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負利率還有人買國債嗎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負利率還有人買國債嗎

發布時間: 2021-06-14 12:58:55

Ⅰ 為什麼負利率國債還有購買者

負利率,是指名義負利率並不直接等於真實收益。所以無論正與負對於實際收益而言並沒有大影響,也就不會影響購買者購買。

負利率就是將通常的存款利率改為負值。有時適用於央行接受民間銀行存款時的利率。一般而言銀行向央行存款時可獲得利息,但在負利率情況下反而需要支付手續費。銀行將錢存入央行會出現縮水,因此有望促使銀行積極放寬面向企業的貸款。例如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實行-0.1%的負利率,將從2016年2月16日起執行。

Ⅱ 為什麼歐洲和日本的國債都負利率了,還有人買

因為歐洲資本家們認為你的錢是放在銀行里保管的,是要保管費的,所以說國債負利率但比保管費低當然有人買,這樣的事十多年後中國也會這樣的,因為中國現在的銀行都學西方的。

Ⅲ 負利率債券為什麼有人買

因為那些機構在購買負利率債券之後,還是有收益的,並且還有個特別關鍵的點在於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在過去的那些年,歐洲和日本實行的是過於寬松的貨幣政策,存款利率是一降再降,這樣長久以往就會造成市場上充滿大量的現金,可投資產品供不應求,負利率債券由此出現,因而機構們不得不買負利率債券。

負利率債券的國債還是要高於借貸成本。這是因為長期國家利率為負數,那麼這就導致金融系統的資金成本比較低,若是國債負利率的利率損失要低於金融系統的資金成本損失,那麼投資負利率國債也是有著正收益的。

(3)負利率還有人買國債嗎擴展閱讀

負利率國債可能會一年比一年低,如果市場利率會持續降低,那麼早買絕對是要勝過晚買的,所以兩者相比較,損失越小的是當前必買的。

若是央行一直持續進行寬松周期,在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的基礎上,對債券進行資產購買,從而推升債券價格,進一步壓低收益率,以此向市場投放資金,並進一步擠出流動性。那麼在此之前,投資國債的資本無疑是優先獲得央行「撒錢」的,這樣反而是賺。

Ⅳ 日本十年國債收益率為負還有人願意購買請問是什麼原因導致是因為負利率下國債流通價格還會上升

這個有點類似於股市等資產的泡沫一樣,有幾個原因吧。
1,市場流動性嚴重過剩。全球央行都在實施寬松貨幣政策,資金湧入股市、債市。
2,投資國債的收益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資產增值,一部分是利息收益。雖然說是負的收益率,也就是付給央行利息,但是市場預期資產(國債)會升值,這使得總體收益仍然為正。這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日本央行的持續的、大量的國債購買計劃。市場預期,短期內這種國債購買還會持續下去。
3,像養老金、保險機構、銀行機構等等一些機構由於資產限制、或者一些其他的因素,導致必須持有債券一定的比例,這也有一定的影響。

Ⅳ 負利率國債為什麼還有人買

第一種購買負利率國債的人,應該還是為了收益。需要明白的是,國債的收益率為負,並不是說買了國債之後還得倒貼利息,而主要是因為國債的溢價很高,利息收入不足以補償因溢價帶來的損失。
然而,國債的收益率為負,卻並不代表買國債就賺不到錢。因為只要是上市交易的國債,價格就會有變動,所以只需要低價買入高價賣出,同樣可以獲得收益。所以那些購買負利率國債的人,有一部分肯定還是沖著收益去的。
第二種購買負利率國債的人,可能是圖國債的安全。國債的收益率雖然不算高,甚至還有負利率的國債,但國債的安全性卻很高,因為以國家信用為擔保的國債,不還的概率很低。當經濟和金融的風險開始增加時,持有任何資產可能都會受到一定損失,此時哪種資產更好,就看誰虧得更少了。而國債雖然有負利率的,但正常來說也不會負很多。只要能保障資產的安全,這點損失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種買負利率國債的,就是各國的央行了。央行購買國債,主要還是從宏觀層面的考量。比如日本央行每個月都會拿出大筆的資金來購債,以維持其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對央行來說,購買本國國債就是向市場投放貨幣的一種形式,對於收益和安全性就不是很在意了。即使收益為負又怎樣,沒錢了再印錢就是了。

Ⅵ 國債利率低於定期利率為什麼還有人買國債

國家發行的憑證式國債一般都是高於銀行同期定期存款的利率的。如2011年末發行的1年期,票面年利率3.85%;3年期票面年利率5.58%;5年期票面年利率6.15%。關鍵是如果在持有國債期間,銀行加息可能會高於國債已經發行的同期的利率。所以購買國債還是以短期為主較好。記賬式國債因為是在交易所可以實時交易,而且是每年都兌現利率,所以發行時的利率要低於銀行同期存款的利率。

Ⅶ 國債回購利率為負為什麼也要購買

如果負利率意味著到期收益為負,什麼人在買入負利率債券?根據摩根大通報告,有六類投資者,從交易商到中央銀行都有,其中最大的負利率購買團體是銀行和保險商等金融及機構等,這一群體主要基於未來通縮考慮而不得不繼續買入。換而言之,此時買入並不意味著持有到期,在各國大舉量化寬松的情況,國債仍舊有轉手機會,比如歐洲央行後續購買力。

如此看來,負利率是對於通縮的回應。實際上,我們談論的負利率,是指名義負利率,而名義利率並不直接等於真實收益,實際利率還取決於物價指數。事實上,實際負利率在生活中經常出現,在物價指數大於名義利率的情況下,負利率就會出現,這在通貨膨脹高企的年代往往存在,中國存款在過去也長期呈現實際負利率。如此看來,只要物價指數走低甚至為負,名義負利率往往並不意味著實際負利率,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負利率國債還有購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