它使英印聯盟瓦解,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控制,10月,美軍13000人兵分兩路向蒙特利爾發起鉗形攻勢,但還未到蒙特利爾就被英軍擊退,到了年底,英軍舉行反攻,將美軍趕出了喬治堡。在比伏坦之戰中印第安人殲滅了美軍一支小部隊,不久英軍又攻佔了尼亞加拉,加強了對美加邊境的控制。

1813年春天,英國海軍對從緬因到弗吉利亞的整個東海岸進行炮擊、騷擾、燒毀了一些工廠和村莊,美國軍民進行了抵抗,如6月22日諾福克保衛戰,美軍以寡敵眾,擊退了英軍2000人的海陸攻擊,使英軍傷亡81人,美軍無一傷亡。在墨西哥灣沿岸美軍主要與受英軍挑拔的克里克印第安人作戰,在米克斯堡之戰中,克里克人擊敗美軍,美軍400多人戰死,500人被俘。

在海戰方面,英海軍封鎖了美國海岸,一部分美艦再也沒在這場戰爭中露面。英國加強了對商船的保護,美國的私掠船受到扼制,只有少數艦只突破英海軍的防線,其中「厄塞克斯」號戰艦曾繞過合恩角進入太平洋,6個月捕獲了價值2500萬元的英國船隻,「大黃蜂」號也曾俘獲英國「孔雀」號戰艦。美國人有個習慣,就是喜歡將歷史上曾取得重大戰果的艦名反復使用,這「大黃蜂」號就成了美國海軍長期使用的艦名了,與此類似的還有「企業」號等。

這一段戰事中,陸戰改觀是因指揮機構改組,海戰失利是因敵我力量發生重大逆轉,美軍這種勤於改革的習慣恐怕只有在中蘇軍隊中才有,而中國的軍隊近來是越來越不思進取了,不知這是否與軍中高層缺少年輕人有關。老前輩是我們永遠的學習榜樣,但老前輩也要學會與時俱進,不然落得個與布瓊尼一樣的下場可是不值,雖說我是很喜歡看《第一騎兵軍》的。

美軍打破英軍進攻(1814-1815.1)

美軍鑒於上一階段的戰況,進一步實行軍事改組,大膽啟用年輕軍官以取代老朽無能的將領。提升立有軍功的雅各布?布朗為少將,指揮尼亞加拉前線部隊,提升39歲的喬治?伊澤比為尚普蘭湖前線的司令。還提拔了斯科特、安德魯?傑克遜等6名軍官為准將。高級指揮人員的年齡從60歲降至36歲,進一步提高了指揮效率與領導層的活力。以北部戰區副司令斯科特為首的一批軍官加強了軍事訓練,斯科特以斯圖本為榜樣,用教範嚴格進行訓練,他還親自對軍官講課,教授步槍、刺刀的戰術應用,再由軍官回去教士兵,每天進行10小時的訓練,嚴明軍紀,槍處決逃兵,美軍戰鬥力有較大提高。

在這期間,英國從歐洲戰火中脫身,抽調出大批軍力投入到北美戰場,英國掌握了戰略主動權,一方面從東部沿海地區選擇美軍防線的空隙,發起了一系列的攻擊,一方面計劃從尼亞加拉、尚普蘭湖和新奧爾良湖三個方向南北夾擊,並進攻切薩皮克灣。美國一度入於困境。

在陸戰方面,雙方展開了更激烈的拉鋸戰,在大湖區,雙方競相建造更大的戰艦,以奪取主動權。在尼亞加拉方向,7月3日,美軍攻佔重鎮伊利堡,7月5日,雙方在奇普瓦一線展開激戰,經斯科特訓練的4000名美軍第一次與英軍面對面交鋒,展開了白刃戰,擊退了英軍,使英軍大為震驚。此次交戰美軍傷亡了335人,英軍也傷亡了664人。7月25日,美軍在隆迪斯蘭與英軍激戰後撤出,2000名美傷亡了853人,英軍傷亡了878人。這兩次戰役顯示美軍戰鬥力有很大提高。1814年8月,普雷沃斯特准備率英軍沿傳統的尚普蘭湖——哈得遜河一線入侵美國。9月11日,麥克多諾指揮美軍14艘軍艦與2倍於已的英艦隊作戰,取得大勝,並俘獲英艦4艘,迫使英軍退回了加拿大。「麥克多諾大捷」(又叫普拉茨堡戰役)解除了英軍從加拿大入侵紐約和佛蒙特的威脅,並對雙方正在比利時舉行的會談起了重大影響,迫使英國放棄了強硬立場。

在東海岸,8月19日羅斯率領4000名英軍在切薩皮克灣登陸,其中2000直迫華盛頓。美軍集中正規軍和發兵共7000人阻擊,但在300名英軍面前卻潰不成軍,麥迪遜總統及政府成員逃往費吉尼亞山區。8月24日25日英軍佔領華盛頓,為報復美軍年前對約克鎮和紐瓦克的破壞,放火焚毀了白宮與除專利局以外的政府建築物。由於華盛頓失守,阿姆斯特朗引咎辭職,由門羅接任。9月12至14日,英軍從海陸兩方面進攻巴爾的摩,美正規軍和民兵奮起抗擊,擊斃了英軍司令羅斯將軍。在麥克亨利堡要塞美冒著槍林彈雨英勇戰斗,律師費朗西斯?斯科特?基在英軍集中營中看到堡壘上空迎風招展的星條旗,激動萬分,譜寫了傳世之曲《星條旗永不落》,這首歌後來成為美國國歌,在華盛頓地區的戰斗中,英軍傷亡294人,美軍傷亡200餘人。美國白宮被毀比火燒圓明園還早了幾十年,不管別人說麥迪遜是志大才疏還是什麼,我始終認為身體羸弱的他做得比清朝皇帝強多了,在困難中他沒有屈服,而是迅速組織撤退,進行反攻,最後奪回首都,如當時清朝上層統治者有他一半的堅韌也不會有近代中國近百年的屈辱。不過仔細一想,如當時清朝能使中國跟上世界發展的腳步,中國最多也就是個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因為當時已不是發展資本主義的最好時期了,日本就是例子。正是因為清朝政府及以後歷代政府的完全腐敗才培育了社會主義在中國的開花、結果,當今的中國儼然已是人類社會一代新制度的代表,前途不可限量。

在墨西哥灣一線,傑克遜率2500人及印第安軍從1813年11月至1814年4月向克里克人發動6次攻勢,最後在亞拉巴馬州的馬蹄灣打敗了克里克人,屠殺了557名克里克人,迫使克里克人割地求和,傑克遜損失不到50人,1814年8月,英軍又唆使克里克人挑起戰爭。傑克遜又率軍於11月7日攻陷了彭薩科拉,打敗了克里克人,粉碎了英軍的牽制企圖,並使英國徹底失去了克里克人的協同作戰。美國控制了亞拉巴馬的大部分。1814年12月,英國50多艘戰艦和7500名士兵企圖攻佔美國南方的戰略重鎮新奧爾良,進而奪取墨西哥灣沒岸地區,以便作為和談中計價還價的籌碼,同時英國還企圖使路易斯安那與美國分離,當時防守新奧爾良的美軍只有6000人,其中75%是民兵,海軍只有2艘小軍艦與幾只炮艇。美軍城防司令傑克遜下令構築堅固工事,精心嚴密組織防禦。傑克遜對敵人可能進攻的路線作了研究,決定對其中的6條路線嚴加防守。為了保衛新奧爾良,他召集了一支「世界化的軍隊」,其中包括一些海軍陸戰隊士兵、水手,幾個正規團,田納西和肯塔基的民兵和志願兵,路易斯安那的民兵,2個旅的新奧爾良自由黑人,還有800名海盜。

面對傑克遜的阻擊,英軍也絞盡腦汁研究最佳的進攻路線。在經過周密策劃後,一支英軍神不知鬼不覺地跨過了博格納湖,他們還發現了一條通往內陸但卻不知為什麼無人防守的路可以直逼城下,當英軍順利進至離城關只有9英里遠的地方。消息傳到傑克遜那裡後,傑克遜以彭大將軍式的氣魄聲言,「不能讓英軍在我們的土地上過夜」。於是,他率軍乘夜襲擊了基恩的陣地,英軍的刺刀與美軍的刀斧相互砍殺,展開了一場混戰。

這次戰役被稱為第一次新奧爾良戰役,雙方幾近打成平手,傑克遜損失少些,略占上風。但從戰術需要出發,第一次新奧爾良戰役後,傑克遜後撤了兩英里,在寬闊而又無水的羅德里格斯運河後面30碼的地方修築了防禦陣地。陣地右臨密西西比河,左靠長著柏樹的沼澤,使敵人很難從側面發動進攻。陣地前方是一片開闊地,可在傑克遜部隊火力的控制之下。

聖誕節那天,英內閣任命的陸軍指揮官帕克南趕到戰場,並於12月28日和元旦對美軍發動了兩次進攻,雙方又打成平手,這兩次戰役被稱為第二次、第三次新奧爾良戰役。第四次戰役發生在1月8日,帕克南派遣回個西印度群島的黑人團強行通過沼澤,主攻路線沿沼澤地的柏樹邊緣進行,並把一支預備隊部署在戰場的中央,以備急用。還命令一個縱隊沿密西西比河大堤向前突擊,可謂多管齊下。不僅如此,他還率一路步兵渡過河對岸,襲擊美軍炮兵。

英軍原計劃在晚上發起進攻,但因故耽誤了一些時間,戰役發起的時間只好被推遲至第二天清早。剛好這天早上有大霧,濃濃的大霧遮掩了他們的行動,似乎讓英國人交上了好運。大霧消散時,他們離美軍的陣地還有650碼。接著,一場廝殺開始了。

到上午8點半,戰斗結束,大約有2000多名英軍橫七豎八地躺在開闊地上。當傑克遜得知美軍的傷亡人數僅有71名時,他振臂高呼:「造物主之手在冥冥中庇護了我的士兵。」 1815年1月8日,帕克南爵士指揮5300名英軍向新奧爾良發起進攻。早已森嚴壁壘的美軍以堅決猛烈的炮火打退了英軍。英軍傷亡被俘達2000人,帕克南也在此役斃命, 這是這場戰爭中的最後一戰,美軍取得了最大的勝利,不過此戰對戰爭結局已無多大影響了,因為《根特和約》早在關個月前就已簽字了,由於通訊設備落後,這一消息來遲了。但「新奧爾良大捷」仍作為美國贏得第二次美英戰爭的重要標志載入史冊。這次戰役使美國正式成為被西方列強承認的強國,對美國人具有非凡的意義,就如同我們經常提到朝鮮戰爭一樣。

第二次獨立戰爭是美國成立後發動的第一次大規模對外戰爭,這時的美國正處於上升時期,兵民積極向上,獨立戰爭中的少年已成長為國家棟梁,而老一代中托馬斯?傑弗遜尚在人世,可以為他們出謀劃策,所以盡管美國在戰爭初期受到了不少挫折,但最終仍取得了勝利,這可不是僥幸!

Ⅲ 描述18世紀英國和法國為爭奪北美殖民地的戰爭,過程,結果,具體原因。

一、戰爭名稱:北美殖民地戰爭

二、戰爭過程:

1、威廉王戰爭(威廉王之戰)

1689年,因光榮革命成為英王的威廉三世參加歐洲的奧格斯堡同盟,英法的對立開始。因此,在北美的英屬美洲和法屬加拿大也發生戰爭,但是,未獲得決定性的結果,因1697年的雷斯威克條約而停戰。

2、安妮女王戰爭(安妮女王之戰)

呼應歐洲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而開始的北美殖民地戰爭(1702年~1713年),英軍佔領法屬阿卡迪亞的皇家港,根據1713年的烏特勒支條約,獲得加拿大東部的紐芬蘭島和哈得遜灣地域。

三、結果:

戰爭進行中,英國漸次掌握優勢。但是,英國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反而導致新英格蘭殖民地的喪失。法國的威脅消失後,新英格蘭殖民地不再需要英國的軍事保護。《巴黎條約》簽訂的12年後,爆發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

四、原因:主因是擴張中的英法北美殖民地因西部或內陸地域支配權的競合,另外,歐洲爆發戰爭也必定波及北美大陸。

(3)北美戰爭美國國債英國擴展閱讀:

英法百年戰爭:

北歐維京海盜騷擾侵略法國海岸由來已久。卡洛林王朝時期,法蘭克統治者查理三世同意這些北歐人在法國海岸諾曼底定居下來,他們後來建立了諾曼底公國。

1066年諾曼底人在征服者威廉的統帥下成功地入侵英格蘭,他們同時統治著英格蘭和諾曼底。

1216年盎格魯—諾曼統治者失去了對諾曼底的控制,

12世紀中,英國金雀花王朝在法國佔有廣闊領地,

12~13世紀,法國國王逐漸奪回部分被英王佔領的土地。

14世紀初,英國仍占據法國南部阿基坦地區,成為法國政治統一的最大障礙,法國人試圖把英國人由法國西南部趕走,從而統一法國。英國當然不願退出,並欲奪回祖先的土地如諾曼底、曼恩、安茹等。

當時英法兩國因為貿易利益的關系,均對佛蘭德斯作出爭奪,使它們之間的沖突加深。

1328年,法國佔領佛蘭德,英王愛德華三世(1327~1377在位)下令禁止羊毛出口。佛蘭德因失去原料來源,轉而支持英國的百年戰爭中戰場上的法軍反法政策。

亨利二世採取耍賴戰略,他一方面承認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是他法律上的主人,另一方面又對法王的命令置若罔聞,根本不履行作為法國貴族的任何義務。

對於一個不但擁有國王頭銜、而且領土比自己大兩倍以上的強橫逆臣,路易七世和世界上任何有尊嚴和權力欲的封建君主一樣,把亨利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想盡一切辦法戰勝亨利,奪回本應屬於自己、屬於法蘭西國王的法國領土。

Ⅳ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的時候,英國是什麽情況為何當時不再次殺來北美,重新佔領美國真心求解!

希望LZ注意,你應該改變那種傳統的、功利的、吞邦滅國的思想,也不要輕視道義。近代以來,國與國之間未必一定要你死我活,佔領別國的國土,滅掉別國的國家,都未必真的就符合本國利益。決定國家行為的只有國家利益。
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再來看當時的情況:
首先,英國打美國沒有道義優勢。英國近代史上的擴張基本上都是十字軍式的戰爭,以擴大西方文明影響,傳播基督教,征服野蠻為口號,所以得到了普遍的支持。可是美國呢?雖然在西方人的眼中美國也是落後的,但畢竟是高貴的白種人的國度。而且,當初英國已經簽字同意美國獨立了,美國還是為了維護國家統一而進行的戰爭,所以於情於理,英國都沒有資格干預美國內戰。
其次,英國打美國沒有利益。當時的美國可和現在不一樣,比起當時的歐洲要落後太多了,英國何需費時費力去征服這樣的地區呢?而且你注意,1861年還發生了什麼大事?沒錯,第二次鴉片戰爭,這表明當時英國主要的注意力都投入了發展東方地區上,根本無暇顧及美國。
最後,就是美國人的態度。美國當年是從英國統治下獨立出來的,這是美國的民族榮耀,所以美國絕不會願意重新回到英國的統治。一旦英國入侵美國,很有可能造成南北雙方立刻和解,聯合對抗英國的局面。即使英國憑借絕對優勢征服了美國,那也無法征服人心,有什麼用呢?

Ⅳ 美國獨立戰爭後經濟

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勝利,但是獨立並沒有自然而然地帶來繁榮和發展。獨立戰爭期間,由於對英貿易的滯阻,北美的製造業得到了一定發展,但從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看則仍遠落後於英國。戰爭結束後,英國利用自身強大的製造業和商業優勢,一方面對美國的出口實施嚴厲的商業限制,包括禁止美國貨進入西印度群島;另一方面則向美國大量傾銷英國貨。獨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運往英國的生鐵為3929噸,1791年下降為797噸。煙草、稻米、藍靛等大宗農產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帶累商業和航海業停滯,造船業衰落。據統計,從1784年到1786年,美國從英國進口的貨物總值約為760萬英鎊,而同期美國向英國出口則僅為249萬英鎊,逆差高達521萬英鎊。出口萎縮、市場縮小,使價格大幅下跌,商人、農場主紛紛破產,債務鏈條破裂,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動盪,許多地方爆發了農民起義,最著名是的謝司起義。在美國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稱為「危機時期」。從競爭的觀點來看,其實質是英國挾裹著其市場競爭的強者優勢對新獨立的弱小的美國進行打擊,以經濟殖民來代替政治、軍事殖民。
危機給美國上層社會帶來了廣泛的沖擊,「美國向何處去」一時成為報紙和小冊子所討論的焦點。在一片喧囂聲中,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兩大聲音至今仍清晰可辨。推崇自由貿易多為南部大種植園主、北部大商人。在危機時期,南部大種植園主兼並了大量小農的土地,鞏固了競爭地位,他們雖然對英國限制出口不滿,卻得益於優質廉價的工業品。因此他們主張自由貿易,一方面要求英國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試圖擺脫英國的商業壟斷,開拓南歐、北歐市場及其他全球市場,同時則加快向西部擴張,將西部廣袤的土地變為農產品的生產基地,以增強美國農產品的競爭力。北部大商人也主張自由貿易,因為他們的利益得益於對外貿易的擴大,無論進出口是否出現逆差,只要貿易總額上升,就少不了他們的利潤。主張貿易保護者成份比較復雜,既有保衛獨立戰爭成果的愛國主義成份,又有在謝司起義前鞏固統治秩序的成份,既有受英國打擊最沉重的廣大小農,又有為數不多的製造業主。由於當時主要矛盾是抵制英國的經濟侵略,因此,主張增強邦聯政府力量、加強貿易保護的代表,財政部長漢密爾頓事實上控制了政府決策。漢密爾頓認為英國的力量來源在於製造業,因此美國必須重視製造業的發展。而要發展製造業,則必須有政府保護。他指出需要政府保護的三個理由,一,外國政府對製造業有保護和獎勵;二,農業國居民出於習慣往往不願意輕易放棄自己熟悉的職業;三,製造業國在技術、資金、市場方面已經具有優勢,這就使「最新建立製造業的國家與製造業已成熟的國家在平等條件下進行競爭,在多數情況下是不可行的。」
遺憾的是,盡管漢密爾頓提出加強聯邦政府權力、重視製造業、提倡貿易保護的一攬子方案,但由於當時美國社會經濟結構由依附於英國的種植園主和大商人主導,故唯一落實的是加強了聯邦政府權力,建立了財政稅收制度,恢復了公共信用,順利發行了新國債,使聯邦政府不再有名無實。然而漢密爾頓所珍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卻未得到推行,1789年的的關稅法案規定進口稅率僅為9%,遠不足以保護新生的製造業。英國知道自己的競爭優勢所在,一開始就禁止機器和技術以及技術人員外流。由於西部土地的吸引,美國工人的工資平均又比英國高1/3到1/2。加以英國企業主資金雄厚,有現成的銷售網路等因素,使美國製造業舉步維艱。1801年的326家股份公司中,只有8家投資於製造業,僅占總數的2.4%。
如果照此發展下去,美國很難擺脫後來中南美洲各國的命運,成為歐洲工業國的附庸。因為主宰著獨立後美國社會的是大農場主和大商人,他們都從依附地位中獲益。發展製造業的每一個重大措施都與這個既得利益集團相抵觸,徵收高關稅首先種植園主要花更多的錢購買歐洲的工業消費品,如果對方實施報復性措施,則還會連帶出口下降,價格下跌,收入減少。在這種社會經濟結構中,資源越豐富就越可以依賴開發資源來獲取收益,就越缺乏發展製造業的動力。傑斐遜的自由貿易主義和農業國之夢,正是建立在對美國豐富資源的依賴上。這個甜美、舒適的夢完全有可能將美國的製造業膩死。
正當美國迷迷糊糊地做著西部農業夢的時候,英國的軍艦的炮聲把它驚醒了。1807年,英國為與拿破崙作戰,炮擊美國戰艦「切薩皮克號」,強征艦上海員。此舉激起了強烈的反英愛國情緒,1807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禁運法案》,禁止一切船隻離開美國前往外國港口,意在用中斷對英國的農產品供應來教訓英國。不料,禁運不僅沒能給英國造成傷害(英國可以從世界其他國家進口糧食,本國也生產糧食),反而使美國經濟全面癱瘓。禁運充分暴露了美國經濟的殖民性和依附性。1807-1808年,美國出口下降88%,進口下降59%,航海業瀕臨破產,大批海員失業,北部的大小商人損失慘重,農產品價格不斷下跌,小農場主和小業主紛紛破產,工業消費品供應發生嚴重困難,關稅收入急劇減少,財政出現巨額虧空。在強大的壓力下,《禁運法案》不得不在1809年初取消。然而,正是這個禁運風潮,使美國製造業得到了空前發展,至1810年製造業的生產總值達到1.2億美元,相當於禁運前出口總額的2/3。禁運使國內製造業不再面對國外競爭,工業品價格上漲又使製造業利潤大增,航海業、對外商業的蕭條促使大量的資金投入到製造業。更重要的是,禁運使美國人初步懂得了製造業對於民族獨立和國家強大的重要性,從而為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擺脫經濟的依附性帶來了第一線光明。但是,就在普通美國人得出上述結論時,作為權力結構核心的部分大農場主和商人卻增強了依附性,更害怕與英國打貿易戰。因此,禁運結束剛後,財政部長加勒庭提交國會一份《關於製造業的報告》又被擱置了。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美國的讓步並沒有換來英國的回報,英國繼續劫掠美國船隻。再加上美國國內西部擴張主義者的鼓動,1812年,美英正式交戰。這場戰爭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和禁運十分相似,對外貿易和航海業陷入長期蕭條和停滯,而製造業卻飛速發展,對英國霸權構成了真正威脅。戰爭結束後,英國商人不惜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向北美傾銷商品,英國國會和政府則在一旁積極支持,布魯厄姆勛爵在英國下院稱:「為了把美國在戰爭期間產生的幼稚製造業扼殺在搖籃中,即使在最初的大量出口中受些損失也是值得的。」但英國的如意算盤並沒有得逞。這有三方面原因,首先,當時英國的技術還是相對簡單、容易掌握、也容易改進的技術,美國製造業在技術上已經並非處於絕對劣勢;其次,從規模上看,美國製造業已經有相當實力,而且也得到了國內金融勢力的支持;第三,1816年美國頒布了第一個保護關稅法案,製造業品的平均稅率驟升至25%。此後,直至十九世紀末,貿易保護主義一直是美國的經濟政策的基調。
由此可見,1807年禁運和1812年戰爭實際上是美國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沒有這兩場戰爭——戰爭是最極端的保護主義,和由此而來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美國很可能成為另一個巴西,而世界歷史的面貌也將大不相同。遺憾的是,無論中國還是美國的美國史學界都沒能充分注意這一轉折點的重大意義。其原因恐怕是,無論中外理論界還是史學界,都沒能擺脫某種歷史必然論、歷史決定論的思維模式。如果每一個國家最終都能走上資本主義的「康莊大道」,或都必須經過資本主義階段,那麼也就不存在轉折問題了,最多隻有曲折。

Ⅵ 英國在殖民時期頒布了那些經濟法案逼反了北美殖民地

英國因為參加了七年戰爭而負債累累,但是到戰爭結束時,英國國債已經高達1.35億英鎊,還需為北美防務每年支出20萬英鎊。盡管英國是實際的戰勝者但是在這種沉重的經濟壓力下,英政府為了緩解國內的危機,因此密集地推出了《糖稅法》(1764年4月)、《印花稅法》(1765年3月)、《湯森稅法》(1767年6月)、《茶葉法》(1770年1月)、《茶葉條例》(1773年5月)等諸多稅法,希望補貼財政。

此外,英國調整稅法的還有一個重大意圖,那就是杜絕走私,規范殖民地財政收入:由於《湯森稅法》取消了海關法庭中由殖民地當地民眾組成的陪審團,使得走私商人無法靠博取當地民眾的同情而得到赦免,因此,在其頒布一年之內,北美海關年平均稅額就從2000英鎊激增到了30000英鎊。過去英國海關因為走私而遭受了多大損失,也就可想而知了。

Ⅶ 從當時英國政體的角度來看,北美獨立戰爭的真相到底是如何的

1775年,萊剋星頓的槍聲打響北美獨立戰爭的第一槍,之後的1776年1月,一個不足50頁的小冊子出版,成為美國獨立戰爭中,影響最深遠的書籍,甚至直接促成了美國的建立。這本小冊子就是托馬斯·潘恩的《常識》,那麼北美獨立戰爭的真相究竟如何? 從英國政體方面我們來看到底是如何?

北美獨立

三、結語

潘恩認為,我們的大陸被小島所統治是荒謬的,他最重要的觀點是告訴北美人,英國屬於歐洲,北美屬於我們自己。有些北美人認為英國人的海軍保護著他們,但作者認為英國並沒有保護北美,它只是為了自己。潘恩不僅闡述了北美需要獨立的理由,而且為北美建國提供了指導。英國的憲政制度實際上是國王控制的君主制,這給北美帶來戰爭、血腥和混亂,北美需要自己的制度。北美只需要總統,自己挑選代表,這是北美的機會,如果殖民地能夠團結起來,我們能夠做任何事情。

雖然托馬斯·潘恩的《常識》對英國制度的評價有些激進和偏頗,不過潘恩的很多觀點以及分析,對當時的北美人民來說確實是振聾發聵,也直接促成了美國的獨立。美國獨立戰爭對英國殖民體系、法國大革命都產生深遠影響,也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聯邦總統制共和制國家,可見思想方面的常識,影響更為久遠。

參考文獻:

1.Thomas Paine, Common Sense, Bantam Classics,2004.

Ⅷ 曾經看過一個帖子大概內容說是;美國拋售英國債券阻止英國的戰爭,誰能詳細的說說

不是美國國家拋售而是美國財團拋售,即使現在美國的財權也非政府掌握,美聯儲才是財權的擁有者。羅斯柴爾德家族傳奇
羅斯柴爾德家族在國際舞台上活躍了200多年,對歐洲和世界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個家族的名聲之大,大概只有20世紀美國的肯尼迪家族能夠與之相比。

對這個家族的成功有種種評說:有人把它看作是猶太人智慧、財富、影響以及慈善事業的象徵;也有人把它作為猶太人企業用金錢征服世界的一個活樣板。

1875年,一個星期天的晚上,列昂內爾·羅斯柴爾德在他倫敦的宅邸中宴請英國首相狄斯累利。席間,列昂內爾突然收到一份來自法國羅斯柴爾德分行的電報,說埃及國王因缺少資金,打算把他掌握的17.7萬股蘇伊士運河股票賣給法國政府,但對法國提出的價格不滿意,表示願以400萬英鎊的價格賣給其他國家。狄斯累利第二天立即召開內閣會議,大家一致同意英國買下這批股票。然而,當時由於國會休會,無法籌集這筆資金。

於是,列昂內爾果斷做出決定,由羅斯柴爾德銀行倫敦分行向英國政府提供400萬英鎊,搶先買下了這批股票。此舉使英國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帶來了巨大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利益。列昂內爾

Ⅸ 美國和英國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戰爭

  1. 美國革命戰爭(英語: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是大英帝國和其十三殖民地殖民地,以及幾個歐洲強國之間的一場戰爭。1776年7月2日宣布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7月4日通過了《獨立宣言》從1775年4月至1777年10月,是北美殖民地的戰略防禦階段。在這一階段,北部地區為主要戰場,英軍採取主動攻勢。1775年6月17日,英軍與波士頓民兵在碉堡山戰役進行首次戰斗。從1777年10月至1781年3月,雙方進入戰略相持階段。美國開始在國際外交上獲得優勢,法國、西班牙、荷蘭亦相繼加入戰爭,協助美軍對抗英軍。1778年2月,法國正式承認美國,並與其互訂軍事同盟。1781年4月至1783年9月,是美軍的戰略反攻階段。1781年4月大陸軍開始戰略反攻,納撒尼爾·格林率領大陸軍南下轉戰南卡羅來納,迫使英軍退守海岸線。約克鎮圍城戰役之後,英國議會被迫贊成議和,1782年11月30日,英美兩國簽署《巴黎和約》的草案,1783年9月3日,美國成為美洲首個獨立國家。

  2. 1812年戰爭,又稱第二次獨立戰爭,是美國與英國之間發生於1812至1815年的戰爭。是美國獨立後第一次對外戰爭。1812年6月18日,美國向英國宣戰。1812至1813年,美國攻擊英國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各省。1813年10月至1814年3月,英國在歐洲擊敗拿破崙,將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戰場。英國佔領美國的緬因州,並且一度攻佔美國首都華盛頓。但是英國陸軍在美國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戰場、尚普蘭湖戰役、巴爾地摩戰役、紐奧良戰役中多次遭到挫敗,並且海軍也遭受敗局。1815年雙方停戰,邊界恢復原狀。

Ⅹ 美國獨立戰爭的主要經過 6點

1、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為前奏的反英事件。

2、1775年4月19日,波士頓人民在來剋星頓上空打響了獨立戰爭的第一槍,來剋星頓的槍聲拉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美國獨立戰爭從此開始。

3、為了聯合抗英,北美第二次大陸會議於6月14日決定,建立各殖民地聯合武裝力量即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10月13日,又決定建立大陸艦隊。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眾國誕生。

4、1775~1778年為戰爭的第一階段,為戰略防禦階段,主戰場在北部,英軍占據優勢。

5、1779~1781年為戰爭的第二階段,以薩拉托加大捷為標志,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主戰場轉到南部,美軍以弱勝強。

6、1781年4月-1783年9月,為戰略反攻階段。

(10)北美戰爭美國國債英國擴展閱讀

獨立戰爭對美國的影響

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對歐洲大陸及拉丁美洲地區的現代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起了推動作用。它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近現代政治體制,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美國獨立戰爭沒有解決土地問題,也沒有解決奴隸制問題,使得獨立後的美國南北方朝著兩種不同的經濟道路發展,最終導致美國內戰(南北戰爭)的爆發。

獨立戰爭的勝利,使美國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政治體制,並為拉丁美洲各國人民的民族獨立運動樹立了榜樣,推動了18世紀的歐洲革命。

《獨立宣言》(受啟蒙運動的影響)、1787年憲法及其所確立的新型政治體制(聯邦共和制)與三權分立,是人類文明的可貴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