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債投資 » 國債期貨和訊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國債期貨和訊

發布時間: 2021-03-17 15:45:39

1. 對沖基金全球規模2.25萬億美元 中國夢還有多遠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兩位教授在接受和訊網訪問時通過對比國內外現狀,試圖揭開海外對沖基金神秘面紗。
作為全球研究對沖基金權威學者之一,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梁兵教授對和訊表示,據芝加哥一家對沖基金研究機構調查顯示,目前全球共有9800多家對沖基金,截止去年年底管理著2.25萬億美元。行業分布具有不對稱的特點,50 億美元以上的基金只佔總數量的5%,卻占據大約70%市場資產份額。
股指期貨的推出被譽為中國對沖基金元年開啟,但相比海外成熟市場還是襁褓中的嬰兒。其中,中國金融市場缺乏廣度和深度成為對沖基金在中國發展的一大挑戰。目前金融衍生品正式推出的是只有股指期貨,國債期貨剛剛於近日獲得證監會批准,也尚未正式推出。梁兵表示,國外對沖基金主要投資標的豐富不受限制,包括全球股市、主權債、公司債券等債券、以及各種金融衍生品和結構化產品。
除了投資標的和對沖工具受限,資金來源方也有差距。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教授嚴弘介紹,海外對沖基金資金來源除了高凈值人群,還有很大部分是機構投資者,比如保險(放心保)資金、大學基金會、養老基金等,而在中國這些機構投資者對接對沖基金則需要審批,對沖基金募集、准入、監管都需要相關法律法規,而且投資者對對沖基金能對沖風險並獲得穩定收益的觀念也不成熟。
此外,國內不少期貨私募以商品期貨、金融期貨的投機交易為主,博取價差收益。即便也參與了股指期貨市場,但由於並非將其視為對沖價格風險工具而是投機標的,嚴格意義上也不能稱之為對沖基金。梁兵指出:「曾有研究顯示國外對沖基金使用衍生品的主要目的為套期保值,規避風險,單純以交易衍生品獲取投機盈利的很少,更多的是將衍生品作為一種風險管理工具,與國內衍生品市場以投機為主不同。」
近幾年來,國內量化投資交易風靡一時,備受推崇,甚至有公司在宣傳中將之奉若神明。但梁兵認為,量化雖可稱上是一種策略,但更是一個工具。「海外對沖基金目前主要策略為股票市場多空型、全球宏觀、相對價值套利,和事件驅動型。成功的交易需要藝術與科學的有機結合,多年積累經驗是主觀藝術,量化是科學的手段,僅靠量化是不夠的。」
「實際上,中國真正的對沖基金還很少。」嚴弘說,海外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很多曾是券商自營部交易員、公募基金經理以及CTA(商品期貨投資顧問)經理,券商、基金的人才儲備比期貨業有優勢,但期貨業對衍生品更有經驗,期貨私募或期貨公司很有可能發展成「小而美」的CTA,而非對沖基金。
然而盡管在發展初期,對沖基金的魅力卻不可小覷。據和訊了解,原財通基金總經理陳東升離職後,正在組建同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從基金公司高管到下海創業,陳東升十分看好未來中國對沖基金前景,致力於打造對沖基金平台。事實上,此前已經有多位期貨圈資深人士離職著手布局中國對沖基金行業。

2. 那個軟體能看國債期貨模擬行情走勢圖

文化財經的贏順期貨軟體可以的 試試

3. 目前中國大陸現有的衍生品產品有那些,以及其對應的市場是什麼

國內現有金融衍生品有國債期貨,股指期貨。即將上市的是股指期權,國債期權,以及大宗商品期權。國內曾經有外匯期貨以及認證股權,但是由於歷史原因,先後消失。衍生品的價格在上海金融交易所可以看得到,資料方面的話,中國知網比較全!

4. 中國國際期貨杜清青:為何國債期貨成交量萎縮

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 杜清青 和訊債券消息 中國金融衍生品歷史上已塵封18年的國債期貨涅槃重生,首批5年期國債期貨上市合約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正式開盤交易。作為中國第一個場內利率衍生品, 國債期貨是固定收益市場的重要工具,對於促進國債發行、提高債券市場流動性、提高資產管理效率、促進債券市場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國固定收益俱樂部以國債期貨上市交易一周為契機,舉辦了「國債期貨上市一周」研討會。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杜清青發表了演講,為大家解釋了為何國債期貨交易量日漸萎縮。 以下是文字實錄: 杜清青:在座各位有多少人開戶做期貨交易?(答:我做債券,我做股指期貨 國債期貨上市一周,昨天為止交易了六天,六天之中成交量逐漸萎縮,開始第一天成交量3萬手,昨天幾千手,最後兩天做股指,那時候第一天的成交量,股指期貨第一天的上市成交量,包括第一周的上市成交量大概是什麼水平?每天平均大約13、14萬,一個月之後達到20多萬手,基本半年之後達到將近50萬手,到現在日均成交量大概90萬手,和商品不一樣,這是單邊的成交量統計。上市之後同屬兩個期貨品種,合約大小基本差不多,合約價值也差不多,這是100萬,那個乘起來也70、80萬,每個合約價值差不多。但上市之後成交量明顯區別特別大。 第一,因為它的波動性比較低,雖然保證金比較低,目前期貨公司收4%,但波動性太小。做過期貨的人會感覺到它的波動性0.3%、0.4%,非常小,相對其他期貨品種波動性太小,而大部分人一開始進入這個市場的人都是做投機的。做投機的基本是博取價差,很少考慮現貨價格,也很少考慮合約有沒有套利的可能性,開始交易的時候只關注波動性。這時候做股指波動性高於這個,流動性、收益性比國債期貨強,所以它開始上市交易的時候沒有那麼活躍。 第二,一些大的機構客戶持倉量沒有上來,在座各位、銀行、證券公司、基金、保險(放心保)公司固定收益部都沒有再交易,甚至都沒有開戶,造成機構開戶缺乏,造成沒有什麼持倉量,所以上市一周以來成交比較平穩,交易也比較平穩,但由於一開始交易的人群不一樣,導致它的成交量和成交額都比較小。後期如果機構放開進來,大家成交量上來,必然這個品種也是比較火爆的。【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

5. 期貨的入門

我都發給你了.
不 知道你滿意不.

6. 國債的基本問題

債券名稱:債券代碼名字。

客戶買入全價 :在參加連續競價時, 當委託買入申報價格高於市場即時的最低賣出申報價格時,取即時揭示的最低賣出申報價為其成交價。[

買入凈價
賣出凈價:首先,報價時,要報債券凈價, 但必須根據自己所要求實現的債券期望收益率計算出全價,減去應計利息,得出凈價。凈價是實際的成交價。 其次,從價格到收益率的換算,必須按全價來計算

客戶賣出全價:客戶向證券經紀商發出買賣某種股票的指令時,對買賣的價格作出限定,即在買入股票時,限定一個最高價,只允許證券經紀人按其規定的最高價或低於最高價的價格成交,在賣出股票時,則限定一個最低價。限價委託的最大特點是,股票的買賣可按照投資人希望的價格或者更好的價格成交,有利於投資人實現預期投資計劃。

應計利息:凈價交易是指在現券買賣時,以不含有自然增長應計利息的價格報價並成交的交易方式

到期收益率是指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上買入已經發行的債券並持有到期滿為止的這個期限內的年平均收益率。

我國國債發展簡史

新中國成立後至今,我國國債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主要階段:

第一個階段(1950-1958年):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0年發行了"人民勝利折實公債",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種國債。在此後的"一五"計劃期間,又於1954-1958年間每年發行了一期"國家經濟建設公債",發行總額為35.44億元,相當於同期國家預算經濟建設支出總額862.24億元的4.11%。

1958年後,由於歷史原因,國債的發行被終止。

第二個階段(1981年至今):

我國於1981年恢復了國債發行,時至今日國債市場的發展又可細分為幾個具體的階段。

1981-1987年間,國債年均發行規模僅為59.5億元,且發行日也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這一期間尚不存在國債的一、二級市場,國債發行採取行政攤派形式,面向國營單位和個人,且存在利率差別,個人認購的國債年利率比單位認購的國債年利率高四個百分點。券種比較單一,除1987年發行了54億元3年期重點建設債券外,均為5~9年的中長期國債。

1988-1993年間國債年發行規模擴大到284億元,增設了國家建設債券、財政債券、特種國債、保值公債等新品種。1988年國家分兩批在61個城市進行國債流通轉讓試點,初步形成了國債的場外交易市場。1990年後國債開始在交易所交易,形成國債的場內交易市場,當年國債交易額占證券交易總額120億元的80%以上。1991年我國開始試行國債發行的承購包銷;1993年10月和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推出了國債期貨和回購兩個創新品種。

1994年財政部首次發行了半年和一年的短期國債;1995年國債二級市場交易活躍,特別是期貨交易量屢創紀錄,但包括"3.27"事件和回購債務鏈問題等違規事件頻頻出現,致使國債期貨交易於5月被迫暫停。

1996年國債市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首先是財政部改革以往國債集中發行為按月滾動發行,增加了國債發行的頻度;其次是國債品種多樣化,對短期國債首次實行了貼現發行,並新增了最短期限為3個月的國債,還首次發行了按年付息的十年期和七年期附息國債;第三是在承購包銷的基礎上,對可上市的8期國債採取了以價格(收益率)或劃款期為標的的招標發行方式;第四是當年發行的國債以記賬式國庫券為主,逐步使國債走向無紙化。

1996年以後,國債市場交易量有所下降。同時,國債市場出現了託管走向集中和銀行間債券市場與非銀行間債券市場相分離的變化,呈現出"三足鼎立"之勢,即全國銀行間債券交易市場、深滬證交所國債市場和場外國債市場。

7. 期貨知識:關於國債期貨

1,CME3個月國債期貨合約是以(100-不帶百分號的年貼現率)來進行報價的。
也就是說面值為1,000,000美元的合約,當成交價為93.58時,那麼其年貼現率為(100-93.58)%=6.42%,則其3個月貼現率=6.42%*(3/12)=1.605%,那麼其成交價=1,000,000*(1-1.605%)=983,950美元

2,有2種計算方式
a,98.175時合約價值=1,000,000*(1-1.825%/4)=995,437.5
b,98.020時合約價值=1,000,000*(1-1.980%/4)=995,050
b-a=-387.5
所以虧損為387.5美元

CBOT30年期國債期貨合約規定:每張合約價值為1,000,000美元面值的國債,以指數方式報價,每一點代表2,500美元。
所以,虧損為(98.020-98.175)*2500=387.5

8. 中國國際期貨杜清青:為何國債期貨成交量萎縮

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 杜清青
和訊債券消息 中國金融衍生品歷史上已塵封18年的國債期貨涅槃重生,首批5年期國債期貨上市合約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正式開盤交易。作為中國第一個場內利率衍生品, 國債期貨是固定收益市場的重要工具,對於促進國債發行、提高債券市場流動性、提高資產管理效率、促進債券市場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國固定收益俱樂部以國債期貨上市交易一周為契機,舉辦了「國債期貨上市一周」研討會。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杜清青發表了演講,為大家解釋了為何國債期貨交易量日漸萎縮。
以下是文字實錄:
杜清青:在座各位有多少人開戶做期貨交易?(答:我做債券,我做股指期貨
國債期貨上市一周,昨天為止交易了六天,六天之中成交量逐漸萎縮,開始第一天成交量3萬手,昨天幾千手,最後兩天做股指,那時候第一天的成交量,股指期貨第一天的上市成交量,包括第一周的上市成交量大概是什麼水平?每天平均大約13、14萬,一個月之後達到20多萬手,基本半年之後達到將近50萬手,到現在日均成交量大概90萬手,和商品不一樣,這是單邊的成交量統計。上市之後同屬兩個期貨品種,合約大小基本差不多,合約價值也差不多,這是100萬,那個乘起來也70、80萬,每個合約價值差不多。但上市之後成交量明顯區別特別大。
第一,因為它的波動性比較低,雖然保證金比較低,目前期貨公司收4%,但波動性太小。做過期貨的人會感覺到它的波動性0.3%、0.4%,非常小,相對其他期貨品種波動性太小,而大部分人一開始進入這個市場的人都是做投機的。做投機的基本是博取價差,很少考慮現貨價格,也很少考慮合約有沒有套利的可能性,開始交易的時候只關注波動性。這時候做股指波動性高於這個,流動性、收益性比國債期貨強,所以它開始上市交易的時候沒有那麼活躍。
第二,一些大的機構客戶持倉量沒有上來,在座各位、銀行、證券公司、基金、保險(放心保)公司固定收益部都沒有再交易,甚至都沒有開戶,造成機構開戶缺乏,造成沒有什麼持倉量,所以上市一周以來成交比較平穩,交易也比較平穩,但由於一開始交易的人群不一樣,導致它的成交量和成交額都比較小。