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南美出產球王,而歐洲至今未出現球王
在國際足聯20世紀最佳球員評選中,貝利是官方授予的最佳,馬拉多納是網路評選的最佳,因為是世紀最佳球員,故而被稱為球王。關於題主稱南美盛產球王、而歐洲足壇至今未出現球王,這樣的形容並不準確,在歐洲足壇,也出現過諸多出色的球員,譬如球聖克魯伊夫、凱撒大帝貝肯鮑爾、普拉蒂尼、齊達內等等。
在足球競技項目中,有一點南美足壇普遍優於歐洲足壇的是球員的腳下技術,嚴格意義來講是盤帶技術。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環境的原因,在南美足壇,一般走上職業生涯這條路的都是窮孩子,從貧民窟走出來的,小時候基本沒有接受專業技能訓練,全靠踢野球,進而踢球的路子有點野,尤其是經常參與街頭足球的球員,腳下盤帶技術堪稱純火爐青。
而歐洲足壇走出的球員,大多數都從小接受專業技能的培訓,由於國家的福利保障非常棒,所以很多小球員的生活都是無憂無慮的,大都是一邊踢球一邊讀書,甚至因為考試,而不得不暫時放棄訓練。由於從小接受專業的訓練,歐洲足壇走出的球員,大都是科班出身,尤其是西歐的球員,大都是身體條件出色,而且能力非常全面。
一個走的是野路子,一個是科班出身,就創造力而言,顯然走野路子的球員在球場上更可能即興發揮,可能會把某一項技能練到頂峰。需要指出的是,隨著足球國際化,無論是南美,還是歐洲,科班出身的球員越來越多,無形中會減少足球的創造美感。
南美洲的拉丁文化本身就是奔放、熱烈、自由、隨性的,所以南美洲的足球運動員會在球場上表現得更為注重個人的即興發揮。
足球賽場上,南美球員常有更多個人腳法的展示,更靈活的盤帶,以及肆意的即興發揮,常出現天才球星神光閃現而左右一場比賽的情形。 而且這種表演更能吸引球迷的關注,如果其本身再有著比較強的足球意識和大局觀,加上組織和領導能力,成為一代巨星,被球迷稱為球王不難理解。而歐洲球隊幾乎從未出現馬拉多納式一個人帶球越過半支球隊射門這樣的球星,相比之下也就理解了。
㈡ 一代球王馬拉多納離世,有哪些球星發文哀悼
偉大的球星馬拉多納去世,當代兩大著名球星C羅和梅西紛紛發文追悼,兒童十巴西球星貝利也發表了對馬拉多納的追悼,他說希望有一天能在天堂和馬拉多納一起踢球,而作為馬拉多納的接班人,梅西更是表達了對馬拉多納的追念之情,不得不說,馬拉多納在世界上以其在足球壇上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在當時作為統治力最強的男人,雖然退役,但仍值得尊敬。
雖然他退役了,但是他對足球事業還是非常的關心,在2018年的阿根廷八強世界盃上,他在現場為阿根廷吶喊助威,同時也為梅西送去祝賀,正是因為他影響了很多人,包括如今的梅西,他對阿根廷的足球貢獻是無法磨滅的,如今他去世之後,阿根廷舉國上下也是為他追悼,這樣一個偉大的人,值得被人尊敬。
㈢ 為什麼羅納爾多的影響力那麼大
羅納爾多巔峰時期是很厲害的。他多次榮獲「最佳射手」、「最佳球員」等等榮譽。羅納爾多曾三度當選世界足球先生、兩度當選歐洲足球先生。當年叱吒風雲的大羅在極盛時期的速度也相當地驚人,能達到10.5秒左右,不愧當年「外星人」的稱謂,巔峰大羅帶球飛奔,踩單車過人猶如閑亭信步。
羅納爾多·路易斯·納扎里奧·達·利馬(Ronaldo Luiz Nazario De Lima),巴西足球運動員,1976年9月18日出生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郊外的本托-里貝羅區(實際生日為9.18,登記生日為9.22)。世界傳奇前鋒,綽號外星人,國家隊大滿貫,多次榮獲「最佳射手」、「最佳球員」等等榮譽。羅納爾多曾三度當選世界足球先生、兩度當選歐洲足球先生。作為20世紀末以及21世紀初最偉大的球員之一,引領了一個群星璀璨的足球時代。2011年2月14日,被傷病折磨的羅納爾多宣布退役,終結了18年的職業生涯。2015年2月,羅納爾多宣布再次復出,加盟美國第二級別聯賽的勞德代爾堡前鋒足球俱樂部。
㈣ 足球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古代蹴鞠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源遠流長。最早起源於我國古代的一種球類游戲「蹴鞠」,後來經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發展成現代足球。
在中世紀的英國,足球以成為許多年輕人所熱衷的一項活動。他們在狹窄的街道上追逐皮球,經常將皮球踢到街邊人家的窗子上。於是英國國王不得不下令禁止踢足球。從12世紀到16世紀,英國國王先後四次發布過「足球禁令」。不過,由於足球運動的特殊 魅力,禁令也未能使它夭折。
1835年,在英國設菲爾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俱樂部。1863年,在英國又成立了第一個足球協會。從此,有組織的、在一定規則約束下的足球運動開始從英國傳遍歐洲,傳遍世界。
在19世紀末,足球運動在西歐國家已相當普及。在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上,就將足球列為比賽項目之一,結果丹麥隊以9:0戰勝希臘隊,成為奧運會足球比賽的第一個冠軍。
拓展資料:
足球,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是全球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古代足球起源於中國,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現代標準的足球比賽由兩隊各派10名球員與1名守門員,共11人,在長方形的草地球場上對抗、進攻。
現代足球起源地是在英國。傳說在11世紀,英格蘭與丹麥之間有過一場戰爭,戰爭結束後,英國人在清理戰爭廢墟時發現一個丹麥入侵者的頭骨,出於憤恨,他們便用腳去踢這個頭骨,一群小孩
見了便也來踢,不過他們發現頭骨踢起來腳痛,於是用牛膀胱吹氣來代替它,這就是現代足球的誕生。
參考:網路「足球」
㈤ 有關球星貝利的資料
貝利(Pelé),全名埃德森·阿蘭特斯·多·納西門托(Edson Arantes do Nascimento),1940年10月23日出生在巴西,前巴西著名足球運動員,司職前鋒。貝利被普遍視為是50-60代足球最佳球員,有"黑珍珠"之稱。
早年經歷和運動生涯:
1940年10月23日,貝利出生在巴西特雷斯科拉索斯(TresCoracoes)鎮的一個貧寒家庭,貝利父親唐迪尼奧也是名球員,但並未獲得成功,而且收入低廉,母親不希望貝利重走父親的路,但貝利從小愛好足球。
10歲時,貝利和夥伴們自組「9月7日街道俱樂部」,主要在小鎮街頭踢球,同時還靠擦皮鞋給家裡掙錢,11歲時,巴西前國腳瓦爾德馬爾·德布里托發現了貝利的足球天賦,後來輾轉將貝利帶到了聖保羅州的巴魯競技青年隊,貝利在該隊踢了三年。貝利15歲的時候進入里約熱內盧的邦固俱樂部。
1957年7月,巴西隊邀阿根廷足球隊來訪並作兩場賽,貝利面對阿根廷高大的守衛毫無懼色,有如小老鼠般靈活,令對方守衛最頭痛。這一仗巴西凈勝兩球,其中貝利有一球進賬,經此一役後,貝利便成為巴西隊不可缺少的一員。
1958年在里約-聖保羅對抗賽上貝利表現特別出眾,在桑托斯5-3擊敗美洲隊的賽後,巴西著名劇作家內爾森.羅德里格斯在其球評稱他為(O Rei)。巴西隊第一次獲得了世界盃冠軍,全國都在歡呼雀躍,而17歲的貝利成為了世界級球星,他已經開始成為巴西的名片,乃至巴西足球的象徵。
1962年世界盃貝利趕上了解放者杯決賽的附加賽。面對衛冕冠軍隊佩納羅爾貝利大發神威,他獨中2元率隊3-0擊敗對手,為桑托斯拿到了第一個解放者杯冠軍。
1971年7月,貝利宣布退出巴西隊,1974年10月,貝利退役。1975年,他在美國紐約宇宙足球俱樂部復出,1977年獲總冠軍,同年10月最後一次宣布退役。
(5)球王文化投資擴展閱讀:
貝利獲得的榮譽:
1980年,貝利被法國《隊報》聯合多家報社評為「20世紀最佳運動員」,1999年被國際奧委會評為「20世紀最佳運動員」,2000年獲首屆勞倫斯終身成就獎2001年和球王馬拉多納一起被國際足聯評為「20世紀最佳球員」;
(世紀球王) 同年《法國足球》組織30位金球獎得主將其聯選為世紀最佳球員,亦被《時代周刊》列入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個人物。 2012年,貝利被金足獎官方授予「史上最佳球員」稱號。2013年他獲得首屆榮譽金球獎。
㈥ 當年球王貝利最輝煌的時侯,歐洲哪些豪門想到要買他嗎
有是肯定的的,但那時的球員轉員市場跟現在的火爆程度相差很遠,俱樂部的投資也遠沒現在的大手筆。而那時南美足球俱樂部的整體水平要比歐洲高,所以球王也沒必要遠走他鄉了!只是在退休前去了趟那個「一剎那精彩」的早期美國職業聯賽!
㈦ 沙溢主演的《東方球王》為什麼至今沒有播出
《東方球王》是由韓曉軍執導的勵志題材電視劇,沙溢主演。[1]
該劇講述了自小患有軟骨症的李耀華經過超出常人的刻苦練習、練就精湛球藝,與一幫隊友在亂世中經歷種種威逼利誘,仍然堅守民族大義和足球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足球的實力,並最終成長為一代球王的故事。[1]
中文名
東方球王
出品公司
大前門(北京)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北京
拍攝地點
北京,廣州
導演
韓曉軍
編劇
王海平
主演
沙溢,吳軍忱,馬元,王維維,倪大紅,李光復,張光北,徐立
集數
40
類型
近代傳奇
製片人
郝金明
㈧ 球王貝利少年故事
「我為足球而生,就像貝多芬為音樂而生一樣。」——貝利
貝利是他的雅號。他1940年1O月12日出生在巴西的特雷斯科拉索內斯鎮的一個貧寒家庭,小時只能赤腳踢球。13歲時,開始代表當地的包魯俱樂部少年隊踢球,使該隊連續三年獲包魯市冠軍。這位天才少年引起人們注目,1956年,著名的桑托斯隊邀其入隊,頭一年,即攻入 32個球,成為該隊最年輕的射手。 1957年,未滿17歲的貝利首次入選國家隊,並首次參加世界盃賽,他以驚人的技巧馳騁賽場,使足壇驚呼:巴西出現了一位神童!在這位神童的激勵下,巴西隊愈戰愈勇,一一擊潰強勁對手,第一次為祖國棒回了世界盃。此後,在貝利統領下,巴西隊又奪得1962軍第7屆和197O年第9屆世界盃賽冠軍,貝利本人也成為至今世界上唯一一位奪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的球員。 貝利是現代足球運動中最出類拔萃的人物,他功勛卓著,成就非凡,一直成為後人追尋的榜樣,在其長達22年的職業足球生涯中,共參賽1364場,射入1282球,他贏得過世界盃冠軍、洲際俱樂部杯賽冠軍、南美解放者標賽冠軍、幾乎贏得了國際足壇上一切成就,被人們譽為「一代球王」。 1977年1O月10日,美國宇宙隊為球王舉行了盛大告別賽,賽後,貝利在隊友和觀眾的歡呼聲中揮淚離場,結束了非凡的綠蔭生涯。現任巴西體育部長。為期一周的羅馬里奧與球王貝利的口水戰最終以獨狼的道歉而告一段落。 15日,獨狼羅馬里奧在里約熱內盧進行的一場友誼賽之前通過媒體向貝利道歉:「我希望藉此機會就我所說的那些不敬的話向貝利說聲對不起,那些話並非出於我的本意,在我的心中他依然是球王貝利。」 兩代巴西球王的這場口水戰源於本周早些時候。貝利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建議羅馬里奧趁早退出球壇,它應該退休了,再過一個月他將39歲了。現在的羅馬里奧對於足球來說已經太老了。聽到貝利的這番話之後,羅馬里奧於14日大罵貝利,並表示自己已經基本肯定加盟巴西達迦瑪隊,他說:「當貝利沉默的時候,他看起來就像一個詩人。但他說話的時候,說的都是屁話,在足球場上貝利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他是我們的球王,但是他需要用一支臭鞋來堵住自己的嘴巴。」周六事情發生了轉機,事實上是貝利首先服軟。15日貝利在西班牙馬德里對記者說:「我是羅馬里奧的球迷。我不知道媒體是如何轉述我的話,我只知道當時記者讓我預測羅馬里奧什麼時候退役,我說當你在事業頂峰的時候就應該急流勇退。我選擇退役的時候,本還可以再為國家隊和俱樂部效力一段時間。羅馬里奧誤解了我的話,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向他道歉,他近況並不是很好,我本意不是想雪上加霜,希望他能夠理解。」 敏感的獨狼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他曾經謾罵過前巴西國家隊隊長濟科和前國家隊主教練馬里奧·扎加洛。自大的羅馬里奧還曾把自己稱為1970年世界盃之後巴西最好的球員,這使羅納爾多頗為反感。現在的羅馬里奧正在為重返母隊達迦瑪而努力,他自從去年10月被俱樂部炒掉以來一直處於失業狀態。
這個孩子會成為球王
你該管他叫什麼?「埃德森-阿蘭蒂斯-多-納西門托」Edson Arantes do Nascimento,這是他的本名,不過小時候在家裡,家人們都叫他的昵稱「迪科」(Dico)。上學時,一個夥伴管他叫「貝利」,由於這個詞的發音在葡萄牙語中像是嬰兒的喃喃囈語,一度還惹得他不高興,但若干年後,這個名字傳遍了世界,並常和偉大一起連用。當然,1970年世界盃後,英國《星期日時報》又用大標題的形式賦予了這個名字另一種寫法:「貝利如何拼寫?G-O-D(上帝)!」
貝利是巴西街頭足球的孩子,1940年10月23日,他出生在巴西海岸線附近貧困的特雷斯-科拉科伊斯鎮,父親Dondhino也是個球員,但並未踢出名堂,而且收入低廉。母親不希望貝利重走父親的路,但很快她就發現無法阻止兒子天性中的某種渴望。10歲時,貝利和夥伴們自組「9月7日街道俱樂部」,主要在小鎮街頭踢球,同時還靠擦皮鞋給家裡掙錢。11歲時,巴西前國腳布里托發現了貝利的天賦,後來輾轉將他帶到了聖保羅州的Bauru競技隊,從1953年到1956年,貝利在該隊踢了三年。後來,又是布里托將貝利帶到了桑托斯隊,球王從此開始了他的征服之旅。
留給後衛們的絕望
時光重回1956年夏天,布里托將一個孩子帶到了桑托斯俱樂部的官員面前,並對他們說:「相信我,這個孩子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球員。」這個孩子就是貝利,他入隊不久就打消了所有人的懷疑,9月份,貝利首次代表桑托斯隊出戰,在對科林西安隊的處子秀中破門,當時他只有15歲零11個月大。
為貝利停戰
球王的生涯是如此傳奇。從1956年到1974年,貝利在桑托斯隊效力了19個賽季,共11次奪取聖保羅州聯賽冠軍、6次巴西杯冠軍、2次南美解放者杯冠軍、2次世界俱樂部杯冠軍(豐田杯前身)。其間,貝利11次當選聖保羅州聯賽最佳射手,尤其是從1957年至1965年,他不可思議的連續9年穿上最佳射手金靴,這一紀錄無人能夠超越。
貝利的身材不算出眾,但卻有著了不起的天賦。出色的速度、超凡的平衡能力、寬闊的視野以及驚人的控球能力,這些都是他的「武器」,當然,雙腳以及頭槌的精準射術更幫助他一次次的敲開球門。在貝利的生涯中,共踢了1363場正式比賽,打進1281個進球,這是有官方記載情況下的歷史最高紀錄。其中,貝利6次在一場比賽中打進5球,30次單場進4球,92次上演帽子戲法,1964年對博塔弗戈的比賽中,他更是一場打進8球!一年裡進球過百對貝利來說不是難事,1959年他打進127球,1961年110球,巔峰賽季是1958年,17歲的他在聖保羅州聯賽中打進58球,各項賽事進球加起來達到139個!這些數字只能令人仰視。
功成名就
1969年11月19日,貝利在馬拉卡納體育場打進了個人生涯的第1000球,那是個點球,人們為了慶祝甚至沖入場內令比賽中止,後來桑托斯俱樂部將11月19日定為「貝利日」,紀念球王的成就。巴西總統宣布貝利為「國家珍寶」,並不允許他轉會國外效力。更令人驚嘆的是,貝利還能阻止戰爭!1970年,貝利來到內戰紛飛的奈及利亞,在首都拉各斯踢了一場表演賽,為此,政府軍和反對派軍隊達成協議,停火48小時,因為他們都要看貝利踢球!
世界盃之王
成就貝利球王地位的除了他22年足球生涯中的進球,最重要的自然是世界盃。1958年的瑞典,人們在電視屏幕上看到了一個年輕的面孔,這個17歲的少年對著鏡頭表演背身投飛鏢,在美女的簇擁中頗為羞澀,這就是初出茅廬的貝利。本屆大賽之初,貝利只是巴西隊的替補,頭2場比賽並未出場,小組第3場對蘇聯雖然上陣,但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也許貝利是上天為重大比賽而賜的禮物,進入淘汰賽後,這個17歲的少年突然成了巴西最可怕的武器。1/4決賽1比0勝威爾士,貝利打進唯一進球、半決賽5比2挫敗華麗的法國,他上演帽子戲法,決賽5比2打倒東道主瑞典,貝利又打進2球,幫助巴西第一次捧起了世界盃。
㈨ 為什麼只有馬拉多拉可以稱為「球王」
很多年輕的球迷不能理解,為什麼私生活混亂、不拘小節的老馬(馬拉多納)能成為世界球迷心中的上帝,為什麼從個人成績(進球數)到球隊成績(冠軍數)都和貝利差距甚遠,但馬拉多納卻能成為綠茵場公認的球王?
下面我從以下5方面來詳細分析,相信在看完後你一定會對馬拉多納有一個新的認識。
一、技術一流!老馬在那個群星璀璨的時代,任何一個單項技術都能在世界數一數二,而且隨心所欲信手拈來,幾乎所有球員的拿手絕活,他都用過。拿阿根廷球員來說,梅西僅僅在連續過人能力上比得了老馬,但過人過程中的傳射變化和選擇,過人過程中的張弛有度卻遠不如老馬。里克爾梅是老馬以後傳球質量最高的球員,但是傳球方式、傳球部位的變化卻比老馬差很多。
黃健翔說過,馬拉多納的阿根廷像一群梁山好漢,所有人拎著腦袋跟著老馬和全世界玩命。馬拉多納生活中的是個混蛋,但是一沾足球,他就全明白了,而且沒有人比他更明白。最後,用一句左翼革命導師的話來做注腳,紀念人民球王馬拉多納,和他為改寫世界足球力量所做的貢獻。
這樣的馬拉多納怎能讓你不愛?老馬就是名副其實的“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